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文学欣赏基础
8525800000005

第5章 诗歌例文欣赏及指导

欣赏蒹葭(1)

蒹葭苍苍(2),白露为霜。所谓伊人(3),在水一方(4)。

溯洄(5)从(6)之,道阻(7)且长。溯游(8)从之,宛(9)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10),白露未晞(11)。所谓伊人,在水之湄(12)。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13)。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14)。

蒹葭采采(15),白露未已(16)。所谓伊人,在水之涘(17)。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18)。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19)。

“注释”

(1)这首诗选自《诗经·秦风》,是2 500年以前产生在秦地的一首民歌。

(2)蒹葭(jiān jiā):蒹葭是一种植物,指芦苇。蒹,没有长穗的芦苇。葭,初生的芦苇。苍苍:茂盛深色状。

(3)伊人:那人。

(4)一方:一旁。方:旁。

(5)溯洄(sùhuí):逆流向上。

(6)从:追寻,探求。

(7)阻:险阻,崎岖。

(8)溯游:顺流而下。

(9)宛:好像,仿佛。

(10)凄凄:同萋萋,茂盛状。

(11)晞:干。

(12)湄:水草交接处,即岸边。

(13)跻(jī):高起。

(14)坻(chí):水中的小沙洲。

(15)采采:众多的样子。

(16)已:停止。

(17)涘(sì):水边。

(18)右:道路向右弯曲。

(19)沚(zhǐ):水中的小沙滩,比坻稍大些。

“译文”

河畔芦苇碧色苍苍,那是白露凝结成霜。

我那日思夜想的人啊,她就在河岸一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那道路险阻又漫长。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仿佛在河水中央。

河畔芦苇茂盛一片,清晨露水尚未晒干。

我那魂牵梦绕的人啊,她就在河水对岸。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那道路坎坷又艰难。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仿佛在水中沙滩。

河畔芦苇繁茂连绵,清晨露滴依旧流连。

我那苦苦追求的人啊,她就在河岸一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那道路弯曲又艰险。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仿佛在水中沙洲。

“导读”

《蒹葭》属于秦风。周孝王时,秦之先祖非子受封于秦谷(今甘肃天水)。平王东迁时,秦襄公因出兵护送有功,又得到了岐山以西的大片封地。后来秦逐渐东徙,都于雍(今陕西兴平)。秦地包括现在陕西关中到甘肃东南部一带。秦风共10篇,大都是东周时代这个区域的民歌。

对这首怀人诗,历来解说不一。有人认为作者在思念恋人,诗的主旨是写爱情;有人说是诗人借怀友讽刺秦襄公不能礼贤下士,致使贤士隐居、不肯出来做官;也有人说作者就是隐士,此诗乃明志之作。我们细品诗意,诗中并未明确显示男女恋情,况且“伊人”是男是女也难判定,说它是讽刺诗则更无根据,因此,用怀人之说来解释《蒹葭》,于情于理俱合,我们只把“伊人”视为作者所敬仰和热爱的人,至于是男是女,且不论及,诗人所抒发的是对自己渴望见到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这是一种“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仰慕之情,是一种“从之”而不可得的敬仰之情。“可望而不可即,心向往之,却身不能至”的企慕情境,是古今中外众多浪漫主义诗歌共同吟唱的主题,但在《蒹葭》里却最为简显生动。

此诗三章重叠,各章均可划分为四个层次:首二句以蒹葭起兴,展现一幅河上秋色图:深秋清晨,秋水森森,芦苇苍苍,露水盈盈,晶莹似霜。这境界,是在清虚寂寥之中略带凄凉哀婉色彩,因而对诗中所抒写的执著追求、可望难即之情起到了很好的气氛渲染和心境烘托作用。三、四句展示诗的中心意象:主人公在河畔徜徉,凝望追寻河对岸的“伊人”。这“伊人”是其日夜思念的人。“在水一方”是隔绝不通,意味着追求艰难,造成的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境界。主人公虽望穿秋水、执著追求,但“伊人”却缥缈不定,可望难即,故而诗句中荡漾着无可奈何的心绪和空虚惆怅的情致。以下四句是并列的两个层次,分别是对在水一方、可望难即境界的两种不同情景的描述。“溯洄从之,道阻且长”,这是叙写逆流追寻时的困境:艰难险阻无穷,征途漫漫无尽,示意终不可达也。“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这是描画顺流追寻时的幻象:行程处处顺畅,伊人时时宛在,然而终不可近也。既逆流,又顺流,百般追寻,执著之意可见;不是困境难达,就是幻象难近,怅惘之情愈深。至此,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情境得到了具体而充分的展现。

本诗在艺术上,不仅发挥了重章叠句、反复吟咏、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而且产生了将诗意不断推进的作用。从“白露为霜”到“白露未晞”再到“白露未已”,这是时间的推移,象征着抒情主人公凝望追寻时间之长;从“在水一方”,到“在水之湄”,再到“在水之涘”,从“宛在水中央”,到“宛在水中坻”,再到“宛在水中沚”,这是地点的转换,象征着伊人的缥缈难寻;从“道阻且长”,到“道阻且跻”,再到“道阻且右”,则是反复渲染追寻过程的艰难,以凸显抒情主人公执著不放弃的精神。重章叠句,层层推进,这是《诗经》中常用的表现方法。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如“苍苍”、“凄凄”、“采采”叠字,使全文声情兼备。

诗的每章开头都采用了赋中见兴的笔法,通过对眼前真景的描写与赞叹,描绘出一个空灵缥缈的意境,笼罩全篇。诗人抓住秋色独有的特征,不惜用浓墨重彩反复进行描绘,渲染深秋空寂悲凉的氛围,以抒写诗人怅然若失而又热烈企慕“伊人”的心境。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500多年的311篇诗歌,其中6篇为笙诗,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现存305篇,这些诗当初都是配乐而歌的歌词,保留着古代诗歌、音乐、舞蹈相结合的形式,到了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大量乐谱失传,仅存下歌词,编入《诗经》。先秦称之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汉朝毛亨、毛苌曾注释《诗经》,因此又称《毛诗》。《诗经》中各篇目的作者,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

依据音乐的不同,《诗经》可划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土风、风谣的意思,包括今天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山东在内15个地方的民歌,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经过润色后的民间乐歌,有160篇,是《诗经》的核心内容。“雅”是正声雅乐,即贵族享宴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布局又分“大雅”、“小雅”,有105篇,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大雅多为贵族所作,小雅为个人抒怀。“颂”是祭祀时颂神或颂祖先的乐歌,分“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但鲁颂4篇全是颂赞还活着的鲁僖公,商颂中也有阿谀时君的诗。这些乐歌题材十分广泛,从各方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社会各阶层的精神风貌及各地的风俗,洋溢着浓厚的乡土风韵、人伦情感、人本意识,具有美刺社会的功能,奠定了我国诗歌现实主义的传统。

《诗经》在篇章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主要表现手法有3种,通常称为赋、比、兴,对后世文学有非常深远的影响。《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韵律和谐,语言朴素优美,极富艺术感染力。《诗经》虽然以抒情为主,但抒发的感情大多委婉曲折、真挚动人,后人有“温柔敦厚”、“哀而不伤”的评价。

欣赏饮马长城窟行

青青河畔草,绵绵(1)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宿昔(2)梦见之。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展转(3)不相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4)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5)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6)。

呼儿烹鲤鱼(7),中有尺素(8)书。

长跪(9)读素书,书中竟何如:

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10)

“注释”

