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较量:中国历史上36场以弱胜强的战争
8688700000031

第31章 崖山海战——一个王朝的命运悲歌

时代背景

公元1206年,蒙古族首领铁木真统一漠北诸部,建立蒙古国称成吉思汗后,相继攻灭西夏和西辽。窝阔台继承汗位后,联宋灭金,成为北方统治者,形成了蒙宋对峙形势。蒙古窝阔台汗六年,宋未经充分准备,想通过蒙古军自河南撤兵河北之机,遣军收复原宋西京、东京、南京(今河南洛阳、开封、商丘南),被蒙古军击败。当年夏,窝阔台与诸王议定,在西征钦察、斡罗思,东征高丽的同时,集中部分兵力,南下攻宋,从而揭开了宋元战争序幕。

蒙古至元五年宋咸淳四年(1268),忽必烈命都元帅阿术、刘整率师包围襄樊,后以枢密副使史天泽主掌军务。鉴于襄阳、樊城城池坚深、军储充足,史天泽决定长围久困,待机而破,并于六年六月完成对襄樊的包围。此后,蒙古军多次击退宋军援兵。襄阳守将吕文焕曾多次出击未能打破被围局面,襄阳、樊城孤立无援。八年,蒙古改国号大元,令军加紧攻城。十年一月,元军水陆夹攻,配以威力较大的回回炮,破樊城。二月,吕文焕以襄阳城降。元军破襄樊,忽必烈强令征兵10万,增加攻宋兵力,决定乘胜直捣南宋腹地。命驻蜀元军进攻各要地,以阻宋军东援;命淮西行枢密院使合丹、刘整攻淮西,淮东都元帅博罗欢等攻淮东,牵制两淮宋军;以荆湖行省左丞相伯颜、平章政事阿术等率领主力,自襄阳顺汉水入长江,直趋临安;并告诫伯颜勿妄杀,以争取人心。

人物评析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广阔的朝代,它北达西伯利亚,南至南海;西南到西藏,西北到新疆;东北至外兴安岭、库页岛、日本海。总面积超过1200万平方公里。从某种角度来讲,元代继承了宋发达经济成果,在立国不足百年的时间里,仍为后人留下了深具古朴厚重之美的元代青花瓷。孛儿只斤·忽必烈,蒙古族,元朝的创建者。是监国托雷第四子,元宪宗蒙哥弟。蒙古尊号“薛禅汗”,他青年时代,便“思大有为于天下”。他一生征战,一统天下,建立了幅员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元朝。他在位期间,建立行省制,加强中央集权,使得社会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忽必烈是蒙古民族光辉历史的缔造者,是蒙古族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公元1294年正月,在大都病逝,谥号圣德神功文武皇帝,庙号世祖。

文天祥,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青原区)人,南宋民族英雄,初名云孙,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文天祥以忠烈名传后世,受俘期间,元世祖以高官厚禄劝降,文天祥宁死不屈,从容赴义,生平事迹被后世称许,与陆秀夫、张世杰被称为“宋末三杰”。

张世杰,南宋名将,张柔之侄,民族英雄,涿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蒙古灭金后,张世杰投奔南宋,成为南宋末年最重要的统帅。

陆秀夫,字君实,出生于楚州盐城(今江苏建湖),三岁随同父母迁居江南京口(今江苏镇江)。他自幼聪明超群,在村塾就读,常为塾师称道:“这百余蒙童之中,独有秀夫为非凡儿。”稍长,喜读爱国为民书卷,才思日渐敏捷,七岁便能诗文:十九岁时考取进士,官至左丞相,他是南宋抗元名臣,著名民族英雄。

