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改造命运 心想事成:了凡四训讲记
8432900000005

第5章 积善之方

在介绍了“立命之学”与“改过之法”之后,接着介绍“积善之方”。此篇先引十个真实的故事,说明“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的道理,证明积德以改造命运确属不虚。再又对善恶具体剖析,明辨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及为善的种种差别。最后明确积善的方法,这是立命的正轨。

易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了凡先生引用《易经》的两句话,为我们说明。自古以来,凡是厚实、积善的人家,其后代往往会发达。纵然没有大的发展,也能够平安过日,不至于招惹一些凶灾。这两句话可以从历史上来作证,现前我们细心留意也能观察到。这个人家过去的先人以及他本身积恶,欺负别人,尽做一些损人利己的事情,这个人家必定不能久享富贵。纵然现前他是大富大贵,也只能享一时之福,终究会衰败。

有些人看到这个现象就心生疑惑,这家人无恶不作,为什么还享大富大贵?这是他本人或家里的前辈过去生中修的福大。但是他修福不修慧,没有智慧,所以这一生造作恶业,造作恶业必定折福。譬如,他过去生中修的福有亿万财富,这一生虽然发财,但是心术不善,处处欺压别人,做一些损人利己之事,他的福报会折损,千万财富会变成百万财富。可是他还有百万财富,比起一般人还是富有得多。因果通三世!他这一生余福享尽,罪报就会现前。有些人的果报在来生,有些人在这一生,晚年就没落、破产了。什么原因?积恶之家的报应就是这样。所以,要懂得这个道理与事实真相,断恶修善,积功累德,对自己以及对家庭、宗族,绝对有大利益。

昔颜氏将以女妻叔梁纥。而历叙其祖宗积德之长。逆知其子孙必有兴者。

“昔”,过去。“逆”,预料。过去颜氏要将他的女儿许配给叔梁纥时,就向上一代一代去叙说叔梁纥的祖宗,结果都是积德的。这是积善之家,所以预料他们家的子孙一定兴旺。最后就将女儿许配给叔梁纥,以后生了孔子,所以叔梁纥就是孔子的父亲。祖先代代都积善,所以他们家会出大圣人。

孔子称舜之大孝。曰。宗庙飨之。子孙保之。皆至论也。试以往事征之。

中国人讲孝道,首推大舜,这是尽孝的模范。孔子称赞他:“宗庙飨之,子孙保之,皆至论也。”这些都是至理名言。

舜的母亲死后,父亲又娶了一位继母,继母也生了小孩。继母待他非常不好,他的父亲也受了继母的影响,所以父亲、继母、继母生的弟弟三个人都以恶念对待他,几次要置他于死地。这样恶劣的家庭环境,舜还能够孝顺。在他心目中没有看到父母、兄弟对他不好,他总觉得自己做得不好,让父母、弟弟不喜欢,所以他天天改过自新。这样过了几年,把全家感化了。这是大孝,真正的孝顺。舜一切顺从,顺从里面有高度的智慧,佛家讲“善巧方便”,他能够避免家人对他的伤害,能够保全他的生命,依旧以真诚心、爱心奉侍父母、兄弟。这是一般常人做不到的事情,他做到了。

“试以往事征之”。历史上有记载,看看这些积善之家他的后人发达的状况。这里举了十个例子。

杨少师荣。建宁人。世以济渡为生。久雨溪涨。横流冲毁民居。溺死者顺流而下。他舟皆捞取货物。独少师曾祖及祖惟救人。而货物一无所取。乡人嗤其愚。逮少师父生。家渐裕。有神人化为道者。语之曰。汝祖父有阴功。子孙当贵显。宜葬某地。遂依其所指而窆之。即今白兔坟也。后生少师。弱冠登第。位至三公。加曾祖祖父如其官。子孙贵盛。至今尚多贤者。

“少师”,太子的老师。“建宁”,今福建建瓯。“弱冠”,二十岁。

少师杨荣的先祖世世代代从事于摆渡的行业,生活过得非常艰苦。一次久雨河水暴涨,淹没了乡村民居,也淹死了很多人,溺死者顺流而下。一般人划着船都去捞取财物,不顾淹在水里的人。唯独杨荣的祖父、曾祖父只有救人,丝毫不取漂浮的财物。乡里的人看到他们的作为,都说他们愚痴,救人有什么用?财物漂流在水上,捞到就是你的。他们不要财物,完全救人,这是积德。

到杨荣的父亲出生时,家境渐渐富裕。这时有一位神人化作道长,告诉他的父亲:“你的祖父曾经救过很多人,有阴功,子孙一定会贵显。”并指示他有一块风水很好的地,可以葬在那个地方。杨荣的父亲就把他的祖父葬在道人指的处所,就是现在所说的“白兔坟”。

后来生了杨荣,他二十岁就考取进士,官位一直做到三公(少师属于三公之一)。皇帝对他非常感激,也追封他的曾祖、祖父、父亲为少师。子孙贵盛,一直到现在(了凡先生在世时,即明朝),他们家还有很多贤人。这是以杨荣这一桩事情来证明“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鄞人杨自惩。初为县吏。存心仁厚。守法公平。时县宰严肃。偶挞一囚血流满前。而怒犹未息。杨跪而宽解之。宰曰。怎奈此人越法悖理。不由人不怒。自惩叩首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哀矜勿喜。喜且不可。而况怒乎。宰为之霁颜。

“鄞”,今浙江宁波。“时”,当时。“上”,指朝廷。

有一位杨自惩先生在县衙当书办(即今之书记官、文书官),心地仁厚,推己及人,守法、公平,决定不受贿赂。这个县官非常严肃,有一次偶然鞭打一个囚犯,打得遍身流血,怒还没有消。杨自惩心生怜悯,跪在地下帮这个囚犯求情。县官说:“此人越法悖理,不由人不怒。”这是县官发怒的理由。杨自惩叩首报告说:“上失其道。”就是现在朝廷本身有过失,人民对朝廷丧失信心。如果他真的是做了很多坏事,应该要判重刑,你也要怜悯他,不能心喜。喜尚且不可,又怎么能够发怒?杨自惩这个人平素有德行、有胆识,敢说真话。县官听了杨自惩一番话之后,情绪稳定,不再发怒了。

由此可知,百姓犯法,过在何处?过在没有人教导他。谁负责教导?地方官员、县市长这些父母官。儒家言:“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之”是人民。地方首长是人民的领导、父母、老师,你的子弟为非作歹,这是你没有把他教好。

家甚贫。馈遗一无所取。遇囚人乏粮。常多方以济之。一日。有新囚数人待哺。家又缺米。给囚则家人无食。自顾则囚人堪悯。与其妇商之。妇曰。囚从何来。曰。自杭而来。沿路忍饥。菜色可掬。因撤己之米。煮粥以食囚。

杨自惩虽然家境贫寒,但是时常帮助苦难的人,尤其是囚犯。当然也有送礼请托的,但是他一无所取,大公无私,凭良心办事,绝不收受贿赂。有时囚犯缺粮的时候,他还想方法到一些行善的人家请他们捐助,帮助囚犯,让他们能够吃饱。有一天,新来的几个囚犯没得吃,正好自己家里又缺米,若是给囚犯,自己家人就没饭吃;若是只顾自己,那些囚犯也很可怜。于是跟他太太商量,他太太问:“囚犯从哪里来?”“从杭州来的,一路上忍着饥寒,面黄肌瘦。”因此,把自己家的米分一半,煮稀饭给囚犯吃。

后生二子。长曰守陈。次曰守址。为南北吏部侍郎。长孙为刑部侍郎。次孙为四川廉宪。又俱为名臣。今楚亭德政。亦其裔也。

“侍郎”,相当于现在的副部长。“刑部”,即今之法务部、司法部。“廉宪”,在明朝称为按察司,一般也称为钦差大臣。

以后杨自惩生了两个儿子,官做到南北吏部侍郎。长孙为刑部侍郎,次孙为四川廉宪,他的子孙在当时都是很有名的贤德大臣。楚亭、德政这两个人也是杨自惩的后代,但是历史记载不详。他自己积善积德,儿孙贵显,这是果报。

