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文学欣赏基础
8525800000008

第8章 散文欣赏方法

“导言”

什么是散文?我国古代把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一律称为散文。现代散文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散文指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学性的散行文章。除以议论、抒情为主的散文外,还包括通讯、报告文学、随笔杂文、回忆录、传记等文体。狭义的散文指文艺性散文,它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我们现在通常所说的散文,一般指的是狭义的散文。在我国,散文被定为“正宗文学”,素有“美文”之称。

散文的美,美在无拘无束。它可像诗歌那样淋漓抒情,但不必专于抒情;它可像小说那样写人叙事,但无须具备完整的故事情节;它还能像戏剧那样展示矛盾冲突,却更长于铺叙看似平淡的日常琐事,描摹寓以丰富情感的自然风景。内容上,上可天文下可地理,古今中外无所不容;章法上,没有一定的格式,自由灵动,文思散淡,文法散漫。它像中国画一样骋目游心,有一种顺手拈来、随手点染而自然成文的悠然;它“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苏轼《答谢民师书》),正所谓“形散而神不散”。

散文的美,美在情感真挚,直抒胸臆,令人知其理、晓其事、悟其心、感其情。吴伯箫在《〈散文名作欣赏〉序》中说:“说真话,叙事实,写实物、实情,这仿佛是散文的传统。古代散文是这样,现代散文也是这样。”

散文的美,美在意蕴深邃,耐人寻味,令人从中获得深刻、新奇的思想和智能的启迪。徐迟在《说散文》中说:“凡掷地作金石声的作品差不多总是包含着鲜明的思想、结结实实的思想,有闪光的思想之焦点,飞跃着不灭的思想之火焰的。”

散文的美,美在语言凝练,文采斐然,具有特别的穿透力,令人过目动心,回味无穷。古人云:“言之不文,行之不远。”(《左传·襄公二十年》)就是说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

好的散文给人以美的享受,而“赏美难”却也是名家皆慨叹的事实。宋人吴子良有一篇《知文难》,开宗明义引用柳宗元的话说“夫文之为难,知之愈难耳”。明代散文家宋濂甚至认为“为文非难而知文为难”(《丹崖集序》)。散文欣赏难在哪里?明人安磐在《〈颐山诗话〉序》中有一段话分析得比较透彻:“夫作家皆禀灵含异,各充其极,缛旨绮文,情变气殊,故以浅涉者不能深,以泛猎者不能得,以已见者不能该,以辞类者不能达意,诡于本指,鉴左于微。”这段话揭示了欣赏散文的难度:优秀的作品皆是作者禀灵含异、各充其极的精心撰构,阅读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欣赏能力。

提高欣赏散文的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有赖于诸如生活的阅历、文化积淀、思想深度等全方位的提高。由于散文的文体过于宽泛,审美特点难以概括,文学又多有“例外”,任何欣赏方法的概括都很难适合所有的散文,因此,对散文的欣赏,我们也只是提出一些具体的阅读欣赏规律而已,仅供大家参考。

散文的特点:(1)形散而神不散;(2)意蕴深邃,耐人寻味;(3)情感真挚,直抒胸臆;(4)语言凝练、优美,文采斐然。

形散而神不散:“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都必须为表达主题服务。

一、案例引入

散文诵读荷塘月色

朱自清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1),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2)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宁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3)的是田田(4)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5)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6)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7)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8)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9)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10),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11)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12)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13),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14)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15)的季节。梁元帝(16)《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17);鹢首(18)徐回,兼传羽杯;櫂(19)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20)。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21)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一九二七年七月,北京清华园。

“注释”

