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军攻势凶猛,连连获胜,不久就攻占了蜀国许多座城池。邓艾一直攻到阴平一带。钟会合并了诸葛绪的人马,兵力更强。他率大军直逼剑阁。蜀军统帅姜维,带领将士,依凭着剑阁险要的地势,顽强地抵挡住了钟会大军的进攻。钟会兵力虽强,却奈何姜维不得。加上军粮供应跟不上,就想退兵回去。
这时,邓艾从阴平赶来。当时,邓艾手下只有3万人马,而钟会却统领着13万大军。他自恃兵多将广,根本不把邓艾放在眼里。
邓艾早已闻知钟会在剑阁受阻。他心里暗自盘算:剑阁过不去,能否找到别的通道可直通蜀国都城呢?于是,在阴平时,他派出。许多探马,让他们查明当地地形、环境,终于探得一条从阴平通往成都的小路。这条小路,四面都是奇山峻岭,很难行走。据说是汉武帝南征时开凿的,已有三四百年无人通行了。
邓艾闻报,心中大喜。心想:真乃天助我也!此路既是有好几百年无人行走,那蜀军必定做梦也想不到我能率军从此路偷袭成都,更不会加以防范了。
于是,他先赶到剑阁,把他的想法告诉了钟会。钟会本来就瞧不起邓艾,又听他讲出这种异想天开的计策,更是只限于嗤之以鼻。但他很想看邓艾出丑,于是也不加阻拦。
邓艾不知这些情况,一心想着完成自己的计划。他马上率人马回到阴平,集合队伍,给大家讲清了他的打算。众人士气很高,都表示愿听邓艾吩咐,为国立功。邓艾派儿子邓忠率5000名精兵,手执斧头、铁凿,作开路先锋。他带领大军,备足了干粮、绳索,紧随其后。途中道路非常险阻,但每个人都坚持下来了。大军每前进100里,就留下几千士兵扎下一个营寨,以保证前进的军队能与后方保持联系。
大军最后只剩下2000余人了。这一天,邓忠匆匆地跑来向邓艾报告说前面碰到一座陡峭的悬崖,人马难以通过。邓艾忙带领将士前去观看,果然看见那悬崖十分陡峭,崖下山谷深不见底。有些士兵胆怵了,心里直打退堂鼓。有人说:“白费了这么多功夫,撤回去算了!”
邓艾见状,严厉地说:“我们已经克服了那么多困难,现在胜利在望,成功与否,就在此一举了。我们要坚持住,就算再难过去,也一定要设法通过。”说到这儿,他忽然计上心来,转身下令让大家先把行装、兵器扔下悬崖,然后自己拿过一条毡毯,裹住身子,高喊一声:“大家照我的样子,滚下悬崖!”话音未落,带头滚了下去。
将士们深受感动,都像邓艾那样,纷纷越过了悬崖。邓艾重新集合队伍,未伤一兵一卒,轻而易举地拿下了江油城。接着又向绵竹进发,经过一番苦战,又胜利地占领了棉竹。
这时,邓艾大军已迫近成都。蜀国皇帝刘禅接到战报,想调回剑阁姜维的人马,已经来不及了,只得出城投降。
邓艾一举灭亡了蜀国。此时的钟会,还在剑阁城外攻城呢!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掌握战场主动权不能仅仅局限于实际对抗发生的地方,要把眼光放得远一些,再远一些,从对抗双方之外,从眼前对抗的地域之外,从更大的战略对抗空间,寻找克敌良策。当我想与敌战的时候,并不要在如何攻破敌高垒深沟处想办法,而是在另外的地方,通过“攻其必所救”,将敌人调出来打。当我不想与敌战的时候,并不要只在如何防御敌人上想办法,而是在其他的地方或其他对象身上向敌显其利害,使敌“乖其所之”,祸水他移。中国的战略就是这样,强调将帅的思路开阔,像水那样灵活多变。你之所以比对手掌握了主动权,就在于你比他想得远,看得远。往往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并不在问题本身,而在问题之外。
避高趋下——李光弼巧避锋芒地道战
公元757年(唐肃宗至德二年),朔风正劲,太原守将、唐朝河东节度使李光弼迎着凛冽寒风,心里急啊:自己刚派出主力支援朔方,叛将史思明、蔡希德偏偏带领10万大军攻城来了。城内兵力不满一万,如何抵挡呢?