(1)绵绵:延续不断,形容对于远方的人的相思。

(2)宿昔:指昨夜。

(3)展转:亦作“辗转”。这里是说在他乡作客的人行踪无定。“展转”又是形容不能安眠之词。如将这一句解释为思妇而言也可以通,就是说她醒后翻来覆去不能再入梦。

(4)“枯桑”二句:枯桑虽然没有叶,仍然感到风吹,海水虽然不结冰,仍然感到天冷。比喻那远方的人纵然感情淡薄也应该知道我的孤凄、我的想念。枯桑:落了叶的桑树。

(5)“入门”二句:把远方的人没有音信归咎于别人不肯代为传送。媚:爱。言:问讯。

(6)双鲤鱼:指藏书信的函,就是刻成鲤鱼形的两块木板,一底一盖,把书信夹在里面。一说将上面写着书信的绢结成鱼形。

(7)烹鲤鱼:假鱼本不能煮,诗人为了造语生动,故意将打开书函说成烹鱼。烹:煮。

(8)尺素:素是生绢,古人用绢写信,指代信。

(9)长跪:伸直了腰跪着。

(10)“上言”二句:“上”、“下”指书信的前部与后部。加餐食:因为古代生活不易,尤其是在政治黑暗、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三餐不继是很有可能发生的惨事,“加餐食”是当时常用的一种最亲切的安慰别人的话。

“译文”

河边春草青青,连绵不绝伸向远方,令我思念远行在外的丈夫。远在外乡的丈夫不能终日思念,但在梦里很快就能见到他。梦里见他在我的身旁,一觉醒来却发觉他仍在他乡。他乡各有不同的地区,丈夫在他乡漂泊不能见到。桑树虽枯萎仍能感到风吹,海水虽不结冰却也知道天寒的滋味。同乡的游子各自回家亲爱,有谁肯告诉我丈夫的讯息!

有位客人从远方来到,送给我装有绢帛书信的鲤鱼形状的木盒。呼唤童仆打开木盒,其中有用尺把长的素帛写的信。恭恭敬敬地拜读丈夫用素帛写的信,信中究竟说了些什么?书信的前一部分是说要增加饭量保重身体,书信的后一部分是说经常想念。

“导读”

这是一首汉乐府民歌,抒写怀人情愫。

诗的开头,由河边的青草思恋着远方的古道,引入诗中的主人公苦苦思恋心上人,开头两句用比兴手法,很好地奠定了下文缠绵的抒情基调。

接着用虚实结合的写法,表现主人公的思念之情。主人公对心上人是“远道不可思”,心上人不在身旁,思念他也没用,不如不去思念他。这是主人公面对的实实在在的事实,是实写。而作者写到主人公“宿昔梦见之”,“梦见在我傍”,这是主人公梦中出现的不客观的事实,是虚写。此诗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表现了主人公对心上人的思恋由清醒到迷醉,这是多么痴情的思恋!

最后用一人读信的生活细节来表现主人公的内心情怀。好不容易收到来信,“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却偏偏没有一个字提到归期。归家无期,就更增添了主人公的眷念之情。如此收尾,余味不尽。

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配置乐曲、训练乐工和采集民歌的专门官署。汉乐府指由汉时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这些诗,原本在民间流传,经由乐府保存下来,汉时叫做“歌诗”,魏晋时始称“乐府”或“汉乐府”。后世文人仿此形式所作的诗,亦称“乐府诗”。

汉乐府是继《诗经》之后古代民歌的又一次大汇集,它开创了诗歌现实主义的新风。汉乐府民歌中女性题材作品占重要位置,它用通俗的语言构造贴近生活的作品,由杂言渐趋向五言,采用叙事写法,刻画人物细致入微,创造人物性格鲜明,故事情节较为完整,而且能突出思想内涵,着重描绘典型细节,开拓了叙事诗发展成熟的新阶段,是中国五言诗体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汉乐府在文学史上有极高的地位,与《诗经》、楚辞可鼎足而立。《陌上桑》和《孔雀东南飞》都是汉乐府民歌,后者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

欣赏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1)行行,与君生别离(2)。

相去(3)万余里,各在天一涯(4)。

道路阻(5)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6)

相去日已远(7),衣带日已缓。(8)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9)。

思君令人老(10),岁月忽已晚(11)。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12)

“注释”

(1)重(chóng):又。这句是说行而不止。

(2)生别离:是“生离死别”的意思。

(3)相去:相距,相离。

(4)涯:方。

(5)阻:艰险。

(6)“胡马”二句:是当时习用的比喻,借喻眷恋故乡的意思。胡马:北方所产的马。越鸟:南方所产的鸟。

(7)远:久。

(8)“衣带”句:人因相思而躯体一天天消瘦。缓:宽松。

(9)顾反:回家。反:同“返”。

(10)老:并非实指年龄,而指消瘦的体貌和忧伤的心情,是说身心憔悴。

(11)晚:表明春秋代谢,相思又一年,暗喻青春易逝。

(12)“弃捐”二句:这些都丢开不必再说了,只希望你在外保重;一说是指这些都丢开不必再说,自己要努力保重自己,以待日后相会。弃捐:抛弃。

“译文”

你走啊走啊老是不停地走,

就这样活生生分开了你我。

从此你我之间相距千万里,

我在天这头你就在天那头。

路途那样艰险又那样遥远,

要见面可知道是什么时候?

北马南来仍然依恋着北风,

南鸟北飞筑巢还在南枝头。

彼此分离的时间越长越久,

衣服越发宽大人越发消瘦。

飘荡的游云遮住了太阳,

他乡的游子不想回还。

只因为想你使我都变老了,

又是一年很快地到了年关。

还有许多心里话都不说了,

只愿你多保重切莫受饥寒。

“导读”

《行行重行行》是《古诗十九首》中的一首,是一首在东汉末年动荡岁月中唱响的相思乱离之歌。思妇思念离家远行的游子,“情真、景真、事真、意真”(陈绎曾《诗谱》),读之使人悲感无端,为女主人公真挚痛苦的爱情呼唤所感动。

首句叠用四个“行”字,以一“重”字连结。游子愈行愈远,直至相隔万里,天各一方。一对恩爱的夫妻就此无奈地分离,道路艰险漫长,根本不知道何时能够团聚。“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这两句来得看似突然,其实却恰到好处。因为分别日久,思妇的思念也就越深,于是她很自然地展开了联想:凡物皆有眷恋乡土的本性,胡马南来后仍依恋北风,越鸟北飞后则筑巢于南向的树枝。飞禽走兽尚且有情,何况是自己相亲相爱的丈夫呢?这里用的是比兴的手法,而这种比兴与其说是想象丈夫思念故乡,不如说是反映了思妇对游子更为深沉的想念。因为相思,女主人公日渐消瘦,衣带宽松,而游子仍未回来。“浮云蔽白日”是比喻的说法。这当然是猜测,猜测的背后也还是深深的相思。不过,不管是思念还是猜疑都无济于事,游子还是没有回来。春秋代序,又一个年头要结束了,因为思念,女主人公已经心力交悴,就像老了一样。这里抒发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那又该怎么办呢?“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什么都不说了,还是希望对方保重身体。

在艺术上,本诗淳朴自然,清新流畅,富于民歌特色;感情深沉真挚,真实可感,有较强的感染力。在节奏上,采用重叠反复的形式,同一相思别离用不同的手法不断地强化,首叙初别之情,次叙路远难见,再叙相思之苦,末以宽慰期待作结,或显、或寓、或直、或曲、或托物比兴,层层深入,离合奇正,显现出转换变化之妙,不迫不露、句意平远的艺术风格,表现出东方女性热恋相思的心理特点。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梁代萧统所编的《文选》。这19首诗不是一人一时之作,前后排列也没有严格的次序。关于它们的作者和产生的时代,多有争论。一般认为,《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多为社会中下层的文人,其创作时间应为东汉中早期。

《古诗十九首》除了游子之歌,便是思妇之词,抒发游子的羁旅情怀和思妇的闺愁是它的基本内容。具体地讲,有的作品描写了夫妻之间、朋友之间的离愁别绪,有的作品抒发了仕途的失意和不满,有的作品感慨岁月的流逝等。这些复杂的感情在中国古代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意义,千百年来引起读者的广泛共鸣。

《古诗十九首》在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成就,语言清新自然,生动形象,它长于抒情,但往往又不径直言之,而是委曲婉转,反复低徊,很多诗篇运用情景交融、物我互化的手法构成浑然圆融的艺术境界。《古诗十九首》代表了汉末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

