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有弹性的孩子更强大:好妈妈弹性教育40招
8483700000019

第19章 理想照进现实——培养孩子的期望弹性(2)

§§§第三节 有独立空间的孩子更自信

相信大家都听过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个小学生,他说他的日记有三本,每本内容都不一样,一个版本是写给老师看的,一个版本是写给爸爸妈妈看的,最后一个版本才是写给自己看的。其实,到了一定的年龄阶段,孩子便希望有一定的独立性,希望在自己可掌控的秘密王国里自我消化、处理一些困扰与危机;如果大人发现并强行解决,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

生活中,大人总是出现在孩子的周围,尤其是这样的独生子女时代,大人们害怕自己做得不够细致周到,孩子就会出现各种不好的状况,担心孩子的安全。而孩子却为了保留自己的小秘密而大费周折。于是,一幕幕的家庭“对抗赛”上演了,让孩子不得不在“赛后”将自己越藏越深。

洪雅刚刚上了寄宿制的小学,就认识了同宿舍的春晓。春晓有着姣好的容貌,而且春晓的家长一有空就来看她,看起来春晓是个白雪公主似的大小姐。洪雅本来觉得春晓是个和善的同学,特别愿意接近她,但春晓的父母提出请洪雅做春晓的“卧底”, 只要她好好做“眼线”,及时反馈“线索”,就会每个月付给洪雅一笔500元的“卧底费”!洪雅自然乐此不疲。为了做卧底,洪雅尽可能地和春晓多待在一起,一起上自习、吃饭,并取得她的信任。这样,就可以在她不设防的情况下,了解她的行踪和照顾她。对洪雅来说这是件很简单的事情。

于是校园里多了一对情同姐妹的好伙伴,而春晓却不知道一直以来自己最好的朋友洪雅是“卧底”,而且是自己父母派来的“眼线”。她什么话都和洪雅讲,而洪雅也会把这些转述给春晓的父母。

后来有一次春晓摔倒了,父母竟然立刻赶了过来,这让春晓得知了真相,很是伤心。

春晓的友谊在人看来似乎有点可悲了。春晓的家长由于工作忙、孩子住校,跟孩子接触的时间越来越少,对孩子在校的情况了解不多,担心春晓的生活起居及学习情况,这本无可厚非,但找人当卧底却是对自己孩子的不尊重。春晓有自己选择朋友的权利,可是被动地接受了父母安排的好朋友,自然伤心了。

有时候家长直接询问孩子,往往会引起孩子的反感和回避,而家长通过与孩子交流更容易的室友侧面了解一些情况,未尝不可,但不必过度监视,将孩子的一切当作洪水猛兽般对待。这样只会让孩子对家长的防备心更强,更不容易让大人走进他们的世界。相比较而言,给孩子一些自由处理事务的空间,教给孩子独立生活学习的方法,才是最隐形的关爱,也会让孩子更舒心。

著名的教育工作者孙云晓说:“狼在笼子里双目低垂,视游人而不见,不发威,不倦怠,不虚张声势地吼叫,不肯安于现状地昏睡,更不屑于低三下四地向人们乞讨食物。尽管身陷笼中,它那富有弹性的脚步和充满活力的肌肉总是给人一种向前的节奏和冲动;它在笼子里迅速走动,撞到铁栏扭头再走,让人感觉它时刻都在准备着破笼而出,不返山林誓不罢休。它们虽然很安全,不用努力就能够吃得很好,但是它们很向往以前自由自在的生活。”

而孙晓云却以此来形容现在的父母正在辛辛苦苦地酝酿着孩子的悲剧命运,争分夺秒地在孩子的成长中制造苦难。实际上,我们的父母在和自己作战,用自己的奋斗来击毁自己的目标。父母限制孩子的自由,实际上是在制造孩子与自己的距离,在某些时候会导致“控制”和“反控制”的斗争愈演愈烈。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一点不监视孩子的所作所为,完全放任自流又是绝对不现实的。为了使孩子健康成长,父母们不得不看得紧,甚至暗中监视孩子的行为。而这种行为一旦被孩子觉察,又会引起孩子的抵触,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会产生更多的问题,这又使得父母更加担心孩子的举动,间谍活动会更频繁。这似乎让父母与孩子的关系走入了一个无法摆脱的怪圈。

其实我们大可不必悲观失望,这并不是什么无法解决的问题,只需多多注意观察孩子的日常表现,从他们的日常举止中发现问题。如果孩子在生活中出现苦恼、烦躁、情绪低落,学习成绩明显下降,和新朋友交往有障碍等问题,就需要父母表现出更多的爱与耐心来,避免采取粗暴的手段。因为父母的目的不是发泄自己的愤怒,而是帮助孩子改正错误,使他们健康成长。所以,直截了当地找孩子来心平气和地谈话,针对孩子的问题及困惑采取有效的措施,同时寻求专家的帮助,才是较为妥当的方法。

给父母支招

1.要会倾听孩子的话。多听少说,耐心听孩子讲话,可以让孩子激动的情绪变得平静,并让孩子建立起对你的信任。倾听的同时还能体会孩子的意思和感受,让孩子感觉到你的关心与爱护。切记不要唠叨和说教。

2.体谅孩子的烦躁。你做好饭了,他不想吃,还发脾气,这就要考虑到孩子此时的心理,是否承受着压力或负面情绪。必须站在他们的位置上去理解和思考问题,而不是单纯责怪孩子不懂父母的关爱之心。

