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总是往湿处流,火总是往干处烧。这是常见的自然现象。
水往湿处流,是因为水与水之间有很大的亲和力;而火往干处烧,是因为干处的地方更容易着火。
同类的声音产生共鸣,同样的气息彼此吸引。孔颖达疏:“此二者以形象相感。水流於地,先就湿处;火焚其薪,先就燥处。”
《易经·睽》卦中也说:“上火下泽,睽。君子以同而异。”意思是:火焰往上冒,池水往下淌;志趣不同的,也可以达到暂时的联合,就象两人同床异梦一样,取得一时的共同相处。
在受到地理及形势的限制时,从不受限制处获取利益,对所受限制采取等待(或促使)形势的转变的态度。这就是《易·乾》中的道理,虽水火不相容,但仍能暂时共处。而火向干处烧,水往湿处流,与我方和邻近者乖离的情形相似。在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时,攻取靠近的敌人就有利,越过近敌去攻取远敌就有害。这就是“远交近攻”。
“远交近攻”最初作为外交和军事的策略,是和远方的国家结盟,而与相邻的国家为敌。这样做既可以防止邻国时腋之变,又使敌国两面受敌,无法与我方抗衡。
【引子】
“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各从其类也。”
——《易·乾》
释义:水向湿处流,火往干处烧,云随着龙的飞舞而聚散,风随着虎跃而产生。圣人之兴起则能看见万物的灵性。依从于天的向上发展,依从于地的向下扎根,一切事物各从其类分别互相聚合。就是说物之气质类似者,必相感应。
【原理】
远交近攻为“三十六计”第二十三计:“形禁势格,利从近取,害以远隔。上火下泽。”语出《战国策·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今舍此而远攻,不亦谬乎?”另见《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秦国为统一全国征战六国时,丞相吕不韦向秦始皇建议:与距秦国远的国家结交。攻打邻近国家。这一计谋成为秦国兼并六国的总战略,促使秦国成功统一中国。这一计谋,“攻”、“交”并施,既使秦国不断迈向其称霸的目标,又不至于开罪天下,可谓妙不可言,与水道的循湿而流如出一辙。
远交近攻,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比在外交和军事中,还要用得多。诛杀开国功臣,贬放权臣,罢免任职长久的将相,起用没有根基的新人,等等,便是常见的远交近攻。开国功臣与开国帝王并肩战斗,出生入死,关系可谓近密,但功臣大都威望很高,有一定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在帝王看来,很容易震主,也可能生变,除掉他们,可以增加帝王的安全系数。权臣,任职长久的将相,对帝王来说,都是肘腋部位的危险人物,只有除掉才能防止生变。而起用没有根基的新人,不可能构成对主上的威胁,所以是安全人物;其次,他们会感恩戴德,尽心尽力效忠帝王;再次,可以捞取诸多好名声;最后,还能拢络人心。
社会生活中也充满自觉或不自觉的远交近攻现象。“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等俗语,都曲折地反映出远交近攻的社会意识与爱好。接触少的,利益冲突就少,不容易产生矛盾。窝里斗,是内部利益冲突的典型现象。
【故事】
循湿而流——范睢助秦统天下
范睢原本是魏国人,家境贫寒。由于没有钱财去接近魏王,只得先去待奉魏国中大夫须贾。后来遭须贾诬陷,被相国魏齐打得死去活来丢在厕所里。幸亏魏人郑安平救了他,改名换姓为张禄。不久,秦国使者王稽出使魏国,郑安平让他见了范睢,王稽与范睢谈话后,觉得他的确很有才能,便设法把他带回了秦国。
范睢到秦国时是秦昭王三十六年,当时,秦国在南方打败了楚国,东边攻破了齐国,又屡次围困韩、赵、魏三国,形势大好。因此,秦昭王讨厌那些说客辩士,这使得范睢到秦国后一年多时间还没有得到秦昭王的接见。后来,秦相国穰侯想越过韩国和魏国去征伐齐国的纲寿,借此扩充他在陶的封地。范睢知道后,就写了一封长长的书信托人呈交给秦昭王,秦昭王读信后终于同意接见他了。
范睢见到秦昭王后,谈古论今,话说天下大势,分析秦国现实,深得秦昭王信服,两人谈得十分投机。话到关键处,范睢说:“现在穰侯想越过韩、魏两国去攻打齐国的纲寿,这是极不明智的。”
昭王正为此事举棋不定,听范睢一说,连忙问范睢的理由。
范睢陈述说:“如果秦国出兵太少,根本就打不了齐国,如果出兵过多,又害怕国内空虚。何况,现在韩、魏两国对秦国本来就不够亲善友好,你还要越过他们的国土去攻打齐国,这妥当吗?从前齐国曾南征讨伐楚国,破楚军,杀楚将,又占领了方圆千里的土地,可最终却没有得到这些土地的一尺一寸。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是齐国不想得到这些土地吗?当然不是。那是因为形势所迫,使他们不得不放弃。因为各国诸侯见齐国远征楚国,疲惫困乏,就乘机联合起来进攻齐国,使齐国顾此失彼,大伤元气。齐国失败的原因,正是由于它讨伐楚国而使韩国和魏国得到了好处。这就像人们常说的那样,把兵器借给强盗,把粮食送给小偷,岂不是荒谬之极的行为吗?”