欣赏蒿里行

曹操

关东有义士(1),兴兵(2)讨群凶(3)。

初期会盟津(4),乃心在咸阳(5)。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6)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7)。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注释”

(1)义士:指各州郡起兵讨伐董卓的诸将领。

(2)兴兵:发动军队。

(3)讨群凶:指讨伐董卓、其婿牛辅以及其部将李傕、郭汜等恶人。

(4)会盟津:相传周武王起兵伐纣时,中途曾和联盟反纣的八百诸侯会合于此地。这里用“会盟津”代指各路讨董卓的军队结成联盟。盟津:也称孟津,在今河南省孟县南。

(5)乃心在咸阳:指各种义军心向汉王室。《尚书·康王之诰》:“虽尔身在外,乃心罔不(无不)在王室。”这里是化用其句。咸阳:秦代的国都,这里代指长安,当时汉献帝已被董卓挟持由洛阳迁到了长安。以上二句是说,这些讨董卓的各路人马,开始时也都说是拥护长安的帝室。

(6)“军合”二句:各路会师后,在敌人面前却表现出各怀鬼胎,互相观望,畏缩不前。雁行(háng):鸿雁的行列,比喻诸军列阵后观望不前的样子。

(7)嗣还(xuán)句:东方各路军阀退兵后,随即互相残杀起来。嗣还:随即。还:同“旋”。戕(qiāng):残害。

“译文”

关东的仗义之士都起兵讨伐董卓等凶残的人。

最初各路将领订盟,都心向汉室。

各路军队汇合以后,因为各有自己的打算,力不齐一,互相观望,谁也不肯率先前进。

势力和利益引起了诸路军的争夺,随后各路军队之间就自相残杀起来。

袁绍的堂弟袁术在淮南称帝号,袁绍谋立傀儡皇帝在北方刻了皇帝印玺。

由于战争连续不断,士兵长期脱不下战衣,铠甲上生满了虮虱,众多的百姓也因连年战乱而大批死亡。

尸骨曝露于野地里无人收埋,千里之远没有人烟,听不到鸡鸣。

一百个老百姓当中只剩下一个还活着,想到这里令人极度哀伤。

“导读”

《蒿里行》是汉乐府旧题,是当时人们送葬时所唱的挽歌,汉乐府古辞中尚存,见于宋人郭茂倩《乐府诗集》中的《相和歌辞·相和曲》。

从内容上看,曹操的《蒿里行》是借旧题写时事,记述了汉末关东义军联合讨伐董卓造成军阀混战的历史事实,真实、深刻地揭示了人民的苦难,堪称“汉末实录”的“诗史”。蒿同“薨”,枯也,人死则枯槁,所以“蒿里”指死人所处之地。

《蒿里行》前四句是交代背景:董卓等群凶作乱,关东诸将在盟津会师,结成联盟,起兵除奸诛恶,其始都心向汉室。“义士”、“讨”、“群凶”这些词语表明诗人憎恶董卓等人作乱,渴望国家统一。

“军合”以下六句一转,写军阀混战的情况:诸将貌合神离、各怀异心、争权夺利,造成自相残杀的局面。面对这种情况,诗人的态度是悲愤、失望的,他把矛头直接指向“二袁”,显示出非凡的谋略和远见卓识。

“铠甲”以下六句直接描写战争的危害:由于连年征战,战士的铠甲都生了虱子,百姓们流离失所,死亡惨重,百不余一,富饶的北方哀鸿遍野、白骨累累、千里无鸡鸣。面对着这荒凉、凄惨的景象,诗人不禁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呼喊“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对因战乱而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苦难人民给予了极大的同情,对造成人民疾苦的首恶元凶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鞭挞,体现了强烈的人民性和现实主义精神。

从思想情感上看,《蒿里行》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政治黑暗的痛恨,对袁绍和袁术等将领各怀私心、畏缩不前的狼狈之态的揭露和批判,以及对他们所作所为的不满与愤怒之情;对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广大百姓表现出殷切的关心和同情之情;同时也体现出自己统一国家的豪情与壮志。

从艺术上看,首先,《蒿里行》的风格沉重悲凉,但又有跌宕慷慨之气,体现了曹操诗歌语言“古直”的特点;其次,《蒿里行》以叙事起,以抒情收尾,叙事和抒情紧密结合,事与情直接联系,事之真实,情之动人,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最后,《蒿里行》继承了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传统,借旧题写时事,赋予新的社会现实意义。

曹操(155—220),即魏武帝,字孟德,小名阿瞒、吉利,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军事方面,曹操消灭了众多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区域,并实行屯田制等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文学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魏朝建立后,曹操被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欣赏读《山海经》(1)

陶渊明

孟夏(2)草木长,绕屋树扶疏(3)。

群鸟欣有托(4),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5),颇回故人车(6)。

欢然(7)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8)。

泛览《周王传》(9),流观《山海图》(10)。

俯仰终宇宙(11),不乐复何如?

“注释”

(1)这组诗共13首,这是第一首。《山海经》:一部记载古代神话传说、史地文献、原始风俗的书。

(2)孟夏:初夏,一般为农历四月。

(3)扶疏:枝叶茂盛的样子。

(4)欣有托:很高兴找到可以依托的地方。

(5)深辙:轧有很深车辙的大路。

(6)颇回故人车:经常让熟人的车调头回去。

(7)欢然:高兴的样子。

(8)与之俱:和它一起吹来。

(9)泛览:浏览。《周王传》:《穆天子传》,记载周穆王西游的书。

(10)流观:浏览。《山海图》:带插图的《山海经》。

(11)俯仰:在低头抬头之间。终宇宙:遍及世界。

“译文”

孟夏的时节草木茂盛,绿树围绕着我的房屋。

众鸟很高兴有所寄托,我也喜爱我的茅庐。

耕种过之后,我时常返回来读我喜爱的书。

居住在僻静的村巷中远离喧嚣,即使是老朋友驾车来探望也让他掉头回去。

(我)欢快地饮酌春酒,采摘园中的蔬菜。

细雨从东方而来,夹杂着清爽的风。

泛读着《周王传》,浏览着《山海经图》。

(在)俯仰之间纵览宇宙,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快乐呢?

“导读”

《读〈山海经〉》是陶渊明隐居时所写13首组诗的第一首。诗的前6句向人们描述了一幅图景:初夏之际,草木茂盛,鸟托身丛林而自有其乐,诗人寓居在绿树环绕的草庐,也自寻其趣,耕作之余悠闲地读起书来。情调显得是那样的安雅清闲、自然平和,体现出世间万物包括诗人自身各得其所之妙。

接下来6句描写读书处所的环境。诗人居住在幽深僻远的村巷,与外界不相往来,即使是前来探访的老朋友,也只好驾车掉转而去。他独自高兴地酌酒而饮,采摘园中的蔬菜而食。没有了人世间的喧闹和干扰,是多么的自在与自得啊!初夏的阵阵和风伴着一场小雨从东而至,更使诗人享受到自然的清新与惬意。

诗的最后4句概述读书活动,抒发读书所感。诗人在如此清幽绝俗的草庐之中,一边泛读《周王传》,一边浏览《山海经图》。《周王传》即《穆天子传》,记叙周穆王驾八骏游四海的神话故事;《山海经图》是依据《山海经》中的传说绘制的图。从这里的“泛览”、“流观”的读书方式可以看出,陶渊明并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而只是把读书作为隐居的一种乐趣、一种精神寄托。所以诗人最后说,在低首抬头读书的顷刻之间,就能凭借着两本书纵览宇宙的种种奥妙,这难道还不快乐吗?难道还有比这更快乐的吗?

