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论语
8519200000002

第2章

学而第一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①之,不亦说②乎?有朋③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④,不亦君子乎?”

【注】

①习:温习、实践。②说:同“悦”,愉快、高兴。③朋:志同道合者。④愠:恼怒,怨恨。

【译】

孔子说:“持之以恒地学习,并不断实践,有什么能比这更令人感到愉快的吗?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访,还有什么能比这更令人感到高兴的呢?别人不理解自己,我也不恼怒,不也是一个有道德的君子吗?”

【解】

本章讲了学习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单纯稚真,以学为乐,重在学习与实践,并在实践中收获快乐。第二阶段,志同道合者自远而来,聚集在一起相互讨论砥砺,亦为一乐。第三阶段,随着学习和理解的深入,自得于心,即使他人不理解,也不会斤斤计较、迁怒于人了。

【原文】

有子①曰:“其为人也孝弟②,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巧③言令④色,鲜仁矣。”

先圣小像

【注】

①有子:孔子的学生,小孔子四十三岁。姓有,名若,字子有,鲁国人。②孝弟:即孝悌。③巧,伪饰,动听。④令:和悦。

【译】

有子说:“做人要孝顺父母、尊爱兄长,那么处事用世而冒犯兄长,这样的事是很少有的。能够尊爱师长,却惯于捣乱的人,从古至今这是从未有过的。有德行修养的人,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修养,平时居家孝顺父母,尊奉兄长,日积月累,那么其良好的德行就自然而然地养成了。因此,孝顺父母、友爱兄弟,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很少有仁德。”

【解】

何谓仁?儒家认为,一个人在家能友爱兄弟孝敬父母,那么他在外就能对国家尽忠,这样的人去造反、去作乱是非常少见的。而善于察言观色、阿谀逢迎的人,在遇到是非利益时,必然不能坚持正义。

门人故事有若似孔子

孔子去世后,弟子们十分思念仰慕。因为有若的长相像孔子,弟子们便一起尊他为老师,并且如同对待孔子那样对待他。一天,有弟子像请教孔子般请教有若,但有若没能回答上来。于是弟子们就说:“有子避开此位,这不是你该坐的地方啊!”从此,放弃了对有若的尊侍。

【原文】

曾子①曰:“吾日三省②吾身——为人谋而不忠③乎?与朋友交而不信④乎?传⑤不习乎?”

【注】

①曾子(前505~前435),孔子的弟子之一,姓曾(zēng),名参,字子舆,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曾参传孔子之学,被称为宋明道学(新儒学)的始祖。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曾参小孔子四十六岁,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出名。②省(xǐng):自我检查、内省。③忠:指对人尽心竭力。④信:说话算话,诚实。⑤传:传授,教育。

【译】 曾子说:“我每天对自己的言行举止进行自我反省——为别人筹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做到诚实守信了呢?所传授给别人的东西,自己实践过了吗?”

【解】

君子进以修身,退以养德。时常反躬自省,自然得失自知。与巧言令色者相比,这里给出了君子的待人接物原则,凡事求诸己身,是一种处事原则,更是一种内涵修养。

门人故事啮指痛心

二十四孝里曾有一段曾子啮指痛心的佳话:曾子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

啮指痛心

【原文】

子曰:“道①千乘之国②,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③。”

【注】

①道:一本作“导”,治理。②千乘之国:指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在孔子时代,千乘之国已不是大国。乘,音shèng,古代四匹马拉的一辆兵车称为一乘。③以时:按时,这里指不违背农时。

【译】

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就必须做到谨慎处事,恪尽职守,以诚信取信于民,节约财政开支,爱护平民百姓,征用劳役应体恤民力,不违农时。”

