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宝宝这一年:3岁,规则意识建立关键期
8684500000009

第9章 用清晰的语言对孩子说话 通

“睡觉”or“觉觉”

人们和孩子说话,尤其是和小婴儿说话,语气通常都会嗲得不得了。幼儿喜欢说儿化语,喜欢说重叠的字音,或者用象声词代替事物的名称,想吃东西的时候他会说“饭饭”,想睡觉了说“觉觉”,想让人抱了会说“抱抱”,想玩玩具了说“车车”。爸爸妈妈为了方便和孩子沟通,会不自觉地使用这些儿化语,而且,很多爸爸妈妈觉得这样和孩子说话会比较亲切。

孩子长到三岁,有些爸爸妈妈会逐渐改变自己的说话方式,和幼儿说标准语,却发现,孩子大部分时候听不懂大人说的话,总是一副茫然的表情。于是,有些爸爸妈妈就放弃了,又开始和孩子说儿化语,还有一些爸爸妈妈觉得说儿化语显得和孩子关系亲密,就一直使用这种说话方式,觉得等孩子再大些了,自然就能听懂标准语,跟着爸爸妈妈学说标准语。

有一些爸爸妈妈还喜欢模仿孩子模糊不清的发音,觉得好玩,经常学孩子发音不准的词逗孩子。爸爸妈妈总觉得这样做没什么大不了,等孩子长大了自然就会改正过来了。

但也有一些爸爸妈妈从一开始就教孩子说标准语,遇到孩子发音不准的词汇反复给孩子纠正,吃饭、睡觉从来不和孩子说“吃饭饭”“睡觉觉”。孩子刚学说话时常常发音不清晰,把“吃饭”说成“七饭”、“爸爸”说成“大大”、“姑姑”说成“嘟嘟”,爸爸妈妈会不厌其烦地给孩子示范正确的发音,直到孩子能准确发音为止。孩子三岁的时候,这些爸爸妈妈就开始教孩子说一些比较复杂的句子了。

有的爸爸妈妈认为孩子还小,和孩子说儿化语很正常,只要孩子开心就行,等孩子大了自然就会改过来说标准语了;而有的爸爸妈妈则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从小教孩子说标准语有助于孩子语言能力的培养,这样对孩子的发展有好处。

等到孩子三岁的时候,有些爸爸妈妈会发现自己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和其他同龄的孩子存在差距,很着急却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幼儿的语言发展

众所周知,学龄前是幼儿掌握语言的敏感期,如果这个阶段对幼儿进行了科学系统的语言训练,那将对幼儿今后的语言及思维等能力产生积极影响。而三岁是幼儿语言发展最关键的时期,也是幼儿语言的迅速发展期。

一岁半到三岁幼儿从说得很少发展到说得很多,也很喜欢说,这是幼儿积极语言活动的阶段。幼儿刚开始说话时,喜欢说儿化语,这是因为儿童的大脑发育尚不成熟,发音器官还缺乏锻炼的缘故,是语言能力低的表现,也是幼儿语言发育过程中的一个必然阶段。爸爸妈妈在孩子“言语准备期”可以和孩子说儿化语,这样能引起孩子的注意和模仿,刺激孩子及早说话。但孩子长到一岁半左右时,就要减少或禁止和孩子说“儿化语”,否则就会影响孩子语言和个性的发展。

两岁的幼儿会说包括主语、谓语和宾语的完整句型,并且学会使用一些介词、冠词和助动词,感叹词和语气强调也出现,这时候的幼儿主要说两种句型,一种是主谓结构句,如“宝宝吃饭”“妈妈喝水”等,一种是谓宾结构句,如“玩玩具”“搭积木”等。

当幼儿长到三岁时词汇量已达1000左右,这个时期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加速期,所说的句子结构也从单词句转化为双词句、多词句,三岁幼儿所说的话基本上都是完整句。

从三岁开始,幼儿的发音开始稳定。如果这时候爸爸妈妈使用错误的发音或不清晰的发音和幼儿说话,幼儿就会将这些发音当成正确的发音固定下来,等长大后再改正这些错误的发音就变得很困难。

