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朱熹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这副对联被高高地挂在湖南岳麓书院的门口,向世人昭示这里人才济济,是无数潇湘子弟的骄傲。岳麓书院被称为“四大书院”之一,它的兴盛和南宋理学大师朱熹有着密切的关系,现在书院正堂还供奉着朱熹的半身塑像,墙壁上还有朱熹手书的“忠、孝、节、廉”四个大字。
1167年,朱熹应书院张轼的邀请,不远千里从福建来到这里和他一起会讲,历时两个月,史称“朱张会讲”。这次会讲吸引了各地的学子。据记载,人多时,书院的井水都被学生喝光了。此后,岳麓书院逐渐成为当时的文化中心,被越来越多的学子奉为“高等学府”,形成了独特的“书院文化”。
朱熹,字元晦,号晦庵、晦翁等,别号紫阳,今江西婺源人。他19岁进士及第,多次担任地方官职,但每次的时间都不长。他为政期间,申明敕令,惩治奸吏,清正有为,但多次遭到排挤,仕途坎坷,很不顺利。朱熹不仅是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还是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人尊称其为朱子,赞他是孔孟以来弘扬儒学最杰出的大师。
在理学发展史上,朱熹是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北宋时期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范畴是“理”,或称“道”、“太极”。“理”先于万物,并决定万物的存在,它是超越天地万物,是永恒的、不生不灭的客观自然的存在,无情意,无造作。在理与气、理与物的关系上,朱熹主张理气统一,他认为理通过气产生了万事万物,是万物的根据和本质。
“格物致知”是《大学》一书所提出的儒者求学八个阶段中最初始的两个阶段(见《大学》一则),是儒家学派为实现自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思想而提出的阶段性行为目标。到了南宋,朱熹将“格物致知”提高到了特别崇高的位置。
“格物”是到达事物的极致,穷尽事物的本然之理。认识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深入浅的过程。穷理就是探究社会普遍永恒的道德法则。“致知”就是把自己已知的加以推广,以此物推及彼物,从有穷推及无穷。朱熹探讨了知行的关系,认为知先行后,行重知轻。
在人性论上,朱熹发挥了张载和程颐的“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观点,继而提出了“道心”、“人心”的理论。“道心”出于天理或性命之正,表现为恻隐、羞恶、是非、辞让,是善。“人心”出于形气之私,是指饥食渴饮之类。圣人以“道心”为主,不以“人心”为主,“人心”须听命于“道心”。
朱熹从心性说出发,探讨了天理人欲问题。他以为人心有私欲,所以危险;道心是天理,所以精微。因此他又提出了“遏人欲而存天理”的主张。
从元朝开始,朱熹的《四书集注》和其他经学注释就被定为科举考试的依据,他的言论几乎成了判断是非善恶的最高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