【解】

民为国之本,孔子认为治国者的首要之德是爱民,并由此提出了“认真行事”“取信于民”“节约财用”“使民以时”四条原则。

在上者做事不恭敬,在下者便会怠慢;在上者言而无信,在下者便会感到疑惑。在上者务必厉行节俭,力戒浪费,同时体恤民力,不违农时,不劳民,才能得民心得天下。

【原文】

子曰:“弟子①入则孝,出则弟,谨②而信,泛③爱众,而亲仁④。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注】

①弟子:子弟,即儿子和弟弟。②谨:寡言少语。③泛:广泛。④仁:指有仁德的人。

【译】

孔子说:“年轻人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敬重师长,行事要谨慎诚信,寡言少语,博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做了这些还有闲暇的时间,就学习文献典籍。”

【解】

行先知后,知行合一。孔子在传道授业时,都是把道德实践放在首位,而知识性的学习放在第二位。道德修身为一切之本,本立而道生,这是任何时代的教育都值得注意的。

【原文】

子夏①曰:“贤贤②易③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④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注】

①子夏:孔子的学生,姓卜,名商,字子夏,卫国人。比孔子小四十四岁,生于公元前507年。孔子死后,他在魏国宣传孔子的思想主张。后人认为子夏是两汉经学的始祖。②贤贤:第一个“贤”字作动词用,尊重、崇尚。第二个“贤”字为名词,即贤德、贤能。③易:替代。④致:给予,献出。这里是说把生命奉献给君主。

【译】

子夏说:“崇尚贤德替代崇尚容貌;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做到尽职尽忠,赴汤蹈火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能够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即使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我也认为他有学问了。”

子夏

【解】

在子夏看来,一个人只要务本重实,能够时常以“孝”“忠”“信”等道德标准来警示自己,要求自己,就能更好地完善自己,这就是有学问的表现。在当今社会,这个思想仍然受用——一个人能否获取成功,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识有多深,而是要看他是否具备一定的道德修养。因为一个企业需要的是品德技能兼备的人才,一个国家更是需要德行完备的贤者。

【原文】

子曰:“君子不重①则不威②;学则不固③。主忠信④,无友不如己者,过⑤则勿惮⑦改。”

【注】

①重:庄重、自持。②威:威严,威信。③固:坚固,深厚。④主忠信:坚持忠信诚实的原则。⑤过:犯错。⑦惮:害怕、畏惧。

【译】

孔子说:“君子不自重就没有威信;即使读书,所学的也不会牢固。为人要以忠厚诚信为本,没有不如自己的朋友。有了过失,不要怕去改正。”

【解】

自重自持,忠厚诚信,有过则改。“不重则不威”的“重”和“威”不作外表容貌庄重威严解,“无友不如己者”也不是不去结交不如自己的朋友的意思。

【原文】

曾子曰:“慎终①追远②,民德归厚矣。”

尼山致祷

【注】

①终:这里指父母去世。②追远:尽心诚意进行祭祀。父母死了三年以后,为之宗庙,祭祀尽心诚意就叫作追远。追,逐也;远,对于祖先的祭祀。

【译】

曾子说:“恭敬慎重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虔诚敬慕地追祭历代的祖先,这样老百姓的道德风尚就自然日趋忠厚了。”

【解】

在这一章里,曾子教导君主必须尽孝道,再用自己的行为去教化民众。

孔子非常重视丧祭之礼,因为通过祭祀之礼,可以寄托个人对父母和先祖尽孝的情感,凝聚家族情感。祭祀祖先是中华文明的一大特色,现在台湾和许多海外华人圈还保留着这一仪式。

门人故事曾子杀猪

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去,儿子哭着闹着也要跟着去。妻子便对儿子说:“你先回家待着,待会儿我回来杀猪给你吃。”等妻子从集市上回来,曾子就要抓猪去杀。妻子劝止说:“只不过是跟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回答道:“可不能跟他开玩笑啊!小孩子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要向父母亲学习,听从父母亲给予的正确的教导。现在你欺骗他,这是教孩子骗人啊!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实现教育的方法。”于是曾子就杀了猪煮肉给孩子吃。