史思明很会用兵,他命令手下在城外建起飞楼,蒙上木板作掩护,临城筑土山,想登上土山后攻入太原城。李光弼见对方筑土山,终于想出了一条妙计。他让手下将士从城内钻地,将敌军筑的土山下面挖空。这一切,史思明都蒙在鼓里……
这天,史思明在城外设宴、娱乐,边喝边观看歌舞。歌舞杂技轮番上场,如痴如醉。李光弼派来的人却走出地道,悄悄靠拢史思明的戏台,突然钻出地面,猛地捉走了台上的表演者。
史思明见状,大吃一惊,急急离席,将军营搬到别的地方去了。自此,史思明官兵个个如惊弓之鸟,连走路都瞪圆眼睛盯住脚底下,惟恐自己跌入坑中。
李光弼却在悄悄行动。唐军围着史思明军营底下挖好地道,然后搬来木柱一一支撑,防止塌陷。一切准备就绪,死守多日的李光弼派心腹之人求见史思明:“太原城内一片空虚,我们已支撑不住,请求允许投降!”
史思明大喜过望:“对,识时务者为俊杰啊!”
约定的受降之日终于来临,史思明的将士忘了戒备,都涌出来观看。李光弼一面派将领带人出来假降,一面暗暗派人把敌营下面的地道里的撑木迅速抽掉。史思明士兵正伸长颈脖看热闹,脚下突然轰地塌陷,一下子死了1000多人。这片刻间,李光弼将士在太原城头击鼓呐喊,派出铁甲骑兵冲向敌营。一场恶战,俘虏和歼灭敌兵几万人。史思明带着残兵败将落荒而逃。
或虚,或实,是通过调动对方或不被对方调动来实现的。能够调动敌人,敌人就会由实变虚;我不被敌所调动,我则实而不虚或由虚变实。在“占位”上,如果我“先”而敌“后”,则我“待”而敌“趋”,结果会是我“佚”而敌“劳”,我调动了敌人而我未被敌所调动。在战场上,在一定的战场态势中,有着一个或数个“战略要地”,我们只要抢先占据了,就在战场上双方调动与被调动的角逐中占有了主动的地位。这个思想具有非常普遍的应用价值,无论是战争,商场竞争,还是下棋或足球比赛,都会用得上这一思想。
就商战而言,我们可以想像,有先见之明的人,抢先一步,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这里海阔天空,没有竞争对手,面对的是多得用不完的使人兴奋不已的资源和商机。所有,有企业家说,在现代经济中,重要的早已不再是强者的实力,而是领先者的优势地位。谁不采取行动,谁就会受害。这在行话中叫“先下手为强”。在新的模仿者和竞争者只需在遥远的地方按动鼠标的市场上,任何革新、任何专利都会带来巨大的优势。从商战竞争对抗的格局上看,占领战略制高点,就是占据有利的位置。许多企业家从自身经验中认识到,致人而不致于人,就要善于在最牢固的基点上确定自己的位置。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有位国内企业家指出,这是一个竞争的时代,但竞争不一定是你死我活的拼杀,也要会合作,也要会共存。重要的不是第几,不是排名,而是抢占到自己最适当的位置,这就是占位策略,也就是像水那样“趋下”。
看清烟雾迷漫的市场形势,拨开混战的千军万马的表象,找准空挡,牢牢确立自己的位置是十分重要的。
避高趋下——捻军运动战灭僧王
我国清朝时期,捻军歼灭僧格林沁是一个典型的利用运动战掌握主动权而取胜的战例。
僧格林沁原来是蒙古科尔沁郡王,后来由于镇压太平天国北伐军“有功”,而被封为亲王。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僧格林沁奉命赴山东镇压捻军起义。
面对这个凶悍的敌人,捻军凭借精锐的骑兵,采取了大规模运动作战的方式。他们日行一二百里,急如狂飙,拖得清军精疲力竭,一旦形势有利,便杀一个回马枪,给紧追其后的敌人以致命打击。
对于捻军的这个战术,愚顽的僧格林沁根本就没有看出来,他还是继续采取穷追不舍的战法,跟在捻军后面疲于奔命。结果,僧格林沁接连遭到失败,损失了一些大将。僧格林沁急红了眼,一心要找捻军决战,为部将报仇,跟在捻军后面日夜穷追,一月之间,奔驰不下三四千里。
捻军利用僧格林沁急于求战的心理,故意避而不战,每天行军一二百里,拖着清军打圈子。捻军每人配备两三匹马,一匹马累了再换另一匹,交替骑乘,这样行军速度大大超过清军。为了引诱清军来追,捻军始终与敌人保持一二日路程,敌人追不上时,就停下来休息,待敌人追来时,又上马急驰。这样捻军可以得到休息,而清军却日夜兼程,疲劳不堪。