本诗抒发了一个自然崇尚者回归田园的胸怀,诗人在物我交融的乡居体验中,以纯朴真诚的笔触,讴歌了宇宙间博大的人生乐趣,体现了诗人高远旷达的生命境界。

此诗貌似信手拈来的生活实况,其实质寓意深远,诗人胸中流出的是一首囊括宇宙境界的生命赞歌。

陶渊明,名潜,又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先生”(死后由朋友私下起的,并非朝廷颁布,故称私谥),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星子县)人,出身于没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父亲都做过太守。他大约生于东晋哀帝兴宁三年(365年),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做彭泽县令仅80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千古隐逸之宗”。有《陶渊明集》。欣赏终南山(1)

王维

太乙(2)近天都(3),连山到海隅(4)。

白云回望合,青霭(5)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6)

欲投人处(7)宿,隔水问樵夫。

“注释”

(1)终南山:在长安南50里,秦岭的主峰之一。古人又称秦岭山脉为终南山。秦岭绵延800余里,是渭水和汉水的分水岭。

(2)太乙:终南山的主峰名,是终南山的代称。

(3)天都:天帝所居,这里指长安。

(4)海隅:海边。终南山并不到海,此为夸张之词。

(5)青霭:山中的岚气。霭:云气。

(6)“分野”二句:终南山连绵延伸、占地极广,中峰两侧的分野都变了,众山谷的天气也阴晴变化,各自不同。分野:古天文学名词。古人以天上的28个星宿的位置来区分中国境内的地域,被称为分野。地上的每一个区域都对应星空的某一处分野。壑:山谷。

(7)人处:有人烟处。

“译文”

巍巍的终南山临近长安城,

山连着山一直蜿蜒到海边。

白云缭绕回望中合成一片,

青霭迷茫进入山中都不见。

中央主峰把终南东西隔开,

各山间山谷迥异阴晴多变。

想在山中找个人家去投宿,

隔水询问那樵夫可否方便?

“导读”

本诗旨在咏叹终南山的宏伟壮观。首联写远景,以艺术的夸张极言山的主峰之高峻和山势之连亘,从取景角度看是仰视与平眺;颔联写近景,身在山中所见,铺叙云气变幻,移步变形,从取景角度看是回望与入看;颈联描写登上山后,在中峰纵目俯瞰,进一步写山之南北辽阔和千岩万壑的千形万态;末联写为了入山穷胜,想投宿山中人家,“隔水”二字点出了作者“远望”的位置。全诗写景、写人、写物,动如脱兔,静若淑女,有声有色,意境清新,宛若一幅山水画。

这首诗的主要特点是善于“以不全求全”,从而收到了“以少总多”、“意余于象”的艺术效果。

王维,字摩诘,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今存诗400余首。王维以清新淡远、自然脱俗的风格,创造出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在诗坛树起了一面不倒的旗帜。王维不仅能诗,且精通书画和音乐,又精禅上理,其深厚的艺术修养使得其诗意中透出一股浓浓的融合之美,那是一种能将人迅速带入情景的美,或和谐,或空灵。这便使其诗作有了浓浓的“诗中有画”、“诗中有禅”的意味。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的名和字的由来。王维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欣赏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1)

李白

我本楚狂人(2),凤歌笑孔丘(3)。手持绿玉杖(4),朝别黄鹤楼。五岳(5)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秀出南斗(6)傍,屏风九叠(7)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8)光。金阙(9)前开二峰长,银河(10)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11)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12)。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13)。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14)茫茫去不还。黄云(15)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16)。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闲窥石镜清我心(17),谢公(18)行处苍苔没。早服还丹(19)无世情,琴心三叠(20)道初成。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21)。先期汗漫九垓(22)上,愿接卢敖游太清(23)。

“注释”

(1)谣:不合乐的歌,一种诗体。卢侍御虚舟:卢虚舟,字幼真,范阳(今北京大兴)人,唐肃宗时曾任殿中侍御史,相传“操持有清廉之誉”,曾与李白同游庐山。

(2)楚狂人:春秋时楚人陆通,字接舆,因不满楚昭王的政治,佯狂不仕,时人谓之“楚狂”。

(3)凤歌笑孔丘:孔子适楚,陆通游其门而歌:“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劝孔子不要做官,以免惹祸。这里李白以陆通自比,表现对政治的不满,要像楚狂那样游览名山过隐居的生活。

(4)绿玉杖:镶有绿玉的杖,传为仙人所用。

(5)五岳: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此处泛指中国名山。

(6)南斗:星宿名,二十八宿中的斗宿。古天文学家认为浔阳属南斗分野(古时以地上某些地区与天上某些星宿相应叫分野)。这里指秀丽的庐山之高,突兀而出。

(7)屏风九叠:指庐山五老峰东的九叠屏,因山九叠如屏而得名。

(8)影落:指庐山倒映在明澈的鄱阳湖中。青黛:青黑色。

(9)金阙:阙为皇宫门外的左右望楼,金阙指黄金的门楼,这里借指庐山的石门——庐山西南有铁船峰和天池山,二山对峙,形如石门。

(10)银河:指瀑布。

(11)香炉:南香炉峰。瀑布:黄岩瀑布。

(12)回崖沓(tà)嶂:曲折的山崖,重叠的山峰。凌:高出。苍苍:青色的天空。

(13)“鸟飞”句:连鸟也难以飞越高峻的庐山和它辽阔的天空。吴天:九江在春秋时属吴国。

(14)大江:长江。

(15)黄云:昏暗的云色。

(16)白波九道:九道河流。古书多说长江至九江附近分为九道。李白在此沿用旧说,并非实见九道河流。雪山:白色的浪花。

(17)石镜:古代关于石镜有多种说法,诗中的石镜应指庐山东面的“石镜”——圆石,平滑如镜,可见人影。清我心:清涤心中的污浊。

(18)谢公:谢灵运。

(19)服:服食。还丹:道家炼丹,将丹烧成水银,积久又还成丹,故谓“还丹”。

(20)琴心三叠:道家修炼术语,一种心神宁静的境界。

(21)玉京:道教称元始天尊居玉京山,在天中心之上。

(22)先期:预先约好。汗漫:仙人名,一云造物者。九垓(gāi):九天之外。

(23)卢敖:战国时燕国人,周游至蒙谷山,见一古怪之士迎风而舞。卢敖邀他同游,那人笑着说:“吾与汗漫期于九垓之外,不可久留。”遂纵身跳入云中。这里用卢敖代指卢虚舟。太清:太空。

“译文”

我本像楚狂接舆,高声唱着凤歌去嘲笑孔丘。手里拿一根镶绿玉的棍杖,大清早辞别著名的黄鹤楼。攀登五岳寻仙道不畏路远,这一生就喜欢踏上名山游。秀美的庐山挺拔在南斗旁,九叠云屏像锦绣云霞铺张,湖光山影相互映照泛青光。金阙岩前双峰矗立入云端,三叠泉如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峰瀑布与它遥遥相望,重崖叠嶂耸云霄莽莽苍苍。翠云红霞与朝阳相互辉映,鸟儿也飞不过吴天广又长。登高远望天地间壮观景象,大江悠悠东流去永不回还。天上万里黄云变动着风色,江流波涛九道如雪山奔淌。我喜欢为雄伟的庐山歌唱,这兴致因庐山风光而滋长。闲时观看石镜使心神清净,谢灵运的足迹早被青苔掩藏。我要早服仙丹去掉尘世情,修炼三丹道已初成。远远望见仙人正在彩云里,手里捧着芙蓉花朝拜玉京山。早已约好神仙在九天会面,希望迎接你一同邀游太清。

“导读”

这首诗是咏叹庐山风景的奇绝,猛发学道成仙之欲望,并进而邀请同伴。诗分四段。首六句为第一段,是序曲。以楚狂自比,对政治淡漠,透露寻仙访道的隐逸之心。“庐山”九句,为第二段,以仰视角度写庐山“瀑布相望”、“银河倒挂”、“翠影映日”、“鸟飞不到”的雄奇风光。“登高”八句为第三段,以俯视角度,写长江“茫茫东去”、“黄云万里”、“九道流雪”的雄伟气势,并以谢灵运故事抒发浮生若梦、盛事难再的感慨,寄隐求仙访道、超脱现实的心情。“早服”六句为第四段,想象自己能早服仙丹,修炼升仙,到达向往的自由仙界,并以卢敖故事,邀卢虚舟同游。

