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领导十诫
8464100000086

第86章 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从古到今,是人都有朋友,多寡而已。一般人的朋友多不过三五个,而拥有权力的领导者却不止这些,“宾朋满座”和“门庭若市”,常常用来形容他们和朋友相聚的盛况。领导的朋友之多从这里可见一斑。

领导者的朋友较之一般人多,这是有原因的。领导者和一般人相比,社会接触面较大,工作交往较广,为社会,群体以及个体提供的服务也较多。在这些接触、交往和服务中,“一生二熟”成为朋友的有之,谈吐投机成为朋友的有之,受恩感激成为朋友的也有之。交往的渠道多、范围广,朋友自然也多。这是外在原因。

领导者的朋友较多,还有它的内在原因。众所周知,交朋友的感情基础是“友好”。能给人“友好”者,他就有了结交朋友的条件。而衡量为人是否友好的标准与人的本能有关。据说,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之一。这一自私的本能,使得人们在与他人交往时,常常以“利”和“害”来衡量他人对己是否友好。如此看来,谁越拥有能使人趋利避害的权力和能力,谁的朋友自然越多。在这方面,领导者和一般人相比,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他的朋友自然较多。

朋友多,固然不能算是坏事,可朋友有真有假,倘若假朋友云集门庭,充席塞座,很难说这是好事。

假朋友自古有之,并非新近出土。古汉语上的“忘恩负义”、“过河拆桥”、“恩将仇报”之类的词语便是佐证。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假朋友这一类朋友中的渣滓,犹如泥沙逐流一样,一直随波而下。在历次的社会动荡和变革之中,尽管假朋友时常“水落石出”或被“掷向远岸”,但一直未能荡涤干净。

毕竟是时代不同了,今日的假朋友的特点较之古代也有了变化。这些以朋友名义作假的人不再是为了谋杀、陷害,也不再是为了某个政治党派的纷争,这些假朋友和领导结交,大多是为自己谋取私利。虽然古今假朋友的特点有所不同,但最根本的东西却没有变,这就是利用别人。

为什么人会“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为什么领导者一旦走上领导岗位朋友就会骤然增多?为什么领导者遭遇曲折时朋友又会骤然减少?可见,领导者的朋友中不少是为了“利用”他才去与他结交的。既然如此,其中势必会有人采取一定的手段,像这样的朋友,诚意的成分甚少,必定是“事情既成,人情便去”,“人一走茶就凉”。但也不能排除,其中也有那么一些人,他们先是为了利用,后受到领导者的感化,以至转化为真朋友的。

“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这种以名利地位来识人的现象在如今的社会并没有绝迹。许多人总是以为有地位的人就一定是有才华和能力的人,没有地位的普通人,或是穷人,总是被瞧不起,被看作是没有前途,没有出息的无用之辈。以名利地位对待人,在对待现任领导和离任领导的态度上尤其明显。一些人对现任领导,总是把领导说成无所不能,无所不晓;一旦离任不在位时,又说这样的领导本来就无能。

人们的心理状态是可知的。这些对其上司前后态度不一的人们身上原本存在着一种希望,或是为了自己升迁,或是为了环境条件的改善,或是为了子女就业,或是为了政治保护,或是为了借他人之威来扩大自尊,所有这些他们都需要上司来成全。上司在他们的眼里,俨然成了一棵“希望”之树。这种人为了自己的希望能够实现,常常将自己打扮成是最“支持”上司的人,他们行为之“温顺”、言语之“动听”、心底之“忠诚”,好似舍此无他人。领导者在这种人面前做了“俘虏”的并不罕见,不是有人听了这种人的“几句话”就对下属搞亲疏有别打击报复吗?不是有人得了点他们的“好处”而进退维谷、受之左右吗?这种人对上司亲近非常,完全是为了利用,并非忠诚。谁那里有希望,他的利用之法就往谁的身上使,你如果对他不再产生希望,那么他就会离你而去;你若再度对他产生希望,他还会厚着脸皮来求你;你若阻止了他的希望,他就可能会将你给他的好处忘得一干二净,从而和你对立起来;你若使他的希望破灭,他就可能会极尽个人之能事,疯狂地与你为敌。这种人的希望,实际上是一种极端的个人主义。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只要组织照顾,不要组织纪律;索要个人利益,不管他人权益;给好处就近,不给就远;有希望就去,没有了希望就离,是其重要特征。

人不能没有希望,没了希望就会不求进取,社会也不会进步。问题在于,人的希望要适度,要有一颗健康之心。换句话说,人不能没有自己的正义感。希望加正义感,就是我们所提倡的健康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