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听良心的鼓声能走多远
8725500000011

第11章 个人良心与社会共善(9)

塔尔德还发现,人们交谈时采用的身体姿势反映了他们谈话的语调和内容。说话者坐着进行的交谈是分量最重和最严肃的。而当他们的姿势十分放松的时候,如罗马人在环绕餐桌三面的躺椅(triclinia)上懒洋洋地躺着进行交谈,交流似乎是最有效的,这种交谈非常流畅也非常从容。希腊人喜欢走来走去地交谈,这有利于他们敏捷而活跃的思维和辩论。

谈话的空间和场合同样重要,希腊人在公共广场交谈,哲学家在学院里讨论,罗马人在家里交谈,在参议院辩论。富有的希腊人和罗马人都有专用于交谈的房间。是否有一个房间专用于交谈,这甚至可以看作是一个社会阶层是否文明的一个特征。从16世纪起,法国人和意大利人复兴了古代交谈的传统,开始创办沙龙。这本是贵族阶级的一个发明,但通过中产阶级的运用而变得大众化,即使是在最小的公寓里,办个沙龙也是中产阶级的一种时尚。在社会的低层,人们的交谈大部分是在户外的咖啡店、小酒店以及类似的地方进行。在所谓后现代的今天,已经很难找到面对面交谈甚至“说话”的地方,这是社会交谈衰落的一个标志。

当受激情驱使的人群涌上大街,横冲直撞时,他们似乎找到了“说话”的地方。不过,说话不等于交谈,交谈也不只是说话。大街不是一个交谈的地方,挟裹在激昂情绪的人群中,人们挥舞着拳头,除了口号和呐喊,没有别的声音。这时候,他们的身体姿势本能地绷紧而亢奋,显露出对抗和战斗,而不是交谈的姿势。这样的姿势和空间有它自己的话语形式,那是一种由“带头”和“跟随”形成的语言。它首先是带头者的命令、警告、威胁和谴责。之后,经过重复和模仿,变成了追随者的赞同、欢呼、重复和响应。它的作用便是宣泄,虽然人多势众,但并不形成真正的舆论,因为根本不容讨论和交谈。

交谈语言的目的不是发泄,既不是命令,也不是听从,而是通过共同的理性交流,形成舆论。舆论是交谈出来的,不是呐喊出来的。交谈限制了绝对的权力,而宣泄呼唤和依仗的正是不容说理的绝对权力。交谈产生的舆论,它的重要作用是保护自由。塔尔德写道:“从政治意义上来说,在报纸出现以前,交谈是对政府的唯一约束,也是所有自由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交谈开创了自己的名声,树立了自己的声望和荣誉,因此也形成了自己的威力。它的目的是通过让参与者感到大家都一样,从而使所有参与交谈的人都感到平等,它通过让大家直言不讳来摧毁等级制度。”在失去理智,高声呐喊的人群中,个人没有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自由,也没有谁胆敢直言不讳。

德国作家埃利亚斯·卡内提(EliasCanetti,1981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在研究群众的《群众与权力》中记叙了一件往事,1927年他亲身经历了维也纳群众焚烧正义宫(司法部)的事件。当时,他挟裹在人群的洪流中,感觉到自己完全交融在其间,一点也不觉得群众放火是违法的行为。当时的场面铭刻在他的心头,他后来回忆道:“那天的激情令我至今刻骨铭心。那是我经验中最接近革命的一次,……我成为人群的一部分,我完全融入人群之中,对人群的所作所为完全没有丝毫抗拒。”呐喊的人群使个人思维变得软弱无力,甚至彻底消失。

只有在交谈变得完全不可能的时候,才真正有理由呐喊。然而,即便如此,呐喊仍然不能代替交谈,呐喊的目的应该是坚持要求公民交谈的权利,这样的呐喊才是既有激情又有理性的。公民交谈只有在宪政法治和民主文化中才能实现,也只有这样的交谈才会是冷静智慧的。理性要求我们知道自己在什么情况下会失去自我把持,对群众非理性行为,我们需要的不是谴责,而是理解,并在这个基础上帮助它朝理性的方向转化。

17官腔八股和官老爷

从一个人的语言和说话方式得出关于他的印象,并且对他产生信任感或不信任感,这在修辞学里叫“形象效应”(ethos)。民众从政治人物的话语风格来推测他的个性或映证自己对他的印象,中外皆为常见。精明的政治人物大多善于利用民众的这种心理需要,随时调整语言策略,以取得民众的好感。

