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
—惠施
惠施,即惠子,战国中期哲学家、政治家、辩客,名辩思潮中“合同异”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已经全部散失了,主要学说散见于《荀子》、《韩非子》、《战国策》、《吕氏春秋》、《说苑》等书。此外,他的好朋友—庄子的一些著作里也有提到他的思想。
主要在魏国生活的惠施学识很渊博,魏惠王十分赞赏他的博学,经常听他讲学,还十分器重他,拿他与管仲相比。当然,惠施对魏王也很忠诚,作为合纵抗秦的倡导者,他在各国享有很高的声誉,因此,常被魏惠王派到其他各国处理一些外交事务。
张仪来到魏国后,打算为秦连横,一起进攻齐楚。惠施因与其政见不合被迫离开了魏国。
他先到楚国,又回到家乡宋国,在那里遇见并结识了庄子,与之交游甚好。后来魏惠王离世,张仪失宠离开,他又得以重回魏国。
惠施为魏国制定了很多法律,但因其著作散失,这些都没能流传下来。《庄子·天下篇》用“惠施多方,其书五车”来形容惠施的知识渊博,藏书也很多。成语“学富五车”便是由此而来。
惠施十分善辩,常与庄子讨论问题,其中,濠上观鱼的故事,就是两人的著名辩论。
庄子与惠施交游于濠水的桥上,看见水中鱼儿悠然戏水,便说道:“你看鱼儿在水中多么快乐呀!”
惠施反驳道:“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快不快乐?”
庄子回答说:“你又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快不快乐?”
惠施很机敏,立刻利用庄子的逻辑反驳庄子:“我不是你,当然不会知道你的想法,但是有一点很清楚:你也不是鱼,所以你也不可能知道鱼是否快乐。我们没必要再争论下去了!”
辩论到这里,庄子本已无话可说,因为惠施用的正是庄子的论据。然而,庄子突然话锋一转道:“那我们就再回到刚才的对话,你问我,‘你怎么知道鱼快不快乐?’既然你这样问了,你便是已经知道我知道鱼是快乐的了,否则怎么会这样问呢?那么,现在我可以告诉你:我是在这濠水桥上知道的!”
这则故事被记载在《庄子·秋水篇》里。惠施死后,庄子曾感慨世上再无可言之人……
惠施主张广泛地分析世界上的事物,认为在广袤无垠的宇宙里,任何时间、空间上的差异都是微不足道的,万物的相同和相异都是相对的,是在不断变化的,看似相异的对立之中有着同一性,这便是“合同异”。
为此,惠施提出了“历物十事”等命题来进行论证。《庄子·天下篇》记载了这十个论题,后世称之为“惠施十事”。比较著名的有:“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
惠施说的“万物毕同毕异”,是指万物各有一个“自相”,例如一胎里生不出两个完全一样的兄弟;一棵树上开不出两朵完全一样的花;一朵花上找不出两片完全一样的花瓣……这便是万物的“自相”。
有自相,所以“万物毕异”,但万物却又都有一些“共相”。例如男女有别,却同是人;人与禽兽有别,却同是动物;动物与植物虽有别,却同是生物……这便是万物的“共相”。有共相,所以“万物毕同”。
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惠施的这一思想与庄子“齐万物为一”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
从整个名辩思潮的发展来看,惠施与一般只着眼于社会政治伦理问题研究和只停留于思维形式研究的诸家不同,他是先秦时期注重研究自然,颇具科学精神的一位思想家。他注重从事物的联系和发展来看待事物的差异,发现差异的相对性,这对当时以静止观点看待实物的形而上学思想是不小的冲击,在中国古代哲学上具有积极的进步意义。但他过分夸大了事物的同一性,忽视了个体的差别和相对稳定性,因而又走向了哲学的另一个极端—相对主义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