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新教材就要与读者见面了。这里把编写的相关情况做一个说明。我在答应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编写这部书之后,就开始考虑副主编人选,最后选定了钱翰。钱翰是位很有才华和学识的年轻教师。他长期攻读法语和法国文论,对整个现代西方文论也很熟悉,我希望他能给这部新教材带来一些新意。他答应我的请求后,认真草拟了提纲,提出了“比较文学理论”的构想。我很同意他的看法。他除了编写提纲之外,还编写了第二章、第四章。
编写的团队全部是文学博士。他们都是我指导过的博士生。他们在学校学习努力,论文写得很好,受到学界的肯定。可以说,他们是中国文学理论界一股新生力量。吴子林负责编写第一章、第六章,他在《文学评论》编辑部工作,发表了不少有质量的论文,同时十分关心当代文学理论的新进展,有过很好的研究。杨红莉在石家庄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任院长,她有很好的理论素养,而且有很敏锐的文学感觉,分析作品更是她的专长,她负责编写第五章。吉新宏在华北科技学院文法系任教,他的专业基础扎实,对于所研究的问题异常专注与认真,他负责编写的是第三章。黄春燕在上海同济大学人文学院任教,她的专业基础也很好,能深入钻研问题,艺术感觉也好,她负责编写的是第九章。边利丰在湖北三峡大学艺术学院任教,他具有钻研问题的兴趣与能力,我对他做的事情很放心,他负责编写的是第八章。方国武在安徽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任教,是一位有才华、有能力的人,只要他想把某件事情做好,他就能做好,他负责编写的是第七章。凌晨在安徽大学中文系任教,是编写组中年龄最小的一个,他喜欢思考各种问题,时有新鲜见解,有一股冲劲儿,他负责编写第十章。全书的“绪论”部分是由我撰写的。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刘汀编辑、翟江虹编辑和黄海飞编辑,为此书付出了辛苦的劳动,尤其是其中的插图多为他们所选,使本书能以生动的面貌与读者见面,对此我们全体编写组成员向他们表达崇高的敬意和深深的谢意。
我们这次的教材编写,是一种新的尝试。里面的缺点和错误肯定是有的,希望读者不吝批评指正。
童庆炳
2010年12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