(1)闰儿:指作者的次子朱闰生。

(2)蓊蓊(wěng wěng)郁郁:形容树木茂盛的样子。

(3)弥望:充满视野,满眼。

(4)田田:形容荷叶相连的样子。古乐府《江南曲》中有“莲叶何田田”的句子。

(5)袅娜(nio nuó):柔美的样子。

(6)宛然:仿佛。

(7)脉脉(mò mò):这里形容水没有声音,好像饱含深情的样子。

(8)风致:美的姿态。

(9)斑驳:原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这里有深浅不一的意思。也写作“班驳”。

(10)倩影:美丽的影子。

(11)梵婀(ē)玲:英语“violin”的音译,即小提琴。

(12)一例:一概,一律。

(13)丰姿:风度,仪态,一般指美好的姿态。也写作“风姿”。

(14)艳歌:专门描写男女爱情的歌曲。

(15)风流:这里的意思是年轻男女不拘礼法地表露自己的爱情。

(16)梁元帝:南朝梁代皇帝萧绎。

(17)妖童媛(yuàn)女,荡舟心许:艳丽的少男和美貌的少女,摇着小船互相默默地传情。妖:艳丽。媛女:美女。许:默认。

(18)鹢(yì)首:古时画鹢于船头,所以把船头叫鹢首。鹢:水鸟。

(19)櫂(zhào):通“棹”,划船的一种工具,形状和桨类似。

(20)敛裾(jū):这里是提着衣襟的意思。裾:衣襟。

(21)《西洲曲》:南朝乐府诗,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意中人的痛苦。

质疑问难

1.联系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思想状况,回答以下问题:

(1)《荷塘月色》起笔写到“这几天心里颇不安静”,作者为什么有这样的情绪?为什么只有夜晚来到荷塘边才觉得“是个自由的人”?

(2)文章中间写道:“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体会作者流露了怎样的情感。

(3)结尾处写道:“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请问:惦着谁?惦着什么?

2.《荷塘月色》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3.这篇散文的文眼是什么?作者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主旨是什么)?

4.作者写了荷塘哪些美景?从哪些角度来描摹的?写这些景色要抒发作者怎样的情感?

5.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解疑欣赏

1.(1)翻开社会历史和作者的思想成长史,去看一看——原来这篇作品写于1927年7月,作者当时29岁,在清华大学中文系授课。

1927年,正值“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期,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作者在9月27日的一封信里这样记述自己当时的思想状况:

在北京住了两年多了,一切平平常常地过去。要说福气,这也是福气了。因为平平常常,正像“糊涂”一样“难得”,特别是在“这年头”……现在终日看见一样的脸,板板的天,灰蓬蓬的地;大柳高槐,只是大柳高槐而已。于是木木然,心上什么也没有;有的只是自己,自己的家。我想着我的渺小,有些战栗起来;清福究竟也不容易享的。

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走路,说话,都要费很大的力气;还不能如意。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一部《十七史》,从何处说起”,正可借来作近日的我的注脚。

读了上面的话,我们能够比较清楚地看出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情绪。在前一年(1926年),北京发生“三一八”惨案,作者怀着愤怒的心情写了《执政府大屠杀记》、《哀韦杰三君》(悼念“三一八”死难的清华学生)。写本文的这一年(1927年),上海发生“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全国出现了白色恐怖的情景。这些就是作者“心里颇不宁静”的背景。朱自清自己也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暂时逃避的一法”。原因是什么呢?他曾经对夫人陈竹隐说:“我只是在行为上主张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义。”又说“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我生活”,“还是暂时超然为好”(陈竹隐《忆佩弦》)。但是他毕竟是一个爱国民主主义者,面对黑暗现实,又不能安心于这种“超然”。《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活写照。

了解了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内心的矛盾,我们恍然大悟:《荷塘月色》写景抒情,并不是作者悠闲的自我消遣,于夜深人静时出游荷塘,观荷花赏明月,实际上是为了借此排遣一个知识分子内心里的“不宁静”,也就是内心的矛盾、苦闷。作品表现了那一历史时期里部分知识分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保持自己高洁磊落的情怀。

(2)“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反映了作者不满现实、幻想超脱现实但终究不能超脱现实时的心态。作者心中有难以排除的哀愁、烦怨。

(3)结尾处写道“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暗示作者惦念着江南的革命。

2.贯穿全文的是一条前后心情变化的思绪线索:心里不宁静—寻找心灵的宁静—在荷塘偷得片刻宁静的淡淡喜悦—联想到江南流露出隐隐的哀愁、烦怨—怅然回到现实。

3.“文由情生”,文章首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安静”是本文的文眼。

作者通过描写盛夏的荷塘月色,抒发了作者偷得片刻逍遥的淡淡喜悦和终究不能摆脱社会现实的淡淡哀愁,含蓄而委婉地表达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情感。