3.接受孩子。尊重孩子并接纳孩子身上的优点和缺点,积极引导孩子完善自己,要相信孩子身上的那些坏毛病通过大人的积极引导一定可以改掉。

4.真诚地对待孩子。以真诚的父母之心、朋友之情和爱对待孩子,假如孩子感觉受到了监视,要耐心地跟孩子讲道理,并表示歉意。而后,孩子回应你的也一定是真诚和爱,如此沟通才能做到亲子零距离。

§§§第四节 耐心听一听孩子的心声

在大人的眼里,如今的孩子幸福得不得了,衣食无忧不说,还要什么有什么,最重要的是还有那么多长辈关爱和呵护着,可谓是集众多关爱于一身啊!可是,孩子的感受却与大人截然不同。他们不愿意被家长们过分干涉,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特别是大人们对孩子行为上的过多限制和管束更是让孩子很反感,这还导致孩子经常不听话的情况出现。

其实,大人在羡慕如今孩子得到太多的同时,也该看到孩子真实的成长情况。从呱呱落地开始,孩子就在大人规定和管束下,为达到父母要求的学习成绩而埋头苦读,恨不得什么都会,什么都是出类拔萃的,他们自由的空间确实很少。而孩子的反抗与不听话,只是在传达自己想要表达这种状况的心声——有一个宽松和谐的成长空间,以及爸爸妈妈的理解。

榕榕从小生活在万千宠爱的环境里,有着强烈的虚荣心。和一群小孩在一起游戏,如果榕榕不能成为其中的主导和焦点,她便会无缘无故地委屈,生气发脾气,说话尖酸刻薄。

妈妈发现了榕榕的这些坏习惯,于是多次告诉榕榕,小朋友之间应该互相谦让。榕榕不怎么说话,有时候也会反驳妈妈,说那些小孩子都是比她小的,就应该听她的。然后不管妈妈说什么话,榕榕就随便找个理由溜出去,根本不顾妈妈在那里苦口婆心。

但是一回到老家,同龄的姐姐弟弟面前,榕榕又完全变成了忠厚老实的样子,完全没有了在家时的嚣张。起初妈妈不解,就问榕榕,老家的小表姐也挺凶悍的,她怎么就能忍受得了呢。榕榕便跟妈妈说,这是姐姐的地盘呀。

妈妈这才明白,原来榕榕听话,还是要分场合的。于是,便告诉榕榕,不管在哪儿都要和小朋友好好相处。榕榕听了,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榕榕并不是不知道小孩之间的友情其实也需要维护,她总以为自己是生活圈子的中心,小朋友们都要听她的,即使妈妈多次劝说她也还是这样。直到后来回了老家,榕榕却一反常态,虽然她的理由确实让妈妈吃惊,但好在榕榕总算明白了其实自己在哪个圈子都不是中心,与朋友相处要懂得忍让。

生活中,孩子不听大人的话,大多是因为孩子没有听懂大人的话,不了解大人的心意。这时,如果大人暴躁恼怒,甚至用带刺的语言刺伤孩子的自尊心,那么孩子的上进心便受到了打击,甚至导致孩子自暴自弃,不愿意再参与社会交往了。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教师和家长都应该积极鼓励和引导,让孩子明白自己的真正用意,这样孩子才会接受你的建议,才会更容易激发孩子的上进心。

《少年儿童研究》杂志的主编在创刊的时候,就是以此确定办刊格言的。他说:“教育宝宝的前提是了解宝宝,了解宝宝的前提是尊重宝宝。”并将这两句话作为给关心孩子的家长们的赠言。主编还说,复杂的对象,简单的教育,正是教育困难的重要原因。所谓复杂,是说今日宝宝接受了大量复杂的信息,由于难以消化、难以适应而产生了复杂心态,甚至模糊了与成人的界限;所谓简单,是指当前教育仍在原有的体制内循环,父母由于无法面对“新人类”新世界而显得尴尬,甚至连自己也困惑不已。 如果以简单的教育对待复杂的对象,也必然导致教育无效或失败。若想真正尊重宝宝和了解宝宝,并不容易。

正如读书一样,世界上的书浩如烟海,其中最难读懂的是“子女”这部无字之书。孩子的不听话,很大程度上是他们不明白家长的意思。做父母的要透过子女的内心世界,读懂他们的每一天、每一年。孩子心里的幸福和快乐是什么,应该由孩子说了算。大人一味地包揽和代替,其实是白费力气。具体说来,大人们要多陪孩子玩一玩,要耐心听孩子讲话,要与老师保持联系,这样才会听得到孩子们的心声,了解到孩子们的感受。

要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适当地留些空间给他们,让他们的身心有自由舒展的机会,这样他们便可以与大人们彼此理解,才能更好地沟通。

给父母支招

1.在孩子面前要学会当听众。在孩子成长的各个年龄段,都需要家长换位思考,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对幼小的孩子来说,他们往往缺乏表达和体验能力,这个时期孩子最有效的宣泄方式是游戏。稍大的孩子产生了独立意识,而同伴交流是比较有效的方法。

2.应提供更多空间扩大活动渠道。学校和社会应提供包括体育、娱乐在内的更广阔的活动空间。

3.父母要处处文明行事,不在孩子面前争吵,凡事讲道理,讲平等,让孩子耳濡目染文明的气息。习惯了用命令来要求孩子的家长,既要严格要求孩子,又要尊重孩子;即使孩子很不听话,也不能打孩子,要理解和帮助孩子渡过心理难关。

4.情商培养很重要,要让孩子体验到家长的诚意。传统教育不重视培养情商,一些学生长期生活在压抑、焦虑的消极情绪中,很少体验到成功和快乐,最终导致了性格的扭曲。所以家长应耐心表达诚意以及关心,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情,让孩子更懂得大人的心,明白大人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