【原文】

子禽①问于子贡②曰:“夫子至于是邦③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④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注】

①子禽:姓陈,名亢,字子禽。郑玄所注《论语》说他是孔子的学生,但《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未载此人,故一说子禽非孔子的学生。②子贡:孔子的学生,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国人,生于公元前520年。比孔子小三十一岁。子贡善辩。据《史记》记载,子贡在卫国做了商人,家有财产千金。③邦:诸侯国。④温、良、恭、俭、让:指五种美德,即仁厚、贤良、恭敬、俭朴、谦逊。这是孔子的弟子对他的赞誉。

【译】 子禽问子贡说:“夫子沿途每到一个国家,总是能听到那个国家的政治情况。这是他自己要求的呢,还是人家国君主动告诉他的呢?”子贡说:“夫子具备仁厚、贤良、恭敬、俭朴、谦逊的品德,这是夫子求取的方法,或许与别人的求法不同吧?”

【解】 这一章通过子禽与子贡两人的对话,揭示了孔子道德修养的奥秘和客观效果,也说明了孔子预闻国政的道理是由于盛德感化而来。要求积极参与政治和社会活动是儒家的特征之一,但圣德之所求,异于常人,在于反躬以求,在于修持己德,求诸己非求诸人。

【原文】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①,观其行②;三年③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注】

①没:死去。②行:指行为举止等。③三年:泛指多年。

【译】

孔子说:“父亲在世的时候,观察儿子的言谈志向;父亲去世后,观察儿子的行为活动。若是他能够继续遵守父亲的途径、方向,就可以说他是尽到‘孝’了。”

【解】

为了保持家族生存经验的延续,传统社会多子承父业,不做轻易改动;如果子志异于其父,也需等父亲去世以后慢慢改变,这是对家族父辈情感的尊重,也是对家族责任的承担。

【原文】

有子曰:“礼①之用②,和③为贵。先王之道④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⑤之,亦不可行也。”

【注】

①礼:礼节、仪式,也指人们的道德规范。②用:施行。③和:调和、和谐、协调。④先王之道:指尧、舜、禹、汤、文、武等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⑤节:节制,约束。

【译】

有子说:“礼的施行,以和顺自然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中以此为最好,家事国事无不例外。也有行不通的,徒知和为贵而一味追求,不懂得以礼来节制约束,就不可能行得通。”

【解】

“礼”是原则,“和”是恰当,是分寸感。推行“礼”要以“和”为贵、要恰到好处,过犹不及。

【原文】

有子曰:“信①近②于义③,言可复④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⑤不失其亲,亦可宗⑥也。”

【注】

①信,约信。②近:接近、符合。③义:合宜的道德、行为。④复:实践,验证。⑤因:依靠、凭借。⑥宗:主、效法。

【译】

有子说:“许下的诺言符合于道义准则,这个诺言就是可以遵循实践的;行事恭敬合乎礼义,就可以远离耻辱。所依靠的不脱离自己的亲族,也是可以效法的。”

【解】

在这一章中,有子所表达的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态度——“信”和“恭”。朋友之交不可失信、人之交不可失礼,同时还要能与亲人保持一种亲密联系,这才是可效法的。

【原文】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①于事而慎于言;就②有道③而正④焉,可谓好学也已。”

二龙五老

【注】

①敏:迅速。②就:靠近、看齐。③有道:指有道德、有学问的人。④正:匡正、端正。

【译】

孔子说:“君子对于饮食没有过分的要求,对于住处也没有太多的讲究,对于世事反应敏捷,但言辞十分谨慎。求教于有道德的人来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解】

“居无求安”,住的地方,只要适当,能安贫乐道,不要贪求过分的安逸、贪求过分的享受。这并不是说完全不追求物质生活,而是应该更重视精神生命的升华。“敏于事而慎于言”,多做事少说话。“就有道而正焉”,这个“道”就是指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并不是说读书就是学问,实践才是更重要的学问。