4.作者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水”等荷塘美景。

描摹的角度:从行文顺序看,按照空间顺序由近到远、由上到下地描摹荷塘美景。从写法上看,采取“静态与动态结合”,把荷塘写活,写出生命之美;采取“可见与可想结合”,写出水的神韵;采取“视觉—嗅觉—听觉结合”,使文章情景交融,抒发了作者偷得片刻逍遥的淡淡喜悦。

5.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生动传神地描摹出景物的形态、光感、质感、香气等特征,启发人的联想,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当时偷得片刻宁静、获得淡淡喜悦的心情。总结概括此案例告诉我们:散文美在哪里,欣赏美就难在哪里。读者要真正理解一篇优秀散文作品的思想内涵,成为作者的知音,就绝不能浮泛浏览、浅涉即止,更不能领悟变味,而要披文入情,反复深入地去体会,理清作品的脉络、理解作品的意蕴情感、品味作品的语言,进而感受作品的内容之美、境界之高、情致之雅、理趣之妙。

那么,如何欣赏散文呢?

二、散文的欣赏方法

(一)理清线索——领会作者的巧妙构思

“散文形散而神不散”。说散文的文思散淡,并不意味着是文思散乱;说散文的文法散漫,也绝不是说结构上没有一点联系。散文中的各种材料,都是用一定的线索串起来为“神”服务的,它们看似随意、零散,实际上潜藏着作者巧妙的构思、精心的布局。犹如一粒粒散珠,用线索串起来后就成为光彩照人的珠链。作家厨川白村曾说:“装着随便的涂鸦模样,其实却是用心雕刻的苦心的文章。”(《出了象牙之塔》)因此,我们欣赏散文首先要找出文章的线索,这样才能领会作者的巧妙构思,把握文章的具体内容,从而透过随便的表象掌握其传神的精髓。

那么,散文作品通常以什么作为线索呢?

1.以含有深刻意义或象征意义的景物为线索。

例如:

张纯静的《爱柳》和陆锦平的《唐代的杨柳》都是以柳树为描写对象,从古时人们插柳、戴柳、折柳、咏柳等方面,表现了对柳树的情有独钟,而后又引出柳树的可爱之处——美好的形象:青青柳色,依依柳枝,婆娑起舞,婀娜多姿;美好的心灵:它给因离别而悲哀的人以安慰,给因念乡而流泪的人以温暖,给因思恋而凄怆的人以抚慰;美好的情操:虽然极为普通,简直微不足道,却担负着象征人们的感情、寄托人们的思念、丰富人们的心灵之责任。柳树对人类的奉献是无私的,全身心的。文章自始至终以柳树为线索,组织串接其他内容,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又如:

曹靖华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今天仍然需要发扬延安时期“小米加步枪”的艰苦奋斗精神,就搜罗记忆中有关小米的往事,用小米把发生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不同情况下的事件组合在一起。

2.以感情变化为线索。

例如:

杨朔的《荔枝蜜》,通过记叙自己对蜜蜂由厌恶到喜爱的感情变化,将儿时记忆、从化疗养、荔枝树林、苏轼诗词、喜尝蜂蜜、餐馆蜂场、赞扬蜜蜂、农民劳动和夜晚梦蜂等串联起来。

又如:

曾绍炉的散文《落红》,以作者对落红的喜爱、颂扬之情为线索,谱成了一曲生命的悲怆交响乐章。作者真诚地喜爱着红色,红却与他无缘。但他仍一如既往地把红作为情感寄托的力量、诗意常新的泉源。因为他感到温和明艳的红是光明的象征,是美丽生活的象征。正当他陶醉在红的美中,又发现“红的飘落”是“美的至极”。虽然落红时会感到忧郁,可是爱的永存又使落红悲壮起来。它是生命的延续、重生、永恒。文章的后半部分极力歌颂落红,感情是那么的真挚、虔诚,“我”“捧起几瓣散落的玫瑰花,轻轻地印上我的唇吻;拾起一枚地上的红叶,对着夕阳读生命对太阳的赞歌;面对一筐通红的苹果时,又沉浸在生命奋斗与奉献的自豪中”。“我要是那花瓣,我也毫不犹豫地投入到大地的怀抱中;我要是那红叶,也要把更高的誓言写进奔流不息的血脉;我要是那果实,我便熟透了把那芳香和清甜留给人生至诚的世界。”这是何等宽阔的胸怀,何等豪迈的气概,何等崇高的境界!作者把感情抒发到了顶点,达到了高潮,升华了让生命更美丽更有意义的主题。