昭王觉得范睢说得完全正确,便进一步问范睢该怎么办。
范睢说:“以在下的看法,大王不如远交近攻,即交好远方的国家,进攻邻近的国家。这样,占领一寸土地就得到一寸土地,占领一尺土地就得到一尺土地。而不会像穰侯想做的那样,舍近求远,得不偿失。”
昭王听后茅塞顿开。接着,范睢又为他描绘了控制韩魏以威慑楚赵,制约楚赵以威慑齐国的蓝图。昭王于是拜范睢为客卿,发兵攻打魏国和韩国。秦昭王四十一年,又拜范睢为相,封应地,号为应侯。
以后多年,秦国一直采用范睢远交近攻的策略,从秦昭王到秦始皇,终于先后消灭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而统一天下。
古人云:“混战之局,纵横捭阖之中,各自取利。远不可攻,而可以利相结;近着交之,反使变生肘腋。范睢之谋为地理之定则,其理甚明。”
作为军事和外交上的策略,远交近攻的作用在于分化或防止敌人联盟,达到各个击破的目的。所以,远交并不是永久和好,而是权宜之计,是为了避免树敌过多而采取的手段。简单说,远交是为了近攻。近攻的目的一旦达到,原来远交的对象就会变成新的近攻目标。如此循环注复,各个击破,步步兼并,天下也就统一于我了。这与水道的循湿而流是同一个道理。
远交近攻是囿于地理空间的限制而生发出的军事和外交策略,因此,随着现代军事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尤其是核武器的使用,远交近攻的思想虽然仍可借鉴,但却不可能成为左右战争的决定性因素了。相反,意识形态的标准,即政治的标准,往往压倒远和近的标准而成为交或攻的决定性因素。
倒是在生活中待人处事,远交近攻的思想仍可以有广泛的运用,凡事总有轻重绥急,囿于条件暂时不能做到的,实行“远交”,先放它在一边,而集中力量“近攻”力所能及的事情。然后一步步接近“远交”的目标,变远交为近攻。如此循环往复,逐步获得成功。
说起来,知识的积累,学业的进修,不正是这样一个远交近攻的过程吗?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古耕虞先生十分推崇战国时期一个名叫白圭的商人。在一次研讨会上,古耕虞发言说:“白圭认为经商必须抓住时机,运用智谋,就如同孙武用兵、商鞅行法。”
其实,早在50年前,古耕虞先生就应用过白圭这一经商思想。当时,中国的对外贸易完全被买办资本控制着。古耕虞的“古青记”猪鬃公司属于民族资本企业,倍受歧视,一时斗不过洋行买办。
古耕虞细细思索:近攻不能得手,何不远交。他经过一番努力,终于与美国号称“猪鬃大王”的孔公司挂上了钩。孔公司总裁杰克先生决定向“古青记”猪鬃公司提供100万美元的循环信用贷款。正是依靠这100万美元,“古青记”的出口猪鬃不仅质优而且价廉,在与洋行买办的竞争中占居优势,成为中国猎鬃出口贸易的主要经营者。
然而,市场上没有永久的朋友,几年以后,美国孔公司想甩开“古青记”猪鬃公司,独霸世界猪鬃市场。古耕虞为此亲赴美国,与孔公司打了一场面对面的近战。凭着“古青记”猪鬃的良好质量,古耕虞与美国另一家公司建立了新的合作关系,组成了双方联营的“海洋公司”。
古耕虞通过“海洋公司”,在美国金融界筹集到更多的低息信用贷款,使“古青记”的猪鬃在美国市场的占有份额逐年增加。孔公司对此只好望洋兴叹了。
古耕虞精于水道循湿而流的谋略,做猪鬃生意时运用了远交近攻之计。他近攻国内的洋行买办,远交美国的孔公司。远交的成功使他一举消除了“近敌”——洋行买办的竞争威胁。这样,以前的“远敌”——美国孔公司变成了头号敌人。古耕虞又运用水道循湿而流的计谋击败了孔公司,在世界猪鬃市场站稳了脚根。
循湿而流——船工河底捞石兽
宋朝的时候,沧州之南有座濒河的古庙,因为年久失修,一场暴风雨后倒塌了,庙前两只石兽也倒在河底里。很多年过去了,庙里的和尚们四出云游,化缘筹款,准备重造大庙。
