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晋时归
848000000265

第265章 燕国使臣 (2)

第142章 燕国使臣 (2)

唐一明、王猛、赵全站在大厅的外面,他们三个人来了也有一小会儿了,也目睹了刚才的那一幕。

那刀疤脸看见了,也听见了,便急忙向前走了两步,躬身说道:“大燕使臣左将军慕舆干参见汉王。”

“杨元,你过来!”唐一明朝杨元召了召手,没有理会那个刀疤脸。

杨元低着头,径直走到了唐一明的身边,刚一靠近唐一明,便直接说道:“大王,这件事都是属下一个人的错,与众位兄弟无关,还请大王责罚。”

“哼,没有想到,你还挺讲义气的。不过,你辱没上官的罪,是不得不罚的。汉王,下官请汉王将这个目中无人的杨元治罪,按照大燕律令,应当处死。”慕舆干道。

唐一明冷冷地说道:“怎么治罪是我们汉军的事情,与你无关。”

慕舆干心中虽然有怒气,但是他见唐一明极有威严,便不敢吭声。

唐一明扭头对杨元道:“你是好样的,我的军队里,就应该要你这样的士兵。你……你现在是个排长吧?”

杨元点了点头,回答道:“是的大王。”

唐一明对身后的赵全说道:“赵全,我看你是不是少个参谋长?杨元忠心为主,踏实能干,再加上你比较精明,两个人若是经常待在一起,也能做出一些让人刮目相看的事情来。我看,杨元就给你做个参谋长吧。”

赵全看了看杨元,没有反对,唯唯诺诺地答道:“大王吩咐,属下遵命就是了。”

“谢大王提拔!”杨元欢喜地说道。

唐一明“嗯”了一声,当即说道:“好了,你们都散开吧,本王还要会一会这大燕的使臣。”

“是大王!”众人齐声答道。

众人散去,唐一明、王猛、赵全进入大厅。

“你……你刚才说你叫什么?”唐一明刚刚落座,看了一眼站在大厅里的慕舆干,便问道。

慕舆干此时比谁都气,他本来在蓟城生活的好好的,却突然接受到了这个命令。他本来不想来,可碍于慕舆根的面子,便硬着头皮,冒着严寒便从蓟城在半个月前,一路来到了泰山。他养尊处优惯了,在蓟城里何尝受过这样的气?

慕舆干象征性地拱了拱手,冷冷地说道:“汉王真是贵人多忘事啊,下官才刚刚说过名字,这还没有多久,汉王就不记得了。下官大燕使臣左将军慕舆干,参见汉王。”

唐一明听后,呵呵笑道:“原来是左将军到了,我听说燕国有八大将,其中一个人叫慕舆根,你和他的名字只差一个字,不知道你们是什么关系?”

慕舆干道:“慕舆根正是下官的堂兄,难得汉王还记得我们燕国的人啊。”

唐一明道:“记得记得,怎么不记得呢?只是不记得像你这样的无名之辈罢了。对了,陛下派你来干什么?”

慕舆干心中怒意大起,却始终不敢发作,因为在大厅的外面还有许多士兵站在那里,他不敢与自己的小命过不去,便缓缓地说道:“下官记得陛下封给大王是齐王,可大王觉得不好听,便让陛下该封你为汉王,这些都是陛下对大王的恩典。此次陛下派我前来,是来装运武器装备的,大队人马明日便到,我今天只是打个头站。”

“武器装备?什么武器装备?”唐一明道。

慕舆干楞了一下,急忙说道:“汉王是极有威严的人,说话应该是一言九鼎才对,当初汉王的军师王先生确实是这样给我们陛下说的,所以陛下才派我们来装运武器装备,汉王怎么能说不知道呢?”

唐一明扭头看了王猛一眼,问道:“王相国,有这等事?”

王猛“哦”了一声,便回答道:“启禀大王,确有此事。只是,当初属下是说用粮食来换,并非是让他们随便装运。回来之后,属下一直很忙,所以没有来得及跟大王说,还请大王见谅。”

唐一明道:“哦,既然是你说的,那就没有什么问题了,你的话就等于我的话。慕舆干将军,你都听见了,不知道你这次带来多少粮食?”

“粮食?陛下只吩咐我前来装运,却并没有说唐一明会要粮食来换取啊?我可是一点粮食都没有带,如果装运不到武器送到洛阳,只怕我的脑袋也要掉了。这该怎么办啊,该怎么办?”慕舆干的心里十分的纠结,缓缓地想道。

想了半天,慕舆干始终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也一直皱着眉头,没有说话。

“怎么?莫不是将军想白白取走?天下哪里有这等好事?本王的领地虽然很少,可是本王的百姓日夜加工这么多的武器装备,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如果就凭将军一句话,说运走就运走了,只怕本王的王位也该做不长久了。”唐一明道。

慕舆干支吾道:“这个嘛……这个……陛下没有吩咐我运粮食来,我还以为是你们都说好了,随便运呢。汉王,现在到了这种地步了,不如汉王先让我把武器装备装车,之后我再补上粮食,如何?”

唐一明呵呵笑道:“将军,你觉得这话你自己相信吗?”

慕舆干道:“这个……”

王猛此时向前跨了一步,说道:“慕舆干将军,不如这样吧。此地离济南城只有半天路程,看在你是第一次到我们泰山来,也看在我和慕舆根大人有点交情的份上,此次就给你一次例外,你用一车粮食换一车武器装备,这样你觉得怎么样?”

“不行不行,自古盐铁都是国家之根本,一车的武器装备可比一车粮食值钱多了,怎么能这样换呢?据我所知,大燕国的武器装备可是一车换三车粮食。我汉军的武器装备可要比你们的锋利和坚固多了,这样的武器,一车至少可以换六车粮食。”唐一明急忙说道。

慕舆干道:“汉王,这……这让我如何是好?”

王猛道:“大王,不如这样。反正我们是第一次跟燕国做买卖,一回生二回熟,第一次就少换一点粮食,一车武器装备换两车粮食,何况我们现在的粮食也基本上会消耗完了,再没有粮食的话,我们吃什么?大王,你觉得呢?”

慕舆干听到王猛的话,心中十分的欢喜,缓缓地想道:“果然不出兄长所料,泰山果然没有粮食了,看来他们以后还要依靠我大燕了,没有粮食他们怎么存活?先弄出第一批武器装备再说,反正兄长早有谋划。”

唐一明装出一番十分委屈的样子,当即说道:“好吧,那就依照相国所言。慕舆干将军,这样吧,一车武器装备换两车粮食,你觉得如何?”

慕舆干道:“汉王,去年大旱,燕国大部分农田都是颗粒无收,所以粮食也很紧张。济南城虽然有屯粮,但是也实在弄不出许多来。我看不如一车粮食换一车武器装备,您是陛下的妹夫,跟陛下是一家人,以后要是没有粮食了,就问陛下要,陛下肯定不会亏待汉王的。此次我确实没有从蓟城运来粮食,就请汉王让一步,如何?”

唐一明道:“好吧,那就这样办吧。赵全,好生招待慕舆干将军。王相国,咱们还有要事要办,这就走吧。”

“是,汉王。”王猛、赵全同时答道。

走出大厅,唐一明便对王猛说道:“军师,慕舆干此人的戏演得倒是不错啊?看来此事果然不出军师所料,是燕国故意跟我们打哈哈的。”

王猛笑道:“大王放心,所有的事情都准备好了,只等明天他们来换取武器装备了。”

唐一明笑了笑,和王猛并肩走出了葫芦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