由此可知,积功累德,不论自己现前过什么样的生活,在社会上是什么样的地位,从事什么样的行业,都可以做。只要存心利益社会、利益人民,就是积功累德。做好事,不求果报,功德更大;不求果报,必定有更殊胜的果报。积的善大,积的善多,自己本身就感受到果报。像了凡先生就是个例子,与了凡先生同时代的俞净意先生也是个例子,晚年就享受果报,果报一直绵延到他的子孙,代代不绝。

昔正统间。邓茂七倡乱于福建。士民从贼者甚众。朝廷起鄞县张都宪楷南征。以计擒贼。后委布政司谢都事。搜杀东路贼党。谢求贼中党附册籍。凡不附贼者。密授以白布小旗。约兵至日。插旗门首。戒军兵无妄杀。全活万人。后谢之子迁。中状元。为宰辅。孙丕。复中探花。

“正统”,明朝英宗的年号。“布政司”,相当于现在省的机构,“都事”是布政司下一个官。“宰辅”,宰相。“探花”,进士第三名。

明朝英宗时,邓茂七是福建地区作乱的一个盗匪。英宗皇帝用鄞县的张楷带兵南征,平定叛乱。邓茂七被抓,但是尚有余党,所以朝廷又委派布政司谢都事搜杀东路的贼党。谢都事先想方法搜集贼党的名册,凡不附属于匪党的,即在名册上没有名字的,密授以白布小旗。官兵进城搜查时,有一个小白旗插在门口的,就禁止官兵骚扰。这样,“全活万人”,这是谢都事所积下的功德。后来,他的儿子谢迁中状元,官做到宰相,孙子谢丕也中探花。

这是统兵的将领懂得积德,不冤枉人,不滥杀无辜。这都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的历史证验。在中国历史上,自古以来做大将军的人,能够保全后裔的很少。什么原因?杀伤太多,所以后代都不好。如果做将军的爱惜人命,绝不妄杀,军队纪律森严,就能保全后代。

莆田林氏。先世有老母好善。常作粉团施人。求取即与之。无倦色。一仙化为道人。每旦索食六七团。母日日与之。终三年如一日。乃知其诚也。因谓之曰。吾食汝三年粉团。何以报汝。府后有一地。葬之。子孙官爵。有一升麻子之数。其子依所点葬之。初世即有九人登第。累代簪缨甚盛。福建有无林不开榜之谣。

“莆田”,福建。“累代”,世世代代。“簪缨”,从前做官戴的帽子;系帽的带子是“缨”,插发的是“簪”。

福建林氏的先世祖母好善,常常做粉团布施一些穷人。有人来要,她就给他,毫无倦厌。有一个仙人化作道长,每天都来索取六七个粉团,老母也天天给他。每天这样欢欢喜喜地做,三年如一日。于是这个仙人知道老太太布施救人是出自于真诚,所以告诉老太太:“我每天吃你六七个粉团,吃了三年,我以什么来报答你?你家里有一块宝地,将来死后葬在那个地方,你的子孙做官的人数就像一升芝麻那么多。”她的后代依照道长指点,把她葬在那个地方。果然,第一代后人就有九个中进士,累代簪缨甚盛。这个家族非常兴旺,无不是得力于祖宗积德,子孙继续不断行善积德,保持家风,代代不坠。所以,在福建有这么一句话,“无林不开榜”,每当科举的时候,考试中举人、中进士的林家人最多。这是老太太诚心布施救人,终年不疲不倦的果报。

在中国这样的例子很多,最著名的是宋朝范仲淹。范仲淹先生从小就有救人救世的大志,一生积功累德,不疲不厌。在中国,印光大师赞叹过三个人,祖宗积大德,后世子孙代代受其福荫。第一是孔子,二千五百多年家道不衰,世世代代的帝王对孔老夫子都尊敬。直到今天,孔子的后裔,不论在国内、国外都受人尊敬,这是夫子的余福。第二是范仲淹,八百年不衰。第三位是叶状元,清朝初年一直到清末,三百年不衰。

冯琢庵太史之父。为邑庠生。隆冬早起赴学。路遇一人。倒卧雪中。扪之半僵矣。遂解己绵裘衣之。且扶归救苏。梦神告之曰。汝救人一命。出至诚心。吾遣韩琦为汝子。及生琢庵。遂名琦。

“太史”,从前的翰林。“邑”,县。“庠”,学校。“庠生”,秀才。“韩琦”,宋朝英宗、神宗时,做过十年宰相,也做过元帅,文武全才,深得当代及后人的尊敬。他与范仲淹齐名,两个人都是出将入相。

冯琢庵太史的父亲做学生的时候,冬天早起在去学堂的路上,看到有一个人倒在雪堆里,已经快冻僵了,但是还没有死。他立即脱下自己的棉衣将他包起来,扶到家里,救活了这个人的命。晚上梦到一位天神告诉他:“汝救人一命,出至诚心,我将派遣韩琦做你的儿子。”后来生了琢庵,琢庵是他的字,名琦。

佛家讲:“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浮屠”是宝塔,“七级”是七层的宝塔。一般人只知道建寺庙造宝塔的功德很大,不知救济处在饥饿边缘,或是生病而乏医药的人,功德亦是无量无边。救人一命,果报不可思议,得福甚大,何况救千万人的生命?其所修之福,代代做官,其数也是一升芝麻之数。为什么不做?

什么是真实功德?什么是假功德?有一个标准,凡是真正令一切苦难众生得到利益,就是真实功德。反之,这个功德是假的。所以,我很不赞成造大佛像。有人说,大佛像坐在这个地方,这一方人都得平安了。未必,这是属于迷信。一方得福,一方平安,要靠教化,改变人心。现在世间人心自私自利、贪瞋痴慢,而且天天在增长,这是灾祸的根源。造一个大佛像就能将之镇住,哪有这个道理!化解劫难,最重要的是提倡佛教教育。佛教的教育是智慧的教育,慈悲的教育,爱的教育,教导大家舍弃自私自利,放下名闻利养、贪瞋痴慢,无条件地牺牲奉献,帮助社会,帮助一切苦难人民。我们明白了,真正肯依教奉行,我们自己得度了,也真正能够造福社会、造福人群,这是佛陀的教诲。

假如造宝塔、造佛像真有那么大的功德,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为什么不去造大佛像?为什么不去造大宝塔?释迦牟尼佛他老人家一生讲经说法,教学四十九年;除此之外,没做别的事。我们学佛一定要向佛菩萨学习,佛菩萨在哪里?经典。我们依照经典的理论、方法修学,效法佛菩萨,学习佛菩萨,这才是真正释迦牟尼佛的学生。

台州应尚书。壮年习业于山中。夜鬼啸集。往往惊人。公不惧也。一夕闻鬼云。某妇以夫久客不归。翁姑逼其嫁人。明夜当缢死于此。吾得代矣。公潜卖田。得银四两。即伪作其夫之书。寄银还家。其父母见书。以手迹不类。疑之。继而曰。书可假。银不可假。想儿无恙。妇遂不嫁。其子后归。夫妇相保如初。

“尚书”,相当于现在的部长。“习业”,读书。

浙江省台州有一位应尚书,习业在山中,住在寺庙里面。旷野之处,确实有一些妖与鬼。他有胆量,心地正直,所以不怕邪魔鬼怪。有一天晚上,听到鬼在讲话。某一个人家,有一个妇女因为丈夫离开家乡,很久没有回来,公婆以为儿子死了,逼着媳妇改嫁。媳妇不愿意,所以想明天到这个地方来上吊自杀。这个鬼是吊死鬼,吊死鬼要找替身,找到替身就可以去投胎了。

应尚书听到鬼的谈话之后,心里就有了主意。第二天一早回家,赶紧卖了几亩田,得四两银子,再伪造一封家信,连同四两银子寄到那户人家。那户人家的父母看到笔迹与儿子不同,心有怀疑,但是银子是真的,总不会有人无缘无故把银子送来,想想一定是儿子平安无事,所以就不再逼着媳妇改嫁。以后,他的儿子果然回来了。应尚书救了这个媳妇一命,而且还保全这一对夫妇不至于分离。他做的这件事情没有人知道,所以他是做了一桩阴德。

另外要知道,凡是横死的、自杀的都要找替身。自杀很痛苦,这个事情万万做不得!道家跟我们说,自杀的人每七天要重复表演一次,上吊的人每七天要去吊一次,跳楼死的每七天要跳一次,什么时候找到替身,什么时候才能脱身。你说可怜不可怜?所以,人再怎么不得已,都不可以有自杀的念头。当你找到替身投胎,还是随业流转,苦不堪言!