【原文】

子贡曰:“贫而无谄①,富而无骄②,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③。’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④而知来⑤者。”

【注】

①谄:巴结、奉承。范宁说:“不以正道求人为谄。”②骄:骄纵。③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中的句子。指对象牙、骨角、玉、石反复打磨加工。④往:指过去的事情。⑤来:指未来的事情。

【译】

子贡说:“贫穷却不谄媚,富有却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但是不如安于贫穷而以恪守道德为乐,身处富裕而又谦逊有礼的人好啊。”

子贡说:“《诗经》中说,‘就像削制骨器、打磨象牙、雕刻美玉、镂冶金石一样,精益求精’,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子贡呀,现在能和你讨论《诗》的微言大义了。告诉你过去的,你便能用在未来上。”

【解】

子贡习有所得,与夫子交流,才发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人的境界是可以永无止境地追求下去的。人生就是不断地打磨,无论身处何境,都要不断修炼,臻于至善。

门人故事子贡赎人

鲁国有一条法律,遇到在国外沦为奴隶的鲁国人,能把他们赎出来的,可以到官府报销赎金。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贡(端木赐)在国外赎了一个鲁国人,回国后拒绝收下国家赔偿金。孔子说:“赐呀,你采取的不是好办法。从今以后,鲁国人就不肯再替沦为奴隶的本国同胞赎身了。你如果收了国家的补偿金,并不会损害你的行为价值;而你不肯拿回你抵付的钱,别人就不肯再赎人了。”

【原文】

子曰:“不患①人之不己知②,患不知人也。”

【注】

①患:忧虑、担心。②不己知:不理解自己。

【译】

孔子说:“不要担心人们不理解自己,应当担心的是自己不能真正地理解别人。”

【解】

君子不患无位,而患无所作为。不患人不知己,而患己不知人。当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有了一定认知,为自己所当为,做自己所当做,他人的毁誉也就不那么重要了。在此境界,人自身的存在已居于深刻的自我认知中,而不再仅仅是他人的肯定中了。

为政第二

【原文】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①,居其所②而众星共③之。”

【注】

①北辰:北极星。②所:处所,位置。③共:通“拱”,环绕、环抱。

【译】

孔子说:“治理国家必须实行德政。道德的教化就像北极星那样,居于它自己的方位上,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解】

“垂拱而治”是中国传统行政的最高追求,儒家认为以德治国便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理想途径。为政者有德,民心才会自然归顺,这点直到现在也仍具有现实意义。

【原文】

子曰:“诗①三百,一言以蔽②之,曰‘思无邪③’。”

【注】

①诗:指《诗经》一书,此书实有三百零五篇,说《诗》三百,只是举其整数而言。②蔽:概括的意思。③思无邪:语出《诗经·鲁颂·駉》,描写马向前直行的勇健貌,引申为直抒胸怀,无所不出于真情。思,语气助词。

【译】

孔子说:“《诗经》三百篇,所蕴含的微言大义,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真情、不虚假’。”

【解】

“思无邪”的解读很多,暂无定论。现流行的说法有两种:一为思想纯正,一为不虚假。《诗经》内容驳杂,涉及婚丧嫁娶、战争徭役、宴飨、农事、祭祀、讽谏等,或忧或喜、或怨或刺,皆出于人之真情。《毛诗序》曰:“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故此采取第二种解释。

【原文】

子曰:“道①之以政②,齐③之以刑,民免④而无耻⑤。道之以德⑥,齐之以礼⑦,有耻且格⑧。”

【注】

①道:引导、教导。②政:法制、政策。③齐:整齐、约束。④免:避免、躲避。⑤耻:羞耻之心。⑥德:道德、德教。⑦礼:礼节、仪式,也指人们的道德规范。⑧格:至,到来。

【译】

孔子说:“用法令政策引导百姓,用刑法整顿他们,老百姓就只求躲避犯罪受惩,心中并无羞耻的感觉。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用礼制来整顿百姓,百姓就会有羞耻感,内心认同且归依。”

