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圆融做人老练做事
8483600000065

第65章 先搞定人后搞定事,想钓鱼就要像鱼一样思考(1)

办事也是一门技术活,是很讲究技巧和策略的。办事技巧高明的人,总是可以使自己赢得主动,左右逢源,轻松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办事缺少技巧的人,却总是坐失良机,处处受限,寸步难行。

能否将事顺利办成,关键在于如何让对方放松心理戒备,对你言听计从,心甘情愿地为你办事。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自己,了解对方,以己之强,攻彼之弱,抓住对方的软肋,就能使自己处于强有力的地位,方寸不乱,稳操胜券,再难办的事情也能办成。

先入为主,开宗明义促下决心

面对犹豫踌躇的人,在与他们办事的过程时,经常需要提出你的意见,甚至替他们作决定。此时,明确地说出答案可以当成说服的手段。

例如,在服饰店镜子前比画许久的女士,常为该买这件还是那件衣服而伤脑筋,销售小姐如果能具体地提出意见:“长裙能表现出飘逸的美感,牛仔裤呈现潇洒的帅气。”往往能促使顾客作出决定。倘若仍无法选择时,不妨再告诉她:“你身材修长,穿牛仔裤更合适。”顾客或许一下就被你的话点醒立刻买下,这是高明的销售手法。

用简单而又令人惊讶的“断定法”来操纵对方,往往会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例如,某男子对自己心仪已久的女子说:“除了我以外,再也无人能让你幸福,只有我才最合适你。”老练的刑警在审讯犯人时,会在语气中偶尔插入这样的话:“你迟早要说出真相!落在我手上的人,没有一个能隐瞒住真相!”刑警重复地将这个信息灌输到犯人的脑海中,让他在无形中产生一种“我一定躲不过”的印象,而最终吐露实情。

另外一种促使对方下决心的方法是给人以绝处逢生感。

在说服的时候,如果仅指出对方的做法所产生的恶劣后果,就会使他因绝望而放弃自己的想法。相反,如果你在对方泄气的时候,给他指明一条出路,他肯定会十分高兴地采纳。

一位父亲就是利用人绝处逢生的心理来劝说儿子养成储蓄的习惯。

父:“孩子,好久前你就想买球棒,妈妈给你买了没有?”

子:“没有!”

父:“为什么不自己想想办法呢?”(引起对方的需求欲)

子:“可是我没有钱呀!”

父:“这样吧!从明天起,爸爸每天给你1元钱。你存1个月后,该有多少钱了?”

子:“30元呀!”

父:“两个月以后你就有60元了,60元可就够买球棒的了。不过,这两个月中,你必须不花钱买其他东西。”

子(高兴地):“那我就不用等妈妈买了。”

父:“是呀,你以前没有球棒,当时感觉怎么样呢(使对方产生绝望感)?现在你把零用钱储蓄起来,就可以买到新的球棒,你的朋友看到你有了新球棒会怎样?你有没有必要存钱呀?”

伏尔泰说:“判断一个人凭的是他的问题,而不是他的回答。”的确,要想给人以绝处逢生感就得把问题提好。这类提问,不仅能使你有条不紊地诱导对方,而且还有助于对方整理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投其所好,巧下诱饵见机收网

要想通融事,必先通融人。不先把人搞定,就无法把事搞定。而搞定人的方法有很多,“投其所好”便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俗话说:“不怕对方不上套,就怕对方没爱好。”

世上所有的事情都是由人办的。所以,与其苦心孤诣地琢磨事,不如尽心尽力地琢磨人。把人搞明白了,事情也就搞清楚了,把人搞定了,事情也就搞定了。

战国时的张仪,学了一套“纵横术”,带了几个乡人到楚国去求富贵。但事与愿违,在楚国穷困得无以聊生,生活异常拮据,同去的人挨不下去了,便怨气冲天,都嚷着要回家去。

张仪说:“你们是不是因为穷了,享受不到什么快乐就要回去呢?这样吧,再挨几天,不是我夸口,只要见到楚王之后,我保管大家吃喝不愁,否则的话,你们可敲碎我张仪的门牙!”

那时候,楚王正宠爱着两个美人,一个是南后,一个是郑袖。

张仪那天见到了楚王,楚王十分不高兴。张仪就说:“我到这里很久了,大王还不给我一点事做。如果大王真的不想用我的话,请准我离开这里,去晋国跑一趟,到那边碰一碰运气!”

