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资治通鉴
8628600000027

第27章 魏纪:前出师表(2)

司马懿与诸葛亮相持了一百多天,诸葛亮多次进行挑战,司马懿却坚守营寨不出。诸葛亮就派人送去妇女使用的头巾、发饰和衣服给司马懿,羞辱他的懦弱,司马懿被激得恼羞成怒,随即上表请求出战。明帝派遣卫尉辛毗手持符节作为军师来节制司马懿的行为。护军姜维对诸葛亮说:“辛毗持符节来到,贼军肯定不会再出战了。”诸葛亮说:“司马懿原本就无心作战,所以才坚持要请求出战,这是为了向部众表示自己的勇武而已。将领在军中,君主的命令是可以不接受的。如果他真能制胜我军,难道还需要远隔千里而请求作战吗?”

【原文】

亮遣使者至懿军,懿问其寝食及事之烦简,不问戎事。使者对曰:“诸葛公夙兴夜寐,罚二十已上,皆亲览焉;所啖食不至数升。”懿告人曰:“诸葛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亮病笃,汉主使尚书仆射李福省侍,因谘以国家大计。福至,与亮语已,别去,数日复还。亮曰:“孤知君还意,近日言语虽弥日,有所不尽,更来求决耳。公所问者,公琰其宜也。”福谢:“前实失不谘请,如公百年后谁可任大事者,故辄还耳。乞复请蒋琬之后,谁可任者?”亮曰:“文伟可以继之。”又问其次,亮不答。

是月,亮卒于军中。长史杨仪整军而出。百姓奔告司马懿,懿追之。姜维令仪反旗鸣鼓,若将向懿者,懿敛军退,不敢逼。于是仪结陈而去,入谷然后发丧。百姓为之谚曰:“死诸葛走生仲达。”懿闻之,笑曰:“吾能料生,不能料死故也。”懿案行亮之营垒处所,叹曰:“天下奇才也!”追至赤岸,不及而还。

【译文】

诸葛亮派使者到司马懿军中,司马懿询问使者有关诸葛亮的睡眠、饮食和办事多少,而不打听对方的军事情况。使者回答道:“诸葛公晚睡,凡是责罚二十杖以上的,都由他亲自过问;每日所吃的饭食不到几升。”司马懿告诉左右亲兵说:“诸葛孔明吃得那么少而事务却很繁多,他还能活多久呢!”诸葛亮病重后,汉后主派尚书仆射李福前来探病,附带询问一些国家大事。李福到后,和诸葛亮谈话完毕,便告辞回去,可是没过几天又回来了。诸葛亮说:“我明白您返回的意图,连日来虽然谈话不断,但有些事情还没有交代,这次又来听取决定了。你所要问的事,可以问蒋琬好了。”李福满怀歉意地说道:“目前的确不曾询问,但是如果您百年之后,谁可以担当此重任。所以我就又回来了。再请问在蒋琬之后,谁可以担当重任?”诸葛亮说:“费祎可以继任。”李福又问:“那费祎之后又有谁呢?”诸葛亮闭口不答。

当月,诸葛亮在军中去世,长史杨仪整顿大军撤退。百姓奔跑着去向司马懿报告,司马懿率军追击汉军。姜维命令杨仪调转战旗方向,击鼓前进,装作即将对司马懿发起进攻。司马懿于是收军退后,不敢再向前逼进。于是杨仪结阵撤退,进入斜谷后才为诸葛亮发丧。百姓于是为此事编了一句谚语道:“死诸葛亮吓走活仲达。”司马懿听说后笑道:“这是为什么我能够料到诸葛亮活着,却不能料到诸葛亮已死的缘故。”司马懿到诸葛亮驻军的营垒前去察看,感叹道:“诸葛亮果真是天下的奇才啊!”随后率军追到赤岸,也没有追上蜀军,只好又回来了。

【评析】

诸葛亮先后七擒孟获,平定了南中地区。后方稳固之后,他就开始准备实现刘备恢复汉室山河的宏愿。从公元228年起,他四出祁山却都是无功而返。在公元231年,诸葛亮第五次兵出祁山,与司马懿相拒在五丈原。然而此时的诸葛亮早已不是在隆中茅庐中侃侃而谈的卧龙,也不是在新野火烧曹军时指挥若定的军师了,而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丞相。他夙兴夜寐、谨小慎微、孜孜不倦,唯恐不能报答对刘备的知遇之恩,终于死于五丈原的军中。“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怀着无限的遗憾离开了人世。

竹林七贤

【原文】

魏元皇帝景元三年

谯郡嵇康,文辞壮丽,好言老、庄而尚奇任侠,与陈留阮籍、籍兄子咸、河内山涛、河南向秀、琅邪王戎、沛人刘伶特相友善,号竹林七贤。皆崇尚虚无,轻蔑礼法,纵酒昏酣,遗落世事。

阮籍为步兵校尉,其母卒,籍方与人围棋,对者求止,籍留与决赌。既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毁瘠骨立。居丧,饮酒无异平日。司隶校尉何曾恶之,面质籍于司马昭座曰:“卿纵情、背礼、败俗之人,今忠贤执政、综核名实,若卿之曹,不可长也!”因谓昭曰:“公方以孝治天下,而听阮籍以重哀饮酒食肉于公座,何以训人!宜摈之四裔,无令污染华夏。”昭爱籍才,常拥护之。曾,夔之子也。

