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晋时归
848000000076

第76章 王猛出山 (一)(1)

第44章 王猛出山(一)(1)

唐一明呵呵地笑了笑,反问道:“小黄,你知道三顾茅庐的故事吗?”

“三顾茅庐?好像听说过,是不是说刘备去请诸葛亮啊?”黄二并不敢肯定,用疑问的口气说道。

唐一明点了点头,扭脸看了看金勇,又问道:“金兄,你知道吗?”

金勇轻轻地点了点头,“嗯”了一声,缓缓地说道:“诸葛亮是个大才之人,刘备当时缺少那样的大才,所以带着关羽和张飞亲自去请,结果连续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最终打动了诸葛亮的心,才把他请出山的。”

“哦,我懂了。将军亲自去请王猛,也就是说王猛是个大才之人,也要学学刘备,三顾茅庐对吗?”黄二一边搀扶着唐一明,一边似有所悟地说道。

唐一明哈哈地笑了两声,夸赞道:“小黄,你果然是个聪明之人,一点就通。等我把王先生给请出山了,到时候你们也要多学习学习兵法,为以后当将军做个准备。”

“当将军啊?将军,我真的能当上将军吗?”黄二十分激动地问道。

“当然能当了,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难道你不想当将军吗?”唐一明边走便问道。

“想!做梦都想!可是这之前别说将军,就连个都尉都很难当,我们是乞活军,无论立下了什么功劳,都没有爵位和官职的封赏,只要给我们多一点的粮食,我们就心满意足。自从跟随将军之后,没想到我还能当上都尉。哈哈,以后我还要当将军,当个像将军一样的将军。”黄二的脸上扬起了一脸的喜悦,信誓旦旦地说道。

唐一明微微地点了点头,慢条斯理地说道:“嗯,小黄,既然你有这个志向,就朝那个方向走,以后上战场了多杀敌立功,等以后也好当个将军。”

“是的将军,我一定听将军的。”黄二高兴地回答道。

金勇笑了笑,淡淡地说道:“我不求什么官爵,只要能杀胡虏,多救一些咱汉人的百姓,要我做什么我都愿意。”

“哈哈,金勇,将军说了,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个好士兵,看来你就是那个不好的士兵。哈哈哈!”黄二听到金勇的话,便立刻和他开起了玩笑。

金勇脸上一怔,然后也哈哈哈地笑了起来,高兴地说道:“小黄,你放心,等以后你上阵杀敌的时候,我也跟你一起去,你杀到哪里我就杀到哪里,看你杀的胡虏多,还是我杀的胡虏多,到时候比一比,看看到底我是不是一个好士兵。”

“比就比,谁怕谁啊!”黄二脸上显出了一脸的严肃,大声地叫了出来。

唐一明知道黄二认真了,当即说道:“好了,等上战场了你们再比,现在给我安静,一起到王先生的家里。”

黄二瞟了金勇一眼,见他目光如炬,身形瘦弱,面若白玉,怎么看都像一个病秧子,心中缓缓地想道:“这个瘦了吧唧的人,看着就不怎么结实,为什么他一杀起胡虏来,就显得那么的干脆利落呢?我真是想不通,我绝对不能输给这样的一个病秧子。哼!金勇,你就等着瞧吧,等下次再打仗了,我一定要杀死更多的胡虏。”

金勇眼睛的余光看了一样独眼的黄二,见他身形宽阔和强壮,肌肉结结实实的,完完全全的是一个硬朗的汉子,他看到黄二有点认真了,嘴角只是淡淡地一笑,什么也没有说。

森林中一片寂静,三个人也没有了话语,黄二和金勇搀扶着唐一明,慢慢地向前走着,过了不多久,便来到了一处桃园。三个人穿过桃园,便看见了一座小木屋赫然映入了他们的眼帘。木屋里亮着微弱的灯光,将那周围的黑暗给驱散。

唐一明看到那座木屋,心中显得无比的高兴,白天的时候他问王猛在乱世生存的良方,王猛却叫他黑夜到他的住处,这其中到底是什么意思,唐一明一直没有猜测出来。越临近那座木屋,光线也就越发的强烈,唐一明低声对黄二和金勇说道:“咱们算是到了,一会儿你们都给我安静下来,静静地在门外等着我,知道了吗?”

