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晋时归
848000000209

第209章 矛盾 (一)(1)

第113章 矛盾 (一)(1)

六天后,泰山南侧的平原上,一支威武的军队从早晨到中午,一直都在静静地等候在那里,一动不动。

队伍的前面站着三个人,一个是王猛,一个是黄大,另外一个则是李老四。

“按照主公的行程,这个时候也该到了啊?”黄大自言自语地说道。

王猛站在黄大的前面,呵呵地笑道:“不急,主公既然派人告诉我们今天在这里等候,就一定会回来的。”

“军师,为什么主公要收降这支羌人?”李老四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语气里也充满了一些不满。

王猛听出了李老四心中的不满,不光是李老四,山上许多士兵都对唐一明的行为有所不解。他摇了摇头,说道:“李副师长,这就是主公的高明之处啊。”

“高明之处?高明到把我们的敌人给全部带回来?这些胡人都是我们的仇人,是我们的敌人,当年的大战我一直记忆犹新。我恨燕狗,也恨这些羌人。我真的想不明白,主公到底是怎么想的?”李老四冷冷地哼了一声,大声地叫道。

“老四,这事情都过去三年了,你还记着啊?有些事情该忘的就忘记吧。”黄大把手搭在了李老四的肩膀上,轻轻地拍了拍,安慰地说道。

李老四怒吼道:“说的轻巧,当年大战的时候,死的不是你的兄弟的,你说忘记就忘记了。五百个人,最后就剩下我一个,当你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兄弟死在敌人的铁蹄之下的时候,你却无能为力,你知道那种滋味吗?这件事我永远都不会忘记。我恨胡人,恨所有的胡人!”

王猛斜眼看了一下李老四,见李老四坚强的外表下,眼睛里竟然泛起了泪光,他也能感受到李老四心中所留下的创伤,便没有说话,只是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黄大也叹了一口气,没有说话,手却用力地将李老四揽住。

三年前,冉闵推翻了后赵帝国,带着他手下最精锐的乞活军与反抗他的胡人大战。这是一次大决战,氐人、羌人、羯人、鲜卑人、匈奴人,所有以前投降给后赵帝国的少数民族士兵,都因为冉闵的一纸“杀胡令”而感到害怕。这些胡人都联合了起来,在后赵帝国的土地上,与冉闵的率领的魏军进行会战。二十多万胡人的联军,对付只有三万乞活军的冉闵,大战的惨烈程度可想而知。

大战在邺城周围展开,三个月的时间里,邺城周围的汉民,没有一日不是在战争中渡过的。李老四、黄大等人,就是在那场战斗中锤炼下来的,在他们的印象中,那三个月的时间里,他们的意识中除了杀戮还是杀戮,无休止的杀戮使得邺城周围就如同人间炼狱一样,到处都是横七竖八的尸体。

战争的结果虽然是冉闵以少胜多,灭了羯人和部分匈奴人,却也使得两万精锐乞活军在战争中殆尽。也就是在那一次战争中,李老四亲眼目睹了他带领着的五百士兵受到胡人的铁蹄践踏,使他的心中埋下了对胡人深深的仇恨。

良久良久,三个人都笼罩在一种阴霾的情形下。

“李副师长,主公这么做,自然有他的想法。主公一心要收服这些羌人,就是想增强我们的实力。这些羌人都是骁勇善战之辈,主公收服他们,就是想用来对付燕军,你看开一点。主公曾经说过,没有永远的盟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你懂吗?”王猛缓过神来,淡淡地说道。

李老四道:“不懂!我只知道杀胡人,没有想过跟胡人做朋友!前次主公将一个叫宇文通的人弄进了泰山来,我就忍住了,这次却又弄来数万羌人。当年就是这支姚弋仲率领的这支羌人杀了我的五百兄弟,你让我怎么忘记的了?又怎么可能会跟仇人在一起生活?”

王猛道:“我记得当年石勒时代的赵国境内,什么人都有,五胡和汉人也相处的其乐融融。胡人都肯和我们汉人共同相处在一起,为什么到了我们汉人这边,就不能和他们共同相处呢?晋朝不是也接纳许多胡人吗?主公和我自认为我们要比晋朝强,那就更加要有一颗包容的心……”

李老四突然打断了王猛的话,大声叫道:“哼!军师、黄大,你们在这里等主公好了,我不等了,我回去了!”

话音落下,李老四转身便走了,头也不回。

“李老四!你回来!”

黄大重重地喊了一声,却犹如石沉大海一般,除了看见李老四不断远去的背影,再也得不到任何回音。

“黄师长,我说的话,你能理解吗?”王猛斜眼看了黄大一下,问道。

黄大先是叹了一口气,然后点了点头,说道:“军师,我想我明白你和主公的意思。主公和军师都站在大局来看待这件事情,往往做事会不拘一格。不过,我明白,主公军师这样做,只是为了让我们变得更强,也是为了我们能够一步步实现天下太平。”

王猛对于黄大的回答,感到有一点吃惊,他没有想到这个出身乞活军的士兵竟然会说出这样的话来。他扭过头,看到地平线上有人影蠕动,嘴角上便扬起了一丝笑容,说道:“主公回来了。”

一望无垠的原野上,三万军队护送着七万多民众浩浩荡荡地从南边而来。

唐一明、姚襄两个人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快马奔驰到了王猛和黄大的身边。

“参见主公!”王猛、黄大两个人同时说道。

唐一明一脸的笑容,翻身下马,一把抓住同时跳下马的姚襄的手,径直走到王猛和黄大的面前,说道:“姚酋长,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我的军师王猛,这位是我的一员大将,叫黄大。”

姚襄急忙拱手说道:“在下姚襄,见过二位将军!”

王猛、黄大回礼说道:“见过姚酋长。”

唐一明哈哈地笑了起来,说道:“好了,从今以后,我们都是一家人了,彼此也不用那么客气了。怎么不见李老四呢?”

黄大“哦”了一声,立刻回答道:“李老四脚崴了,在山上休息。”

唐一明道:“原来如此。军师,葫芦谷都准备好了吗?”

王猛答道:“回主公话,葫芦谷早已经准备妥当,就等着姚酋长的人入住了。”

“很好!姚酋长,咱们先把军民全部带入山里,暂且安顿下来,我再替你摆个筵席,算是替你接风了。”唐一明扭脸对姚襄说道。

姚襄毕恭毕敬地拱手说道:“多谢主公!”

唐一明将所有的人都带进了泰山,众人到了泰山脚下的时候,都仿佛是如释重负一般。

在唐一明的眼里,姚襄的部队就如同一支雇佣军一样,还没有真正的统属于他的手中。从下邳到泰山的路上,唐一明始终对羌人客气有加,和姚襄也是其乐融融,两个人对天下大势的一些看法,也使得姚襄更加佩服唐一明。但是,当唐一明顺利地将这些羌人带入泰山后,他突然觉得自己是时候来控制这支羌人了。

将军府里,文武各站一排,唐一明坐在上首位置,显得十分的严肃。在武官当中,除了李老四外,其他的武官都来了,大厅的中间站着姚襄和姚苌两个羌人代表。

“今天是个大喜的日子,我们泰山也迎来了有史以来,第一批客人,大家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姚襄一族的到来!”唐一明高声叫道。

“啪啪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