书城文化嘉典
8726500000014

第14章 国外节日(1)

〔圣诞节〕

圣诞节,英文Christmas,是以Christ(基督)来的,顾名思义,是纪念耶稣基督诞生的节日。多数教会规定12月25日为圣诞节。

圣诞节原是全世界基督教徒的一个宗教节日,后来,由于基督教势力的扩展与西方文化传播的影响,使它成为世界许多地区的民间节日。在欧美各国,过圣诞节就等于过年。在西方,圣诞节是一年中很重要的节日,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包括港澳)都规定这一天为例假日。

联合国大会每年都在圣诞节前休会。

圣诞节的庆祝活动一般从隔日(即12月24日)的夜间开始,半夜是高潮,这一夜叫做圣诞夜。

因为传说耶稣是在夜里诞生的,传统更认为是半夜。

圣诞树是西方风俗中庆祝圣诞节的主要装饰品,一般用杉、枞之类塔形的常绿树,大小不等,用花花绿绿的纸包扎,树上挂各种纸彩,装上彩色灯泡,点上彩色蜡烛,并挂以雪白的棉絮代表白雪。有时做为游戏,一家人依次蒙住眼睛向树上摸彩,取得各自的圣诞礼物。

圣诞老人是圣诞节庆祝活动中颇受欢迎的人物,他叫圣尼古拉。西方童话故事中称,每年圣诞夜,这位白须红袍的老人自北方驾鹿橇而来,他脚穿大皮靴,身背大红包袱,从每家烟囱内进入屋内分送礼物。所以,西方国家儿童在圣诞夜临睡前都要把鞋子放在炉边或枕旁,等待圣诞老人把礼物放在鞋内。在庆祝圣诞节的游艺活动中,还往往有扮圣诞老人分送礼物的节目。

西方习俗,人们在圣诞节相遇见面时,都要彼此祝贺“圣诞快乐。”对亲朋友好、同事长辈还要寄送圣诞卡。圣诞卡一般都做工精美,构思巧妙,其画面有宗教画、艺术画、风景画、图案画等等。收集起来琳琅满目。

圣诞卡都用折迭式,正面印有“圣诞快乐”字样,或“圣诞快乐,新年好”,兼祝圣诞与新年两个节日;背面或其他地方印有祝颂对方的贺词,贺词因对象而异。对于西方人士来说,一张小小圣诞卡有时能胜过千言万语。

另外,过圣诞节使用,并以圣诞节命名的还有:

圣诞鸡欧美人在圣诞夜餐席上习惯备的全只火鸡。

圣诞花(象牙红)阳历12月底正是象牙红吐艳的季节,西方习俗以此花象征圣诞节令,从橱窗的广告画到商品的包装都要用它的图案来表示节日的气氛,因此称为圣诞花。

圣诞蜡烛,一种形状小巧、色彩缤纷、用料精致的小蜡烛。节日期间,家家户户点燃这种蜡烛以表示喜庆,也象征光明,在圣诞马槽、圣诞树、圣诞蛋糕上都用它。

圣诞蛋糕,式样新奇悦目,上面用奶油或果酱浇成“圣诞快乐”字样。

圣诞歌,欧美各国大都有自己的富有民族特色的圣诞歌,作为民间音乐的一个组成部分。有些著名的圣诞歌超越国界,成为世界名曲,如“平安夜”。

圣诞节不是中国的法定节日,中国以前也不过圣诞节,但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城市民间渐渐兴起了“圣诞节热”,主要过节方式是寄送圣诞卡、赠送圣诞礼物、开圣诞晚会。

〔复活节〕

复活节是基督教纪念“耶稣复活”的节日。据说基督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第三天复活升天。古代复活节的日期,由于各地教会的历法不同,故因地而异。公元325年,在罗马帝国的一次教士会议上决定每年春分(3月21日或22日)月圆后第一个星期日为复活节。

复活节是欧洲各国仅次于圣诞节的第二大节日。为庆祝复活节,英、法、澳大利亚等国规定休息四天,德国休息两天,美国休息一天。节日里,家人团聚,品尝各种各样的传统食品,父母要特地为孩子们准备鸡蛋形,小兔形巧克力糖果。人们见面时要相互祝贺节日、亲友间还要互寄贺卡。

在复活节期间,既有基督教的宗教仪式,也有异教流传下来的许多习俗。在英国,泰晤士河南岸的白特西公园每年举行复活节化装游行。在墨西哥,有的地方焚烧犹大的模拟象。

在希腊,有的地方举行象征性的耶稣葬礼。在美国,纽约第五大街每年举行复活节彩蛋游戏。鸡蛋和兔子在西方是新的生命和兴旺发达的象征。鸡蛋的本色象征太阳,把鸡蛋染成红色,则象征生活幸福。在西班牙,用小猪肉、烧羊肉招待客人。在法国,向孩子们送蛋形巧克力。在捷克斯洛伐克,称复活节为迎春节,家庭团聚,吃鸡蛋,并将蛋壳撒到田间,以求获得好收成,姑娘们向自己熟悉的男子赠送彩蛋。