“好吧,你只管去吧!”楚王巴不得他赶快离开,便一口答应。

“当然,不管那边有没有机会,我还是要回来一次的。”张仪说,“但请问大王,需要从晋国带些什么吗?譬如那边的土特产,您若喜欢,我可顺便带一些回来。”

楚王冷冷地扫了他一眼,淡淡地说:“金银珠宝、象牙犀角,本国多的是,对于晋国的东西,没什么可稀罕的。”

“大王就不喜欢那边的美女吗?”这句话像电流一样击中了楚王,他眼睛一亮,连忙问:“什么?你说的是什么?”

“我说的是晋国的美女。”张仪一本正经地说,还做起手势向楚王解释,“那真是妙呀!漂亮极了!晋国的女人,哪一个不似仙女一样?粉红的脸颊,雪白的肌肤,头发黑得发亮,走起路来如风吹杨柳,说话娇娇滴滴,简直比银铃还清脆。正所谓比花花枯谢,对月月无光,云鬓压衡岳,裙带系湘江……”

这席话引得楚王的眼珠一直跟着张仪的手势转,连嘴巴也合不上。“对!对!对!本国是一个荒僻地区,我从未见过晋国的那些小娃儿,你不说,我倒忘了,那你就给我去办,多带些名贵的土特产回来吧!”

“不过,大王,没货款办事可就难了。”

“那还用说,货款是少不了的。”楚王立即给了张仪很多银子,让他尽快去办。

张仪领到银子后,又故意把这消息传开,直传到南后和郑袖的耳朵里。两个人一听,大为恐慌,连忙派人去向张仪疏通,告诉他说:“我们听说张先生奉楚王之命到晋国去买土特产,特地送上盘缠,给先生做个路费!”因此,张仪又得了一笔钱。

张仪要去晋国了,他在向楚王辞行时,装出依依不舍的样子,说:“我这一次到晋国去,路途远,交通不便,不知哪一天可以回来,请大王赐我几杯酒,给我壮壮胆吧。”

“行,行!”楚王客气地叫人赐酒给张仪壮胆。

张仪饮了几杯,脸红起来,又装模作样地拜请楚王,说:“这里没有别的人,敢请大王特别开恩,叫最信得过的人出来,亲手再赐我几杯,给我更大的鼓励和勇气。”

“可以,不成问题,只要你能早日完成你的使命!”

楚王看在“土特产”份上,特别把最宠爱的南后和郑袖请了出来,轮流给张仪敬酒。

张仪一见,连酒都不敢饮了,“扑通”一声跪在楚王面前,说:“请大王把我杀了吧,我欺骗大王了。”

“为什么?”楚王惊讶不已。

张仪说:“我走遍天下,从未见到有哪个长得比大王这两位贵妃漂亮的。过去我对大王说过要去找‘土特产’,那是没有见过贵妃之故,现在见了,觉得把大王给欺骗了,罪该万死!”

楚王松了口气,对张仪说:“我以为是什么呢,那你不必起程了,也不必介意。我明白,天下就根本没有谁会比得上我的爱妃,是不是?”又连忙向左右两个贵妃献殷勤,做了个怪样。

南后和郑袖同时眨两下眼、嘴角一撇:“嗯!”

从此,楚王改变了对张仪的态度,张仪也落得个岁岁平安。

在这个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到楚王的弱点就是爱女色,而南后和郑袖的弱点则是害怕有人夺去她们的地位。张仪正是抓住这些人的弱点,从他们身上赚取了许多银两。当然,张仪日后的发达比这个要大得多,这只是张仪小试了一牛刀而已。但给了我们很大启迪,那就是不一定非要认识有权势的人才能办好事,只要稍微动点脑筋,照样可以把难办的事情办好,关键在于你是否能够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投其所好,并让对方认可,这样才能很轻松地求得有权势的人帮你把事情办好。

欲擒故纵,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在做决定时,如果过早地行动,会让我们悖于道义、有违良心而陷入被动的处境。所以智者做事不会操之过急,他们懂得“欲擒故纵”的道理,通过放任对方,使他放松戒备,充分暴露自己,然后再把他捉住会更加容易。

等其恶行引发众怒后再擒拿敌手,最后水到渠成地实现自己的目的。

求人办事,千万别心急,用点心机,欲擒故纵,反而更容易有成效。

郑庄公的母亲姜氏生有两个儿子,老大就是庄公,老二叫共叔段。姜氏对共叔段特别偏爱,几次请求郑武公立共叔段为世子,武公都没有同意。

武公死后,长子继位,是为郑庄公。姜氏见扶植共叔段的计划失败,转而请求庄公将京邑封给共叔段,庄公不好推辞,只好答应了。

郑国大夫知道后,立即面见庄公说:“分封的都城,它的周围超过三百丈的,就会对国家有害。按照先王的制度规定,国内大城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城不能超过国都的五分之一,小城不能超过国都的九分之一。现在将京邑封给共叔段,不合法度。这样下去恐怕您将控制不住他。”

庄公答道:“母亲喜欢这样,我怎么能让她不高兴呢?”