全诗想象丰富,境界开阔,给人以雄奇的美感享受。“五岳寻仙不辞远”,可借以作事业追求者的警句。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以及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汲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风格,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欣赏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1)

遥怜(2)小儿女,未解(3)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4)

何时倚虚幌(5),双照(6)泪痕干。

“注释”

(1)“今夜”二句:设想妻子在鄜州独自对月怀人的情景。鄜(fū)州:今陕西省富县。当时杜甫的家属在鄜州的羌村,杜甫在长安。

(2)怜:爱。

(3)未解:尚不懂得。

(4)“香雾”二句:夜雾本无香,香从妻子的云鬟中散出;凄清的月光照在妻子的玉臂上,显得寒凉。云鬟:古代妇女的环形发饰。湿、寒二字,写出夜已深而人未寐的情景。

(5)虚幌:透明的窗帷。

(6)双照:与首联的“独看”对应,表示对未来团聚的期望。

“译文”

今夜在鄜州的上空有一轮皎洁的明月,我在这儿看明月,妻子一定一个人在闺房中望月:希望相公快点回来!

幼小的儿女却还不懂得思念远在长安的父亲,只是东瞧瞧、西瞧瞧,看着天上圆圆的东西:真好看,像一轮白玉盘。

香雾沾湿了妻子的秀发,清冽的月光辉映着她雪白的双臂。

什么时候才能和她一起倚着窗帷,仰望明月,让月光照干我们彼此的泪痕呢?

“导读”

天宝十五年(756年)六月,安史叛军攻进潼关,杜甫带着妻小逃到鄜州,寄居羌村。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杜甫便于八月间离家北上延州(今延安),企图赶到灵武,为平叛效力。但当时叛军势力已膨胀到鄜州以北,他启程不久,就被叛军捉住,送到沦陷后的长安。他望月思家,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名作,借助想象,抒写妻子对自己的思念,也写出自己对妻子的思念。

题为《月夜》,作者看到的是长安月。如果从自己方面落墨,一入手应该写“今夜长安月,客中只独看”。但他更焦心的不是自己失掉自由、生死未卜的处境,而是妻子对自己的处境如何焦心。所以悄焉动容,神驰千里,直写“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这已经透过一层。自己只身在外,当然是独自看月。妻子尚有儿女在旁,为什么也“独看”呢?“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一联作了回答。妻子看月,并不是欣赏自然风光,而是“忆长安”,而小儿女未谙世事,还不懂得“忆长安”,用小儿女的“不解忆”反衬妻子的“忆”,突出了那个“独”字,又进一层。

这首诗借看月而抒离情,但所抒发的不是一般情况下的夫妇离别之情。作者在半年以后所写的《述怀》诗中说:“去年潼关破,妻子隔绝久……寄书问三川(鄜州的属县,羌村所在),不知家在否……几人全性命?尽室岂相偶!”两诗参照,就不难看出“独看”的泪痕里浸透着天下乱离的悲哀,“双照”的清辉中闪耀着四海升平的理想。字里行间,时代的脉搏是清晰可辨的。

题为《月夜》,字字都从月色中照出,而以“独看”、“双照”为一诗之眼。“独看”是现实,却从对面着想,只写妻子“独看”鄜州之月“忆长安”,而自己的“独看”长安之月忆鄜州已包含其中。“双照”兼包回忆与希望:感伤“今夜”的“独看”,回忆往日的同看,而把并倚“虚幌”(薄帷)、对月舒愁的希望寄托于不知“何时”的未来。词旨婉切,章法紧密。如清代黄生所说:“五律至此,无忝诗圣矣!”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现巩义市)。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祖父为初唐诗人杜审言。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杜甫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人称“诗圣”,与李白并称为“李杜”。

欣赏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1)苏轼

十年(2)生死两茫茫,不思量(3),自难忘。千里(4)孤坟(5),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6)

夜来幽梦(7)忽还乡。小轩窗(8),正梳妆。相顾(9)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10)。

“注释”

(1)这首词是苏轼为怀念亡妻王弗而作。王弗,四川青神县乡贡进士王方之女,16岁时与19岁的苏轼成婚。王弗聪明沉静,知书达理,刚嫁给苏轼时,未曾说自己读过书。婚后,每当苏轼读书时,她便陪伴在侧,终日不去;苏轼偶有遗忘,她便从旁提醒。苏轼问她其他书,她都约略知道。王弗对苏轼关怀备至,二人情深意笃,恩爱有加。苏轼与朝中权贵不和,外任多年,悒郁不得志,夜中梦见亡妻,凄楚哀婉,于是写下这篇著名的悼亡词。乙卯(mǎo):公元1075年,即北宋熙宁八年。乙卯正月二十日,苏轼刚到密州任知州。

(2)十年:指结发妻子王弗去世已10年。

(3)思量(liáng):想念。

(4)千里:王弗葬地四川眉山与苏轼任所山东密州相隔遥远,故称“千里”。

(5)孤坟:指其妻王氏之墓。

(6)“尘满面”二句:形容年老憔悴。

(7)幽梦:梦境隐约,故云“幽梦”。

(8)小轩窗:指小室的窗前。轩:门窗。

(9)顾:看。

(10)短松冈:苏轼葬妻之地。短松:矮松。

“译文”

十年来我们人鬼殊途,纵然不去刻意想念,亦是难以相忘。你的坟墓孤单地立在千里之外,又有谁能同你聊起那凄凉的日子。即使我们现在能够相见,你大概也认不出我了吧,我已然尘土满面,鬓如寒霜。

昨夜清冷的梦境中我突然回到了故乡,而你还坐在小窗前梳妆打扮。你我(纵有千言万语),相对时却只是默默无言,唯有涕泪千行。想来那年年让我肝肠寸断的地方,也就是你那明月映照、松树相陪的坟墓所在的小山岗吧。

“导读”

这是一首悼亡词。作者结合自己十年来政治生涯中的不幸遭遇和无限感慨,抒写了对亡妻永难忘怀的真挚情感和深沉的忆念。

词的上片写自己对亡妻的无限怀念和人世沧桑的悲戚。起句写十年里,双方生死隔绝,即使不特意思量,往昔的深情仍难以忘怀。可见,虽十年过去,苏轼对王弗依旧一往情深,哀思深挚。“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对亡妻的哀思,对仕途波折的愁苦,相距千里,无处诉说,道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悲怆之情。十年来,颠沛流离,历经忧患,自己已是“尘满面,鬓如霜”,想象着即使相逢,妻子也认不出自己了。明明是作者对亡妻思念深切,偏偏说自己变化太大,妻子已认不出自己,把现实中对妻子的怀念和个人遭遇的哀伤交融,既写出了千里孤坟的凄凉,也写出了生者人世的辛酸。

下片以“夜来幽梦忽还乡”句过渡,写梦中相逢的情景。作者选取妻子生前闺房生活的细节来描写:“小轩窗,正梳妆”,表现了昔日夫妻和睦幸福的生活,也反衬出如今“无处话凄凉”的悲伤;“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蓦然相逢,酸甜苦辣霎时涌上心头,然而千言万语却一时不知从哪里说起,只好“相顾无言”,一任泪水涌流。结尾三句是梦醒后的感叹。“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语意之中那种清幽、凄凉、孤独以及痛彻心扉的思念,读来让人回味无穷,黯然魂销。正所谓“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这番痴情苦心实为感天动地。

这首词运用分合顿挫、虚实结合以及叙述白描等多种艺术的表现方法,来表达作者怀念亡妻的思想感情,在对亡妻的哀思中又揉进自己的身世感慨,因而将夫妻之间的情感表达得情真意深,使人读后无不为之动情并因之唏歔生哀。