大庙终于建成了,可是庙门的石兽一时却请不到高明的石匠重新打制,和尚们便悬赏,请人到河里去打捞原先的两只石兽。可是船工们打捞了好几天,连个石影儿也没捞到。人们摇摇头,都说道:“这两只石兽一定是给河水冲到下游去了。”
于是,几个身强力壮的青年小伙子一路捞下去十几里,花费了十数天,仍然连个石屑粒也没捞着。大伙儿却有点儿灰心了,但又总觉得事情太奇怪:石兽又沉又重又大,明明是落在河底里了,总不见得会插上翅膀越出水面飞走吧。
正当大家惊疑不止的时候,当地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说道:“唉,你们也算蠢到家啦!这么又高又大的石兽,有多沉重!怎会在河底里被河水冲到下游去呢?石头是坚硬沉重的,而河底的土沙是松浮不实的,石兽只会沉陷在河沙里,一定越陷越深,埋在河底深处啦!”
“对啊——”众人恍然大悟,于是又下船到大庙旧址附近的河里去捞。
有人还在长竹杆上绑上探物的尖铁棒棒,直往河底深处戳呀,捣呀。可是忙了半个月,还是一无所获。
这时,有个老船工路过此地,听说这件事,便笑着说:“你们怎么不全面研究一下河底土沙运动的规律呢?河底的石兽不应该到下游去找,也不应该在落下的地方去找,而应该到上游去找。为什么呢?因为石头是坚实沉重的,河沙是松浮不实的,石兽沉到河底,微流是冲不动它的,可是不断冲击的急流能把拦着它的石头下面的泥沙渐渐掏空,激流越冲,那空穴越大,等到空穴大得使得石兽失去重心时,石头必然会翻筋斗似地倒在空穴里。激流又不断地冲出空穴,石兽又倒翻在空穴里,这样周而复始地运动,石兽不就是慢慢地溯流而上了吗?你们不到上游去找它们,反而到下游去找它们,岂非南辕北辙了吗?”
大家按照老船工的指点,摇着船儿到几里外的上游去找,果然把那两只石兽捞到了。
老船工竟然指导众人在河的上游找到了石兽,这是因为他深通河床运动的规律性、了解地势的结果,其实也暗合了水道的循湿而流。
著名军事家孙子非常重视地势的重要性,在《孙子兵法)十三篇中,除专门写“地形篇”外,还在多处论述地形的重要性。他认为:“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阻厄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意思是,在战争中,地形对胜负具有绝对的影响力。所以,若想赢得胜利,首先必须充分了解敌情,如地形险阻、远近等,彻底了解后再战才能获胜;如果一无所知就盲目开战的话,必会战败。
他还认为,对地形的了解和运用,在战争中占了一半的因素。
利用地理条件灵活作战、巧胜敌人的战例不胜枚举,如:伏击战、阻击战、地道战、地雷战,平原作战等,都是利用地利之便而进行的战争。总之,得地利者可以以弱胜强,失地利者可以由强转弱。对地形善加利用,与水择湿而流是一样的道理。
在商品经销活动中,地理条件的作用和军事战争中一样重要,同样的资金,同样的经营水平,地理条件优越者可以发财,地理条件差的会破产。所以,有经验有头脑的经销者,要在地理位置的选择和在不同的位置经营不同的项目等问题上颇费一番脑筋。
希思出身于偏远的山城,在那里他发明了电炉,但由于当地人的文明程度较低,而难于接受电器,因此他的产品一直未能打开销路。于是,他毅然告别了家乡,到工业发达的芝加哥寻求发展,在这个新天地里,他如鱼得水,充分发挥其才智和优势,终于成为电器业的巨子。
循湿而流——康熙平定三藩之乱
除了远交近攻外,循湿而流还指在两军对垒时并不是平均用力,而是有主次、缓急之分,有重点打击对象的。清康熙帝平定三藩,就是抓住主要敌手,各个击破的。
唐代大诗人社甫曾在他的诗作《出塞曲·前出塞》中写道:“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诗人用通俗明了的诗句揭示了一个普通而又深刻的韬略——循湿而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