从前读书人多半寄住在寺院,寺院确实是读书人最好的学习场所。古时候学校没有那么多,一个县通常只有一个学校(县学),所以读书的环境很难找到。除了寺庙之外,富贵人家家里有一些藏书,请老师到家里来教自己的子弟,称为“私塾”。藏书的数量不会太多,所以大规模的藏书都在寺院的藏经楼。藏经楼不仅收藏佛书,儒道、诸子百家无不收藏,就像现在的图书馆一样。所以,出家人真正在做学问,修养自己的身心、德行,他们都是非常好的老师。从前念书人都愿意到寺庙亲近出家人,寺庙有丰富的藏书,如果有不了解的地方,还可以向出家人请教。他们都是义务的,这是佛家所修积的功德善行。古时候佛教寺院是教学的场所,但是现代已经变质了,现在变成经忏场所,跟鬼打交道。

公又闻鬼语曰。我当得代。奈此秀才坏吾事。旁一鬼曰。尔何不祸之。曰。上帝以此人心好。命作阴德尚书矣。吾何得而祸之。应公因此益自努励。善日加修。德日加厚。遇岁饥。辄捐谷以赈之。遇亲戚有急。辄委曲维持。遇有横逆。辄反躬自责。怡然顺受。子孙登科第者。今累累也。

之后,应尚书又听到这个鬼说:“本来我找到替身了,奈何应先生破坏我的事。”旁边有个鬼说:“你为什么不去害他?”这个吊死鬼就说:“上帝知道这个人心很好,已经命他作阴德尚书。我怎么能再害他?”应尚书听到了鬼的谈话,因此更加勉励自己,努力断恶修善,善天天增加,德天天加厚。这都是回头是岸,知道怎样做好事。

在饥荒的时候,他捐谷赈灾。遇到亲戚有急事,他总是委曲自己,帮助别人解决困难。遇到横逆,别人侮辱、毁谤他,他能反躬自责,都是我自己做得不够好,不能令人生欢喜心,过失在自己,绝不怪罪别人。凡事都能够欢欢喜喜,逆来顺受,努力修善,增长德行,这都是积善积德的事实。以后他做了尚书,子孙后代考中进士的很多!

常熟徐凤竹栻。其父素富。偶遇年荒。先捐租以为同邑之倡。又分谷以赈贫乏。夜闻鬼唱于门曰。千不诓。万不诓。徐家秀才做到了举人郎。相续而呼。连夜不断。是岁。凤竹果举于乡。其父因而益积德。孳孳不怠。修桥修路。斋僧接众。凡有利益。无不尽心。后又闻鬼唱于门曰。千不诓。万不诓。徐家举人直做到都堂。凤竹官终两浙巡抚。

“常熟”,今江苏省常熟。“益”,增长。“巡抚”,即今之省长。

江苏省常熟有一位徐凤竹先生,他的父亲是一位地主,相当富有。偶然碰到荒年,收成不好,他就减免收租,或是统统捐出去,提倡救灾。又将仓库里的稻米,拿出来救济这些贫穷的人。曾经在夜里听到鬼在他家门口唱:“千不诓,万不诓,徐家秀才做到了举人郎。”相续而呼,连夜不断。徐凤竹的父亲做了这些好事,凤竹果然在这一年考试中了举人,所以他行善就格外努力,孳孳不息。修桥补路,方便行人。斋请僧人,接济大众,碰到有困难的人,乐意帮助。只要是利益社会、利益大众的事情,尽心尽力去做。后来又听到鬼在门口唱:“千不诓,万不诓,徐家举人直做到都堂。”凤竹的官愈做愈大,做到浙江的省长。

可见得先人积功累德,果报无比殊胜。我们想,他的儿孙都享这么大的福报,他自己的福报一定更大。但是他已经不在世,所以果报在来生。凡是这样积功累德的人,来世的福报不可思议。如果来世不在人间,必定在天上享天福。他的子孙后代所享的福,称为“余福”。因此,“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余福给儿孙,自己的福报一定超过儿孙所享的很多倍。所以,善不能不修、不能不积,积善必定有好果报。

财富绝不是供给一个人或是一家人享受的。你命中有财富,就要知道你有使命、有职责帮助世间一切穷苦之人,你的财富才会生生世世享受不尽。财从哪里来的?从布施来的,愈施愈多。

这里讲到“斋僧”,斋僧的利益何在?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明清时候,斋僧的风气盛行。在家居士以财物供僧,希求修福。接受供养的这些出家人要为他说法;换言之,要教导他。在家人对出家人是财布施,出家人对在家人是法布施,所以斋僧是求法。出家人有道德、有学问、有修养,这是社会大众的导师,多元文化的教师,他们为求学问、为教化众生,真正做到一生牺牲奉献。

嘉兴屠康僖公。初为刑部主事。宿狱中。细询诸囚情状。得无辜者若干人。公不自以为功。密疏其事。以白堂官。后朝审。堂官摘其语。以讯诸囚。无不服者。释冤抑十余人。一时辇下咸颂尚书之明。

“嘉兴”,今浙江省嘉兴。“主事”,当时的官职。“辇下”,辇是皇帝的坐车。这是指首都、京城,皇帝所在之处。

浙江省嘉兴的屠康僖,在刑部做官。有一次晚上跟囚犯们一起睡在监狱里,细细打听囚犯的情状,知道囚犯当中有些人是冤枉的。屠先生并不以为功,把这些情形秘密写在纸上,送给堂官。就是他的上司,刑部尚书。过几天重新审问囚犯时,堂官摘录屠康僖写的一些案情讯问囚犯,囚犯没有不服的,这样开释冤枉的大概有十几个人。当时这个事情传了出去,大家对刑部尚书的公正廉明,无不加以赞叹。

公复禀曰。辇毂之下。尚多冤民。四海之广。兆民之众。岂无枉者。宜五年差一减刑官。核实而平反之。尚书为奏。允其议。时公亦差减刑之列。梦一神告之曰。汝命无子。今减刑之议。深合天心。上帝赐汝三子。皆衣紫腰金。是夕夫人有娠。后生应埙。应坤。应埈。皆显官。

“宜”,应该。“衣紫腰金”,穿紫的官服,系金的腰带,这是高官。古代礼服,皇族穿黄色龙袍,文官穿紫袍是最高的爵位,大概尚书以上的官服才是紫色的。

屠先生又想到一桩事情,在京城尚且有这么多受冤之人,全国上下,民众之多,哪里没有受冤之人?应该五年派一位减刑官,对这些案件重新核实平反。这是好事情,刑部尚书同意他的建议,奏明皇上。皇帝允许,屠康僖便被派遣为减刑官之一,帮助平反了许多受冤之人。梦中有一位神人告诉他,你命中没有儿子,由于你的做法与建议和天心非常相应,所谓“上天有好生之德”,现在上帝赐你三子,都是高官。是夕夫人有娠,后生应埙、应坤、应埈,皆显官。这是善因善果。

嘉兴包凭。字信之。其父为池阳太守。生七子。凭最少。赘平湖袁氏。与吾父往来甚厚。博学高才。累举不第。留心二氏之学。

“池阳”,今安徽贵池。“太守”,比知县高一级,与知府是同等的官。“二氏”,就是佛与道。

嘉兴人包凭,字信之。包凭的父亲做过池阳太守,生了七个儿子,包凭最小,入赘平湖袁氏,与袁了凡是一家人。了凡先生的父亲与包凭常常往来,这个人博学高才,但是每试都不中,于是就去学佛、学道了。

一日东游泖湖。偶至一村寺中。见观音像。淋漓露立。即解橐中得十金。授主僧。令修屋宇。僧告以功大银少。不能竣事。复取松布四疋。检箧中衣七件与之。内纻褶。系新置。其仆请已之。凭曰。但得圣像无恙。吾虽裸裎何伤。

“橐”,钱包。“箧”,箱子。“纻”,麻制的衣服。“褶”,是袷衣。

有一天,他去游泖湖。偶然在一个村庄的寺院,看到观音像被雨水淋湿,于是打开钱包将十两银子统统拿出来,交给寺院出家人,请他将房屋修好,不要让菩萨淋到雨露。出家人告诉他,修屋顶工程很大,十两银子太少了,恐怕没有办法完工。于是他又拿了四匹布,还从箱中取出七件衣服,有单衣、有袷衣,都是新置的。他的仆人说:“算了,何必要捐献这么多!”包凭说:“只要能把屋顶修好,使观音菩萨像不要再淋到雨,我纵然是赤身露体,也无所谓。”这是一片真诚!