3.以时间为线索。

例如:

刘白羽的《长江三日》,描写了连续三天在长江航行所见到的不同景象。第一日:写11月17日雾天在长江上航行,穿过崇山峻岭的情景;第二日:写18日穿过三峡时在激流险滩中前进的情景;第三日:写19日出三峡后航行在风和日丽、柔和宁静的大江上,最后以武汉长江大桥的壮丽夜景作结。

又如:

刘绍棠的《榆钱儿》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写出不同时期不同年代人们对榆钱儿的不同态度。在旧社会作者的童年时期,榆钱儿备受欢迎,它是穷人在青黄不接春三月时的“救命恩人”。新中国成立后的内乱中,久别的榆钱儿又出现在家家户户的饭桌上来救急了。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榆钱儿被冷落在一边,进而被拒之门外,成了不受欢迎的了。文章截取了几个有代表性的时间段来反映整个社会的变化与进步。

4.以空间为线索。

例如:

朱自清的《绿》是以空间转移为线索的。作者先写梅雨潭四周的环境,再由远及近写梅雨潭飞溅的水花,最后写令人陶醉的梅雨潭的绿色,既铺叙、烘托了梅雨潭绿色的成因,又清晰地描绘了梅雨潭的美丽动人。

又如:

胡适的《庐山游记》,以空间转移为线索。作者依照地点的转换,描绘自然景色,介绍名胜史迹。从海光寺到白鹿洞的路上,青翠的山、红的和轻紫的杜鹃,鲜艳可爱。白鹿洞的小溪、石桥、紫藤,风景尚好;白鹿洞的历史地位特殊,它“代表中国近世七百年的宋学大趋势”。从白鹿洞到万杉寺,该寺因宋代大超和尚种杉万株,故天圣年间赐名“万杉”。从万杉寺西行二三里,到秀峰寺。秀峰寺中颓废,寺外风景绝佳。又由秀峰往西到归宗寺,再往游温泉。庐山的景随空间位置的转移不断变化着,作者的笔随景的变换细细描绘,娓娓道来。文章如一长画卷,卷中有史亦有诗。

5.以事件为线索。

例如:

阳关的散文《小院》篇幅短小、语句精练,写了“我”去五台山旅游,住进了“小大嫂”办的个体小旅店。文章以此事为线索,描述了住在小旅店的所见所闻,赞扬了“小大嫂”一家人的纯朴与热情、理解与宽容,发出了内心的赞叹:“面对四周山色,我不禁油然而生醉意。未曾游山,心儿先自醉了。啊!这花映香熏的人家,这苍翠浸润的小院。”

6.以人物活动为线索。

例如:

沈从文的《过节与观灯》以人们的民俗活动为线索,向读者展示了一幅幅充满乡土气息的风土人情画。五月初五端阳节,为纪念屈原,江南人包粽子、悬蒲艾、赛龙舟,欢声笑语好不热闹。云南的跑马节,盛况非凡,有“百货云集”、“百艺毕呈”的集市,有赛马,有男女青年的对歌等,其热烈的程度,唯亲历才了解。灯节观灯,不只是正月元宵、古时七月的中元、八月的中秋,现在的劳动节、国庆节都有灯事,都能观赏灯景。作者又特别描述了家乡湘西逢年过节时观狮子龙灯焰火的情形,表现了浓郁的故乡情结。

7.以事理为线索。

例如:

唐韬的《琐忆》,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为线索,将作者与鲁迅的七次谈话联系起来,使全篇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我们上边所做的划分,是为了更好地欣赏散文,其实很多优秀的散文组材时不只使用一条线索,往往将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索交叉用于文章中,以增加它的容量和深度,大家欣赏时要注意体会。

(二)把握文“神”——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散文作品无论是记人记事、写景抒情,还是议论说理,最终目的都是表达作者的思想或感受。“凡文以意为主”,散文的“意”就是作者在生活中受到触动的东西,就是令作者豁然开朗的东西,就是使作者思想升华的东西,就是让作者感情更纯洁的东西,就是散文的文“神”。散文“形散而神聚”,“神”是散文作品的灵魂。清代桐城派散文作家刘大櫆在《论文偶记》中指出“行文之道,神为主”,“神者,文家之宝”。

那么,如何把握散文的文“神”呢?