奥巴马就是一个例子。2012年9月9日的《纽约时报》刊登爱立姆(H·SamyAlim)和斯密瑟曼(GenevaSmitherman)的《奥巴马的英语》(“ObamasEnglish”)一文,介绍奥巴马如何善于灵活运用语言风格来增加自己的政治本钱。他在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接受总统候选人提名时的讲话,就连共和党人也都称赞是“富有艺术性”,民主党人更是大加赞赏。参议院领袖里德(HarryReid)说,奥巴马说话“不带黑人口音,除非他有意如此”。YouTube上有一个视频,是2009年奥巴马就职前几天到华盛顿一家餐馆用餐的情景,一位黑人出纳员在给他找零钱的时候,奥巴马笑着对她说:“Nah,westraight·”Nah是“不用了”(no)的意思,“westraight”这两个字中间没有动词“are”,“straight”是“好啦”(O·K·,fine,allright)。从用词到句法,这句话是典型的黑人英语,与说话者和听话人的身份都很相符,非常亲民。如果是白人对黑人这么说话,则效果可能适得其反,非常糟糕。

相比之下,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罗姆尼的公共形象(publicpersona)就要逊色不少。爱林姆和斯密瑟曼写道,罗姆尼说话的样子“便是他公共形象的话语版本”,平板而不灵活。而且,罗姆尼说话“木讷、单调、语调缺少变化……笑起来也很勉强”。在南方竞选时他也想用南方口音的“yall”(youall,“你们大家”)来亲近听众,但大家觉得他学得笨拙别扭,听上去就是假假的。

在美国,政治人物的口才有好差之分,公关技艺也有优劣之别,但他们都得放下身段,与公众或选民平等相待。他们都必须使用一种能够容纳民众进入公共政治程序的民主话语,也就是说,都必须随时准备回应民众的询问、质疑、批评,耐心向他们解释,与他们互动。民主话语与其他性质的政治话语一样,它的语言不只是工具性的(用来营造可亲近或值得信任的形象),而且更是具有实质意义的领导者与民众,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政治和社会关系。与后面这层民主政治性相比,奥巴马与罗姆尼的竞选语言技能高下只是次要的差别。

人们常说,人如其言,这个说法虽有些道理,但并不完全确实,因为“言”所营造的只是一个“形象”(persona),未必就是真实的自我(person)。营造或虚构人物形象是一种常用的文学手法(戏剧独白产生的就是这种效果),在公共政治中也同样是常见的手段。在公共表述时,说话人如果能语言生动、逻辑清晰、立场客观、语气平和而不激烈、细心顾及听众的感受,就能营造一个知情达理、谨慎干练、幽默从容的好形象,被看作是一个品质优秀,值得信任的好人。

通过话语形成的个人形象有两种可能。第一,好的形象是一个真实的个人。第二,好的形象可能与真实的个人并没有必然联系,而只是一种取信于听众的手段。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中谈到说话者信誉(ethos)时说:“在不可能确定事实真相或者意见相当分歧时,……我们更相信,也更容易相信好人(一方的说法)。”换句话说,越是在需要说服别人的紧要关头,就越会感觉到信誉和形象的重要。谁名声好,形象佳,谁就比较能够成功地言说,取得说服他人的效果。亚里士多德的同时代人,希腊雄辩修辞家伊索格拉底(Isocrates)也强调公共形象和影响力的关系,他指出:“谁想要说服别人,谁就不能忽视自己的品格。……他要努力为自己在其他公民当中建立好的名声。名声优秀者比名声蒙羞者说话更有说服力。”

在中国,提倡改变官员的语言和说话方式之所以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赞扬,一个主要的原因是,长期使用的八股套话、假话、大话、空话早已让那些“打官腔”的人形象蒙羞,失去了说服力。然而,假大空的官腔八股套语,其要害不仅仅在于说话的方式、语汇和风格,而在于说话者的高高在上和他们对听众的傲慢与无视。这种官腔语言本身就是威权政治的产物,本身就体现了一种与民主政治格格不入的秩序和现状。

官腔八股是一种威权语言,无论如何改良或乔装打扮,都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宣传语言,与民主政治所需要的自由、理性说服语言是不同的。宣传是单向贯彻信息发送者的意图和需要;而说服则是双向互动的,兼顾信息发送者和接受者双方需要的交流。宣传居高临下,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随时可能在交流的某些环节上违背真实原则;而说服则必须平等对待对方,诚实地遵守真实原则。宣传往往不容受众发问,因此依靠某种外部强制力维持信息的传递机制;而说服则必须容许、鼓励对方发问,双方都是自由而不受胁迫的自主主体。因此,在宣传和说服之间不只是话语样式的选择,而且是话语制度环境的区别。在某种势力或权力可以为所欲为进行宣传的社会中,一定存在着不容民主话语的胁迫性制度。

以显得生动有趣、平易近人,甚至谦虚幽默的个人语言来改良和包装僵化的制度话语,这种变化一开始可能会令人耳目一新,收到亲近民众和取悦媒体的效果。但是,它最终只能是一种有限的宣传改良。这就像设立“发言人”公关制度,开始时让人对公共信息透明化、公开化抱有希望。过了一段时间,新鲜劲一过,便暴露出并没有改变的本来面目,更引起人们因觉得上当受骗而生的强烈反感。对国外宣传的“软实力”也是如此。

