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有弹性的孩子更强大:好妈妈弹性教育40招
8483700000011

第11章 好习惯自己养成——培养孩子的管理弹性(2)

§§§第三节 想要和爸爸换换位子,就让他试着做

长大对每一个孩子来说,是一种自由,一种解脱,一种锻炼,一种幸福。孩子们不停地幻想着长大之后可以独自一人自由自在地骑自行车去外面踏青,欣赏绿茵草地、鲜艳花朵;假期里,与好朋友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一起去旅行,不受家长的限制;还可以没有拘束地戴上耳机,轻松地享受音乐,观赏电影,而不是一味地背英文单词。长大对他们有着一种强大的吸引力,让孩子梦寐以求、朝思暮想地盼着,盼着……他们的心中只有一个声音:我要长大。

孩子渴望长大的声音,表现在过生日的时候,他们会挺胸抬头地告诉家人他长大了,可以做很多事情了,甚至还可以做爸爸妈妈。其实,孩子渴望长大,只是因为他们羡慕大人什么事都可以自己做主,随时可以去自己想去的地方而不受约束,而在这些自由背后的无奈与责任,孩子却没有发现。既然他们迫切渴望尝试做大人,不如就让他们尝试一下,在孩子经历了大人的自由与责任后,可能就没有那么迫切地想要长大了。因为他们会发现在爸爸位子的背后也有很多艰辛,也就不会再缠着你要做家长了。

豆豆的妈妈觉得豆豆长得比同龄的孩子都小,所以才给他取了这个名字。可别看豆豆长得小小的,他的心一点也不小。在豆豆三岁的时候,他便兴奋地跟妈妈要果冻吃。妈妈说豆豆还太小,不能吃果冻。豆豆不高兴了,还拿爸爸的话顶撞妈妈,非说三岁就可以吃。妈妈就说这个果冻豆豆吃了非常危险啊,接着讲了很多小朋友吃果冻受伤的事件,豆豆听了这些才安静下来,不嚷嚷着要吃果冻了。

豆豆有一次放学回家,看到爸爸的胳膊上戴着袖章很神气,便吵着也要那样的一副套袖。爸爸说那是他们工作时候用的,不能拿去玩,豆豆却一本正经地说他也要拿那个工作用。而爸爸忙着工作,根本就没时间理会豆豆,豆豆在一边哼哼,爸爸还是不理他。奶奶看不过去,就说要给豆豆做一副,用红色的尼龙来做,比爸爸的那个还要光鲜。豆豆竟一点也不讲道理地说就要爸爸的,爸爸还是不搭理他,豆豆只好作罢。等到晚上,和爸爸躺在床上的时候,豆豆又开始闹着要爸爸的袖章,爸爸一气之下干脆闭上眼睛装睡。豆豆竟伤心地哭了起来,大声说着:“等我长大了以后变成了爸爸,我就可以戴这种套袖了!”他喋喋不休,抽抽噎噎,还用手捂着哭泣的脸,似乎受了多大的委屈。妈妈闻声过去哄他,可豆豆根本就不搭理,还趁势拉过被子盖住了脸。

还有一次,姥姥准备带豆豆到乡下舅奶奶家去玩。恰逢《天气预报》说这两天降温厉害,加之已经下了一整天的雨,窗外刮着很大的风。姥姥要给豆豆换上一件厚一点的外套,豆豆看爸爸根本没有添衣服,于是也不愿意穿厚外套。豆豆的嘴里不停地嘟囔着:“等我长大了以后变成了爸爸,我就不换这衣服,我要把这件衣服弄得破破的,扔到垃圾桶去,哼!”

豆豆每做一件事情都会提到爸爸,爸爸说三岁以后可以吃果冻,豆豆就得等到三岁以后再要求吃果冻;爸爸戴着袖章的样子深深刺激到了豆豆,豆豆便盼望着自己将来可以像爸爸一样;看到爸爸不穿厚衣服,豆豆也不想穿……爸爸一直像一个榜样,在豆豆的眼里,是一切事情的标准,他也希望能成为爸爸一样自己做主的人,并时刻准备着迎接这一时刻的到来。豆豆还经常私下和爸爸商量着做个游戏,那就是要交换角色。虽然爸爸一听豆豆的游戏规则,就立刻闭上眼装睡觉,但是豆豆却乐此不疲,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要和爸爸交换位子的想法。

在众多孩子眼里,爸爸一直是他们崇拜的对象,因为爸爸有力量,爸爸可以管理家里的事务,在家里是举足轻重的角色。他们希望和爸爸交换位子,拥有爸爸那些光鲜的权力,掌管一家,而不是被动地听大人的话。