阮咸素幸姑婢;姑将婢去,咸方对客,遽借客马而追之,累骑而还。

【译文】

魏元帝景元三年(公元262年)

谯郡人嵇康,文辞雄壮华丽,善于谈论《老子》、《庄子》,崇尚奇异特立,仗义行侠。他与陈留人阮籍、阮籍的侄子阮咸、河内人山涛、河南人向秀、琅邪人王戎、沛国人刘伶交往颇深,号称竹林七贤。他们都崇尚虚无的论断,轻蔑礼仪法度,平素以纵情畅饮为乐,从来不过问世事。

阮籍担任步兵校尉职务时,他的母亲去世了,当时他正与别人下围棋,对方要求停止,但阮籍非留下他一决胜负。下完棋后接着又喝了两斗酒,大喝一声,吐血数升,由于极度的哀痛已经消瘦得只剩皮包骨头了。在为母亲服丧期间,每天像以前一样饮酒无度。司隶校尉何曾本来就厌恶他,于是就趁机当着司马昭的面指责阮籍道:“你是个纵情无度、违背礼仪、败坏风俗的人,现在忠臣贤良掌管朝政,要综合考核人事的名与实,像你这样的人,一定不能助长你的邪气!”说罢又对司马昭说:“您现在正以孝道治理天下,却任由阮籍服丧期间在您的面前吃肉喝酒,那以后还如何教训别人呢?依我看应该将他放逐到四方蛮荒之地,不让他在此污染我们华夏的良好风气。”司马昭很欣赏阮籍的才华,所以常常扶助保护他。何曾是何夔之子。阮咸很喜欢姑姑的婢女。等姑姑领着婢女离开时,阮咸正在陪客人,于是连忙向客人借了马去追,之后两个人同骑一匹马回来了。

【原文】

刘伶嗜酒,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随之,曰:“死便埋我。”当时士大夫皆以为贤,争慕效之,谓之放达。

钟会方有宠于司马昭,闻嵇康名而造之,康箕踞而锻,不为之礼。会将去,康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会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遂深衔之。

山涛为吏部郎,举康自代。康与涛书,自说不堪流俗,而非薄汤、武。昭闻而怒之。康与东平吕安亲善,安兄巽诬安不孝,康为证其不然。会因谮“康尝欲助毋丘俭,且安、康有盛名于世,而言论放荡,害时乱教,宜因此除之。”昭遂杀安及康。康尝诣隐者汲郡孙登,登曰:“子才多识寡,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译文】

刘伶嗜酒如命,经常乘坐一辆鹿车,带上一壶酒到处游玩,还让人扛着铁锹跟在后面,他说:“一旦我死了就随时将我埋掉。”当时的士大夫都认为他很贤明,所以争相仿效他的做法,还称之为放达。

钟会当时正备受司马昭的宠爱,听到嵇康的声名便前去拜访,嵇康伸着双腿坐在那里满不在乎地打铁,对钟会很不礼貌。钟会即将离去,嵇康问他道:“你听说了什么而来,现在见到了什么而去?”钟会说:“听我所听到的而来,见我所见到的而去!”从此以后他开始记恨嵇康。

山涛出任吏部郎,举荐嵇康代替自己。嵇康写信给山涛,说自己不堪忍受流俗,而又菲薄商汤、周武王。司马昭得知消息后非常愤怒。嵇康与东平的吕安是故交,吕安的哥哥吕巽诬陷吕安不孝,嵇康便为吕安作证说其并非不孝。钟会借机诬告嵇康道:“嵇康曾经想要帮助丘俭,况且吕安、嵇康声名盖世,然而他们的言论却放荡不羁,毒害时俗,扰乱政治教化,应当借此机会除掉他们。”于是司马昭便杀了吕安和嵇康。嵇康曾经造访过隐士汲郡人孙登,孙登说:“你才气多而见识少,恐怕在当今世上难免杀身之祸!”

【评析】

曹魏政权的统治者昏庸不堪,没多久就被狡猾的司马懿夺走了王位,建立了西晋。司马氏夺取政权后,大搞高压政治,不与他们合作的人就要受到迫害。当时有些文人不愿意投靠司马氏集团,却又不敢跟他们进行斗争,内心十分惶恐和苦闷,就只好采取消极抵抗的办法。他们经常几个人聚集在一起,寄情山水,饮酒赋诗,故意不拘形迹,披头散发,衣衫不整。这些人的典型代表就是“竹林七贤”。后来,在司马氏集团的威胁利诱之下,“竹林七贤”也逐渐分化,山涛做了司马氏集团的高官,还写信给嵇康,邀请嵇康也出来做官。嵇康不但拒绝了,还写了一封《与山巨源绝交书》。这不仅是一封绝交信,还是一篇对司马氏集团的檄文,表达了自己对司马氏的厌恶和不合作态度。最终触犯了司马氏的权威,被找了个理由杀了。不久,阮籍也郁郁而终。其他四人也先后做了司马氏的官,但是内心却更加苦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