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现代企业理论
8458600000008

第8章 马歇尔的企业理论

马歇尔(1842~1924)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乃至世界最著名的经济学家,他于1890年发表的《经济学原理》,被看做是与斯密的《国富论》、李嘉图的《赋税原理》齐名的划时代的著作,在盎格鲁—撒克逊世界(英语国家)替换了古典经济学体系,其供给与需求的概念,以及对个人效用观念的强调,构成了现代经济学的基础。他被认为是英国古典经济学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他的理论及其追随者被称为新古典理论和新古典学派。他也成为斯密之对企业理论作出重要贡献的传统企业理论学家,在其著名的《经济学原理》中试图回答分工经济能达到什么程度,哪些组织形式更适合于从环境中得到好处,以及报酬递增和报酬递减的关系等问题。与斯密劳动分工的研究视角不同,马歇尔将组织作为企业理论的研究中心,他提出了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的概念,并对组织特征与绩效以及知识、分工和组织演进等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与斯密相比,马歇尔的研究更为综合和宽泛,因此,在现代企业理论发展史上,马歇尔的研究可视为一个真正的开端。

一、劳动分工与组织演化

在斯密的企业理论中,劳动分工和专业化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观点在马歇尔时代得到了延续,并得到了进一步深化。马歇尔将劳动分工和专业化与组织联系在一起进行研究。马歇尔认为,资本大部分是由知识和组织构成的,组织有很多形式,例如单一企业组织、同一行业中的各种企业组织、相互有关的各种行业组织,以及对公众保障安全和对许多人提供帮助的国家组织,工业组织只是其中一种。由于采取这种研究方法,在对工业组织的研究中,马歇尔就比斯密和马克思具有更广的视角——不仅关注企业内部的分工与协作,而且关注企业外部的联系,即组织内部和外部的分工。大大拓展了分工的内涵,使得分工理论更为成熟、完善,同时,他还借鉴生物学家的观点研究企业,进一步丰富了企业理论的研究视角。

马歇尔对组织的研究受到生物学家研究成果的影响,他认为经济学家的目标应当在于经济生物学,而不是经济力学。他对于工业组织的研究,则从高等生物的身体组织之间的联系中获益。在马歇尔看来,正是亚当·斯密提出了组织增进效率的学说,而这一观点直接来自当时经济学家和生物学家共同研究生存竞争对于组织的影响的结果。“有机体——不论是社会的有机体还是自然的有机体——的发展,一方面使它的各部分之间的技能在分支部分增加,另一方面使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这个原理是没有很多例外的,每一部分的自给自足越来越少,而为了它的福利却越来越多地依靠其他部分,因此,一个高度发达的有机体的任何部分出了毛病,都会影响其他部分。”马歇尔把机能的再分支增加称为“微分法”,比如分工、专门技能、知识等形式;工业有机体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的密切性和稳固性的增加则为“积分法”,即交通、通信、金融业等的形成和发展,甚至习惯的增加也是其后果之一。在这里,马歇尔明显地构造出了一个符合报酬递增率的组织演化路径,其中组织内分工越来越细,组织间关系越来越密切,这种报酬递增率直到后来阿瑟(Arthur)等人重新挖掘出来,而马歇尔非常明确地指出,“人类所起的作用则表现出报酬递增的倾向”。在组织演进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机制是自然选择,即“生存竞争使最适合于从环境中获得利益的有机体增多”。马歇尔进一步解释道,“‘适者生存’的法则是说,那些最适合于利用环境为了他们自己的目的的有机体趋于生存。最能利用环境的那些有机体,往往是最有利于周围的东西的有机体,但有时它们却是有害的”。后来,诺思及其他演进经济学家用适应性效率重新表达了“适者生存”的法则,诺思还用“锁定”效应解释了马歇尔提出的生存下来的组织未必有利于他人的选择悖论。关于马歇尔的这种生物学观点还成为一种新的企业理论学派——企业演化理论思想的主要来源。