僧垂泪曰。舍银及衣布。犹非难事。只此一点心。如何易得。后功完。拉老父同游。宿寺中。公梦伽蓝来谢曰。汝子当享世禄矣。后子汴。孙柽芳。皆登第。作显官。

“伽蓝”,护法神。“登第”,指中进士学位。

出家人听到他这番谈话,非常感动地说:“布施银两以及这些衣服、布料,不是难事,只是这一点真心太难得了。”包凭等屋顶修好后,就拉着父亲一起去看。晚上住在寺庙中,梦到护法神来感谢他,说:“你的儿子会享世禄,得到福报。”果然以后他的儿子汴、孙子柽芳都中进士,官位显赫。

这是子孙贵显之报。修缮寺院道场、造佛像,功德很大,《造像功德经》有详细说明。但是功德必须具足条件,如果只是造佛菩萨形象,没有弘法利生,一般人看到佛像容易产生迷信,不但没有利益,反而让许多众生造罪业,这就错了。所以,弘法利生非常重要!道场一定要讲经,教导大众修行,所谓“解行相应”,这个重要。在解门,每个宗派的道场,都要认真透彻地研究读诵本门的经典,并依据经典的理论来修学,这才具足功德。

佛像具有表法的意义,佛家用这种方式时时刻刻提醒我们。譬如,我们见到观世音菩萨像,就要想到我要像观世音菩萨一样慈悲,帮助世间一切苦难众生,这个像的功德就大了。如果不晓得这个道理,将佛像当作神明,只是烧香、膜拜,求福、求寿、求儿女、求升官发财,那是迷信。

学佛如何才能得到佛法真实的利益?在行门,佛法修行的方法很多,每个宗派的方法都不相同,只要选定一门,功夫不要间断,就能得清净心,成就戒定慧,这是道场真实的功德利益。

嘉善支立之父。为刑房吏。有囚无辜陷重辟。意哀之。欲求其生。囚语其妻曰。支公嘉意。愧无以报。明日延之下乡。汝以身事之。彼或肯用意。则我可生也。其妻泣而听命。及至。妻自出劝酒。具告以夫意。支不听。卒为尽力平反之。囚出狱。夫妻登门叩谢曰。公如此厚德。晚世所稀。今无子。吾有弱女。送为箕帚妾。此则礼之可通者。支为备礼而纳之。生立。弱冠中魁。官至翰林孔目。立生高。高生禄。皆贡为学博。禄生大纶。登第。

浙江嘉善人,姓“支”,单名“立”。他的父亲在衙门里管刑事案件,知道有个囚犯是冤枉的,被判了重刑,非常同情,于是想帮助这个囚犯脱罪。这个囚犯知道支立的父亲想替他辩护,这是救命之恩。因此,跟妻子商量,说:“支公有意帮助我脱离刑责,我很惭愧,无以报答。明天你可以请他下乡,以身事之。或许支公会更用心,这样我就可以生还。”他的妻子非常贤良,果然就照做。这个囚犯的太太自己劝酒,并把丈夫的意思告诉支公。支公听了之后不接受;虽不接受,还是全心全力把案子平反了。这是很难得的一桩事情,他能做到大公无私,用真诚心来平反冤狱。

这个囚犯夫妇来叩谢的时候,说:“你这么大年岁还没有儿子。我有个女儿,送给先生作妾,希望将来给你生几个儿子。”这在礼上是讲得通的。支先生同意了,以后就生了支立。支立的父亲做这样的善事,他后世的子孙逐渐发达了。支立二十岁考中进士,官做到翰林院的书记官。支立生高,这是支先生的孙子;高生禄,这是支先生的重孙。这几代都是贡生,州、县学校的教官。禄生大纶,这是支先生重孙的儿子,后来中了进士。

凡此十条。所行不同。同归于善而已。

这是总结,以上所举的十个故事,都是全心全力利益别人、利益社会、利益国家的好事。这些显著的果报,都在浙江嘉兴附近,了凡先生提出的这些人,都是大家熟悉的,足以证明“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由此可知,举例一定要大家都知道的才有公信力,时代也是愈接近愈好。

我们学佛更要拓开心量,念念想到利益全世界。如果你认为我哪有这么大的本事?我们要知道,纵然是小小善事,也要给全世界的人做好榜样,这就是利益世界。事,无论大小,但看用心。所谓“量大福大”,如果心量大,点点小善都会变成无量无边的善德;如果心量小,做再多的善事,福报也不太大。由此可知,心转境界。

若复精而言之。则善有真有假。有端有曲。有阴有阳。有是有非。有偏有正。有半有满。有大有小。有难有易。皆当深辨。为善而不穷理。则自谓行持。岂知造孽。枉费苦心。无益也。

了凡先生再进一步教导他的儿子,何谓“善”,这很重要,必须要有能力辨别。这里说了八对:善有真假、端曲、阴阳、是非、偏正、半满、大小、难易,我们应当辨别清楚。许多人行善多年,学佛多年,没有得到好果报,于是怀疑佛法不灵,转而学其他法门、其他宗教。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发生?就是对善辨别不清,自以为是善,经过有智慧有德行的人一分析,原来这是罪业。所以,我们要想修善积德,就要冷静观察,辨别清楚。

何谓真假。昔有儒生数辈。谒中峰和尚。问曰。佛氏论善恶报应。如影随形。今某人善。而子孙不兴。某人恶。而家门隆盛。佛说无稽矣。

“儒生”,念书的学生。“中峰和尚”,元朝人,一代高僧,著述很多,最著名的是《三时系念》。

何谓真假?有一些念书人向中峰和尚请教,佛家常讲:“善恶报应,如影随形。”这个说法靠不住!因为有人作善,他的子孙并不发达;有人作恶,他的家道却非常兴隆。

中峰云。凡情未涤。正眼未开。认善为恶。指恶为善。往往有之。不憾己之是非颠倒。而反怨天之报应有差乎。

中峰禅师解释得非常之深。我们是凡夫,情染没有洗涤干净,法眼、慧眼没有开,所以常常看错事情,颠倒是非,把善看作恶,把恶看作善。自己不深自惭愧,反而去责怪老天报应不公平,这是罪上加罪。

众曰。善恶何致相反。中峰令试言其状。一人谓詈人殴人是恶。敬人礼人是善。中峰云。未必然也。一人谓。贪财妄取是恶。廉洁有守是善。中峰云。未必然也。众人历言其状。中峰皆谓不然。因请问。中峰告之曰。有益于人是善。有益于己是恶。有益于人。则殴人詈人皆善也。有益于己。则敬人礼人皆恶也。

这些学生们就说:“我们为什么把善恶看颠倒了?”中峰禅师有智慧,不解释,让他们自己说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有个学生说:“骂人、打人这是恶,恭敬人、礼敬人这是善。”中峰云:“未必然也。”又有一个学生说:“贪财妄取是恶,廉洁有守是善。”中峰云:“未必然也。”许多学生各说对善恶的看法,中峰禅师全不同意。

于是他们向中峰禅师请教,到底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中峰告之曰:“你起心动念、言语作为是利益别人,利益社会,利益大众,这是善;如果是自私自利,那就是恶。”这是善恶的标准。譬如对这个人有利益的,你打他、骂他也是善。如果是为了自私自利,恭敬人、礼敬人那是巴结,那是恶,不是善。

是故人之行善。利人者公。公则为真。利己者私。私则为假。又根心者真。袭迹者假。又无为而为者真。有为而为者假。皆当自考。

“袭迹”,模仿。

真善、假善一定要辨别清楚。起心动念、言语造作绝对没有私心,都是利益社会、利益大众,大公无私,公是真的,所以这个善是真的。利己是私心,私心是假的,所以这个善是假的。再进一步说,如果你利益大众是出自于真心,这是真善;若是模仿别人,这是假善。所以,为善最要者唯真心。我们所做的善事,不露痕迹,不让人知道,这个善事是真的,这是阴德。如果是有企图、有目的才做这桩善事,这个善事是假的。这些地方都要自己认真省察。