一个国家或社会公共话语被败坏或得到提升,都是一点一点地累积而成。正如传媒研究学者尼尔·波兹曼(NeilPostman)所说,一个国家中公共话语的败坏和毒质化,是在逐渐的过程中发生的。语言环境中的变化和自然环境中的变化一样,“开始都是缓慢地累积,然后突然达到了物理学家所说的临界点。一条被逐渐污染的河流会突然变得有毒,大多数鱼类都灭绝了,游泳成为一种危险。但即使是这样,这条河看上去还是正常的,人们还可以在上面划船”。

在这个过程中起作用的不仅仅是头面的政治人物,而且也包括千千万万的普通民众和媒体人士。现在大家都不喜欢官腔八股和假大空的官话,好像只是当官的在败坏公共语言。其实,普通民众和媒体人士又何尝没有他们应该担负的一份责任。常常是在上者明明是颐指气使、废话连篇,下面却依然是一片叫好、深刻领会。在民主社会里,就是总统也不能这么说话,因为那里的民众不惯他这个毛病。

一句普普通通的礼貌话,搁在老百姓嘴里,本是稀松平常,但从在上者嘴里说出,大家便觉得惊喜万分,受宠若惊。民众必须先把自己放尊重了,看平等了,从骨子里去掉奴性,才更有理由要求平等地参与民主政治话语。只有民主话语才能对民众不隐瞒、不欺骗,诚心诚意地把他们当作有思考能力,有尊严的公民,而不是白痴或傻子。废止官腔八股不只是废止一种语言,而是废止一种威权的统治和被统治关系。用以代替陈旧威权话语的不应该是另一种精心改良的威权话语,而应该是民主的话语。

18希望在“哀莫大于心死”中死去

中国人说“哀莫大于心死”,美国心理学家查尔斯·施奈德(CharlesR·Snyder)的《希望的心理学》(PsychologyofHope)一书中有一个相似的说法,叫“心理死亡”(psychologicaldeath)。其实,在这两个说法中,死去的都不是“心”,而是希望。希望是存在于心灵或灵魂中的东西,一个人没有自由的心灵,便不可能真正拥有属于自己的希望。

施奈德把“心理死亡”定义为这样一种状态:“由目标导向的思维衰退,直到像植物般冷漠的程度。”他写道:“一个人心理死亡的时候,他处于一种对人生目标冷漠、麻痹的精神状态。儿童和成年人都有某种希望的念想,希望的死亡是一步一步地发散出来的。它经常是从希望受阻开始,由于希望受阻而愤怒和绝望,最后对所有的目标万念俱灰,无动于衷。”

一个人的希望受阻,通常是因为最重要的目标先行受到了阻遏。目标重要不重要,是由它对一个人的影响而言的。社会对人形成“重要目标”的观念有关键的影响,在中国,以前是政治,现在是金钱。

以前,人们把所谓的“政治生命”(党籍、政治前途、历史清白、组织信任)看成最重要的人生目标,为此可以六亲不认,与家庭划清界限,出卖朋友,诬陷他人。人们把“政治上不出问题”当作人生重大目标,是因为害怕“政治问题”不仅会给自己带来灾祸,而且还会连累家人。一旦政治目标受阻,其他一切具体目标也都难以实现。谁政治上出了问题,朋友便会疏远他,视他为陌路之人,同志们也会对他落井下石,以至妻离子散、家败人亡。许多受“家庭政治问题”连累的人,招不了工,上不了学,找不到对象。这类具体人生目标屡屡受阻,会使人极度挫折沮丧。如果一次次努力都无法改变,人就会变得心力交瘁、万念俱灰、冷漠麻痹,不再敢抱任何希望,对希望也就死了心。心死是人的一个最后的自我保护手段。

从怀有希望的念想到对希望死心,会经过一个愤怒的阶段。只有对希望敏感的人,对希望在意的人,才会愤怒。今天,由于制度性的不公正,一个人的出身条件仍然对他的前途有重大的影响,官二代、富二代、红二代有父母和有权有钱的叔叔、阿姨替他们铺垫美好前程的台阶。穷二代、农民工二代则上学、就业、个人发展处处受到限制。如果他们能够认命,以但求温饱为满足,倒也罢了。如果他们想要翻身,却无论如何拼命努力,都无法争取到更好的人生,他们就可能因为希望受阻而感到愤怒。

从“还有希望”到“心死”,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愤怒是一个过渡阶段,也是一个最痛苦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年龄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年轻人会觉得自己有年龄的本钱,因此会在这个阶段上停留得长一些。不再年轻或者上了年纪的人,他们很快就会从愤怒转入下一个阶段,那就是绝望。施奈德指出:“绝望是一个人对重要目标受阻的投降。在愤怒的时候,人还在与阻碍搏斗,与愤怒不同,绝望是一种不再有斗争动力的沮丧状态。……绝望是一种放弃了的无所行动。”人从绝望会迅速进入心理死亡的最后阶段,那就是彻底麻木,完全心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