小孩子永远体会不到大人的烦恼,而总是看到大人们安排自己去做这做那,因此期盼有一天大人也能按照他们的意愿去做点什么,而且这种想法越发强烈。既然这样,大人们不妨也给孩子们放放权力,让他们体验当家长的感觉,或许他们会学到更多。

鲁迅自幼聪颖勤奋,在绍兴城里一所著名的私塾——三味书屋跟随寿镜吾老师学习,在那里攻读诗书近五年。

在此期间,鲁迅的家庭恰逢巨变,祖父因科场案被逮捕入狱,父亲长期患病,鲁迅不得不到当铺卖掉家里值钱的东西,然后再去药店给父亲买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鲁迅好几次都要放弃学业了,但是母亲就是不同意。

有一次,父亲病重,鲁迅一大早就去了当铺和药店,回到书屋的时候,老师已经开始上课了。老师看到他迟到了,就生气地说:“十几岁的学生,还睡懒觉,上课迟到。下次再迟到就别来了。”鲁迅听了,点点头,没有做任何辩解,因为鲁迅已经学会了他父亲遇事不随便解释的习惯,所以只是低着头默默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平静地继续听课。可是谁也没有想到,鲁迅平静的外表下,却早已暗暗做了决定。第二天鲁迅早早地来到学校,他在书桌右上角用刀刻了一个“早”字,心里暗暗地许下诺言,以后一定要早起,不能再迟到了。

以后的日子里,鲁迅父亲的病更重了,家里很多活都落在了鲁迅的肩上,他更频繁地到当铺去卖东西,然后到药店去买药。他每天天不亮就早早起床,料理好家里的事情,然后再到当铺和药店,之后又急急忙忙地跑到私塾去上课。可是他再也没有迟到过。因为每当鲁迅气喘吁吁地准时跑进私塾,看到课桌上的“早”字,都会觉得欣慰和开心。他不仅能照料好家里人,还比别人更用功读书,将来一定能做个好爸爸。

后来父亲去世了,鲁迅还是很早地到书屋读书,直到他十八岁那年考入免费的江南水师学堂;后来又公费到日本留学,学习西医。他一直以三味书屋的“早”字勉励自己,终于成为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倡导者,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鲁迅写“早”,其实不仅仅是要提醒自己要早到校,而且是在做一个一生都能恪守的信条——对家人的责任与义务。鲁迅写下“早”字的人生座右铭,践行了他对于责任的肯定,以及标准。他不仅照顾得好家人,更是以严苛的要求规范自己,培养了自己的优秀品质。其实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座右铭,而父亲的任何行为言语都会成为孩子人生的方向。

实际上,成长不仅仅是享受,更是蜕变,是责任,是义务。孩子想要充当爸爸的角色,就是一种想要蜕变的潜意识。大人们不要觉得孩子是在无理取闹,而是应该珍惜孩子的这种意识,抓住机遇,以家长的榜样作用引导孩子刻苦学习,培养其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为今后的人格健全发展奠定基础。

给父母支招

1.发挥孩子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孩子出现想要和爸爸交换角色的意愿时,就要培养孩子的心态调节能力,静心来帮助孩子发现爸爸所具有的优点,激发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习爸爸具有的优点。而爸爸也要以严苛的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成为孩子可以学习的榜样。

2.充分利用爸爸的模范作用,教给孩子生活中应具备的责任心。既然孩子喜欢做大人,自然也会学着大人的样子做事,而这时大人就要事事要求自己做到最好,这样孩子就有了榜样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学到大人应该承担的责任,从而明白大人的用心良苦,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3.学会配合孩子。孩子想要做大人,在做大人的时候,可能会指挥扮演孩子的家长做这做那,只要不过分就可以配合他们,让他们知道其实管孩子也是很难的。从而让他们知道大人的辛苦,这样可以更好地方便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流,相互体谅对方。

§§§第四节 孩子抱怨被管,渴望适当放权的自由

小孩虽然很小,但却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有时候无法与大人的想法契合,无法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从而产生抱怨的情绪。家长如果不懂得循循善诱,而是太过于紧张,对孩子进行强制性的管教,还警告孩子不要做什么,孩子就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甚至会对家长权威产生反感,说出“小孩儿为什么就非得听大人的话啊”之类的话。

父母对孩子的管教是子女健康成长过程中所必需的,也是孩子成长中的引导棒。但是“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年代已经过去了,社会上到处都宣扬着要孩子自由发表言论,无束缚地进行成长。短时间内,孩子可能会屈服于你的棍棒之下,听从你的言行。然而,这无疑会在孩子心中造成阴影,等到积累到一定程度,孩子就会抱怨被管,甚至会不把大人的管教放在眼里。实际上,“管”最好也适度,父母没必要刻意设计孩子的每一步,而应让孩子顺其自然,放弃过去命令孩子“必须做这”“必须做那”的模式,为孩子提供宽松的家庭环境,改为询问“应该怎样做才好”,鼓励孩子自己摸索和创造,帮助孩子更好地管自己。

