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晋时归
848000000151

第151章 大战前夕(三)(1)

第83章 大战前夕(三) (1)

济南城中战火纷飞,坚守城池的齐军士兵不敌燕军,在燕军的几番强攻后,被迫退出了城池,逃回了广固。

济南城外一片狼藉,地上死尸一片,尸体更是堆积如山。

燕军的士兵穿着清一色的黑色战甲,骑在矫健的战马上,踏着一地的齐军士兵的尸体,浩浩荡荡地开进了济南城。

在济南西城门口,一个戴着银色狰狞的面具的人骑在马背上,他头上戴着一顶银白色的头盔,身上穿着短袖的胡服,在胡服的外面披着一层薄薄的战甲,背后还系着一个蓝色的披风,威风凛凛地勒马在城门口,目光中透着无比的犀利。

这个骑士如此的打扮,在清一色黑色战甲形成的海洋中,犹如一叶扁舟。但是,就是他这叶扁舟,却主宰着大燕国逐渐的昌盛。也可以这么说,如果大燕国没有慕容恪,估计现在也不会发展的那么快。这个骑士不是别人,正是燕国的大将军慕容恪。

慕容恪上阵杀敌的时候,他总喜欢戴着那副银色的狰狞面具,因为他的相貌过于优美,不足以威慑敌人,故而戴着面具,将自己的优美藏于面具之后,将狰狞,展现在敌人面前。他的身边没有一个护卫,或许说,他根本不需要护卫,自身的武力除了低于他的五弟慕容霸之外,任何可疑的人,还没有等到他们靠近,就会率先死在他的弓箭之下。

慕容恪骑的是一匹白马,这匹战马全身上下找不出一根其他颜色的杂毛,是一匹上等的好马。马项上悬挂着一张朱漆大弓,那张大弓比一般士兵手中握着的弓箭要大出许多。如果说普通的弓能射出百步之远,那他的这张大弓便能射出两百步远,是一般弓射出箭矢的两倍距离。

射程如此远的朱漆大弓,必然要有过人的膂力方能拉开。慕容恪自幼便骑马射箭,箭术的高超在整个大燕国里都是首屈一指的。朱漆大弓的边上还系着一根全身银色的长枪,那是他的近战武器。

燕军的大部队陆续进入到了济南城里,慕容恪的双眼,则紧紧地盯着济南城向南不远的泰山方向,自言自语地说道:“传国玉玺,明天你就会成为我大燕的囊中之物。”

说完这句话后,慕容恪便调转了马头,轻轻地喝了一声,便驱马进了济南城。

济南城的太守府里,皇甫真已经命令手下士兵将太守府里里外外都打扫了一遍,专门迎接着慕容恪的到来。

太守府的大厅里,皇甫真的身边还站着一个人,那人四十多岁,身上穿着一件淡蓝色的短衫,腰里系着一根玉带,脚上则是一双布靴。他的面目清秀,身体瘦弱,脸上泛黄,看上去像是大病初愈之人。这个人清秀的男人,便是慕容恪的参军,姓阳,名骜,字士秋。

阳骜是大燕国的智谋之士,已经辅佐了燕国两代大王,燕国能平定辽东占据幽州,三分之一的功劳都在阳骜身上,由此可见其人的谋略之高。

“楚季,玄恭还没有来吗?”阳骜轻声地咳嗽了两下,用一种虚弱的声音问道。

楚季是皇甫真的字,玄恭是慕容恪的字,阳骜在燕国的军队中算是德高望重之人了。他本是汉人,他的父亲阳耽,在慕容恪的祖父时归顺了辽东慕容氏,从此便定居辽东,阳家也是世代辅佐慕容氏。阳骜虽然为参军,其名位官职又在慕容恪之下,但是慕容恪尊敬他是长辈,便经常以晚辈待他。所以,阳骜才会直呼慕容恪的字。

皇甫真不过二十七八岁,听到阳骜此时问话,当即答道:“阳老,大将军就在城外视察部队,不一会儿便会到的。阳老要是累了,可先坐在椅子上等候一二,末将这就亲自去请大将军回来。”