唐五代及北宋描写妇女的词篇,多数境界狭窄、词语陈旧。苏轼此词境界开阔,感情纯真,品格高尚,读来使人耳目一新。用词来悼亡,是苏轼首创。在扩大词的题材、丰富词的表现力方面,本篇应占有一定的地位。

苏轼(1037—1101),著名文学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故又名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与弟苏辙同登进士,授福昌县主簿、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召直史馆。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知湖州时,因“乌台诗案”入狱,次年贬黄州团练副使,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元祐元年(1086年)还朝,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绍圣元年(1094年),又被劾奏讥斥先朝,远贬惠州、儋州。元符三年(1100年),始被召北归,次年卒于常州。

苏轼诗、词、文、书、画皆工,是继欧阳修之后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作品今存《东坡全集》115卷,共有2700多首诗、300多首词以及大量散文作品。存世书迹有《答谢民师书》、《祭黄几道文》、《前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帖》、《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等,画迹有《枯木怪石图》、《潇湘竹石图》等。

欣赏凤凰台上忆吹箫

李清照

香冷金猊(1),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2)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3)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4)。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注释”

(1)金猊:涂金的狮形香炉。

(2)宝奁:贵重的镜匣。

(3)武陵:地名,作者借指丈夫所去的地方。

(4)凝眸:注视。

“译文”

狮子造型的铜炉里熏香已经冷透,红色的锦被乱堆床头,如同波浪一般,我也无心去收。早晨起来,懒洋洋不想梳头。任凭华贵的梳妆匣落满灰尘,任凭日光照上帘钩。我生怕想起离别的痛苦,有多少话要向他倾诉,可刚要说又不忍开口。新近渐渐消瘦起来,不是因为喝多了酒,也不是因为秋天的影响。

算了罢,算了罢,这次他必须走,即使唱上一万遍《阳关》离别曲,也无法将他挽留。想到心上人就要远去,剩下我独守空楼了,只有那楼前的流水,应顾念着我,映照着我整天注目凝眸。就在凝眸远眺的时候,从今而后,又平添一段日日盼归的新愁。

“导读”

李清照与赵明诚婚姻美满,情深意笃。心爱的丈夫即将出游,作为妻子,情知无法挽留,离恨别苦自然难以尽述。此词写与丈夫分别时的痛苦心情,曲折婉转,满篇情至之语,一片肺腑之言。

一般写离情,总是着重写别时如何难分难舍,此首词则不然,它略去了别时,只是截取了别前与别后两个横断面,对人物的心理加以深入地开掘,写得别开生面。词的上片写不忍丈夫离去,着意刻画慵懒的情态,下片着重写怀念和痴情。笔触细腻生动,抒情极其凄婉。

上片开头五句只写一个“慵”字:香冷了而没心情去换新香点燃;被子不叠,任凭胡乱摊堆在床上;起床后连头也不愿梳,何谈化妆;梳妆匣上落满灰尘,懒得擦,懒得动;日上帘钩,人才起床。这几句表现出夫妻离别前词人百无聊赖的神态、复杂矛盾的心理以及茫然若失的情绪。词人为何如此慵懒而没心情呢?原来是“生怕离怀别苦”。这句为全词之眼,在上片的中间位置,括上而启下。“多少事,欲说还休”,体现出主人公心地的善良和对丈夫的爱:在此之前,夫唱妇随,两情缱绻,花前月下,诗词唱和,这是何等美事,如今分手在即,不知丈夫几时回来,既怕分手后的相思之苦,又担心丈夫在外的安全、健康……作者欲言又止,欲说还休,纵有千言万语,都咽进肚中,独自承受。这种写作手法,抒情更为委婉,把古人的那种含蓄的心理描写得很细致。杨慎评此句说“‘欲说还休’,与‘怕伤郎,又还休道’同意”(杨慎批点本《草堂诗余》卷四),可谓深得其心。因为告诉丈夫也只能增添丈夫的烦恼而已,故宁可把痛苦埋藏心底,这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深情啊!歇拍三句为上片之警策,本来因怕分别才容颜瘦损,但作者偏不直接说出。“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近来我这般消瘦,跟伤酒致病无关,也不是悲秋所致,那跟什么有关呢?答案不言自明,“生怕离怀别苦”,词人不直言,而情味弥足矣。显然,“离人”出行是早就计划好了的,词人一直被将要到来的离别之苦折磨着,而这又只能深藏在心底,其苦又更深一层。两相比较,病酒、悲秋只是一时之患,远不如离情别苦折磨人。

下片设想别后的情景。“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既然这次出行是早就计划好的,无论如何是要成行的,女主人公思前想后,柔肠百转,终是无可奈何。古人送别有三唱阳关曲的典故,以示挽留。这次非走不可了,莫说是唱三遍阳关曲,就是唱千万遍阳关曲,也无法再挽留了。两人虽然是下定了决心,但心里还是有留的意念,这是不由自主的。这仍然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心境,只是这样一想,心里稍微宽慰了一点,只能如此了。“休休”是幅度的跳跃,省略了如何分别、如何饯行的过程,直接写别后的情景。“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以下三句近乎痴话。流水本是无情物,怎能“念”呢?但正因这样写,才突出词人的孤独与痴情。一是写出终日在楼前凝眸远眺,或盼信或望归。二是楼前的流水可以映出她凝眸的神情,也只有流水方可证明、体验她的痴情,抒情何其深婉,入木三分。结拍三句用顶真格将词意再度深化。“一段新愁”指什么?含蓄而又明确,与上片歇拍的写法属同一机抒。全词的心理刻画十分细腻精致,在封建女性文学中实属难能可贵。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以词著称,有较高的艺术造诣。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赵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

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其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歇拍:填词每阕之末,谓之“歇拍”,犹曲之煞尾。

欣赏水龙吟·登建安赏心亭

(1)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2)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3)。落日桥头,断鸿(4)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5)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烩,尽西风、季鹰(6)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7)可惜流年(8),忧愁风雨(9),树犹如此(10)!倩(11)何人,唤取红巾翠袖(12),揾(13)英雄泪!

“注释”

(1)该词作于乾道四至六年(1168—1170)建康通判任上。这时作者南归已八九年却投闲置散,仅任建康通判,不得一遂报国之愿,偶有登临周览,一抒郁结心头的悲愤之情。建康(今江苏南京)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的都城。赏心亭是南宋建康城上的一座亭子。据《景定建康志》记载:“赏心亭在(城西)下水门城上,下临秦淮,尽观赏之胜。”

(2)遥岑(cén):远山。

(3)玉簪:碧玉簪。螺髻(jì):螺旋盘结的发髻。皆形容远山秀美。

(4)断鸿:失群的孤雁。

(5)吴钩:本指一种弯形的剑,春秋时期吴国人善做钩,故称吴钩。后代指利剑。此处用唐代李贺《南园》诗意:“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暗指收复北方失地之意。

(6)季鹰:据《晋书·张翰传》载,张翰(字季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因想到家乡吴中的鲈鱼等美味,遂弃官而归。

(7)“求田”三句:据《三国志·魏书·陈登传》载,许汜(sì)曾向刘备抱怨陈登看不起他,“久不相与语,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刘备批评许汜在国家危难之际只知置地买房,“如小人(刘备自称)欲卧百尺楼上,卧君于地,何但上下床之间邪”。刘郎:刘备。才气:胸怀,气魄。

(8)流年:流逝的时光。

(9)忧愁风雨:化用苏轼《满庭芳·蜗角虚名》词意,原句为“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风雨:比喻飘摇的国势。

(10)树犹如此:据《世说新说》载,桓温北伐经金城,见从前所植的柳树已长得十分粗大,慨然叹道:“木犹如此,人何以堪!”