散文的内容丰富,写法灵活,形式多样,欣赏者应全面分析,综合各方面材料把握散文的文“神”。

1.从题目、人物性格和组材线索中得到暗示。

例如:

清代著名学者钱大昕的散文《弈喻》就是通过文题中的“喻”字透漏出文章棋喻人生的主题。

东汉班固《汉书·苏武传》由文中所刻画的苏武的突出个性,可以看出作者对“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坚守节操、忠心报国的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的歌颂。

北宋文学家苏轼《前赤壁赋》由乐到悲、由悲复喜的感情发展线索正显示出作者当时复杂的内心世界。

2.“知人论世”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知人论世,原指为了解历史上的人物而论述有关他的时代背景,这里指要想读懂一个人的作品,必须要了解他的思想经历和相关背景。散文是一种主体性很强的文体,它重在作者主体意识的真诚流泻,书写作者对人生、对生活、对自然、对社会的真情实感和瞬间顿悟,言“我”之志,抒“我”之情。而“我”是社会人,“我”的情与感,往往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运用知人论世法阅读散文,可以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作品的主题。

例如:

冰心的散文《往事(二)》之三,作者满怀深情地写道:

今夜林中月下的青山,无可比拟!仿佛万一,只能说是似娟娟的静女,虽是照人的明艳,却不飞扬妖冶;是低眉垂袖,璎珞矜严。

流动的光辉之中,一切都失了正色:松林是一片浓黑的,天空是莹白的,无边的雪地,竟是浅蓝色的了。这三色衬成的宇宙,充满了凝静,超逸与庄严;中间流溢着满空幽哀的神意,一切言词文字都丧失了,几乎不容凝视,不容把握!

欣赏至此,很多人会充满困惑:这段犹如“仙境”般的描写,可以说笔笔含情,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诗意,但作者为什么却说“中间流溢着满空幽哀的神意”?

这就要从作者的人生经历谈起。本文写的是作者1924年2月30日夜的亲身感受,作者曾于1923年9月到达美国波士顿威尔斯利大学留学,同年12月15日因病住进美国青山上的沙穰疗养院。当时的心情,她在《通讯十六》中有过生动的描述:“青山满山是松,满地是雪,月下景物清幽到不可描画,晚餐后往往至楼前小立,寒光中自不免小起乡愁。”了解了这段话,我们就理解了《往事(二)》之三的思想:借描绘林中月下的青山,抒发孤寂、怀乡的情思,并想从这种心境中解脱出来,讴歌大自然的美和生命的伟大。

运用“知人论世”法欣赏散文,能帮助我们准确地领会作品的思想感情,否则,我们便有可能做出牵强附会的解释,甚至得出荒唐可笑的结论。

3.找出散文的“文眼”,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文眼”指文中最能揭示题旨、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句子或关键性词语。文眼往往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喷发口,是文章思想感情的焦点,有时也成为组织文章的线索,对文章的结构起着统摄作用。鉴赏散文时,要全力找出能揭示全篇旨趣和有画龙点睛妙用的“文眼”,以便领会作者为文的缘由与目的。并非每篇散文都有必要的“文眼”,但凡是构思精巧、富有意境或写得含蓄的散文,往往都有“眼”的安置。“文眼”的设置因文而异,可以是一个字、一句话、一个细节、一缕情丝,乃至一景一物。

例如:

周敦颐的《爱莲说》,“爱”字就是文眼,它是全文总帽,统领下文。作者不仅写了陶渊明及世人对花的偏“爱”,更写了“予独爱莲”,以寄托自己的情感和态度。

又如:

明代文学家徐渭《豁然堂记》中“其豁与不豁,一间耳。而私一己、公万物之几系焉”,是文章的文眼,也是理解文章主旨的关键。

(三)借助想象与联想——与作者心灵产生共鸣

想象奇特、联想丰富、思路灵活是散文的主要特点之一,作者借助想象和联想,将五彩缤纷的世界凝聚成文字,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到虚书写自己跳动的思想情感。例如:吴伯箫的《猎户》,采用串联的方式由“尚二叔”联想到“百中老人”,联想到“董昆”;秦牧的《土地》,采用辐射的方式,以“土地”为中心生发开去,写“热爱生活,保卫土地,建设土地”;茅盾的《白杨礼赞》,采用寄托的方式,把自己对中国共产党、延安抗日根据地军民的深挚情感全部倾注在白杨树身上;茅盾的《风景谈》,以屏风展示的方式,绘形、绘声、绘色地描绘出六幅风景画,又以精辟的议论把这些风景片断串在一起,连成整体,由此展示并赞颂了大西北自然风光的美、延安社会生活的美、延安人精神境界的美,“风景”的精髓是“美”。

散文是饱蘸着酣畅淋漓的情感写出来的,想象和联想活动贯穿于散文作品的始终,那么我们在欣赏过程中,就要善于捕捉作者神奇的想象与丰富的联想。作者的想象和联想需要创造性,我们读者也必须结合个人生活体验,发挥想象和联想,和作者的情感发生强烈共鸣。阅读、鉴赏散文要用自己的“心”去发现“散文的心”,用自己的人生体验和智慧去解读“作者心灵弹奏的歌声”。

例如:

当我们阅读巴金的散文《怀念萧珊》的时候,“四人帮”残酷迫害善良知识分子的罪恶勾当就会激起我们强烈的憎恨,而巴金夫妇之间的那种患难与共、相濡以沫的伉俪深情,又会不断地撞击着我们的心弦,引起我们强烈的情感共鸣,为他们的不幸遭遇洒下炽热的同情之泪。同时在欣赏中,作者的娓娓描述,也激发我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巴金夫妇在“文化大革命”的险风恶浪中生死与共的幅幅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生活画面,都呈现在我们的眼前,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拨动我们的心弦。

当然,我们被散文作品的艺术形象所激发的,并不只是一般的喜怒哀乐,它并不排斥理性的参与,相反这种情感与建立在正确审美观基础上的高尚的道德感和理智感是紧密相连的。优秀的散文作品是真实性(真)、思想性(善)和艺术性(美)的有机统一,我们在欣赏时也便会同时产生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所谓道德感,是在欣赏过程中,我们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散文作品形象的言行是否符合道德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情感。例如:革命先烈林觉民壮烈殉国前夕所写的《与妻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吾至爱汝,即此爱汝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够?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接着又安慰和鼓励其妻:“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我们被这些充满爱国爱民、舍己忘生的崇高道德情操的话所激发的情感,就是道德感。

(四)分析写作技法——体味作品的艺术境界

含蓄美是散文的特点之一。含蓄不等于晦涩,不明说但仍要说,不直露但仍要露,只是作者把自己的情感做了艺术化的处理,用形象来说话,将深广的思想内容寓于具体的形象之中,给读者留下广阔的联想和想象空间,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要真正享受到散文的含蓄美,一定要掌握不同种类的散文有不同的写作技巧。

1.叙事散文讲求以小见大,形与神的关系是重点。

“以小见大”,就是在写作时选取一个独特(“小”)的视角,去反映广阔(“大”)的生活层面;选取细微(“小”)的个性鲜明的事物,通过具体的叙述、生动的描写,揭示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大”)的深刻本质,给人以认知、教育、启迪或趣味。郁达夫说“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概括了散文“以小见大”这一特征。

例如:

鲁迅先生的《五猖会》,名为“五猖会”,却远兜远转地写儿时的赛会、明时的赛会、较盛的赛会,好不容易等到“五猖会”出场了,却又大写特写父亲要他背书,看“五猖会”的事反而一笔带过。及至看到篇末,作者说儿时背书的那种苦况与伤痛,就算是过了好多年也没有淡褪,方读出这不是一篇简单的回忆性文章,作者是借童年看赛会一事,批判封建家长们以看似正当的理由扼杀儿童快乐的现象。