“不必了,玄恭视察完部队后,自然会回来的。如果他正在视察部队,你此时去了也是无济于事,倒不如陪着老夫在此等候他归来。”阳骜的声音一直很弱,如果不仔细去听的话,还真不知道他在嗡隆的说什么。

“哈哈哈!还是阳老了解我啊,让阳老久等了,玄恭真是过意不去啊。楚季,还不赶快给阳老看座。”从大厅的外面传来了一个高亢的声音。

慕容恪伸出一只手,取下了自己脸上所戴着的面具,满脸笑容地从大厅外面走了进来。

皇甫真已经抬起了一张椅子,快步地走到了阳骜的身后,将椅子端正地放在了阳骜的屁股底下,同时毕恭毕敬地说道:“阳老,请坐。”

阳骜也绝非倚老卖老之徒,他只是与慕容恪、皇甫真等人相处的久了,彼此的性格也有所了解,并不拘泥于一些细枝末节。

阳骜见皇甫真端来了座椅,只轻声地说了一声“多谢”,便一屁股坐在了座椅上。

“玄恭,探马来报,齐军新败,已经全线龟缩,退守广固一线。看来,你一点都没有猜错,段龛果真是个无能之辈。”阳骜刚一落座,便轻声地说道。

慕容恪听完之后,只嘿嘿地笑了笑,缓缓地解释道:“看来,段龛是想和我们决战了。不过,如此一来,我军倒是省去了些许时间,只要一举攻下广固,歼灭段龛的主力,青州的其他地方,就会闻风而降。”

“你说的不错,不过,段龛的二弟段罴不得不防,他可是个能征善战的人,要想击败段龛,必须先除去此人。”阳骜咳嗽了两声,淡淡地说道。

慕容恪听见阳骜咳嗽了起来,便急忙走到了阳骜的身边,目光中透着几许关怀,问道:“阳老,你的病还没有好吗?”

阳骜摇了摇头,轻轻地叹了一口气,说道:“老了,不中用了。看着你们这些年轻的后生如此活跃,老夫真还想起了当年的我来。如今我是年迈体衰,体弱多病,看来也没有几年活头了。我唯一的愿望,就是希望自己能够在有生之年看到大燕一统天下。”

“阳老,你放心,会有那么一天的。”慕容恪双眼中露出了无比的关怀之情,话语也变得十分的柔和。

皇甫真见状,不忍打扰他们两个人。

过了好大一会儿,从门外走进来了一个士兵,当即朗声叫道:“启禀大将军,镇北将军来了!”

“哦?道明不是在镇守常山吗?怎么会来到这里?”阳骜好奇地问道。

慕容恪的目光中闪过一丝光芒,淡淡地道:“看来,大王又把道明的兵权给削夺了。”

阳骜和皇甫真听了,都同时叹了一声气。

慕容霸,字道明,他们口中的道明,就是慕容霸。

慕容恪将面具重新戴在了脸上,径直朝门外走了过去。

皇甫真和阳骜见慕容恪走出了大厅,知道他是出去迎接慕容霸,便跟了过去。

三个人刚走出太守府的大门,便听见一阵杂乱的马蹄声。转过头,三个人看到太守府东侧的大道上来了翩翩数骑,领头一个人身材高大魁梧,身穿一副上好的铠甲,头戴钢盔,手中握着一杆方天画戟。

“哈哈!来的好!玄恭啊,道明此来真是及时,正好可以助你一臂之力。”阳骜看到那领头的骑士便大笑着对慕容恪说道。

那领头的骑士,正是慕容恪的五弟,镇北将军慕容霸。

慕容恪的眼睛里露出了一丝喜悦。

慕容霸骑着快马到了太守府门前的时候,便勒住马缰,从马背上跳了下来,将手中方天画戟随手抛给了两名士兵,脸上展现出了无比的喜悦之情。

“哈哈!四哥,你可想死我了!”慕容霸只向前走了两步,便一把将慕容恪抱在了怀来,高兴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