〔狂欢节〕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狂欢节。各国节期不一,有的开始于元旦,有的开始于圣诞节或其他日子。在世界各国的狂欢节日,巴西的狂欢节最为引人瞩目,时间在每年2月的中下旬。巴西有“狂欢节之乡”的美称。这里简要介绍一下巴西的狂欢节。

在巴西,早在节日前几个月甚至上一个狂欢节刚过,各市的市政府和各界团体就着手准备下届节日的庆祝活动了。节前各城市的主要街道早早就披上了盛装,街道两旁搭起高高的牌楼和看台,以使人们能一览狂欢节的盛况。世界各国的游客纷至沓来,一饱眼福。

节日期间,全国放假五天,举行大规模庆祝活动,狂欢热浪席卷全国。男女老少披红挂绿,浓装艳抹,载歌载舞,涌向大街。人们忘掉了忧愁和烦恼,忘掉了紧张与疲劳,剩下的只有欢乐和享受。全国上下不分种族、肤色、贵贱,全都汇入了欢腾的海洋。

庆祝活动中最引人注目的项目是各市桑巴舞学校的游行演出。巴西盛行桑巴舞,他们认为“没有桑巴舞,就没有狂欢节”。各桑巴舞学校的数千名学员,穿上各式服装,或戴上面具,或画上花脸,有的男扮女装,有的女扮男装,也有的手持阳伞,锣鼓乐器,他们簇拥在彩车前后,在乐队的伴奏下,表演丰富多彩的舞蹈节目,节目内容有的取材于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也有的取材于历史事实和现实生活。人群中欢呼声此起彼伏,许多人还不时向演员们投去彩色纸带或花絮,这既是助兴,也是预祝被投中者幸福。更有不少舞迷随着乐曲节拍,扭成一团。整个场面气氛热烈,情绪高昂。

狂欢节的另一个重要活动,是通霄达旦地举行宅内化装舞会,常常还有争奇斗艳的服装比赛。

每年狂欢节都要由旅游部门、各个俱乐部和桑巴舞学校等单位选出代表,组成评奖委员会,对各类节目和演员进行评比,给优胜者颁发集体奖和个人奖。获奖的队伍还要在规定的日子里再度表演。

巴西狂欢节被称为“地球上最伟大的表演”。巴西人民以此感到骄傲和自豪,视为宝贵的民族财富。

〔古尔邦节〕

古尔邦节是伊斯兰教的主要节日之一,又称宰牲节、忠孝节。

据传,“先知”易卡拉欣夜间做了一个梦,梦中安拉责备他犯了过失,命他杀死自己的儿子以示忠诚。易卡拉欣遵命执行,安拉为之感动,遂命他以羊代替。易人拉欣谢过安拉,将羊宰了。这一天,正是伊斯兰教历12月10日,此后人们每年都在这一天宰牲献祭,相沿成俗。

真主的使者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后,承认“先知”易卡拉欣为圣祖,并继承这一习俗,把12月10日(公历七月下旬)定为古尔邦节。

古尔邦节至今仍非常隆重。穆斯林每逢此日便沐浴盛装,举行会礼,互相拜会,宰杀牛、羊、骆驼,互相馈赠,以示纪念。非洲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这一天都要全国放假。节前好几天,穆斯林便家家户户打扫得干干净净。城镇街道上到处摆满了水果、蔬菜和油炸食品,牛羊市场更是热闹非凡。按照规定,凡在节日期间宰杀的牛羊必须符合要求,绵羊须满181天,牛须满2年零1天。为此,买主们在牛羊群里穿来穿去,精心挑选。卖主们更是事先将牛羊冲洗得干净水灵,身上的毛梳理得整整齐齐,角上系着彩绸绣球,脖子系上铃铛,稍一晃动,便叮当作响,十分有趣。

节日上午,穆斯林们都要汇集到附近的清真寺举行隆重的参拜仪式。有些地方,能入寺的只有中青年男子,少数已婚妇女在寺外作礼拜,老年人和未婚女子则在自己家中参拜。参拜时,寺内外所有信徒一律朝向麦加圣城方向,排除杂念,磕头礼拜。

参拜仪式结束后,便是各家的宰羊活动。羊宰杀后,剥掉皮,掏尽内脏,砍去头和四蹄,用水洗净,再将四肢绑在一起,挂在一个木架上曝晒。羊晒干后,涂上佐料,固定在烤羊场的铁架上用火慢慢熏烤。待夕阳西下时,全羊烤熟,香味诱人,全家老小围坐四周,长者发话后,即用手抓食,边吃边谈,充满节日的欢乐。