【解】

法治、德治各有所利弊,法治在外在行为、结果上易见成效,但不易深入内心;德治则要求身心同一内外均“诚”。轻德重法,必然失之于苛政。轻法重德,必流于失度。

【原文】

子曰:“吾十有①五而志于学②,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③,五十而知天命④,六十而耳顺⑤,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⑥。”

麒麟玉书

【注】

①有:通“又”。古文中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如“十有五”,即十五。②志于学:古人十五岁听授开讲经典之义,称为“大学”。志:志向,心之所至。③惑:迷惑。④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⑤耳顺:对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⑥逾矩:逾越规矩。

【译】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建立起自己,自立于社会;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顺应天道因循之理;六十岁对听到的人和事都能平静地容纳,明辨其旨意真伪;七十岁顺乎本心天性,不勉而中,合乎法度,自成规矩。”

【解】

“知天命”指的并不是外在的神灵主宰,而是人到一定年纪,在经历了生活的众多艰难困苦后,对自身有限性和可能性的了悟。由此,在生命世事的偶然之外明确了自我走向何处的必然,对这种必然性的主动坚持和对生活中未知偶然的安然承担,不怨天不尤人,即“知天命”。

【原文】

孟懿子①问孝,子曰:“无违。”樊迟②御③,子告之曰:“孟孙④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⑤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⑥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⑦。有事,弟子服其劳⑧;有酒食,先生⑨馔⑩,曾是以为孝乎?”

大夫师事

【注】

①孟懿子:鲁国的大夫,姓仲孙,名何忌,“懿”是他的谥号。其父临终时,嘱咐他向孔子学礼。②樊迟:孔子的弟子,姓樊,名须,字子迟,比孔子小三十六岁,曾与冉求一起帮助季康子进行革新。③御:驾驭马车。④孟孙:指孟懿子。⑤孟武伯:名彘,孟懿子的儿子,“武”是他的谥号。他也曾向孔子请教施行孝道的方法。⑥子游:孔子的弟子,姓言,名偃,字子游,吴国人,比孔子小四十五岁,以文学著名。⑦色难:儿女侍奉父母很难做到和颜悦色。色,脸色。⑧服其劳:服侍。⑨先生:指长者或父母。⑩馔(zhuàn):饮食、吃喝。

【译】

孟懿子向孔子求问为孝之道。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后来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说:“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说‘不要违背’。”樊迟问:“不要违背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在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照礼的要求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照礼的要求安葬他们,并按照礼的要求祭祀他们。”

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使父母只担忧子女的疾病。”

子游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如今所谓的孝子,只是能够赡养父母而已。对于犬马也都能得到饲养。如果养而不敬,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子夏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当子女的要尽到孝),很难做到对父母和颜悦色。只是有了事情,儿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食,让给父母享用,难道这样就算是尽孝了吗?”

【解】

古代礼仪规模有一定的差等,天子、诸侯、大夫、士、庶人各有不同。孟懿子作为鲁国大夫,不但有时用鲁公(诸侯)之礼,甚至有时用天子之礼。这种僭越行为是孔子最痛心的,孔子的回答,主要就是针对这种现象。

以上四章谈论的都是有关“孝”的问题。面对不同人物的问答,针对每个人的问题所在,孔子对同一个问题作出了不同的回答,孔子因材施教,可见一斑。

【原文】

子曰:“吾与回①言终日,不违②,如愚。退而省③其私④,亦足以发⑤,回也不愚。”

子曰:“视其所以⑥,观其所由⑦,察其所安⑧,人焉廋⑨哉?人焉廋哉?”

