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嘉典
8726500000010

第10章 佳节筹备(3)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往介子推家求访。当晋文公驾临介子推的家时,只见门闭锁扣,问起邻人,方知介子推不愿见他,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于是,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搜来搜去连个影子也没有。有人出了个馊主意,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于是,晋文公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火熄灭后,只见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被活活烧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跪拜一阵,失声大哭起来。哭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像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不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看罢,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名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下了一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不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种说法,原来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人们为防止鬼的侵扰迫害,而插柳戴柳。

(清明活动)

清明前后流传着很多传统的风俗活动。如寒食赐火,清明扫墓,踏青郊游,打马球,放风筝,荡秋千,斗鸡,拔河等。这些活动随着岁月的赓续交替,社会的嬗递变化,有的习俗已被淘汰,有的仍遣至今并赋予了新的内容。

寒食赐火的习俗,如今已不为一般人所知,因为寒食禁火,把冬季保留下来的火种熄灭了。

到了清明,又要重新钻木取火。在唐代皇帝还要举行隆重的“清明赐火”典礼,把新的火种赐给群臣,以表示对臣民的宠爱,据说每年参加钻火者众多,谁若能先钻得火,把火种献给皇帝,就可以得到皇帝的重赏。

清明扫墓,追祭先人,由来已久,相沿成习。我国人民有“饮水思源,慎终追远”的传统美德。《梦梁录》记载:在古代,清明这一天,“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坟。”不管是达官贵族,还是黎民百姓,于是日都有祭祖、上坟、扫墓之俗,藉表对先人的敬意和孝思。到唐代,清明上坟已成为法定之日。

清明时逢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春风春色春山春水,到处呈现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清明前后十日,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踏青的习俗,人们带着野餐,红男绿女,车水马龙地涌向四郊,投向大自然。

另外,清明还有荡秋千的习俗。传说为春秋时代北方的山戎民族所创。开始仅是一根绳子,双手抓绳而荡,后来,齐桓公北征山戎族,把它带入中原,以后逐渐演化成用两根绳加踏板的秋千,到了唐宋时代,秋千成为专供妇女玩耍的游戏,以练习轻捷,矫健。清明春风拂柳之际,女郎三五成群荡秋千于郊野树下,确实充满诗情画意。民间多爱在清明踏青时节,在郊外用竹子驾成一种临时性的“竹筝秋千”,舞荡嬉戏。清明节处处荡秋千,因此也有人把它叫做“秋千节”。

放风筝是清明前人们最爱玩的游戏。此时,春风正由下往上吹,最适于放风筝。过了清明后,因风向不稳,就不再适宜放了。风筝在我国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远在春秋时期,有位公输般,即神话中的“鲁班”,会做木鸢,削竹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据说公输般曾坐着木鸢窥察过宋国的城市。楚汉相争时,大将韩信曾把项羽的楚军包围在垓下。韩信为瓦解楚军,令人制作了一只大风筝,找了一个瘦小的人,坐风筝到楚营上空,弹奏起楚歌,凄凉的歌声引起楚军士兵的思乡之情,这就是历史上的“悲歌敬楚”。风筝最初的作用只是军事上传递消息的工具,以后逐渐演变为一种娱乐玩具,起初只限于皇宫贵族中的公子佳人玩赏,到了宋代以后,才成为民间群众喜爱的一种活动,从此便流传下来了。清朝时,风筝已在扎,糊,绘,放四艺上发展到相当精致的程度。我国的风筝品种极多,有的风筝上还装有灯彩,夜里放如同红星闪耀,妙趣横生。曹雪芹的《南鹞北鸢考工志》一书,详细介绍了四五十种风筝的扎、糊、绘,放等技法和工艺。此外,放风筝又是与放晦气联系在一起的。是人们消灾祛难的“手段”。不能去拾别人的风筝,以免沾上别人的晦气。也有人在放风筝时,把所有的烦恼写在纸上,让它随风筝飞上蓝天,认为一切烦恼都会随风而去,风筝传至今日,这层意思已经淡化,变成了一项人们喜爱的娱乐活动。每当清明节,五彩缤纷的风筝在蓝天白云里随风飘曳,令人心旷神怡,每年清明时节,我国在山东淮坊还举行国际风筝节。