前面读的十个例子,十个人修善都得好果报,什么原因?真心,只知道帮助别人,绝不求一点自私自利。因此,真假要从这里辨别。

何谓端曲。今人见谨愿之士。类称为善而取之。圣人则宁取狂狷。至于谨愿之士。虽一乡皆好。而必以为德之贼。是世人之善恶。分明与圣人相反。推此一端。种种取舍。无有不谬。

“谬”,错误。

何谓端曲?一般人见到谨慎、不倔强的人,就称他为善人。可是古圣先贤宁愿欣赏有志气、肯进取的人,因为这样的人有胆识,真正能够为群众服务,为国家担当大任。如果一个人虽然很谨慎,全乡里的人都认为他是好人,但是个性柔弱,随波逐流,没有志气,没有担当,孔老夫子称这种人为“乡愿”,这不是一个好榜样,人人都学他,那就坏了。所以,世间人对于善人、恶人的标准,与圣人恰恰相反。圣人是明白人,有学问、有德行、有经验,能够辨别善人、恶人。推此一端,种种取舍,无有不谬。

天地鬼神之福善祸淫。皆与圣人同是非。而不与世俗同取舍。

天地鬼神对“福善祸淫”的见解与圣贤人相同,不同于世俗人的看法。鬼神如何看“福善祸淫”?前面举的这些例子,我们都能够观察得到。

我们要问,鬼神是不是有权将祸福降临于人?鬼神没有这个权。就好像我们世间有人行善事,有人做恶事,执法的人员加刑罚于作恶者,是不是他有权?不是。因为你犯了罪,他才拿手镣脚铐来铐你;你没有犯罪,他不敢侵犯你。天地鬼神就像刑警一样,你造作善,他来嘉奖你;你造作不善,他来惩罚你。这个奖励、惩罚都是自作自受。

凡欲积善。决不可徇耳目。惟从心源隐微处。默默洗涤。纯是济世之心。则为端。有一毫媚世之心。即为曲。纯是爱人之心。则为端。有一毫愤世之心。即为曲。纯是敬人之心。则为端。有一毫玩世之心。即为曲。皆当细辨。

“端”,端直,不夹杂一丝毫委曲;“曲”,自私自利。

我们发心想修善积德,一定不能被耳目所欺骗,眼睛喜欢好看的,耳朵喜欢好听的,要是随顺这种贪心就错了。必须从起心动念隐微之处,将自己的心洗得干干净净;换言之,决不能让邪恶的念头污染了清净心。全是济世救人的心,这是端;如果有一点点讨好世俗的心,就是曲。全是爱人的心,爱人就是大慈大悲,这个爱是清净的爱心、平等的爱心、真诚的爱心,这是端。如果还有丝毫怨恨不平,所发的心就是曲。全是恭敬别人的心,这是端;掺杂丝毫玩弄世人的心,就是曲。这些地方应当细细地辨别。

了凡先生在此地用“端”,佛家所谓“直心是道场”,端心就是直心。端的反面是曲,心里还有讨好世俗的心。《起信论》云:“直心、深心、大悲心。”菩提心的体是直心,菩提是觉悟的意思,真正觉悟的人他的心是直心。自受用是深心,深心是好善好德。念念利益众生,这是大悲心。如果还掺杂着自利,就是不善。

如何将自己的心洗得干干净净?《十善业道经》上,佛教我们修学的纲领是“昼夜常念善法,思维善法,观察善法,不容毫分不善间杂”,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心完全清净。我们一定要仔细阅读《了凡四训》,细心揣摩,认真反省,方能明白如何修善积德。我提出“生活在感恩的世界”,无论是顺境逆境、善缘恶缘,只有一个爱心、一个感恩的心放在心上。

何谓阴阳。凡为善而人知之。则为阳善。为善而人不知。则为阴德。阴德天报之。阳善享世名。名亦福也。名者造物所忌。世之享盛名而实不副者。多有奇祸。人之无过咎而横被恶名者。子孙往往骤发。阴阳之际微矣哉。

何谓阴阳?善有阴善、阳善。你做的好事完全显露出来,人人都知道,报纸、电视传播赞扬你,这是阳善。你做的善事没有人知道,自己也不会告诉任何人,这是阴德。如果是阴德,你将来得的果报厚,殊胜而且长远。如果是阳善,人家会赞叹、恭敬你,但是你的果报就报掉了。

名也是福,一般讲知名度高。名是天地鬼神都忌讳的,所以出名不是好事情。知名度很高的人,没有实德,往往会遇到意想不到的灾害,这是现报。一个人没有过失,行善积德而被别人侮辱、误会,恶名广布,这倒是一件好事。好在哪里?每个人看到他,瞪他一眼,骂他几句,这也是果报,就把他无始劫以来的罪障都报掉了。所以,他的儿孙往往忽然之间发达了,也有少数是自己晚年福报现前。因此,阴德、阳德的果报非常微妙,不能不加以辨别。我们断恶修善、积功累德应该怎么做法,自己就明白了。

古人所谓“实至名归”,你真有实德,自然有人赞叹。你藏得再隐秘,总有一天会被人发现,被人赞扬。譬如近代印光大师一生修善积德,没有人知道。到他老人家七十岁的时候,有几位有学问、有道德的居士在普陀山藏经楼遇到他,他们觉得印光法师的风度、言谈与一般出家人不一样,于是常常亲近他,才知道老法师真的有德行。于是在报纸、杂志上写文章发表,印光大师的大名就传开了。这不是印光大师委托他的,是这些人真正见到一位高僧大德,所以普遍向广大群众介绍,这是“实至名归”。这个名不是虚名,是真有实德。

在世间享盛名、最容易出名的是哪些人?电影明星。出名也是福报,如果没有实德,往往会遇到意想不到的灾难,所以这些大明星真正能得善终的不多。不仅是影剧界,任何一个行业,如果没有真实的德行,知名度愈高,潜伏着意想不到灾害的机会也愈多。

何谓是非。鲁国之法。鲁人有赎人臣妾于诸侯。皆受金于府。子贡赎人而不受金。孔子闻而恶之。曰赐失之矣。夫圣人举事。可以移风易俗。而教道可施于百姓。非独适己之行也。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众。受金则为不廉。何以相赎乎。自今以后。不复赎人于诸侯矣。

“鲁国”,春秋时代孔老夫子的故乡。“子贡”,孔子的学生。“赐”,子贡的名字。

何谓是非?鲁国法律规定,鲁国人在穷困的时候,被人家卖到别的国家作奴婢,若有人能把这些人赎回来,鲁国政府就发奖金给他。子贡赎人回来时,不接受政府的奖金。孔老夫子听到了,责备子贡说:“你错了!”圣贤人做事情有一个原则,就是可以移风易俗;换言之,帮助社会改良不好的风俗,而且教化百姓,给百姓做榜样。所以,不能随自己的爱好,喜欢怎么做就怎么做,要顾全社会大众。鲁国现前的社会状况,富贵人少,贫穷人多。如果赎人接受政府的奖赏,好像自己不廉洁,今后还有谁敢做赎人的事情?

