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晋时归
848000000181

第181章 火药 (1)

第98章 火药 (1)

慕容恪走了,带着燕军走了,留下来的是那二十万石完整无缺的粮食,带走的却是一块沉甸甸的传国玉玺。之后,燕军再也没有来攻打过泰山,只在济南城留下了少数的一万军队,其余军队尽皆包围了段龛的广固城。

东晋永和八年(公元352年),得到传国玉玺的燕王慕容俊称帝,建都于蓟城(今北京)公然撕破了臣服于晋朝的面具,露出了鲜卑异族贪婪的嘴脸。

听说慕容霸在训练士兵的时候,座下战马受惊,从马上摔下,跌掉了牙齿。慕容俊就让他把名字改为(垂夬),表面上是钦慕春秋时的名士却(垂夬),实际上是因为厌恶他。不久,又因为与谶文相合,而去掉了“夬”,于是改名为垂。(慕容垂的“忍术”也是绝对一流,竟也随他把名字改来改去,正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改名字又能算得了什么。)

就在慕容俊称帝的当天,泰山上却是格外的安静,丝毫没有战后胜利的骄狂之气。

今夜的夜空格外的美丽,没有月亮,天空中繁星点点,像是一个星罗棋布。在这么美丽的夜空中,一颗流星从天而降,瞬间殒落。流星的殒落预示着冉魏帝国的昔日之威不在,一个短命的王朝也彻彻底底地覆灭了,而做为曾经的强劲对手,燕国的大旗插遍了冉魏原来的属地。

唐一明此时端坐在将军府里,在微暗的灯光的映照下,他显得颇为忧虑。

寂静,一片寂静。

良久良久,唐一明都独自一人坐在那里发呆,没有说一句话,也一动不动的。

自打和慕容恪换取了粮食之后,唐一明就以冉闵后继者的名义给南方的晋朝写了一封信,希望晋朝能够北伐,并且将燕王称帝的消息提前送到了晋朝。可是,半个月过去了,送信的人早回来了,却左盼右盼仍然没有晋朝的一点讯息。

从门外走进来了一个人,见到唐一明时,便敬了一个军礼,说道:“主公,晋朝还没有回音吗?”

唐一明抬起了头,看了看那个人,便道:“金勇啊,你怎么来了?”

来的人正是金勇,因为他和王羲之是师兄弟,王羲之又是晋朝的右将军,多少有点门路,所以在唐一明让王猛写好书信之后,便将信交付给了金勇,让他送到晋朝,通过王羲之递交到晋朝掌权的人手里。

“主公,我来看看,想知道有没有什么消息。”金勇道。

唐一明摇了摇头,说道:“没有,暂时还没有任何消息。”

金勇疑虑地说道:“这就奇怪了,我骑着快马不敢耽误,一路奔波,是亲手将信交到了我师弟手中的。”

唐一明苦笑道:“在等等吧,估计晋朝正在秘密准备北伐的事情,秘而不宣罢了。对了,我让你带领人收集的硫磺、硝石、木炭,你都收集的怎么样了?”

金勇道:“已经收集的差不多了!”

“那就好,等这两日士兵将东西运回山上,我就让你们看看什么是先进的武器。”唐一明舒了一口气,说道。

“主公,主公,大喜啊!”

一个声音从门外传了进来。

唐一明听着这声音便已经知道是谁了,还没有看见那人走进屋子,便急忙说道:“李老四,有什么大喜?”

来的人正是李老四,他从黑暗中走了进来,脸上显得十分的高兴,进门之后便急忙说道:“启禀主公,东安郡大捷,我军一千人击败了段龛的两千军队,掠得粮食和财物回来了,并且师长还带回来了五百家民众!”

唐一明听完之后,便哈哈地大笑了起来,大声说道:“太好了,这半个月里,我军接连大胜,掠得粮食和财物也颇为丰富,真是太好了。黄大现在在哪里?”

“师长让我回来先行通报,他带着那五百家民众还在后面,连夜赶回。”李老四道。

唐一明站了起来,走到了李老四的身边,拍了拍李老四的肩膀,说道:“老四,走,咱们去迎接黄大去!金勇,你也一起来!”

燕军退后,慕容恪将大军包围了广固城,段龛的青州部队回防,十几万部队一大半都进驻了广固城,只在其他各地留下了少许的兵力。唐一明趁着燕军和齐军交战之际,派出许多小股兵力,散布在泰山南部、东部和西部的周边郡县里,一方面动员留守的居民前来投靠,另外一方则趁着战乱抢掠齐军的物资。

半个月的时间里,唐一明派出的小股兵力皆以团为单位,一个团到了一个地方,由他们的团长带领着抢掠青州南部的齐军,接二连三的能得到大胜的消息。

泰山上也在不断的发展壮大,唐一明制定了一个现代化的障碍训练基地,让那些娘子军再进行加强训练,因为上次的战斗中,死伤最多的就是娘子军。王猛则努力发展内政,又建立起了几个大粮仓,将铁矿厂、煤矿厂、兵工厂以及五个局都治理的井井有条。百姓们也都干得热火朝天,渐渐习惯了这里的生活,并且颇有一番安居乐业的景象。

唐一明还开设了军事学院,只要愿意学习的,就可以报名,由王猛任主教,教授他们兵法和战术。黄大只经过了五天的培训,便已经略有小成,独自带兵在外,取得了三次胜利,掠得齐军的物资颇多,已然成了一个可以独当一面的将军了。

唐一明在泰山上为黄大的凯旋设下了一个接风酒宴,把以前从敌人那里缴获的舍不得喝的酒给搬了出来,让这些士兵也开怀畅饮了一番。原本安静的泰山,一下子便变得热闹起来。

第二天一早,唐一明让金勇将这些天他派人收集而来的硫磺、硝石、木炭运到了山上,准备制作火药。自从燕军走后,唐一明便一直在想着这件事情,在冷兵器时代,他要是研制出了火药,那就等于他的部队拥有了先进的武器,从此成为天下无敌的军队,任谁来了,他也不怕。

火药由硫磺、硝石、木炭混合而成,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它同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等的发明一起推进了中国和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英国的哲学家培根曾盛赞火药、印刷术和指南针是改变世界面貌的中国三大发明。

那么,在中国是谁首先发明了制造火药呢?在我国的古代文献与民间传说中,火药的祖师爷可以说出一大堆人名来。传说时代的祝融,因为他奉为火神,而火药正是由他管辖,因此他是第一位火药祖师;三国时的马均,因为传说他发明制造鞭炮,晋代的葛洪与唐代的孙思邈,他们精通炼丹术,因此也置身于火药祖师爷的行列中来了。

可是现在,唐一明来了,这个祖师爷就落在了他的身上了。

唐一明按照不同份量进行配制,然后将配制而成的还不成形的火药给用一些火引子点着,一个接一个的点燃。可是,一连点燃了十好几个,均没有一个成功的。

“他娘的,老子怎么会那么倒霉?制造个火药还不成功!”唐一明在看到最后一个火药被点燃之后,便骂了出来。

金勇和陶豹一直待在唐一明的左右,见到唐一明捣鼓了一上午的这玩意,却没有一个如意的,便也略显得有点垂头丧气的。

“主公,你捣鼓这玩意也一上午了,现在接二连三地点燃了这么多,每点燃一个,都能发出不同的烟雾来,你到底在捣鼓啥玩意?俺咋就没有看明白呢?”陶豹听挖哦唐一明的骂声之后,便问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