【注】

①回:姓颜,名回,字子渊,又称颜渊,生于公元前521年,鲁国人,是孔子最欣赏的学生,小孔子四十岁。②不违:不提相反的意见和疑问。③省:审察。④私:独处。引申为省察、研究。⑤发:发挥。⑥以:行为。⑦由:经历。⑧安:本心所安之处。⑨廋(sōu):隐藏、藏匿。

颜回像

【译】

孔子说:“我与颜回讲学论经,他始终都没有提出反对意见和疑问,一副迟钝愚笨的样子。回头考察他私下的行为,发现他能充分阐发经典的要义宏旨。颜回一点也不愚钝啊。”

孔子说:“看他的所作所为,考察他的经历,了解他的内心寄托之处,这个人还能隐藏到哪里去呢?这个人还能隐藏到哪里去呢?”

【解】

这两章讲了孔子认知、考察一个人的方法:当下的行为、过往的经历及其胸怀抱负,可见孔子识人不重其言语,重视的是这个人的行为本身。

【原文】

子曰:“温故①而知新②,可以为师矣。”

【注】

①故:过去,借指过去的已发生的事、学过的知识等。②新:未来。

【译】

孔子说:“温习过去的东西以知晓未来,过去的事是可以作为老师的。”

【解】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是对历史应有的起码的责任和敬重。“可以为师矣”,也有译作“这样的人就可以当老师了”,联系实际来说,上一种译法更贴切。

【原文】

子曰:“君子不器①。”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②,其言而后从之。”

子曰:“君子周③而不比④,小人比而不周。”

【注】

①不器:不局限于一才一艺。器,器具、器皿,不同的器皿有不同的用处。②行:实践,实行。③周:普遍、周到,这里指有君子待所有人都一视同仁。④比:本义为同方向的两个人靠在一起,这里指接近和自己一样的人,即偏私。

【译】

孔子说:“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样只有单一的用途。”

子贡问孔子什么是君子。孔子说:“先把要说的话做了,然后再讲出来。”

孔子说:“君子普遍厚待人们,不偏袒阿私;小人偏袒阿私,而不普遍厚待。”

【解】

这里对君子的品格作了较集中的论述。子贡问君子一则,除了说明君子要敏于事而讷于言外,也有“拨乱反正”的意思。因为子贡极其聪明善于言说,所以孔子这样回答其提出的问题。

门人故事子贡救鲁

田常想要在齐国叛乱,却害怕高昭子、国惠子、鲍牧、晏圉的势力,所以想转移他们的军队去攻打鲁国。孔子听说这件事,对门下弟子说:“鲁国,是祖宗坟墓所在的地方,是我们出生的国家,我们的祖国危险到这种地步,诸位为什么不挺身而出呢?”子路请求前去,孔子制止了他。子张、子石请求前去救鲁,孔子也不答应。子贡请求前去救鲁,孔子答应他。而子贡也不负众望,成功地解救了鲁国。

【原文】

子曰:“学而不思①则罔②,思而不学则殆③。”

【注】

①思:思考,思索。②罔:迷惑、糊涂。③殆:疑惑、危险。

【译】

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容易迷惑不解。只是思考不学习,很危险。”

【解】

学而不思,人云亦云,当遇到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学说时,就容易感到迷惑。思而不学,闭门造车,沿着自己的想当然越走越远,容易偏激或走上歧路,所以是很危险的。

【原文】

子曰:“攻①乎异端②,斯害也已!”

【注】

①攻:攻击。②异端:不同的意见学说。

【译】

孔子说:“攻击不同于自己的学说,也是有害的啊!”

【解】

此句有三种解释:一、一门心思学习异端学说,是有害的;二、攻击异端学说,它们就失去危害了;三、攻击不同于自己的学说,也是有害的。第一种译法强调了儒家的中庸不偏执。第二种译法很大程度上是斗争哲学的反映。第三种译法则体现了儒家和而不同的气度。

【原文】

子曰:“由①,诲女②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