因此,子贡赎人要欢欢喜喜接受政府的奖励,就能鼓励社会大众中那些有钱的人,把自己国家在外面做奴婢的人都赎回来,这才是好事情。如果赎人不接受奖金,以为自己很廉洁,接受奖金就不廉洁,对于自己来说是说得过去,但是对于整个社会风俗来说就做错了。由此可知,圣人的是非标准与常人不同。

我在各地讲经,题目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就是这个意思。所作所为能为社会大众作表率的,我们应当要学;不能为社会大众作表率的,我们不学。换言之,利益社会、利益众生的,我们要认真努力学习。

子路拯人于溺。其人谢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喜曰。自今鲁国多拯人于溺矣。

“子路”,孔子的学生。

子路看到一个人掉到水里,将他救起。这个人非常感激,送一头牛以表谢意,子路接受了。孔老夫子听到了,很欢喜地说:“从今以后,鲁国就会有很多人去救那些在水里快淹死的人了。”

自俗眼观之。子贡不受金为优。子路之受牛为劣。孔子则取由而黜赐焉。乃知人之为善。不论现行而论流弊。不论一时而论久远。不论一身而论天下。

“由”,子路的名字。“流弊”,影响。

以上两个例子,一般人的看法,认为子贡不接受奖金值得赞叹,子路接受赠牛则比不上子贡。然而孔老夫子的看法却不一样,他赞叹子路,责备子贡。我们行善,若善的影响面广,时间长,这是大善,这个善是“是”。若影响面很小,时间短,这是小善,这个善是“非”。所以,不在一时,在影响的时间;得的利益不是我一身,而是令天下人受益。

现行虽善。而其流足以害人。则似善而实非也。现行虽不善。而其流足以济人。则非善而实是也。

子贡所做的就是现行善,好像是善事,但他留下不好的影响,这个影响会阻碍许多人去赎人回国,阻碍别人不就是害了人吗?所以,这似善而实非善。子路救了一个人,人家送他一头牛,他接受了,好像是不善,但是他能影响别人,使其他人听到子路这种行为,也会很勇敢去救人,所以这是善。

然此就一节论之耳。他如非义之义。非礼之礼。非信之信。非慈之慈。皆当抉择。

是非的事情太多了。譬如,有一个人做坏事,一定要惩罚他,不能宽恕他。如果宽恕了这个罪人,算不算是义?一定要观察,假如这个人做错事情被宽恕,他反而胆子更大,将来会做更多的坏事,使许多人受害,这个宽恕是错误的;如果警诫、惩罚他,他以后不敢作奸犯科,这是真正的义。这就是“非义之义”。“礼”要有分寸,用礼貌待人是礼;如果过分恭维、赞叹,使这个人渐渐傲慢,那就是“非礼”。信用很重要,但是也要看状况。如果因顾全小信却失了大信,就错了。圣人顾全大信,有的时候可以放弃小信,这就是“非信之信”。“慈”是慈爱,慈爱不能过分,过分往往变成不仁慈,这是“非慈之慈”。佛门常讲:“慈悲为本,方便为门。”慈悲、方便是佛家教学最重要的方法,但用得不恰当,就会变成“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这就是非慈之慈、非方便之方便,这是用错了。

何谓偏正。昔吕文懿公。初辞相位。归故里。海内仰之。如泰山北斗。有一乡人。醉而詈之。吕公不动。谓其仆曰。醉者勿与较也。闭门谢之。逾年。其人犯死刑入狱。吕公始悔之曰。使当时稍与计较。送公家责治。可以小惩而大戒。吾当时只欲存心于厚。不谓养成其恶。以至于此。此以善心而行恶事者也。

“吕文懿公”,文懿是谥号,名原,号逢源,浙江秀水县人,生于明朝英宗正统年间,做过宰相。这是一位忠厚的长者。

何谓偏正?吕文懿公辞职,告老还乡。虽然他辞去宰相职务,但是他的德行、事业得到社会大众的尊敬,如同仰慕泰山北斗一样。有一次他遇到一个乡人,喝醉了酒骂他。他不动心,告诉随从:“这个人喝醉了,不要跟他计较。”

过了一年,这个人犯了死刑,被关进监狱。吕文懿公听到这桩事情很后悔,他说:“假使去年他酒醉骂我的时候,我把他送到官府,治他的罪,这种小的惩罚能使他生起戒心,他就不至于做出更大的坏事。我当时只是心存厚道,没有想到这样反而养成他的过恶,以至于此。”这是善心做了恶事。

又有以恶心而行善事者。如某家大富。值岁荒。穷民白昼抢粟于市。告之县。县不理。穷民愈肆。遂私执而困辱之。众始定。不然。几乱矣。

“粟”,粮食、稻米。

这是讲以恶心做善事。有一次遇到荒年,穷人白天到一个大富人家来抢粮食,他向县府告状,县官没有理会,于是穷民更加放肆。因此,这个富人在自己家中私设刑堂,把这些抢劫的人抓来审判,惩罚他们,后来把抢劫平定了。如若不然,他们就会变成暴民,扰乱社会治安。

故善者为正。恶者为偏。人皆知之。其以善心而行恶事者。正中偏也。以恶心而行善事者。偏中正也。不可不知也。

善为正,恶为偏,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如果对于这些道理与事实真相,了解得不够透彻,往往我们自以为是善事,而未必是真善,这个不可不知。

何谓半满。易曰。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书曰。商罪贯盈。如贮物于器。勤而积之。则满。懈而不积。则不满。此一说也。

何谓半满?《易经》曰:“善不积,就不足以成就名望;恶不积,就不足以败坏声誉。”《书经》说:“商朝末年造的罪孽太多,所以武王起义灭了殷商。”这好比储藏东西在器皿中一样,我们常常累积,它很快就满了。若是懈怠,不常积存,就不会满。这是“半善”、“满善”的一种说法。

因此,善一定要勤积,才能圆满。若是懈怠,偶尔遇到才行一点善,并不是把心放在利益一切众生上,所做的善只有半善,不能做到圆满。

昔有某氏女入寺。欲施而无财。止有钱二文。捐而与之。主席者亲为忏悔。及后入宫富贵。携数千金入寺舍之。主僧惟令其徒回向而已。因问曰。吾前施钱二文。师亲为忏悔。今施数千金。而师不回向。何也。曰。前者物虽薄。而施心甚真。非老僧亲忏。不足报德。今物虽厚。而施心不若前日之切。令人代忏足矣。此千金为半。而二文为满也。

从前有一户人家的女子到寺庙里想发心供养,而身上只有两文钱,她就把这两文钱都拿出来供养寺庙,住持和尚亲自为她诵经忏悔。过了几年,这个女子被选入宫廷做了嫔妃,享受人间的富贵。她带了数千银两再到寺庙来供养布施,而住持和尚只命他的徒弟为她回向。因此,这个女子就问:“为什么我穷的时候,只布施两文钱,师父亲自为我忏悔。今天我带了几千银两来供养,反而不亲自为我回向?”老和尚说:“从前你到庙里来烧香拜佛,供养两文钱,你的心真诚,我不亲自给你忏悔,不能报你的德。今天你带的供养虽然丰厚,但是你的心不像从前那样真切,所以我让我的徒弟给你忏悔就可以了。”因此,心真诚,布施虽少,得的善福是圆满的。做了嫔妃,免不了带着富贵贡高傲慢的习气,心不真诚,德就损了,所以实际上修的福是半善而已。

钟离授丹于吕祖。点铁为金。可以济世。吕问曰。终变否。曰。五百年后。当复本质。吕曰。如此则害五百年后人矣。吾不愿为也。曰。修仙要积三千功行。汝此一言。三千功行已满矣。此又一说也。

“钟离”,汉钟离,八仙之一。

汉钟离要传授吕洞宾“点铁为金”的法术,可以救济贫苦穷人。吕洞宾问:“我把这个铁变成金,会不会还原?”

汉钟离说:“五百年之后,还会还原。”

吕洞宾说:“如此则害五百年后的人,我不愿意做这样的事。”

汉钟离说:“修仙要积三千功行,你这一言,三千功行都已圆满了。”

此地讲“半善”与“满善”,举了三个例子,也就是三种说法。我们要想一想,修善积德到底是满善还是半善?我们现前得的果报是圆满的,还是有欠缺的?学佛人一般本质都好,心都好,非常可惜没有智慧见识,所以在理论和方法上有了偏差,往往修善得的果报不圆满,道理在此。

又为善而心不着善。则随所成就。皆得圆满。心着于善。虽终身勤励。止于半善而已。譬如以财济人。内不见己。外不见人。中不见所施之物。是谓三轮体空。是谓一心清净。则斗粟可以种无涯之福。一文可以消千劫之罪。倘此心未忘。虽黄金万镒。福不满也。此又一说也。

行善,不分别、执著所行之善,则所做一切都是圆满的善。若是著相修善,就是一生勤奋勉励修积,还是半善而已。什么原因?善心里夹杂着执著,所以善功不纯,只得半善。譬如,修财布施,内不执著有我。若执著有“我”,这个心就不真不纯。外不执著能受布施的人。若永远不忘某人接受了我们的布施,这就是妄想、分别、执著,把纯善之心破坏了。也不执著布施多少钱财。这就是“三轮体空”,做再多的善事都不要放在心上,忘得干干净净。基本道理就是“一心清净”,一心是真心,一心没有界限,等虚空遍法界,丝毫之善与心量一样大。所以,一斗米的布施能种无量无边的福报,一文钱的布施可以消千劫之罪。假如没有忘我,也没有忘他,也没有忘记所做的好事,虽然布施很多钱财,得的是半福,而非满福。这又是一种说法。

