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赞美的力量
8686900000078

第78章 别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父母常把自己的想法和意愿强加到孩子身上。比如,家长自己是学医的,就希望孩子将来从事医学研究;家长博览群书,也希望孩子沉浸在书海中……几乎所有的父母,从孩子降生那一天起,就殷殷期望孩子从小聪明伶俐,品学兼优,一遍遍地在心里为孩子描绘蓝图,希望将来孩子能考上一所名牌大学,有一份人见人羡的工作……但可否想过这些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我们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孩子身上,甚至把他们当成炫耀品。

父母往往希望孩子将来能够代替自己实现多年的夙愿,弥补自己人生的遗憾。最突出的愿望就是“大学梦”。很多家长由于各种原因没有上过大学,或者没有上自己理想中的大学,于是,他们把所有的期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条条道路通罗马”,可是,家长为孩子安排的道路却只有一条——考大学。除此之外,其他道路根本不在家长的视野之内,更不允许孩子自己去选择其他的道路。

一位母亲就是典型的代表。她刚刚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就遇上了“文化大革命”,然后就下乡插队去了。多年的农村生活使她丧失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机会。返城后,她找不到工作,嫁人后和丈夫做点小买卖,当了个体户。那时候,个体户没有社会地位,被人看不起。夫妻俩挣了一点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憋着一口气要培养孩子上大学——上名牌大学,成为“人上人”,从而改变全家被人看不起的地位。

可是女儿的学习成绩并不优秀。上一年级第一次考试才考了80分。母亲气急败坏,用绳子把女儿捆起来打,朝她吼叫着:“你记住没有,你要考上名牌大学!你要成为‘人上人’!”女儿哭着、喊着:“妈,你别打了,我一定好好学习,考上名牌大学,成为‘人上人’”。可怜的女儿,根本不知道“人上人”的含义,却被母亲逼迫着、打骂着,要去做“人上人”。

家长不要把自己的愿望强加在孩子的身上,不要等着让孩子来实现你自己的理想。要尊重每个孩子的不同,给孩子在规则中找到自己的路,留一个自由的空间,让孩子尽情地成长,完全地自我发展。你的孩子并不是你,你可以给他爱,却不能给他思想,因为他有他的思想。如果家长不能很好地对待自己的孩子,盲目按照自己的愿望办事,往往会导致不该发生的悲剧发生!

有些事情往往很奇怪,结果常常和你想得到的相反:你想把孩子培养成“伟大”的人,但是最可能的结果是孩子很平庸,连普通人也做不好;而如果你按照平常人的模式培养孩子,也许经过或长或短的历练,最后孩子真能成为一个人物。仔细想一想,古今中外成大事、立大业者,有几个人是由父母安排的?马寅初的父亲给马寅初安排的前途是账房先生,而马寅初选择的道路则是离开家乡,到上海、天津,再到美国求学,拿回了耶鲁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英国哲学家罗素说过:“父亲最根本的缺点在于想要自己的孩子为自己争光。”做家长的常常陷入一种极为狭隘的竞争:看到邻居家买了高档的汽车,于是也想买一辆来争口气。这种竞争如果输了的话,就想让孩子替自己挽回面子。有个出色的孩子,往往比自己成功更让父母自豪、骄傲。于是,许多父母喜欢支配孩子,强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愿望、自己制订的计划发展并获得成功。这样的成功无疑是父母的成功。可是,逼着孩子委屈地去做他没有兴趣的事情,结果只有两个:一个是使孩子成为只能顺从地按照别人的意志办事、缺少创造的人;另一个就是,引起孩子的反感,使孩子与父母较劲儿,你让他朝东,他偏要向西,事与愿违,走向了期望的反面。

美国超级神童塞达斯曾经是被全美新闻媒介大捧特捧的神童:他6个月会认英文字母,2岁能看懂中学课本,4岁时已发表了3篇500字的文章,6岁生日晚会上写成一篇解剖学论文,12岁破格进入哈佛大学,14岁时因患精神病入院,21岁时,他却成了一名极普通的商店店员。

制造这出悲剧的人就是他的父亲——原哈佛大学荣誉教授。这位“望子成龙”的教授认为,人脑和肌肉一样是可以训练和培养的。所以在塞达斯出生以前,他已准备好要在儿子身上进行一系列“试验”。

塞达斯刚一出世,父亲就在小床周围挂满了英文字母,并不断在他身旁发出字母的读音。随后,父亲用各种教科书取代了儿童玩具。于是,塞达斯从小就被各种几何图形、地球仪和多种外国语言包围着,整个婴儿时期成了他独自“苦读”的时期,这样的试验使得孩子过早成熟。尽管小塞达斯天资聪颖,但过分的压力却使他神经系统开始失常,他经常在不该笑的时候咯咯发笑。然而,由于父亲成功心切,竟然不顾一切地继续着人造“神童”的“试验”。

终于,当塞达斯14岁时,他不得不被作为精神病患者送进了医院。

病愈出院后,他虽然仍以优异的成绩在哈佛大学毕业,但却热切渴望过正常人的普通生活。不久,他就离家出走,更名换姓,到一家商店当了一名普通店员。

作为家长,如果把自己的意愿投射到孩子身上,往往会事与愿违。这样做,家长将无法真正了解孩子,也会限制孩子的成长。因此,家长不应该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孩子,而是应该学会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

赏识孩子,就是推动孩子正常发展,而不是急于求成。很多事实证明,父母能够耐心等待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主要因素之一。许多家长在为孩子各种问题而苦恼,但是家长想没想过孩子的问题究竟出在谁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