又如:

老舍的《想北平》,以一个老北京的独特视角,把读者引进北京的胡同:看作者在城墙根下“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的那份惬意;看北京市民雨后买“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的新鲜蔬菜的生活图景。这样细碎鲜活的生活画面,非在北京市井浸润日久者不能捕捉。作者舍“大”取“小”,让人耳目一新。

再如:

林清玄的《活珍珠》,写作者在市场上看到小贩现场剖开珍珠贝,剖出的珍珠有的圆润、有的歪歪扭扭,由此想到同样是砂石,经过珍珠贝的历练,却结成不同的珍珠,“在人间的生活也是一样,同样受伤与挫折,总有一些人能长出最美、最大的珍珠”。

2.写景散文注意情景交融,情与景的契合是关键。

王国维说:“文学中有二元质焉:曰情,曰景。”所谓“情”,指“感情”、“情绪”、“思想”、“想法”等作者主观的内蕴实质,是作品主旨;而“景”则指由人所遇、所想、所见的“人、事、物、景”所构成的社会生活图景,它是一种客观存在,反映在作品中就是对生活的再观体,是承载主旨的形象。“情景交融”就是指文艺作品中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与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紧密结合。古语云:“一切景语皆情语。”任何写景的散文,绝不会单纯地为写景而写景,写景的目的一定是更好地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如: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借洞庭美景抒发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又如:

老舍在《济南的冬天》中关于水的那段描写:

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作者先是着力渲染了济南冬水的“绿”,一连串五个“绿”字,绿萍的绿、水藻的绿、水面柳影的绿,托出的却是水的清澈、透明。读着这些绿萍、绿藻、绿柳,我们自然会联想到滋养出它们的水,感受到蕴蓄在济南冬水里的绿的精神、绿的生命。接着文章着力渲染了济南冬水的“活”——那股蓬勃的生机:“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自然中的水是不可能流到天上去的,这已是感情化的水,艺术化的水,作者将自己对济南的浓浓爱意寄寓在对水的描写之中。

再如:

朱自清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记叙了作者夜月观赏秦淮河的独特感受。夜幕中作者乘坐小船,观赏秦淮河的夜景时,绿绿的水、淡淡的云、轻轻的影、曲曲的波、歌声的喧嚣、琴声的嘈杂,使“我”沉醉于秦淮河往昔的历史中,憧憬着当年笙歌彻夜的繁华,在“我”眼里,眼前的灯光、月色与垂柳便格外令人陶醉:“那晚月儿已瘦削了两三分。她晚妆才罢,盈盈的上了柳梢头。天是蓝得可爱,仿佛一汪水似的;月儿便更出落得精神了。岸上原有三株两株的垂杨树,淡淡的影子,在水里摇曳着。它们那柔细的枝条浴着月光,就像一支支美人的臂膊,交互的缠着,挽着;又像是月儿披着的发。而月儿偶然也从它们的交叉处偷偷窥看我们,大有小姑娘怕羞的样子。”心情舒畅,景色也格外动人。

然而,在与歌妓相遇后,作者既想听歌妓唱歌,又受人道主义思想的影响,同情她们沦落风尘的遭遇。他的理智和情感发生了冲突,怡然自得的心境被完全搅乱了,内心不安起来,连起坐也不安宁了,便再三拒绝了点歌,因而受到了歌妓们的奚落。于是美艳的夜景因心情的改变而为之减色:“我们渐渐和那些晕黄的灯光远了,只有些月色冷清清的随着我们的归舟……森森的水影,如黑暗张着巨口,要将我们的船吞了下去。”心情落寞,月色也冷清,黑暗袭人。

3.咏物散文托物言志,尽可能体味象征手法。

咏物散文突出的表现手法是托物言志。托物言志是用某一物品来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换句话说,就是作者把自己的“志”(志向、情趣、理想、追求)依托在某个具体的“物”(花、草、树、木,或是某一具体的物体)上。要理解这样的文章,首先,要弄清文章写的是什么“物”,“物”有什么特征;其次,要把握住“志”的内涵,找出“物”与“志向”、“感情”之间的内在联系;再次,在阅读时要抓住抒情的线索,理清文章的脉络层次;最后,体味比喻、拟人、象征等写作方法。