人能够做到不著相,就是菩萨。《金刚经》云:“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菩萨。”菩萨与非菩萨的差别,就在此地。你心里还有我、还有人、还有是非,你是凡夫。心里没有我、人、众生、寿者(时间的观念)的种种分别、执著,就是菩萨。我们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境界,境界愈高,修福愈容易。要想提高境界,必须从断恶做起,恶断得干净,果报就殊胜圆满。

对于“半”与“满”,这一段才讲得究竟圆满,但是这不是我们能做到的。由此可知,我们讲半讲满还是有等级的,不能一概而论。如果用此地这个标准,前面所说的满都是半,都不是真正的圆满,到“三轮体空”才是真正圆满。

谁能做到“三轮体空”?法身菩萨。不但六道众生做不到,声闻、缘觉、权教菩萨也做不到。为什么?人不能无心。换言之,心中有妄想、分别、执著,就达不到这个标准。这个标准是法身菩萨的标准,我们知道了也有好处,行善就不会自以为满足,无论积多大的功德都还不够多,这才肯认真努力发愤修善。明白此理,才知道诸佛菩萨的善行念念圆满,无论他修的善事是大、是小,无一不圆满。因为诸佛菩萨用真心,真心本性行事无一不圆满,道理在此地。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学佛,要发愿做佛的道理。

新加坡有一位许哲居士,一生修布施。她布施的财物不多,天天为一些老人、病人服务,不知道有自己,也不会把受她恩惠的人放在心上,也没有想“我今天做多少好事”,心地真诚、清净、慈悲,真正做到了“三轮体空”,所以她得的是满善,果报殊胜。

有很多人不明事理与真相,认为我都布施掉了,明天怎么办?谁肯布施我?念念不忘“我”,他就不敢真的放下;就算放下,也只放下一半。所以,他修的善只有半善,不能达到满善。当然他的果报只能得到一半,不能达到圆满。这个道理了解得不够透彻,行善不彻底,要想希求圆满的果报,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人一生的财富从哪里来的?得财富是果报,果必有因。财富的因是财布施,愈施愈多。布施是种因,“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种得多,收获一定多,这是一定之理。所以,愈肯施财的人,他的财源滚滚而来。但是心要真,不是为祈求发财而布施;要是为求发财而行布施,这是因地不真。会不会发财?会发,但是不多,只比布施出去的多一点点,就是加一点利息而已。如果不为发财而布施,果报就厚了。财来了,绝不自己享受,救济一切苦难的众生,这个果报愈来愈殊胜,绝不在人间,在天上、在华藏世界、在极乐世界。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财富、聪明、健康长寿都是果报,所以要懂得修因,因纯正才能得到殊胜的果报。

何谓大小。昔卫仲达为馆职。被摄至冥司。主者命吏呈善恶二录。比至。则恶录盈庭。其善录一轴。仅如箸而已。索秤称之。则盈庭者反轻。而如箸者反重。仲达曰。某年未四十。安得过恶如是多乎。曰。一念不正即是。不待犯也。因问轴中所书何事。曰朝廷尝兴大工。修三山石桥。君上疏谏之。此疏稿也。仲达曰。某虽言。朝廷不从。于事无补。而能有如是之力。曰朝廷虽不从。君之一念。已在万民。向使听从。善力更大矣。

“主者”,阎罗王。“吏”,判官。“三山”,福州城有三座山,即九仙山、闽山、越王山。

何谓大小?宋朝卫仲达在翰林院任职,有一次被小鬼带到阴曹地府。阎罗王命判官把卫仲达的善恶簿子拿来做个比对,结果卫仲达一生造恶的档案摆满了一地,而行善只有一卷,就像筷子那么细。阎罗王看到说:“好,拿秤来称一称。”结果摆满一地的恶簿子反而轻,这一卷小小的善簿子反而重。

卫仲达说:“我还不到四十岁,怎么会有这么多的过恶?”

阎罗王说:“起个恶念就是小恶,不等待你犯;你要是犯了,就是大恶。”所以,起心动念不能不谨慎。

他又问:“善的那一卷到底是什么事?”

阎罗王说:“朝廷曾经要兴建一个大工程,在福州城的九仙山、闽山、越王山修石桥。你上疏建议皇帝不要兴这个工程,因为这个工程不是必要的,而且劳民伤财。”

卫仲达说:“我是有建议,但是朝廷并没有接纳。我这篇奏章会有这么大的力量吗?”

阎罗王说:“朝廷虽不从,你这一念不是为自己,是为一切人民,这个善大。如果朝廷采纳,你的善就更大了。”

故志在天下国家。则善虽少而大。在一身。虽多亦小。

所以,念念为全国着想,为全世界着想,虽然做的善少,这个善因此很大。如果只顾自己或家庭的利益,做再多、再大的善,也是小善。

佛法讲“境随心转”。我们存心为众生,为众生的心愈广大,善的力量就愈大。但是跟法身菩萨相比,这个善还是半,不是满。因为法身大士起心动念尽虚空遍法界,不是为一个世界、一个星系。所以,点滴之善都不可思议,无量无边。

何谓难易。先儒谓克己须从难克处克将去。夫子论为仁。亦曰先难。

“克己”,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

何谓难易?了凡先生先引用儒家讲存养的功夫,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要从哪里做起?从难克服的地方先做,其他的就容易了。孔老夫子讲到“为仁”,也说到“先难”。换言之,如何能做到仁,也必须从难的地方下工夫。难在哪里?难在你要想做一个仁人,必须要克服自私自利。因为有自私自利,仁就没有了。

“仁”是会意字,一边是“人”,一边是“二”,这是教我们要做到自他不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仁的意思。想到别人,立刻就想到自己;想到自己,立刻就想到别人。换言之,如果我们有私心,自私自利,“仁”就没有了。佛法常称菩萨为“仁者”,就是菩萨没有自私自利。前面讲“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种人就是仁者,这个标准高。所以,孔老夫子说“先难”,先从最难处做起,最难的就是自私;佛法讲无我,就是从“无我相”做起。

下面了凡先生举几个例子,然而这几个例子还没有达到孔老夫子论仁的标准。

必如江西舒翁。舍二年仅得之束修。代偿官银。而全人夫妇。

“束修”,学生对老师的供养。

江西有一位舒老先生,布施自己教私塾两年所得之微薄收入,帮助一对贫穷夫妇缴纳国税,而保全了这一对夫妇。

有钱的人做这个事情不难,没有钱的人将所有收入拿去帮助别人,这个不容易!

与邯郸张翁。舍十年所积之钱。代完赎银。而活人妻子。皆所谓难舍处能舍也。

邯郸张老先生遇到一家可怜的人,他把十年的积蓄统统拿出来帮助人偿还赎银,成全一家人。这也是难舍能舍,非一般人所能为。

如镇江靳翁。虽年老无子。不忍以幼女为妾。而还之邻。此难忍处能忍也。故天降之福亦厚。

镇江靳老先生年老无子,邻居家把自己的女儿送给老先生作妾,靳老先生不忍心以幼女为妾,于是把她送还给了邻居。这是难忍能忍,所以得福也厚。

凡有财有势者。其立德皆易。易而不为。是为自暴。贫贱作福皆难。难而能为。斯可贵耳。

凡是有钱有势的人,做好事很容易;如果很容易做而不做,就是自暴自弃,错过了修善积德的机会。贫穷没有势力的人,修善很难;然而难而能为之,就非常可贵,所谓难能可贵。

这里举的例子都是贫穷没有财富、没有地位,而能不顾一切,救急救难,解决别人的困苦,非常难能可贵,所以他们的果报也厚。但是我们要明了,他们当时做这个事情时,只是想帮助人解决苦难,并没有想到自己的果报。

我们读了善之八对,就要晓得必须克服“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瞋痴慢”。这十六个字不能克服,我们一生断恶断得不干净,修善也修得不圆满,总是一些小善、半善,果报在来世。只有大善、满善才能改变自己的业报,像了凡先生所做的就改变了命运。有很多人修善积德,依旧被命运所转,改不了命运,原因就是他断恶断得不干净,修善修得不圆满。