马歇尔的组织分工理论对于研究企业提供了重要的思路。根据这种思路可以将企业作为一个复杂的有机体,而不单单是斯密所认为的劳动者的组合。作为一个有机体,其内部环节的任何变动都有可能引起组织的变化。同时,企业也在不断同外部环境发生着关系,企业作为一个个体具有趋利避害的特征,外部环境的变化同样会引起企业组织的变化。因此,不仅要研究企业内部的分工和协作关系,而且要研究企业之间的相互关系。从组织分工与演进的角度着手对企业进行研究,是马歇尔企业理论的重要特征。

二、组织形式与绩效

在比较不同形式企业组织的基础上,马歇尔讨论了这些不同组织形式同绩效的关系。他认为,每一特色的组织形式都有相应的优点和缺点,如果按照生产规模分,那么大企业的优势在于专门机械的使用与改良、采购与销售、专门技术和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划分,而小企业的优势则在于监督。大企业有利于技术创新、分工细化和专业化发展,有利于形成规模经济,并有利于通过管理上的分工提高决策效率;而小企业则具有责任明确、监督到位、内部管理程序简单等特点,尤其是媒体的发展加速了信息的流动,更有利于小企业提高竞争力。

在比较了组织大小特征的基础上,马歇尔还区分了私人合伙组织和股份公司的组织特征。私人合伙组织通过两个或更多的具有大约相同的财产和能力的人的分工和协作而获得了生命力及灵活性。股份公司组织则使许多没有特殊营业知识的人有了投资的渠道。虽然管理权掌握在拥有部分甚至很大股份的董事手中,并且由他们监督经理人完成日常管理工作,但与私人企业相比,承担主要风险的股东由于对企业缺乏充分了解而容易产生代理问题。另外,马歇尔相信商业道德的进步有助于推广这种共同的和民主的企业组织形式。他认为最理想的组织是合作社,股东即雇员,具有努力工作的良好动力,便于监督和同时合作等。然而,人类自然的本性及工作性质的差异实际上常常带来摩擦,并且无法选出能干的经理。

三、内外部经济

马歇尔在分析许多性质相似的小型企业集中在特定地方的原因时指出,当一种工业选择了自己的地方时,它是会长久设在那里的。因为机械上以及制造方法和企业的一般组织上的发明和改良成绩,可以得到迅速的研究;如果一个人有了一种新思想,就为别人所采纳,并与别人的意见结合起来,成为更新的思想之源泉。不久,辅助的行业就在附近地方产生了,供给上述工业以工具和原料,为它组织运输。马歇尔据此提出了两个重要概念,即“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

“内部经济”是指单个企业内部的资源、组织、营运效率的经济,但是在由专门技能和专门机器带来的经济中,有些并不取决于个别工厂的大小。它们有些决定于种类相近的生产的总量;而有些——尤其是与知识的发展和艺术的进步有关的那些经济——主要是决定于整个文明世界的生产总量。这种有赖于工业一般发达的经济称为外部经济。内部经济需要各种组织与管理的安排,而外部经济则可视为企业对外部环境的适应。

“外部经济”被马歇尔看做是工业的一般发达经济。一方面,企业组织要受到组织外部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大量企业在某一特定地区集中,本身也具有工业组织的某些特点,马歇尔将这些集中于某些地方的工业称为地方性工业。“这种初步的工业地区分布,逐渐为机械技术和企业管理分工方面近代的许多进步铺平了道路。”因此,马歇尔对于外部经济的分析仍然服从于其对组织分工的经济的研究脉络。在组织分工的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之后,马歇尔着手研究大规模经济的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以及不同企业组织的特征和绩效,从而得出报酬递增倾向与报酬递减倾向之间关系的结论。