杨老师一有了孩子就下决心,绝不能让孩子这么受压抑束缚,被管得死死的,没有一点自由。因为自己从小就给父母管得太严,从小就怕家长、怕老师,做事小心翼翼,而且从来不会去争取自己的发言权。自他当了老师之后,就对家长的权威表现得非常反感,最烦的就是家长跟孩子说要听话,不许跟大人顶嘴,小孩子不懂的别多问,不许乱摸乱动,不许惹是生非……

自从儿子杨晓出生后,杨老师就一直尽力给孩子营造自由自在、充分解放天性的环境,绝不逼他学他不喜欢的东西,不勉强他顺遂自己的心愿。眼看着杨晓五岁半,快上小学了,杨老师一下子犯了难,也不知道杨晓以后能不能规规矩矩坐在座位上听讲,做大量的作业,适应课业繁重、没多少时间玩的生活。杨晓从小就在自由的环境里成长,想干吗干吗,跟一匹倔强的小野马差不多,要驯服他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可是杨晓还小,杨老师也不可能把他送到崇尚自由的国外去学习啊;在国内如果不通过“严格”的学校考试,杨晓说不定以后连个像样的工作都找不到。于是,杨老师就适当给杨晓灌输起有关上学之后的生活,教杨晓适应这种生活的办法,没想到杨晓接受得很快。在学校里,杨晓依旧天真快乐,并没有因为严苛的课堂教育而变得不开心,还在学校的教育环境中认识了很多朋友,也扩大了自己的认知范围,想象力更加丰富多彩,而且表现的机会也多了起来。杨晓每天很是开心,他告诉杨老师自己喜欢学校的生活。

一贯放养的杨晓非常适应学校生活,这让研究教育许多年的杨老师出乎意料,他所担心的杨晓会接受不了单调的课堂生活的情况根本没有发生,反倒是杨晓在其中如鱼得水,表现得很是开心。其实,孩子在每个成长阶段都有其成长的主动性,他们有能力并且可以主动适应这个成长环境的转变。大人们没有必要过多地操心,而是可以将这种权力交给孩子,毕竟子女能否成才,还得靠他的天赋与努力。父母只要尽到自己的责任就可以了,而不应担心孩子成长中的各种问题,处处指导帮助,否则在不经意间就会导致孩子自主管理的权力被剥夺。

父母都想给孩子最好的,而又不经意间常常把自己曾经渴望而没有得到的,当成最好、最重要的交给孩子。当我们被那种“饥渴感”蒙蔽时,就会忘记去看、去了解孩子真正需要什么,而是一股脑地将自己所认为最好的交给孩子。如果孩子并不缺少你所提及的,那么你的给予就是一种舒服的管制,会扼杀孩子追求他们想要的东西的想法。所以,大人们要看清孩子真正需要的,“管”只会让孩子更为叛逆,“放”却说不定会给孩子带来最美好的未来。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早在60年前就曾在他的教育著作中多次提到两个故事:一个是造就科学家的父亲——富兰克林的父亲,一个是造就科学家的母亲——爱迪生的母亲。避雷针的发明者、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说,他对科学的兴趣,就是小时候在父亲的工厂玩耍时培养起来的。爱迪生进校后三个月就被开除了,但他的母亲知道他不是坏孩子,允许他在家里随心所欲地做各种小实验,并在教育论著中大声疾呼:“解放小孩子的头脑,解放小孩子的双手,解放小孩子的嘴,解放小孩子的空间,解放小孩子的时间。”而这“五大解放”,就是要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孩子,让孩子自己去想,让孩子自己动手去干,让孩子自由提问和辩论,让孩子自己观察,自己作结论,使他们有一定时间、空间,去学习自己渴望学习的知识。

而陶行知认为家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家长必须先解放思想,给孩子自由的成长空间,让他们的心灵和梦想自由地翱翔,而不是一直沉浸于课业中。

我们从陶行知的教育观念中应当明白,不能让管制的家庭教育扼杀孩子心目中自主成长的萌芽。应该适当放权给孩子,让孩子在自己的意见中学会成长,并创建一个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良好家庭环境,积极引导孩子的成长。

但是太由着孩子的性子来,给孩子完全的自由,也挺让人担心的。因为过度的自由本质上接近于纵容甚至溺爱,而这些本来就会让孩子太过于自我。所以,要帮助孩子养成自爱、自信和安全感,在教育中最好既有爱也有约束。这样孩子便能够有效地得到家长引导,养成良好习惯,懂得为自己负责任,及早学会与人相处,而这些才是他们未来能力充分发展的基础和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