例如:

陆蠡的《囚绿记》描写的“物”是常春藤,常春藤绿枝条的外形特点是“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常春藤的内在气质精神则是“永远向着阳光生长”,“永不屈服于黑暗”。作者与常春藤绿枝条的命运有某些相似之处:同处一室,同被囚禁,同样体验到生的欢欣、生的艰辛。作者借窗前一株永向光明的常春藤,抒发了自己对于象征着生命与和平的绿色的深情,表现了对光明和自由的向往之情。文中常春藤象征着作者向往光明、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高尚品格;也象征着中华民族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囚绿记》的行文线索是寻绿—恋绿—囚绿—释绿—念绿,其中囚绿是重点,也是惊人之笔。在这一部分,作者发现了绿色的特征,从中得到启示,甚至悟到了绿色的秉性与自己的心灵的相通之处,从而也使这一短文富有强烈的象征意味。《囚绿记》在表现手法上有许多可供我们鉴赏学习的地方,如文章的结构清晰,简繁得当,善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文字表达细腻、质朴等,而最耐人寻味的还是借物抒情、托物寄意的象征手法,它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刻。

此外,要掌握诸如渲染、铺垫、象征、伏笔、照应、悬念、衬托、过渡等技巧在文中的具体作用。

(五)品味语言——欣赏作者的风格

散文的一大特色是语言美。好的散文语言凝练、优美,又自由灵活,接近口语。优美的散文,更是富于哲理、诗情、画意。体味散文的语言风格,不仅可以对散文的内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而且是一种美的享受。

杰出的散文家的语言风格各有不同。例如:鲁迅的散文语言精练深邃,茅盾的散文语言细腻深刻,郭沫若的散文语言气势磅礴,巴金的散文语言朴素优美,朱自清的散文语言清新隽永,冰心的散文语言委婉明丽,孙犁的散文语言质朴,刘白羽的散文语言奔放,杨朔的散文语言精巧,何为的散文语言雅致。散文大家的语言特色,又常常因内容而异。如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的语言,锋利如匕首;《好的故事》的语言,绚丽如云锦;《风筝》的语言,凝重如深潭。

根据散文的内容和性质,一般可将散文划分为以下几类:写人记事性散文、写景抒情性散文、议论哲理性散文。

(一)写人记事性散文

写人记事性散文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来反映事物的本质,对人和事的叙述和描绘较为具体、突出,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从一个角度选取题材,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认识和感受,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字里行间感情饱满。根据该类散文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又可将它区分为记事散文和写人散文。

记事散文以事件发展为线索,偏重对事件的叙述。它可以是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如许地山的《落花生》,也可以没有贯穿全篇的情节,只是几个片断的剪辑,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叙事中倾注作者真挚的感情,这是记事散文与小说最显著的区别。

写人散文全篇以人物为中心。它往往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作粗线条勾勒,偏重表现人物的气质、性格和精神面貌,如鲁迅的《藤野先生》、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人物形象是否真实是记人散文与小说的区别。

(二)写景抒情性散文

写景抒情性散文多是在描绘景物的同时抒发感情,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洋溢着浓烈的诗情画意。在写法上,有的抓住景物的特征,按照空间的变换顺序,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把观察的变化作为全文的脉络;有的运用象征和比拟的手法,把思想寓于形象之中,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生动的景物描绘,不但可以交代背景,渲染气氛,而且可以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更好地表现主题。例如:茅盾的《白杨礼赞》、魏巍的《依依惜别的深情》、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冰心的《樱花赞》、刘白羽的《长江三峡》、田茂泉的《哦,棋山》。

(三)议论哲理性散文

议论哲理性散文用“散文”的笔法议论释理,具有形象性、抒情性和哲理性。它不是像一般议论文那样注重逻辑推理和论证,而是在形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中蕴涵深邃的哲理,往往熔情感、哲理、形象于一炉。它的思想内涵是理,是对社会、人生等问题的独特思考,其目的在于启发人、教育人。议论哲理性散文因其深邃性和心灵透辟的整合,给我们一种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的底蕴、观念具有震撼性的审美效果。例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