对“外部经济”的研究,马歇尔从“地方性工业”入手。在这里,马歇尔特指的是某些产业在特定地区的集中现象,其原始形态是散布在村落中的工业以及由家族集团扩大形成的村落。这些地方性工业首先起源于“自然条件,如气候和土壤的性质,在附近地方的矿山和石坑,或是水陆交通便利”;其次来源于宫廷的奖励。“聚集在宫廷的那群富人,需要特别高级品质的货物,这就吸引了熟练的工人从远道而来,而且培养了当地的工人。”因此,自然和人被马歇尔视为促进地方性工业分布的两个主要因素:自然和商业的便利会刺激自由的工业和企业,人对这些利益的运用则弥补了自然的报酬递减倾向,呈现出一种报酬递增倾向。

马歇尔之后,很多经济学家对外部经济的概念进行了评述和拓展,其中最著名的是杨格。下面看看杨格对于外部经济研究的补充。

杨格讨论了马歇尔所描述的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的区别。他认为当随着市场的增长,企业能够扩大其营业的规模时,内部经济就出现了。而外部经济则在整个产业扩张的时候才会出现:产业中一个保持着自身的特性并从事一定范围的活动的代表性企业,可以作为一种从产业中获得的经济性向市场传播的媒介,并通过这种媒介对产品的价格产生影响。杨格认为,这种区分虽然是富有成效的,但却是片面的。首先,由于企业的内部经济可能表现为其他企业的外部经济,所有的这些外部经济不能解释为所有企业内部经济的总和。其次,由于作为外部经济的结果,代表性企业失去了自身的特性,当我们考察一个特定企业的内部经济时,我们设想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条件。年复一年,企业和它的竞争者一样,制造着一件或一簇产品,或者从事着使产品向最终形态转化过程中的特定环节。从不断适应递增的产出这个意义上来说,企业的营业活动发生着改变,但它们始终处于一个确定性的有限的范围之内。超出了这个范围,在企业获得其外部经济的模糊的领域内,正发生着另外一种变化。新产品不断出现,企业不断承担新的任务,新产业正在出现。简而言之,在外部领域内出现的变化既是数量上的,又是质量上的。如果以单个企业的成本和它所提供的产品的价格来研究报酬递增,是得不到如此多的结果的。

杨格进一步指出,如果报酬递增主要体现在外部经济上,那么内部经济的具体作用是什么呢?正确的解释是当企业规模扩张时,它的固定成本分散到更多的产量上去,并导致了单位成本的降低。所以内部经济是一种迂回式的资本主义生产方法。例如,“用铁锤只去生产一只钉子是一种浪费,最好是用那些唾手可得的方法。给一个工厂装备经过特殊设计的量具、车床、钻床、压铸和传送等精密设备,让其制造100辆汽车,这是一种浪费。好的方法是用标准类型的工具和机械,以更多地利用直接操作的工人,更少地利用间接操作的工人。如果福特式生产的产出非常小的话,那么它们的生产方法就是不合理的而且是不经济的。”

四、对马歇尔企业理论的评价

相对斯密的企业理论,马歇尔大大推进了企业理论研究,可以说,他对企业理论的研究是深刻而宽泛的:一方面,他以产业组织为专门的研究对象,比较系统地探讨了企业组织的演变及组织特征和绩效的关系,从中我们可以发展适应性效率标准、报酬递增、组织多元化、人力资本的重要性等许多后来被广泛关注的问题;但是另一方面,马歇尔并没有找到一种适用的工具来规范这些思想,而是迁就于当时的微积分,通过把企业简化成一个生产单位,以便于局部均衡求解和比较静态分析。在马歇尔之后,新古典传统逐渐兴起并占据了主流地位,马歇尔思想中的外部经济、组织分工等理论由于难以运用主流分析技术进行研究,逐渐被人忽视。因此,在新古典理论最为流行的时期,施蒂格勒(Stigler)做出这样的评论:虽然斯密、马歇尔、杨格的观点至今还常常被提及并受到赞扬,但这只不过是象征性的表示敬意而已,并不意味着他们的观点已和厂商理论、竞争产业理论融为一体。但是,随着现代企业理论的兴起,马歇尔等人的观点已不仅仅是因为对他们的“敬意”而成为现代企业理论思想的源泉,这是需要我们加以重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