大夫又说:“姜氏哪里有满足的时候!不如早想办法处置,不要使她的势力滋长蔓延,蔓延了就很难解决,就像蔓草不能除得干净一样。”

庄公沉吟了一会儿,说:“多行不义必自毙。你姑且等着吧!”

其实,郑庄公心里早已有了对付共叔段的方略。他知道自己现在的力量还不够强大,共叔段又有母后的支持,要除掉共叔段还比较困难,不如先让他尽力表演,等到其罪恶昭著后,再进行讨伐,一举除之。

共叔段到了京邑后,将城进一步扩大,还逐渐把郑国的西部和北部的一些地方据为己有。

公子吕见此情形十分着急,对庄公说:“国家不能使百姓有两个君主统治的情况出现,您要怎么办?请早下决心。要把国家传给共叔段,那么就让我奉他为君,如果不传给他,就请除掉他。不要使百姓产生二心。”

庄公回答说:“你不用担心,也不用除他,他将要遭受祸端的。”

此后,共叔段又将他的地盘向东北扩展到与卫国接壤。此时,子封又来见庄公,说:“应该除掉共叔段了,让他再扩大土地,就要得到民心了。”

庄公都说:“他多行不义,人民不会拥护他。土地虽然扩大了,但一定会崩溃的。”

共叔段见庄公屡屡退让,以为庄公怕他,更加有恃无恐。他集合民众,修缮城墙,收集粮草,修整装备武器,编组战车,并与母亲姜氏约定日期让她作为内应,企图偷袭郑国都城,篡位夺权。

庄公对共叔段的一举一动早已看在眼里,并有防备。当他得知共叔段与姜氏约定的行动日期后,就命大将子封率领二百乘兵车提前进攻京邑,历数共叔段的叛君罪行,京邑的百姓也起来响应,反攻共叔段,共叔段弃城而逃,后畏罪自杀。他的母亲姜氏也因无颜见庄公而离开宫廷。

郑庄公运用“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的谋略,很轻松地除掉了王位竞争对手。他考虑到共叔段毕竟是自己的弟弟,如果一开始就对共叔段大加讨伐,别人会说他不讲亲情,在道义上他会站不住脚。所以他先让共叔段坏下去,让大家都看清楚了是非曲直,才顺理成章地出兵。

我们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亦是同理。比如大家关注度较高的情场,男人最钟情的女人是那些会吊自己胃口的女人,欲擒故纵、若即若离才会让他的感情升温。

采用欲擒故纵这一策略时,立点在“擒”,故“纵”时应积极地“纵”,即表面上不动声色,让对方觉察不到自己的真实意图,自己暗中做好“擒”的准备。

巧言激将,树怕剥皮人怕激气

中国有句话叫:“请将不如激将。”为了让对方动摇或改变原来的立场和态度,利用一些略带贬损意义的、不太公正的话给对方罩上一顶“帽子”,而对方一旦被罩上这顶帽子,就会激起一种极力维护自我良好形象的欲望,从而用语言或行动表明自己不是这样的,自动地改变原来的立场和态度。求人时,尤其是求助于人的时候,就得摸透对方的心理,不妨采用一下激将法,让他尽力帮你把事办好,以显示其能力。

我们先来看一个历史故事。

唐天祐年间,叛臣朱全忠用计诱骗五路兵马反叛驻守太原的晋王李克用。叛军中有一员猛将高思继异常勇猛,善用飞刀,百步取人首级,后来被李存孝生擒。李存孝本想留他在帐前听用,高思继执意要回山东老家过田园生活,以此改恶从善。后来,李存孝被奸臣康立君、李存倍所害。朱全忠闻李存孝已死,又发兵来犯,其帐前王彦章不仅勇猛盖世,且智谋过人。晋王将士皆哑然相对,无人请战。晋王见状,痛哭一场,长子李嗣源说道:“昔日降将高思继闲居山东郓州,何不请他迎敌?”晋王闻言大喜,遂命李嗣源前往山东求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