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晋时归
848000000144

第144章 传国玉玺 (1)

第78章 传国玉玺 (1)

唐一明在葫芦谷把胡燕给埋了,并且立下了墓碑,还亲手在墓碑上刻下了“烈士胡燕之墓”,以嘉奖他昔日的功劳。

胡燕的死,对唐一明来说,确实是一个损失,他现在最缺少的就是人才。胡燕机灵,又懂鲜卑话,多次执行了侦察任务,也算是个大功臣了。可是,胡燕一死,这刚刚组建起来的侦察连就得需要一个新的连长。

唐一明思来想去,心中便选定了关二牛。

关二牛和胡燕同乡,还是发小,两个人一起执行侦察任务多次,也算个人才。

唐一明掩埋完了胡燕,便让人传令各个要道的守兵,让他们加强防范。燕军既然能够纵身五百里追击戴施,就说明燕军已经渡过了黄河,所以,加强守卫,这才是最为必要的。

唐一明从葫芦谷出来后,便来到了山脚下,准备上山,进一步探听戴施的口风。

他刚迈出了腿,朝山上走了没有两步,便听见一匹快马的奔驰的声音。

他回过头,看到远处来了一骑,马上的骑士正是关二牛。

“二牛!”唐一明急忙走下山,朝着关二牛挥了挥手,大声地喊道。

关二牛骑着快马,不一会儿便到了山脚下,更勒住马缰,便翻身下马。

“启禀主公,燕军已经占领邺城,太子以及大将军连夜败逃,不知所踪。另外,已经有一小股燕军渡过黄河,驻军白马。”关二牛径直来到了唐一明的身前,敬礼说道。

唐一明听到这个消息,一点也没有感到惊讶,早在他知道自己身处在这个时代的时候,他就已经知道了邺城必定会被攻破,而且冉魏也必定会被燕军所灭。

“我问你,你可知道戴施是谁?”唐一明急忙问道。

关二牛先是摇了摇头,随后说道:“启禀主公,属下不知。不过,属下倒是打探到了一个消息,有一员晋将身上携带着传国玉玺从邺城逃了出来,那渡过黄河的燕军,正是为了擒他而来。”

“你……你说什么?传国玉玺?”唐一明大为吃惊地问道。

关二牛点了点头,急忙说道:“正是,此消息千真万确,已经在河北传开了,属下是遇到几个难民才知道的。而且我在回来的路上,还看见两百余燕狗的骑兵,听说是他们在追玉玺,结果追到济南附近遇到了段龛的齐军,两边厮杀起来,后来那个晋将便不知所踪了。”

唐一明听完关二牛的话,便摸了一下自己的下巴,目光中露出了一丝光芒,自言自语地说道:“看来,戴施身上背着的那个黄布包袱,里面装的就是传国玉玺了。不行,此事事关重大,我必须和军师商量商量。”

关二牛听唐一明自言自语地说话,便问道:“主公,传国玉玺已经到了山上了吗?”

唐一明点了点头,脸上显得极是忧郁,缓缓地说道:“为了救这个晋将,却战死了我一员大将,实在不值得啊。”

“主公,谁死了?”关二牛急忙问道。

唐一明轻轻地叹了一口气,伸出手拍了拍关二牛的肩膀,说道:“二牛,从今以后,你就是侦察连的连长了,希望你要竭尽全力,多多努力。”

“主公,我怎么是连长了?不是还有胡燕吗?胡燕他比我还要……”关二牛话说到此处,突然打住。

关二牛见唐一明的脸上颇为伤感,他的心中为之一震,急忙问道:“主公,你刚才说的人,不会是……是胡燕吧?”

唐一明轻轻地点了点头,淡淡地说道:“胡燕救下了那个晋将,自己却被燕狗的箭矢射穿了心肺,已经……”

“胡燕——”关二牛没有等唐一明说完,便大叫了一声,身上的青筋也尽皆暴露出来。

唐一明见关二牛如此伤心的模样,他真的很难理解关二牛和胡燕之间的情感,此时,他说什么都已经是多余的了。他只是轻轻地拍了一下关二牛的肩膀,轻声说道:“二牛,人死不能复生,节哀顺变。”

“主公,胡燕……胡燕被埋在何处?”关二牛的声音里夹杂着极大的伤感,轻声地说道。

唐一明抬起手,指了指葫芦谷,对关二牛道:“我把胡燕就埋在了葫芦谷外三里坡,你去祭拜一下吧。”

关二牛敬了一个军礼,轻声地说道:“主公,属下告退!”

唐一明点了点了,见关二牛牵着马,径直走向了森林里,背影也逐渐变得模糊,直到消失。

他转过身子,轻轻地叹了一口气,抬起腿,开始朝山上走。他一边走,一边自言自语地说道:“胡燕一定是得知了戴施身上带着玉玺,所以才救了他,想把玉玺夺来,献给我。可是……胡燕……我要那块破石头干什么?对我有什么用?胡燕……你真是太……哎!”

到了山上,唐一明的内心一直很沉重,他没有去找戴施,而是先去王猛的家里找到了王猛。

王猛此时刚处理完一些事情,正在家里看着桌子上的地图,他的新婚妻子正在一边为他打扫房间。王猛的新婚妻子是昨天在相亲大会上相来的,两个人一见面便情投意合,立刻便到王简的民政局去登记结婚了。

昨天也是民政局最为繁忙的一天,近十万对的夫妻要结婚,民政局里就王简和他的几个新招募的从属,怎么忙的完啊。不过,好在唐一明下令先结婚后登记,这才缓解了民政局的压力。不过,从今天一早起,民政局门前便一直排起了长队,都是来补办结婚登记的。

这一项结婚登记的办法,是唐一明的首创,而且他还特意在三天前将王简从煤矿厂给调回了山上,专门负责统计百姓户口一事,估计要忙活完这三十几万的户口登记,至少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而煤矿厂的事情,唐一明则新调任了一个人去负责。

唐一明快步地来到了王猛的房间里,还没有进门,便大声地喊道:“军师,军师。”

王猛见唐一明神色慌张,便急忙站了起来,问道:“主公,何事如此的慌张?”

唐一明径直走到了桌子前,一屁股坐在了一张凳子上,张口便道:“军师,今日来了一个晋将,那晋将身上还带着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王猛不敢相信地说道。

唐一明点了点头,缓缓地说道:“为了这个晋将,还丢掉了我一员大将的性命,真是祸不单行。军师,我来就是想问问你,如何处置那晋将?”

王猛没有立即回答,而是笑呵呵地说道:“八王之乱之后,匈奴汉国率兵攻破了晋都洛阳,俘虏二帝,这传国玉玺也就此落入了匈奴汉国的手中。之后,这辗转流转到了羯族赵国的手中,一直到冉闵称帝,这传国玉玺一直待在邺城。”

“而南方的晋朝虽然称了天子,却一直是个白版的天子,就是因为少了这个玉玺。如今,邺城被燕军重重包围,玉玺这么重要的东西,燕军又会怎么轻易放过?今日玉玺到来,未辨真假,主公须得亲自验明真伪,然后定夺。”

唐一明听完之后,急忙说道:“军师,这玉玺看来不会是假的,燕军一直穷追戴施,连夜奔袭了五百多里。如果玉玺是假的,燕军根本不会如此的孤军深入。看来,戴施身上的玉玺是真的。”

王猛伸手抹了一下自己嘴角的胡须,轻声问道:“主公,戴施现在何处?”

唐一明道:“我已经让人安排他食宿下来了,并且派杨元严加看守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