所以,从小就教幼儿说标准语无疑对幼儿的语言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先教幼儿说儿化语,再教幼儿说标准语就是给幼儿建立了两套语言系统,而儿化语这套语言系统迟早是要弃之不用的,教幼儿说儿化语很明显是在浪费幼儿的大脑资源,耗费幼儿的精力。要知道,幼儿的大脑发育非常快,求知欲很强,长期使用儿化语,会使幼儿习惯于无需多做努力的语言环境,语言潜能得不到激发。而且,先前掌握的儿化语对幼儿学习正规语言会是一种阻碍。

对三岁孩子说话语言要清晰

有些爸爸妈妈觉得直接和孩子说标准语,孩子难以理解,沟通会比较困难,而说儿化语又不利于孩子语言的发展,那怎么办呢?

其实,爸爸妈妈可以采用儿向语和幼儿沟通。儿向语是爸爸妈妈在与幼儿交谈中以略高于其水平的语法、语义和语言内容与其进行交谈,可以是对幼儿语言的重复、扩充和评价,是宝宝能理解或经解释能够理解的规范的语言形式。儿向语不是儿化语,比标准语更有利于幼儿理解,而且儿向语是一种动态的语言,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语言能力的提高,儿向语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会随之改变,无论何时,它都会比幼儿言语发展水平带有“略前性”。对于三岁的孩子,爸爸妈妈就要教孩子说比较复杂的话了。

孩子到三岁时,掌握的词汇和会说的句型已经很丰富,这时候很多爸爸妈妈会不太注重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也不太注意自己平时说话的语言是否标准。其实,三岁前幼儿的语言词汇增加很快,这时候给孩子进行看图讲话是促进他词汇增加的快捷方法。爸爸妈妈可以用带插图的幼儿读本,问孩子图画上是什么人,他在干什么,他吃的苹果是什么样子的,是什么味道的,然后把这些句子合在一起,变成“这个小女孩在吃一个又大又甜又脆的红苹果”,让孩子跟着说几遍,然后让他自己说出来。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抓住每一个机会诱导孩子一面观察一面说出形容的词汇,使语言丰富。

孩子长到三岁7~9个月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听说能力,这时候培养孩子语言能力的最好方法是给他讲故事。但爸爸妈妈只需讲故事讲到一半,然后让孩子自己去想象,把故事补充完整,这样不仅能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培养孩子的想象力,为他以后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岁10~12个月的幼儿,爸爸妈妈可以让他复述故事,并且向他提出问题,问他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局。孩子在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想法时,会慢慢练习使用一些关系推理词来解答问题,这也会使孩子养成按关系推理解决问题的习惯。

三岁的幼儿会变得非常喜欢与人交谈,而且自己玩的时候喜欢自言自语。这是幼儿语言发展的正常情况,爸爸妈妈不必担心,只需在和幼儿交谈的时候注意使用清晰的语言、在幼儿发音不准时及时纠正就可以了。

三岁是孩子的发音稳定期,三岁幼儿的语言趋于方言化,即开始局限于本民族或本地语音,这时的幼儿已经掌握了本民族的语言。三岁的幼儿发音是否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此时发音不准,将来再改正时会非常困难,所以爸爸妈妈要特别注意这个时期幼儿的发音,不要强化幼儿的错误发音,也不要告诉孩子“不是七饭而是吃饭”,因为孩子还不太懂“不是什么而是什么”的意思,当他听到爸爸妈妈也说自己说的话时,就会以为自己说的是正确的,这样纠正只会使情况更加糟糕,爸爸妈妈只需要不断重复正确的发音就可以了。而且,此时爸爸妈妈一定要用清晰的语言和孩子说话,给孩子树立一个学习的好榜样。

可见,三岁是孩子以后能否发音准确的关键时期,所以,推广普通话也要从小做起。此外,三岁时让孩子掌握一定数量的外语单词也是很必要的,有研究表明,孩子十几岁以后是很难学会外语单词的正确发音的。

三岁幼儿的语言水平还存在着明显差异,具体表现为发音清晰度不同,对周围语言刺激敏感性不同,语言表达方式不同等。这是由于孩子本身语言发展能力不同和爸爸妈妈培养方式不同造成的,爸爸妈妈要掌握好自己孩子的语言发展水平,不需操之过急,但也不能放任不管,要针对自己孩子的发展情况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