为了追赶捻军,僧格林沁不得不经常远远脱离大队,率领少数精骑冒进,这就给捻军歼灭僧格林沁提供了机会。公元1865年5月,捻军将僧格林沁引进了早已布置好的伏击圈中,在山东菏泽西北的高楼寨,将僧格林沁团团围住。当时数万清军被远远甩在了后面,僧格林沁身边只有几千骑兵和陈国瑞等几员将领。经过一番厮杀,除陈国瑞带伤逃走外,僧格林沁的骑兵全军覆没,僧格林沁本人也被杀死于麦田之中。
战争或其他对抗,是对立双方的激烈较量。双方在对抗过程中所追求的目的和所遵循的原则,归根结底无非是:控制对手,而不被对手所控制;战胜对手,而不被对手所战胜。掌握战略主动权,要求我不为敌所动,要使敌为我所动。掌握主动,不为敌所动,就不能被动地跟着对方的步子走,而是要依据自己的意图,使对方跟着我们的步子走,这样避开了敌人的“高”,在有利于我方的“下”。用毛主席的话说,就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其中正暗合了水道的奥妙。
掌握主动,不为敌所动,就要始终盯住自己的主要目标,正确处理好全局主动与局部被动的关系,不轻易地改变目标和决心,以不变应万变。
避高趋下——周亚夫平叛七国之乱
公元前154年(汉景帝三年),吴、楚等地诸侯王反叛朝廷。焦急万分之际,汉景帝刘启脑中立即闪过父亲文帝临终前的嘱咐:“我死后,如果国家有什么紧急事故发生,你可派周亚夫统率汉兵,平定乱事。”
朝廷正是用兵之时,汉景帝忙把汉初名将周勃的儿子周亚夫从中尉一下子晋升为太尉,掌握全国大军。周亚夫临行前,汉景帝再三重托:“如今七国叛乱,情况紧急,国家安危全望将军独挽狂澜!”
周亚夫受命,统领36位将军率浩浩荡荡的汉兵,向东进攻吴、楚等7国。周亚夫风尘仆仆到达淮阳,察明形势后,亲自向汉景帝呈上一份紧急奏章:“吴、楚的军队轻装简从,行动极其神速,无法跟他们正面交战。希望陛下行欲擒故纵之计,暂时放弃保卫梁地,让叛军占领,然后断绝吴、楚的粮道,才能制服这股叛臣贼子。”汉景帝答应了这个要求。
周亚夫率兵云集荥阳,吴国叛军正猛攻梁国。梁国吃紧,屡屡向周亚夫求援。周亚夫置之不理,却偏偏亲率军队向东北驻扎于昌邑城,挖深城池,坚守不出。
梁国诸侯梁孝王急了,天天派员向周亚夫请求。每次,周亚夫耐心地听完,便“嘿嘿”笑笑,却仍按兵不动。
梁孝王恼了,直接上书汉景帝。他派人将一纸告急文书星夜送到京城。汉景帝仔细摊开展读:“陛下,梁国危在旦夕,周太尉拒不救援!”
汉景帝也有点着急:“周爱卿太过分了,怎能见死不救呢?得马上派遣使者令太尉发兵救梁。”京城使者到达荥阳军营,宣读汉景帝诏书才毕,周亚夫凛然一声发话:“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若不能铲除叛贼,周某一人承担罪责!”他仍固守壁垒,不出兵救梁,那宣读诏书的使者只好干瞪眼。
几乎在同时,周亚夫却已派遣精干的轻骑兵,长驱直入,悄悄断绝了吴、楚军队后面的粮道。吴国军中缺粮,饥饿阴影笼罩,只好强忍着屡屡向汉军挑战,汉军却仍纹丝不动。
有一天晚上,汉朝军队内为出兵不出兵的事吵闹不停,直至嚷嚷到周亚夫帐下。但是,帐内鼾声正浓,周亚夫并没有起床。
周亚夫旷日持久的不应战,使吴国军队拖累了,他们急着要寻找突破口。吴王刘濞调兵遣将,围住了昌邑城。一天,叛军如蚁袭击城的东南角。听完军情汇报,周亚夫“嘿嘿”一笑:“刘濞,你瞒得了我?你在声东击西,你佯攻东南,实欲攻西北!”
周亚夫调动汉营士兵悄悄加强西北角的防备。不过一袋烟攻夫,吴国精锐部队果真猛攻西北角。周亚夫手下兵将刹地涌现在城头,矢石如雨而下,吴军哪里攻得进去?刘濞气得吹胡子瞪眼,手下将士腹内空空饥饿难当,士气一落千丈,大败而走。
周亚夫长剑一挥,早就准备好的一支精锐劲旅呼啸而出,追击吴兵。吴王刘濞见势不妙,马上抛弃大队人马,只率数千壮士仓皇逃窜。他们直逃到丹徒县,建筑工事,龟缩自保。一个多月后,吴王被越国人斩下了脑袋。吴国叛逆彻底烟消云散。
历经3个月大小战事,吴,楚等七国叛乱终于平定。汉景帝对周亚夫刮目相看,朝廷文武百官更啧啧称赞:“周太尉当初的弃梁不战真是为了保汉平叛大战,确是神机妙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