交战过程

元军在襄樊之战大破宋军以后,直逼南宋首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德祐二年(1276),宋朝朝廷求和不成,于是5岁的小皇帝宋恭帝投降。宋度宗的杨淑妃在国舅杨亮节的护卫下,带着自己的儿子即宋朝二王(益王赵昰(shì)、广王赵昺(bǐng))出逃,在金华与大臣陆秀夫、张世杰、陈宜中、文天祥等会合。接着进封赵昰为天下兵马都元帅,赵昺为副元帅。元军统帅伯颜继续对二王穷追不舍,于是二王只好逃到福州。不久,刚满7岁的赵昰登基做皇帝,是为宋端宗,改元“景炎”,尊生母、宋度宗的杨淑妃为杨太后,加封弟弟赵昺为卫王,张世杰为大将,陆秀夫为签书枢密院事,陈宜中为丞相,文天祥为少保、信国公并组织抗元工作。

赵昰做皇帝以后,元朝加紧灭宋步伐。宋端宗景炎二年(1277),福州沦陷,宋端宗的南宋流亡朝廷直奔泉州。张世杰要求借船,却遭到泉州市舶司、阿拉伯裔商人蒲寿庚拒绝,随即早有异心的蒲寿庚投降元朝。蒲寿庚是一位卓越的沿海贸易管理者,出身于阿拉伯富商之家,其祖父最初定居广州。蒲寿庚因协助朝庭消灭为害泉州的海盗有功,被授予泉州市舶使。他的位置为他提供了迅速致富的机会。商人和官员的礼物,以及贿款和贪占,使得蒲寿庚腰缠万贯。他的实力使得他成为忽必烈和逃亡中的宋王室争相拉拢的对象。双方都想获得他的效忠,因为双方都认识到,蒲寿庚所掌握的船只将在未来决定胜负的海战中发挥关键作用。当宋朝残部到达泉州之后,他们立刻四处寻找船只和物资。但是蒲寿庚发现他们的态度非常傲慢,一副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模样。他们好像是在要求,而不是请求所需要的一切。蒲寿庚强抑着愤怒,邀请他们在泉州多待些时日。同时,他加快了与蒙古人结盟的行动。张世杰和其他宋廷官吏对蒲寿庚的意图和忠诚表示怀疑。

早在公元1277年初,蒲寿庚请求宋帝留在泉州城时,就打算扣押宋帝。后来宋帝从泉州出逃,蒲寿庚正式决定与蒙古人合作,并且把他的意图告知忽必烈的元廷。忽必烈自然喜出望外,因为蒲寿庚的效忠将大大增强蒙古海军的实力。他立即与这位阿拉伯裔官员结盟,任命他为闽(今福建省)、广(今广东省)大都督兵马招讨使。忽必烈确信,用这种方法将能够得到蒲寿庚的优良船只。但是,蒲寿庚在该年年末遭遇了一场危机。张世杰组织了一支由精良战舰组成的舰队,封锁了泉州港,蒲寿庚似乎处境非常艰难。两个月后,忽必烈派遣蒙古援军增援蒲寿庚,张世杰被迫退往南方。

1277年,宋朝的残余人马逃至广州,但他们无法安心地苟延残喘。元将唆都决不会放弃粉碎南宋最后抵抗势力的终极目标。每当遇到抵抗,元军便会用穆斯林发明的石弩和其他武器击碎他们。蒙古人曾试图与宋廷谈判,但遭到张世杰的拒绝。于是,元军大将唆都发兵攻占了广州,1278年1月,当宋廷再次准备乘船出逃时,一场巨大的风暴席卷而来。宋帝的船只沉没了,他和张世杰几乎殒命。压力、严酷的生活以及气候和环境的不适应,使年幼且体弱多病的宋端宗再也无法承受,就在他十岁生日到来之前的五月二十八日死去。同年十二月,爱国志士文天祥在五坡岭被一支偷袭的蒙古铁骑俘获。他吞下二两脑子(即龙脑)自杀守节,但药力失效,未能如愿。