黄二和金勇都同时点了点头,异口同声地回答道:“知道了将军!”

“兵者,诡道也……”

唐一明和黄二、金勇三个人走近了小木屋,却突然听到了从木屋里传出了王猛的声音。三个人到了木屋的门口,见王猛背对着门口,手中捧着一本书,正在朗朗地诵读着。

唐一明听到王猛的朗诵,心中微微一震,不禁大吃一惊:“他读的这书,似乎就是兵书,看来王猛涉猎广泛,对兵法也应该十分的精通。大才就是大才,不博览群书,怎么算的上大才呢?我虽然也是博览群书,可浏览的都是些小说,真正的历史典籍很少读,除了知道三十六计外,别的什么狗屁兵法我简直是一窍不通。”

唐一明的耳边还在响着王猛朗诵的声音,他没有敢打扰,和黄二、金勇两个人一起立在了门口,静静地聆听着王猛读的不知道哪本兵法的典籍。

过了好大一会儿,王猛才读完了手中的典籍,轻轻地放在了地上,然后直起了身子,拍打了一下身上的尘土,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淡淡地说道:“唐将军既然来了,为何不进屋里呢?”

唐一明听到王猛的话,便呵呵地笑了笑,见王猛转过了身子,便拱手说道:“恰才先生正在朗读诗书,我听先生读的津津有味,所以不敢打扰,就站在门口等先生读完。”

王猛哈哈地笑了起来,走到了门口,侧身伸出了一只手,欠身说道:“唐将军大驾光临,我王猛有失远迎,还请唐将军莫要怪罪。唐将军,里面请!”

唐一明听王猛一口一个唐将军,与之前见到他时大有不同,之前他们都以兄弟相称,一口一个景略兄、一明兄的叫,可这次到来,唐一明却感觉到生疏了许多。他向着王猛拜了一拜,然后走进了木屋里,来到了那张小桌子前,席地而坐。

“两位不一同进来吗?”王猛看到了站在门外的黄二和金勇,便轻声地问道。

金勇听到王猛说话,急忙拱手说道:“多谢先生好意,我等站在门外便可。”

“那就随你们吧,若是站累了,便可进来歇息一会儿。”王猛语气十分的平淡,径直走进了屋内,与唐一明对视而坐。

“景略兄,白天我向景略兄请教在乱世中生存的良方,景略兄让我到这里来,如今我已经来了,景略兄可否将良方相告?”唐一明坐在那张草席上,拱手说道。

王猛见唐一明身上穿着极为普通的衣服,便呵呵地笑道:“唐将军,良方便在你的心中,又何必明知故问呢?”

唐一明脸上一怔,缓缓地想道:“这王猛到底是不是吃错药了?上一次我们不是聊得挺开心的吗,为什么此次再来,便像换了一个人似的?良方在我心中?我当然知道最好的良方就是平定天下、一统河山了,这谁都知道,可是关键看怎么做,谁来一统天下。我现在连立足泰山都困难,还谈什么一统天下,我这次来就是要请你出山的,得到你的辅佐,别说小小的泰山,就是半壁江山也是不在话下。”

唐一明心中虽然如此的想,脸上的表情却依旧一副和颜悦色的样子,嘴上也十分客气地说道:“呵呵,景略兄,我今天来,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想请景略兄出山,助我一臂之力,一同结束这个乱世,建立一个太平盛世。不知道景略兄可否愿意出山助我一臂之力吗?”

王猛听完唐一明的话,脸上的表情丝毫没有变化,嘴角的那一抹淡淡的笑容依然清晰地挂在那里。他左手撑地,斜躺在草席上,右手伸进了怀里,轻轻地颤动着,只一小会儿,便将右手从怀里拿了出来,拇指和食指之间,竟然多了一个小小的泥球。

唐一明看到王猛搓着身上的泥灰,心中赞美道:“处变不惊,谈笑自若,而且还不拘于小节,表现率真。这种人,当真是天下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