成家另过的儿子,这天一定要请老人到家里过节。比较富裕的人往往要宰杀好十几只羊送礼。

〔开斋节〕

开斋节与古尔邦节同为伊斯兰教两大节日。我国新疆地区称为“肉孜节”。“肉孜”,波斯语音译,意为“斋戒”。

伊斯兰教规定,回历9月1日至10月1日为斋月。斋月期间,除病人、旅行者、孕妇、乳婴和作战士兵处,所有穆斯林都必须斋成,即在日出之前要吃好封斋饭,日出之后至日落之前整个白天无论怎样饥渴,都不能进食、喝水,平时抽烟的人也要暂时戒烟。还要禁止一切娱乐活动,克服一切私欲,断绝一切邪念,以示笃信真主安拉。斋戒的目的和意义还在于让教徒们尝试饥饿的滋味和痛苦,培养坚强的意志、廉洁简朴的操行、守法的精神和吃苦耐劳的性格。他们还认为斋戒能防治慢性病。

开斋节在回历10月1日(公历约五月),即斋月后的第一天。按规定,若斋月的第29天见到新月,斋月便是29天,否则是30天。对穆斯林来说,斋月尽管得到信仰方面的满足,但一个月白天不吃不喝毕竟是难熬的,到了斋月第29天,大家都盼望新月出现以欢度开斋节。许多穆斯林地区都设有观察站,只要有一个观察站或一个穆斯林看到新月并得到证实,次日即为开斋节。消息一经传开,立即万众欢腾。如未见月则继续斋戒,开斋节顺延,但一般不超过三天。人们常常用开斋节前盼月亮的心情来比喻对久别亲友的盼望,把久别的朋友比作开斋节的月亮。

节日里,人们沐浴盛装,家人团聚,共进开斋饭,还要举行礼拜,走亲访友,互相祝贺、交换礼品,施舍穷人。开斋节的庆祝活动往往要持续好几天,男女青年也常选择这一节日举行婚礼。

〔泼水节〕

南亚许多国家都过泼水节,但以缅甸最有特色。每年缅历最后三天(公历四月上旬)举行泼水节,最后一天恰好是缅甸的新年,他们以一年一度的泼水节来欢度新年。

泼水节本是婆罗门教的一种宗教仪式,现在已是缅甸全民性的盛大节日。在人们心目中,水象征着幸福,泼水象征着冲刷掉过去一年的过错和忧虑。节日期间,举国欢腾,兴奋的人们不仅拿桶拿盆、拿碗拿椰壳泼水嬉戏,甚至还在车上装上水桶和喷水器,互相打水仗。在缅甸人彼此之间,除了极少数讲究的人家,用樱桃花枝蘸清水轻轻往别人身上抖洒以外,绝大多数人都尽情泼水洒水,毫无顾忌,几乎人人都被泼得透湿。但夜幕降临以后不能泼水。

在仰光,当局节前几天就为过节做准备,并设法节约用水,以便为节日提供充足的水。节日前夕,一桶桶水排列在所有的街道旁,水管龙头更是密密麻麻地分布在主要街道西侧。三天以后,仰光水库的水位大大下降。

此外,节日里还有许多有趣的活动,最精彩的是花车游行。男女青年竞相乘坐装饰成孔雀、天鹅或宫殿的花车,到处游行,载歌载舞。黄昏,人们组织街头演出,经常通宵达旦。泼水节也是男女青年自由择偶觅友以及婚嫁的吉日。遇到称心的人,就用水向对方迎头泼去,如果对方乐意,双方便可到幽静的地方去互诉衷肠。

我国傣族也庆祝泼水节。

〔情人节〕

情人节,风行于欧洲、美洲、大洋洲一些国家的节日,又称“瓦伦丁节”。节期为2月14日。

情人节来历说法不一。一说起源于公元3世纪。当时罗马帝国有个基督教徒叫瓦伦丁,因反抗罗马统治者对基督教徒的迫害而入狱。狱中他得到典狱长女儿的悉心照料,两人建立感情,真心相爱。但瓦伦丁仍于公元270年2月14日被处决,基督教徒为了纪念殉教者瓦伦丁,便把这一天定为“情人节”。二说,古代人认为2月14日是百鸟发情择偶之如,推鸟及人,始有此节。还有其他一些说法。

16世纪欧洲情人节的一个重要风俗是:青年人在当天看见的第一个异性(年龄相仿)将成为自己的情人。后来,在美洲和大洋洲,节日时小伙子们把求爱的瓦伦丁信片制成精美的工艺品,如剪成蝴蝶、鲜花以及爱神丘比特(罗马神话中的爱神,即希腊神话中的厄洛斯)弯弓搭箭的形状,以示其心诚志坚。而姑娘们则在前一天傍晚把月桂树叶贴在枕头上,盼望梦见意中的情人,也有不少情人在这一天进行郊游或参加舞会。

除了圣诞节,再没有什么节日像情人节那样更能引起全球人的兴趣了。很多国家都很重视情人节。不同国家的人们,在情人节有着不同的表达感情的方式。在意大利,未婚女子在黎明时分就起床,静立窗口等候第一个来到她窗下的男子,并把他作为命中注定的情郎。在美国,有些男子爱将一篮子礼物放在自己钟情的女子家门口。按动门铃后又立即走开。在英国,青年男女互赠倾诉爱情的“瓦伦丁图片”。

在荷兰,则以赠送鲜花表达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