斗鸡也是清明应节的游戏,不过大多斗鸡都是赌博,输赢是要拿钱押赌注的。斗鸡由清明天始,斗到夏至休止。

清明还有吃蛋的习俗,这如同端午节吃粽子和中秋节吃月饼一样。每届是日,此俗不可少。

清明节的蛋,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画蛋,另一种则是雕蛋。前者可吃,后者则供玩赏。画蛋是将鸡蛋或鸭蛋煮熟后,用茜草取汁,作为染料,在蛋壳上描绘花卉。初绘无色,过数日颜色渐显。初为浅蓝色,渐变深蓝,紫色,最后变成红色。蛋壳剥去后,蛋白上便显出玲珑花纹图案,颜色为蓝色,煞是好看。至于雕蛋,则是将鸡蛋或鸭蛋煮熟后,先用笔在蛋壳上绘上花纹图案,然后用刀雕刻。将整只蛋镂空,蛋白蛋黄依次取出,其雕刻之精细,可谓鬼斧神工。

这些风俗和活动,大大丰富了清明节日的内容,清明自宋以后,就成了和元宵,中秋等佳节同等重要的节令。

三、端午

端午节,最为人们所知晓的一段事迹,是为纪念二千多年前,我国伟大诗人屈原投江之死的。

屈原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22岁时就已官居左德、三闾大夫,辅佐楚怀王,其时楚怀王甚为器重他,但却遭到贵族子兰和奸臣靳尚等人的进谗,楚怀王没有接受屈原关于联齐抗秦的主张,被说客张仪骗到秦国软禁了起来,逼他割地献城,因忧虑成疾,不久便死于秦国。消息传到楚国,屈原悲愤欲绝,上书请求顷襄王选将练兵,为怀王报仇。但顷襄王宠信奸佞,不思报复,将屈原削职放逐江南,三年不复相见。秦国一看时机成熟,出兵攻下了楚国的郢都。屈原救国的愿望破灭了,他在极度忧愤悲恸的心境下,于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五日纵身投入波涛汹涌的汨罗江。当时楚国人民因舍不得这位贤臣的死去,大家闻讯,纷纷赶着划船去追他;但追至洞庭湖上,已不见踪形,这便形成了每年此日竞赛龙舟的起端。以后,每年这个时候,人们把米撒入江中以祭祀他。据说东汉初年,长沙有个名叫区曲的人,曾梦遇一位自称屈原的贤士,他对区曲说:“多年来人们祭我的米,都让蛟龙吃掉了,今后你们要把楝叶和米塞在竹筒里,或用芦叶包裹好,再用五彩丝缠好,因为蛟龙是害怕楝叶,芦叶和五彩丝的。”后里便演变成了端午吃粽子的风俗。

(风俗·活动)

龙舟竞渡是传统的端午节习俗之一,在汨罗江畔,每年端午都要举行隆重的竞渡仪式,人们穿着新装,扶老携幼,先到屈子庙朝拜,还抬着龙头祭庙,然后才挂灯下水。竞赛以鸣炮为号,一声炮响,群龙飞驰,船似箭发,雪浪摇空,彩旗飘舞,两岸欢呼,金鼓齐鸣,鞭炮连天,声乐同奏,万人喝彩。

我国端午节龙舟竞渡的习俗,很早就传入朝鲜、日本、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南洋一带侨居的华侨,每到端午,届时都要举行规模盛大的“赛龙舟”活动。近年来更在欧美各国及澳大利亚得到开展。香港从1976年起还每年举办国际龙舟邀请赛,使其变成了一项世界性的体育比赛项目。

屈原,不但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也是世界人民的骄傲。世界和平理事会1953年还把大诗人屈原列为四大文化名人之一。抗日战争初期,文艺界曾一致决定五月五日纪念屈原这一天为“诗人节”。世界上没有一位诗人拥有自己这样隆重的节日。

五月五,是端阳。

门插艾,香满堂。

吃粽子,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

这首流行的民谣叙述了端午佳节的习俗。我国在端午这一天,除了吃粽子,赛龙舟之外,民间还有饮雄黄酒,带香包,悬艾草,簪菖蒲,挂钟馗像等习俗。

以前,各地方每逢端午家人团聚时,端上桌的菜是“黄豆芽”、“黄鱼”、“黄鳝”、“黄瓜”,饮的是“雄黄酒”,认为端午食用“五黄”,可消病强身,有的地方还在房屋里外洒雄黄酒或雄黄水,还有的用雄黄在儿童的额上画个“王”字或深点在耳孔、鼻孔处,因雄黄有毒,故现代认为不宜内饮;但五月,时至初夏,霉雨潮湿,瘟疫滋生,外用如洒雄黄酒或雄黄水则可起到驱瘟除毒的功效。

