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晋时归
848000000212

第212章 矛盾 (二)(2)

第114章 矛盾(二) (2)

唐一明早早地便带着孙虎下了泰山,一路朝葫芦谷里走去。

到了葫芦谷里,姚襄亲自接待,迎入到了他的住所。

“主公亲自造访,令属下始料不及,未曾远迎,还望主公恕罪。”姚襄和唐一明对面而坐,拱手说道。

唐一明笑了笑,说道:“姚酋长不必如此客气,大家都是一家人了。对了姚酋长,昨日我派人给你送来了一些法律的规定,你收到了吧?”

“收到了,那些法律规定确实很是精辟,不仅为百姓着想,也约束了一下军队的纪律,昨天我一收到就颁布下去了,就连部队我也按照主公的意思整编了。”姚襄答道。

唐一明道:“呵呵,姚酋长,你这里有两万军队,都是你们老羌的健儿,我也给你们起了一个番号,就独立军,由你出任军长,统领你的健儿们。另外,离这里不远的地方上,还有一个训练场,你们每天都可以到那里训练。”

“主公想的很是周到,令属下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姚襄道。

唐一明道:“呵呵,从此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你也是我的左膀右臂,我自然不会亏待你的。姚军长,我还有一件事,想和你商量一下。”

姚襄道:“主公有什么事情尽管吩咐便是了。”

“我知道你的部众里有许多汉民,那些汉民似乎和你们羌人生活的不是十分和睦。我想将这些汉民移居到泰山之上,让他们和其他汉民生活在一起,你看怎么样?”唐一明细细地问道。

姚襄想都没有想,说道:“主公,我既然归附于你,我的部下就是主公的部下。这些汉民都是属下在淮南一带招收的流民,才刚刚依附于我,难免会和我老羌产生一点摩擦和误会。既然主公提出了这个办法,我便将所有汉民全部让主公带走,随主公安排。”

唐一明见姚襄答应的如此爽快,便哈哈地笑了起来,解释道:“姚军长,其实,我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就是希望减少一些摩擦。你也知道,汉民和羌人之间难免会有所误会,我这样实行胡汉分制,也是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我会作出一些其他的办法,让汉民和羌人之间融合在一起的,毕竟我们都是一家人嘛!”

姚襄道:“主公的话属下明白,主公在此小坐,我这就去让姚苌去张罗一下,将所有汉民全部交给主公管辖。”

唐一明见姚襄站了起来,便点了点头。

孙虎见姚襄走了出去,便低声对唐一明说道:“主公,看来姚襄是真心投靠,没有二心了。”

唐一明轻轻地“嗯”了一声,淡淡地说道:“此时还不能够看出来是不是这个样子,还要经过一阵子的磨合后,才能够得知结果。如果姚襄真的是真心投靠的话,那事情就好办多了。”

姚襄、姚苌将葫芦谷里原先收留的所有汉民尽皆移交给了唐一明,唐一明将这两万多汉民全部带到山上,进行了妥善安顿,从此之后,泰山上便真正地开始了胡汉分制。

姚襄的羌军唐一明按照五千人为一个师,划分了四个师,正式赐予独立军的番号,并且正式任命姚襄为独立军军长,姚苌为独立军一师师长,姚益为二师师长,姚兰为三师师长,姚华为四师师长,其余团长、营长、排长等一类的职位,都由姚襄他们内部选拔,唐一明不参加干涉。

唐一明也正式将山下的那个训练场给了姚襄的独立军用,他则在别处又修建了一个。

姚襄一边训练军队,一边开荒种田,在葫芦谷附近也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

由于施行了胡汉分制,连续四天的时间里,姚襄的独立军和唐一明的军队都没有发生过什么冲突。姚襄和其部下也遵循了唐一明原先颁布的法律军规,没有一个人侵犯过,也算是纪律严明了。

到了第五天,唐一明叫来了王猛。

“主公,你找我?”王猛一踏进将军府,便张口问道。

唐一明点了点头,说道:“嗯,已经五天了,姚襄那边很是安静,没有一个人触犯过法律。我本来应该高兴才对,可是我总是隐隐约约地感受到了一种不详的感觉,就仿佛会发生什么事情一样。”

“主公,胡汉分制确实不错。不过,如果长久施行下去的话,必然会导致胡汉各自为战,不利于统一调令。”王猛道。

唐一明脸上一怔,急忙说道:“对,我担心的就是这个。现在胡汉分制,汉人和胡人老死不相往来,堵塞了交流,虽然平静,却也容易遗留下一些问题。”

“主公的担心不无道理,不过,要想打破胡汉分制促进融合的话,只有一个办法可行!”王猛道。

“什么办法?”唐一明问道。

王猛缓缓地说道:“属下听说姚襄有一个女儿,年方十八,正是待嫁的年龄,人也长的漂亮,如果主公想紧紧地抓住姚襄的话,就不妨主动向姚襄提亲,迎娶他的女儿。如此一来,双方联姻,主公再给姚襄一点恩义,就会使得姚襄死心塌地地跟随主公。”

唐一明听了以后,连忙说道:“你说……是姚襄的女儿?那怎么成?我要是娶了姚襄的女儿,那姚襄不就是我的岳父了吗?这样我很吃亏的。”

王猛呵呵笑道:“主公,政治联姻向来如此,何况姚襄是主公的属下,主要要娶姚襄的女儿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姚襄成了主公的岳父又能怎么样?他到底还是主公的属下,不管怎么样,他都无法越位。”

唐一明道:“联姻固然是好,可我现在还没有想去迎娶妻子,你也知道,我老婆都怀孕了,这段时间应该需要我经常陪伴在她的身边,如果我在这个时候迎娶了新妻,恐怕不好。”

王猛道:“主公,嫂夫人是知书达礼的人,这样的事情她应该很是清楚。大丈夫三妻四妾的很是平常,嫂夫人也应该知道这一点。主公,以后咱们要走的路还很长,主公以后可能会有很多个妻子,政治联姻一直可以用下去。以后主公做了皇帝的话,后宫佳丽就会更多。”

唐一明道:“我看不如这样吧,我宣布一项命令,让胡汉通婚。羌人的女子我也见过,确实有不少漂亮的,如果胡汉通婚了,那就会打破这种僵局,从而使得胡汉融合。”

“这个方法是要可行。不过主公别忘记了,山上的民众都曾经饱受了胡人的欺负,现在要是搞出胡汉通婚的话,必须要有一个人做表率,而且,做为表率的人必须是在全山上下有很大威严和受到百姓爱戴尊敬的人。这个人,也只有主公一个人了。”王猛道。

“王猛说的不错,胡汉通婚确实需要像我这样的人来做表率。如果我娶了姚襄的女儿当妻子,也就等于赢得了姚襄整个部族,姚襄也会死心塌地跟随我,这样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我记得老婆曾经劝我迎娶一个妻子,虽然在她怀孕期间我这样做不好,但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唐一明的心里细细地想到。

他想完之后,便说道:“军师的提议很好,这样吧,你先去起草一个将令,我明日就去提亲,带头和胡人通婚。”

王猛点了点头,笑呵呵地说道:“主公,属下告退!”

唐一明见王猛走后,他便转入了后堂。

“老婆,我回来了!”唐一明一进后院,便大声地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