(11)倩:请托。

(12)红巾翠袖:女子装饰,代指女子。

(13)揾(wèn):擦拭。

“译文”

辽阔的南国秋空千里冷落凄凉,江水随天空流去,秋天更无边无际。极目遥望远处的山岭,只引起我对国土沦陷的忧愁和愤恨,还有那群山像女人头上的玉簪和螺髻。夕阳斜照着这楼头,在离群孤雁的悲鸣声里,还有我这流落江南的思乡游子。我看着这宝刀,狠狠地把楼上的栏杆都拍遍了,也没有人领会我现在登楼的心情。

别说鲈鱼切碎了能烹成佳肴美味,西风吹遍了,不知张季鹰回来了没有?像只为自己购置田地房产的许汜,恐怕会很惭愧,不敢见才气双全的刘备。可惜时光如流水一般过去,我真担心着风雨飘荡中的国家,真像桓温所说树也已经长得这么大了!叫谁去请那些披红着绿的歌女,来为我擦掉英雄失意的眼泪!

“导读”

这首词是辛弃疾30岁任建康通判时作。其时辛弃疾到南宋已有几年了,做过几次小官,但得不到朝廷重视,更谈不上抗敌报国。现在登楼远望,想起北方的国土,不禁激动万分,热泪滚滚,深感报国无门,于是写下了这首千古之作。

上片从仰观天空、遥望远山,写到落日照楼、悲愤的激情,由远而近,层层写来,充分抒发了作者怀念中原故土、壮志难酬、压抑悲愤的心情。下片作者展开联想,借历史人物来抒写自己抑郁的情怀和失意的悲痛。全词通过写景和联想抒写了作者恢复中原国土、统一祖国的抱负和愿望无法实现的失意的感慨,深刻揭示了英雄志士报国无门、抑郁悲愤的苦闷心情,畅快地表现了词人诚挚无私的爱国情怀。

这是稼轩早期词中最负盛名的一篇,艺术上也渐趋成熟:豪而不放,壮中见悲,沉郁顿挫。上片写景,以山水起势,雄浑而不失清丽。“献愁供恨”用倒卷之笔,迫近题旨。以下七个短句,一气呵成。落日断鸿,把看吴钩,拍遍栏杆,在阔大苍凉的背景上,凸显出一个孤寂的爱国者的形象。下片抒怀,写其壮志难酬之悲。不用直笔,连用三个典故,或反用,或正取,或半句缩住,以一波三折、一唱三叹的手腕出之。结尾处叹无人唤取红巾“揾英雄泪”,遥应上片“无人会,登临意”,抒慷慨呜咽之情,也别具深婉之致。

辛弃疾(1140—1207),南宋爱国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一生以恢复中原为志。工于词,为豪放派词人代表,风格沉郁顿挫,悲壮激烈,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并称“苏辛”。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

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他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他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出卓越的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但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于江西上饶、铅山一带。韩侂胄当政时一度起用,不久病卒。

辛弃疾存词629首,数量为宋人词之冠。词作题材广泛,风格多样,而以慷慨悲壮的爱国词为其主调。这类词中历来为人传诵之作有《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写闲适生活的词数量最多,这类词往往于闲适中流露出无可奈何的情绪,其精神仍与爱国词一脉相通。如《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水调歌头·盟鸥》等许多词中都带有这种情绪。一部分写农村生活的词清新淳朴、语言浅近,如《清平乐·村居》、《鹧鸪天·戏题村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浣溪沙·常山道中即事》等都是生动的农村风情画。辛词中也有写爱情的词,如《清平乐·春宵睡重》就写得缠绵婉转,颇能动人。

辛弃疾诗今存133首,内容和风格大体上亦如其词。

辛弃疾文今存17篇,多为奏议启札等应用文字,颇能见出辛弃疾的见解和谋略。

辛弃疾词在宋代即已有多种版本,主要为4卷本和12卷本两种。4卷本名《稼轩词》,分为甲、乙、丙、丁4集,宋刻本已不存,今有汲古阁影宋钞本及《唐宋名贤百家词》本。12卷本名《稼轩长短句》,宋刻本已无传,今传本通行者有四印斋刻本。

欣赏送别

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导读”

《送别》是李叔同于1914年根据美国19世纪作曲家奥特威所作旋律填词的一首著名的学堂乐歌,先后被电影《早春二月》、《城南旧事》选作插曲,由此被大多数人所知晓吟唱。弘一法师李叔同先生迄今留存的乐歌作品有70余首。其作品大多借景抒怀,文辞清秀隽丽,声律抑扬顿挫,意境深邃邈远,具有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神韵。李先生最具代表性同时也是流传最广的填词作品《送别》,意境之唯美,曲调之淡雅,更是达到了中国古人讲究的“哀而不伤、乐而不淫”的至高境界。

作者运用“长亭”、“古道”、“柳笛”、“夕阳”等具体可感的事物,把作品所要表达的那种淤积在心中抽象的难以言说的离愁情怀外化为具体的形象表现出来。借景抒怀,景是情的外在映现,情是景的内在诉求,情景交融,相互依托。这些艺术手法的运用奠定了作品伤感惆怅的基调,同时也制造出一种饱含深情、古雅凄迷的意境。这种意境伴随着婉约的曲调内化成听众的一种情感体验。这是作者在为歌曲情感抒发到极致而积极蓄势。“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语中的,作者从渺远的意境一下变成对现实的慨叹,直接把作品的惆怅之情推向极致。知交零落在天涯海角,让人在空灵境地中感受离别愁苦,抒发哀怨。“一觚浊酒尽余欢”,朋友惜别,把酒临欢。抛开所有的愁绪凄苦,一切深情厚谊都浓缩在了梦寒浊酒的亦真亦幻中。

《送别》中的几个转场,起承转合,浑然一体。《送别》是在借景抒怀,更像是在白描,把送别之景、离别之意近乎直白地呈现在人们面前,让人们自己慢慢地去体味其中的深意,感怀其中的浓情。

1.李叔同

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1905年东渡日本留学,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1918年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李叔同是“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他把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推向了极致,“朴拙圆满,浑若天成”。他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所创作的《送别》,历经几十年传唱经久不衰,成为经典名曲。同时,他也是中国第一个开创裸体写生的教师,具有卓越的艺术造诣,先后培养出了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等一些文化名人。他苦心向佛,过午不食,精研律学,弘扬佛法,被佛门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他为世人留下了咀嚼不尽的精神财富。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是中国绚丽至极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太虚大师曾为其赠偈:以教印心,以律严身,内外清净,菩提之因。赵朴初先生评价其一生为:“无尽奇珍供世眼,一轮圆月耀天心。”

2.《送别》——背后故事

李叔同在写《送别》这首歌词时,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弘一法师在俗时,“天涯五好友”中有位叫许幻园的,有年冬天,大雪纷飞,当时旧上海是一片凄凉,许幻园站在门外喊出李叔同和叶子小姐,说:“叔同兄,我家破产了,咱们后会有期。”说完,挥泪而别,连好友的家门也没进去。李叔同看着昔日好友远去的背影,在雪地里站了整整一个小时,连叶子小姐多次的叫声仿佛也没听见。随后,李叔同返身回到屋内,把门一关,让叶子小姐弹琴,他便含泪写下“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的传世佳作。

3.“学堂乐歌”

所谓“学堂乐歌”,是指清末民初一批有抱负的知识分子宣扬音乐对思想启蒙的重大作用,积极提倡在学校中开设音乐课。同时,一些在日本留学的青年学子,借当时流行于日本和欧美的曲调,填上新词,编成新的歌曲。此外,“学堂乐歌”还常常采用中国古典诗词体来填写新的歌词。李叔同的《送别》就具有鲜明的“学堂乐歌”的特点:一是用古典诗词体填写歌词,二是选用美国流行曲调作谱。

欣赏偶然(1)

徐志摩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注释”

(1)本诗写于1926年5月,初载于同年5月27日《晨报副刊·诗镌》的第9期,署名志摩。这是徐志摩和陆小曼合写剧本《卞昆冈》第五幕里老瞎子的唱词。

“导读”