带香包、悬艾草、簪菖蒲都是为了消毒杀菌,驱除虫害,清洁空气。艾叶是一种菊科植物,还能加入食品中。清明时节吃的青团,就是用艾叶汁和糯米制成的。“味美思”是著名的葡萄酒类,其主要香料就是用的艾叶的汁。菖蒲是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形状似剑,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有提神、通窍、杀菌等作用,对治疗风寒、肺病、胃病均有较大疗效。在菖蒲、艾草之外还有榴花、蒜头龙船花,称之为“天中五端”。榴花与艾草都是妇女们在端午时,用来插戴发旁的饰物,并辟禳邪气。石榴花的根皮可以作驱虫剂而减少疾病的传染,而且因为艳红的榴花在五月开,所以它成为“天中五端”之一。

五月俗称“毒月”或“恶月”,五日又被看成是五月中最不吉利的日子。并有在五月五日忌生孩子的说法。过去民间,五月五日未满周岁的小孩,都要到外婆家去过端午节,谓之躲“午”。这一天,各地都有一些不同的象征性的辟恶除害的风习。如用大红纸剪成蜈蚣、蝎子、壁虎、蜘蛛、毒蛇五毒,贴在屋内表示镇压。小儿头戴虎形帽,穿五毒衣,五毒裤,佩带五颜六色的香囊、挂虎,以防邪祟的侵犯,有的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绒,系在儿童的脖项,手腕或足踝上,名为“百索”也称为“长命缕”,五色线象征五色龙,俗传可以降服鬼怪。

端午节,有的地方在庭堂上悬挂钟馗的画像,传说钟馗惯于啖食一切恶鬼,挂此以驱邪恶。

带香包,是各地都有的习俗。每逢端午节,尤其是妇女和儿童,都佩带香包,这些香袋的香料和端午节用的差不多,一般是雄黄、艾叶、冰片,藿香、苍术等,上了年纪的老人,喜欢用五彩纷呈的丝线绣个香袋,挂在孩子的胸前,既驱邪避疫,又可起到杀除病菌,消除汗臭、清爽神志的作用,也寄托着人们观赏玩味和渴望幸福吉祥如意的民俗愿望。

四、七夕节

相传农历七月初七,是牛郎织女天河相会的日子。

仰望夏日夜空,清朗静谧繁星闪烁,天上有一条白茫茫的带子横贯南北,像是天上的一条银河。织女星在天河的东边,发出青色的光辉。她的旁边紧挨着四颗小星,恰似一台织布机,在天河西边,和织女星遥遥相对的另一颗发光的亮星,就是牛郎星。他的前后有两颗小星,正好构成一副担子,象征着牛郎担着两个孩子。

(传说)

很早的时候,有户穷人,家中有个聪明,勤劳,忠厚的孩子。他听老人们说,伏牛山中卧着一头老黄牛,便想把那头老黄牛牵回家。一天,他进了伏牛山,翻山越岭,来到一个山涧边,看到那头牛正在一块大青石上卧着,瘦骨伶仃的。他趴下推了推它,想牵它走。可老黄牛睁了睁眼,没动弹。他看着老黄牛没精打采的样子。心想它准是饿了,便去抱了一大堆嫩草给老黄牛吃。就这样,他喂了三天,老黄牛吃饱了、抬起头对他说:“小孩子,我原是天上的金牛星,盘古开天地的时候,地上没有五谷,我偷了天仓的五谷种撒了下来,惹怒了天帝,把我踢下了天廷,摔坏了腿,不能动弹。我的伤,得用百花露水涂洗一百天才会好。”

那孩子听了,便陪伴着老黄牛,白天自己吃野果、喝泉水,夜里依偎着老黄牛睡。每天清晨去采百花,用百花的露水给老黄牛洗伤,整整一百天,老黄牛伤好了,站了起来,跟着他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