宋端宗的死对南宋残部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但张世杰仍设法把这些人集合起来,做最后一搏。他把刚刚驾崩的皇帝赵昰的同父异母兄弟赵昺扶上皇位,年号祥兴。赵昺登基以后,左丞相陆秀夫和太傅(太子的老师)张世杰护卫着赵昺逃到崖山,在当地成立据点,准备继续抗元。祥兴二年(1279),元将张弘范大举进攻赵昺朝廷。后来在不久以前攻占广州的西夏后裔李恒也带领援军也加入战事。宋军兵力号称20多万,实际其中十数万为文官、宫女、太监和其他非战斗人员,各类船只两千余艘;元军张弘范和李恒有兵力十余万(一说为30万),战船数百艘。这时宋军中有建议认为应该先占领海湾出口,保护向西方的撤退路线。张世杰为防止士兵逃亡,否决建议,并下令尽焚陆地上的宫殿、房屋、据点;又下令千多艘宋军船只以“连环船”的办法用大绳索一字形连贯在海湾内,并且安排赵昺的“龙舟”放在军队中间。元军以小船载茅草和膏脂,乘风纵火冲向宋船。但宋船皆涂泥,并在每条船上横放一根长木,以抵御元军的火攻。元朝水师火攻不成,以水师封锁海湾,又以陆军断绝宋军汲水及砍柴的道路。宋军吃干粮十余日,饮海水之士兵呕泄。张世杰率苏刘义和方兴日大战元军,张弘范擒张世杰甥韩某,以其向张世杰三次招降不果。

二月,张弘范预备猛攻,元军中有人建议先用火炮,弘范认为火炮打乱宋军的一字阵型,令其容易撤退。次日,张弘范将其军分成四部,在宋军的东、南、北三面皆驻一军;弘范自领一军与宋军相去里余,并以奏乐为以总攻讯号。首先北军乘潮进攻宋军北边失败,李恒等顺潮而退。元军假装奏乐,宋军听后以为元军正在宴会,稍微松懈了。正午时段,张弘范的水师于是正面进攻,接着用布遮蔽预先建成并埋下伏兵的船楼,以鸣金为进攻讯号。各伏兵负盾俯伏,在矢雨下驶近宋船。两边船舰接近,元军鸣金撤兵交战,一时间连破七艘宋船。宋师大败,元军一路打到宋军中央。这时,张世杰早见大势已去,抽调精兵,并已经预先和苏刘义带领余部十余只船舰斩断大索突围而去。赵昺的船在军队中间,四十三岁的陆秀夫见无法突围,便背着八岁的赵昺跳海自杀。随行十多万军民亦相继跳海自杀。《宋史》记载:七日后,十余万具尸体浮海。张世杰希望奉杨太后的名义再找宋朝赵氏后人为主,再图后举;但杨太后在听闻宋帝昺的死讯后亦赴海自杀,张世杰将其葬在海边。不久张世杰在大风雨下溺死于平章山下(今广东省阳江市西南的海陵岛对开海面),大宋江山从此落入了蒙古族人的手中。

战争影响

崖山之战是宋对蒙古南侵的最后一次有组织的抵抗。此战之后,中国在历史上第一次完全由少数民族统治。崖山之战也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的转折点。中国独立发展的进程被打断,曾经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科技、科举与世族相结合的官僚制度、开始受限的皇权、先进的政治制度等都中断了,文化上处于劣势地位的蒙古族人统治的元朝开始实行封闭、保守、轻视工商业和更加集权的制度,并正式以程朱理学为科举的主要内容和政府的官方思想;而之后推翻蒙元建立的明朝又延续和发展了这条保守封闭的道路。不少外国的史学家将宋朝灭亡视为古典意义中国的结束。

策略分析

崖山之战是灭亡南宋的最后一战,从战术层面看来,张世杰、陆秀夫等人的部署失当,对战役失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他们在绝境中所表现出来的民族气节和那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不能不让人叹服。他们坚决的斗争迫使蒙古统治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野蛮政策。元军凭着强大的军事优势,抓住宋军布防上的漏洞,一鼓作气,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战争小档案

战役名称:崖山海战

发生时间:公元1279年

交战双方:南宋军VS 元军

交战地点:崖山(今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南)

实力对比:元军2万VS 南宋军20万

战争结果:南宋军溃败

战争性质:进攻战

智慧级别:☆☆

明清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