徐志摩的诗《偶然》赏析

陈旭光

《偶然》这首小诗,上下节格律对称。每一节的第一句、第二句、第五句都是用三个音步组成。如“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每节的第三、第四句则都是两音步构成,如“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音步的安排处理上,严谨中不乏洒脱,较长的音步与较短的音步相间,读起来纡徐从容、委婉顿挫而朗朗上口。

这首诗独特的“张力”结构使它富有艺术的魅力。一方面,诗题与文本之间就蕴蓄着一定的张力。“偶然”是一个完全抽象化的时间副词,在这个标题下写什么内容,应当说是自由随意的,而作者在这抽象的标题下,写的是两件比较实在的事情:一是天空里的云偶尔投影在水里的波心,二是“你”、“我”(都是象征性的意象)相逢在海上。如果我们用“我和你”、“相遇”之类谁都能从诗歌中概括出来的相当实际的词作标题,这抽象和具象之间的张力自然就荡然无存了,诗味也相去甚远了。另一方面,诗歌文本内部蕴蓄着更多的张力结构。“你/我”是一对“二项对立”,或是“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或是“相逢在黑夜的海上”,都是人生旅途中擦肩而过的匆匆过客;“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都以“二元对立”式的情感态度及语义上的“矛盾修辞法”而呈现出充足的“张力”。尤其是“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一句诗,“你”、“我”因各有自己的方向在茫茫人海中偶然相遇,交会着放出光芒,但却擦肩而过,各奔自己的方向。两个完全相异、背道而驰的意象——“你有你的”和“我有我的”恰恰统一、包孕在同一个句子里,归结在同样的字眼——“方向”上。

这首诗歌的象征性也许格外值得注意。诗歌既有总体象征,又有局部性意象象征。总体象征是与前面我们所分析的“诗题”与“文本”间的张力结构相一致的。在“偶然”这样一个可以化生众多具象的标题下,“云—水”,“你—我”、“黑夜的海”、“互放的光亮”等意象及意象与意象之间的关系构成,都可以因为读者个人情感阅历的差异及体验强度的深浅而进行不同的理解或组构。这正是“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周易·系辞》)的“象征”之以少喻多、以小喻大、以个别喻一般的妙用。或人世遭际挫折,或情感阴差阳错,或追悔莫及、痛苦有加,或无奈苦笑、怅然若失……人生,必然会有这样一些“偶然”的“相逢”和“交会”。而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必将成为永难忘怀的记忆而长伴人生。

所谓“张力”,是英美新批评派所主张的一个批评术语。通俗点说,可看作是在整体诗歌的有机体中包含着互相矛盾、背向而驰的辩证关系。一首诗歌,总体上必须是有机的、具备整体性的,但内部却允许并且应该充满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张力。充满“张力”的诗歌,才能韵味无穷、耐人咀嚼。只有这样的诗歌才不是静止的,而是“寓动于静”的。正像一个满张的弓,虽是静止不动的,但却蕴满随时可以爆发的能量和力度。

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徐志摩是金庸的表兄,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美国时改名志摩。曾经用过的笔名: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谔谔等。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1926年任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南京大学)教授。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欣赏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导读”

乡愁,是中国诗歌一个历久常新的普遍的主题,余光中多年来写了许多以乡愁为主题的诗篇。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余光中的乡愁诗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同时,作为一个离开大陆多年的当代诗人,余光中的乡愁诗又深深地刻上了时代的烙印,抒发了飘流到孤岛上去、被人为的长期隔绝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这使他的乡愁诗在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诗所不可比拟的特定的广阔内容。于是他被称为“以乡愁之诗撼动亿万华裔”的诗人。

《乡愁》是余光中众多乡愁诗中情深意长、音调动人的一首。《乡愁》一诗,侧重写个人的经历,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而这一切在诗的结尾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有如百川奔向东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诗人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而诗人个人经历的倾诉,也因为结尾的感情的燃烧而更为撩人愁思了,正如诗人自己所说:“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白玉苦瓜·序》)这样,诗人的《乡愁》成为我国民族传统的乡愁诗在新的时代和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的变奏,具有以往的乡愁诗所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

在意象的撷取和提炼上,这首诗具有单纯而丰富之美。乡愁,本来是大家所普遍体验却难以捕捉的情绪,如果找不到与之对应的独特的美的意象来表现,那将不是流于一般化的平庸,就是堕入抽象化的空泛。《乡愁》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它们是单纯的,所谓单纯,绝不是简单,而是明朗、集中、强烈,没有旁逸斜出意多文乱的芜蔓之感;它们又是丰富的,所谓丰富,也绝不是堆砌,而是含蓄、有张力,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在意象的组合方面,《乡愁》以时间的发展来综合意象,可称为意象递进。“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这种表时间的时序像一条红线贯串全诗,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前面三节诗如同汹涌而进的波涛,到最后轰然而汇成了全诗的九级浪。

《乡愁》的形式美也令人瞩目,表现在结构美与音乐美两个方面。《乡愁》在结构上呈现出寓变化于统一之中的美。统一,就是相对地均衡、匀称;段式、句式比较整齐,段与段、句与句之间又比较和谐对称。变化,就是避免统一走向极端,而追逐那种活泼、流动而生机蓬勃之美。《乡愁》共四节,每节四行,节与节之间相当均衡对称,但是,诗人注意了长句与短句的变化调节,从而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乡愁》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美的旋律上,其中的“乡愁是……”与“在这头……在那(里)头”的四次重复,加之四段中“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在同一位置上的重叠词运用,使得全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而“一枚”、“一张”、“一方”、“一湾”的数量词的运用,不仅表现了诗人的语言的功力,也加强了全诗的音韵之美。

《乡愁》有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而美的恋歌。(李元洛)

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10月21日生于江苏南京,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1948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湾,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2年毕业。1953年,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返台后任台湾师范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台湾大学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著有诗集《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钟乳石》、《万圣节》、《白玉苦瓜》等十余种。

欣赏假如生活欺骗了你(1)

普希金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

不顺心时暂且克制自己,

相信吧,快乐之日就会到来。

我们的心儿憧憬着未来,

现今总是令人悲哀,

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即逝,

而那逝去的将变为可爱。

(查良铮译)

“注释”

(1)这首诗是普希金1825年题在他的一个女朋友——叶·沃尔夫的纪念册上的。诗人曾提前把要和丹特士决斗的事告诉她,由此可见二人友谊之深。这首题赠诗后来不胫而走,成为诗人广为流传的作品。

“导读”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那时俄国革命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仍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著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诗中阐明了这样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之时要善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未来是幸福、美好的。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痛苦与悲伤,欢乐不会永远被忧伤所掩盖,快乐的日子终会到来。第二节,诗人表达了心儿永远向着未来的积极人生态度,并告诉人们,当越过艰难困苦之后再回首那段往事时,那过去的一切便会变得美好起来。这是诗人人生经验的总结,也是生活的真谛。

这首诗没有什么形象可言,短短八句,都是劝告的口吻——按常理这是诗歌创作要尽力避免的,但这首诗却以说理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原因在于诗人以平等的娓娓的语气写来,语调亲密和婉,热忱坦率,似乎诗人在与你交谈;诗句清新流畅,热烈深沉,有丰富的人情味和哲理意味,从中可以让人感受到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思想情绪。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1837),俄罗斯民族诗人,小说家,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代表,同时也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出身于贵族地主家庭,一生倾向革命,与黑暗专制统治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他的思想与诗歌,引起了沙皇俄国统治者的恐慌与仇恨,先后两次遭反动政府流放,最终在沙皇政府的阴谋策划下与别人决斗而死,年仅38岁。他在诗歌、小说、戏剧乃至童话等文学各个领域都给俄罗斯文学提供了典范。普希金的文学创作结束了俄国文学的落后局面,为俄国19世纪文学的繁荣创造了条件。普希金还被高尔基誉为“俄罗斯文学之父”。他的诗歌像太阳一样,照耀着19世纪的文坛,被誉为“诗歌的太阳”。他的著名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