学佛的目的是要求明心见性,求往生净土。如果这十六个字不能克服,就会造成严重的障碍;不仅障碍明心见性,大彻大悟,即使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被障碍了。所以,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原因亦在于此。

随缘济众。其类至繁。约言其纲。大约有十。

这是了凡先生教导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随缘尽力行善。哪些是善事?举了十个例子。

第一与人为善。第二爱敬存心。第三成人之美。第四劝人为善。第五救人危急。第六兴建大利。第七舍财作福。第八护持正法。第九敬重尊长。第十爱惜物命。

这十条,我们读了之后,仔细想一想,确实有必要,这对我们的帮助很大。这十条,在现前社会严重缺乏。了凡先生为我们逐条说明。

何谓与人为善。昔舜在雷泽。见渔者皆取深潭厚泽。而老弱则渔于急流浅滩之中。恻然哀之。往而渔焉。见争者。皆匿其过而不谈。见有让者。则揄扬而取法之。期年。皆以深潭厚泽相让矣。夫以舜之明哲。岂不能出一言教众人哉。乃不以言教而以身转之。此良工苦心也。

“雷泽”,湖名,在山东。“渔者”,打鱼的人。

什么是与人为善?这里举舜王为例。大舜年轻时,在雷泽湖边,看到很多打鱼的年轻人,都选择好的地方捕鱼;而老弱之人无法与他们相争,只好到急流浅滩之处捕鱼。舜生怜悯之心,也去捕鱼,以身作则,做一个榜样给人看。他看到互相争执,不相礼让,不说他们的过失;偶尔见有互相谦让,他就大加赞扬。这样过了一年,由于舜的感化,大家彼此都能够互相礼让。舜有大智慧,为什么不用言教开导大众,而以身作则?因为言教不如身教,你教人家做,自己做不到,没有人相信。这是以舜的悲心、善巧方便做一个例子。

尤其在今天,一般大众贪瞋痴慢的习气十分严重,我们要效法大舜的精神,采取“以身作则”的方法。一年收不到效果,就等十年;如果十年能收到效果,就非常幸运。十年后收不到效果,就再做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持之以恒,必定能够感化众生。

吾辈处末世。勿以己之长而盖人。勿以己之善而形人。勿以己之多能而困人。

“末世”,释迦牟尼佛的法运是一万二千年,第一个一千年是正法时期,第二个一千年是像法时期,往后一万年是末法时期,现在末法已经过了一千年。了凡先生是明朝人,明朝已经是末法时代,此时人心逐渐薄了,没有从前那么淳厚。

在末世,千万不要以自己的长处去盖过别人。别人不善,我们自己虽然行善,绝不可以用善来跟他较量。别人能力不及我,不可以用自己的能力来为难别人。人贵自知,一定要知道自己的毛病,把毛病改过来就是真正的善人。

收敛才智。若无若虚。见人过失。且涵容而掩覆之。一则令其可改。一则令其有所顾忌而不敢纵。

这是教我们平常处事待人接物的态度,要收敛自己的才智,有才常作无才之想。我们纵然有才智,比起古圣先贤,我们差远了,根本就配不上,这一点小才智算得了什么!现代人稍稍有一点能力,就感觉到值得骄傲。这个“值得骄傲”,把自己的德行全都毁了,这是很大的过失。一定要收敛,虚怀若谷。见到别人的过失,一定要包容、掩盖,所谓“隐恶扬善”。我们这样对人,一方面可以让他慢慢觉悟,给他回头改过的机会;一方面让他知道有所顾忌,他作恶,别人不是不知道,别人知道而不说他,这样容易使他生惭愧心,不敢放纵。这是我们处世待人良好的态度。

见人有微长可取。小善可录。翻然舍己而从之。且为艳称而广述之。凡日用间。发一言。行一事。全不为自己起念。全是为物立则。此大人天下为公之度也。

“艳称”,美称、赞叹。“物”,包括一切人、事、物。“则”,模范、楷模。

这是随缘度众的秘诀。人家有很小的长处、善行,我们见到了,可以舍去自己的立场,全心全力帮助他。我的善行比他还要大,比他做得还要好,我暂时放下,随顺他,帮助他,成就他,让他生欢喜心,这才是真正与人为善。而且赞叹他,使他的善能够日增。凡是平常生活日用之中,说一句话,做一件事,都不要为自己想,都要为一切人为一切众生做模范、做榜样。我们要改过,修善积德,一定要拓开心量,从心做起,起心动念为世界、为国家、为社会、为众生,绝没有一点为自己的念头,就称之为“大人”,这是真正的“天下为公”。

何谓爱敬存心。君子与小人。就形迹观。常易相混。惟一点存心处。则善恶悬绝。判然如黑白之相反。故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所存之心。只是爱人敬人之心。

何谓爱敬存心?君子与小人就形迹上观察,常常容易混淆不清。如果从存心上来讲,君子与小人完全不同,就像黑与白一样清楚,绝不混杂。君子所以不同于人之处,就是存心。君子的存心,就是爱人敬人之心。

大圣大贤、诸佛菩萨与常人有何不同?若就形迹、日常生活工作而言,并无两样,唯在存心不同。诸佛菩萨、大圣大贤所存的是爱敬之心,真诚的爱敬,平等的爱敬,而且佛菩萨的爱心遍虚空法界。这一条非常重要!

实在说,现前社会就是缺乏爱心。佛法讲“慈悲为本,方便为门”,慈悲就是爱心。二○○一年过年的时候,我写了一个“爱”字,复印了两万张,普遍向全世界送爱心,处处送爱心,提醒大家“爱心”重要。唯有真诚地爱护别人、爱护一切众生,世界才能安定和平,人民才能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盖人有亲疏贵贱。有智愚贤不肖。万品不齐。皆吾同胞。皆吾一体。孰非当敬爱者。爱敬众人。即是爱敬圣贤。能通众人之志。即是通圣贤之志。何者。圣贤之志。本欲斯世斯人。各得其所。

“通”是通达明了。

人间为什么会有亲疏贵贱、智愚贤不肖,万品不齐?这是习染不同,就是习性不一样。习性从哪里来的?无量劫善恶心行变现出来的,佛法称为“业力”。业力不一样,所以才有贤愚不肖。但是要知道,这些人与我们是一体,因此哪一个不是我们敬爱的对象?我们从这些地方体会圣贤之道。能爱敬众人,就是爱敬圣贤,就是爱敬佛菩萨。我说得更亲切,就是“自爱”。

能通众人之志,就能通圣贤之志。“众人之志”是什么?希望得到幸福圆满的生活。古今中外,不分国家、不分族群、不分宗教,哪一个人不希望自己过得幸福美满?圣贤之志亦复如是。大圣大贤只有一个愿望,就是希望人人各得其所。古圣先贤、诸佛菩萨的教诲,无一不是希求帮助世间众生都能过幸福美满的生活,不但这一生得利益,来生更得殊胜的利益。这是圣贤之志。

《易经·系辞上》云:“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又云:“精气为物,游魂为变。”这些话都是跟我们说明万物的来源,生命的来源,以及族类的来源。道家也说:“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言词说法不一样,意思相同。佛家云:“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所以,儒、释、道三家对于宇宙的起源、生命的起源、万物品类不齐的差别、怎么形成的,都讲得很清楚。

我学佛这么多年,将佛菩萨圣贤的教诲归纳为“心性幻化虚空法界”。虚空法界从哪里来的?心性幻化的。《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根身影现国土众生”,我们这个身体、国土、宇宙之间的星球,以及一切众生,跟我们的根身是一不是二,所以“心性虚空法界一如,色身国土众生不二”。因此,爱敬万品是真正的自爱。人能自爱,就能爱一切众生,真正体会到“万品不齐,皆吾同胞,皆吾一体,孰非当敬爱者”。

吾合爱合敬。而安一世之人。即是为圣贤而安之也。

“合爱合敬”,合谁?合诸佛菩萨的爱敬,合古圣先贤的爱敬,合各个宗教神明的爱敬,来做“安一世之人”。现前世间的人,我们全心全力帮助他,就是为圣贤而安民哉。

这些年我跟世界上许多宗教领袖接触、交谈,宗教常说:“神爱世人”。神在哪里?神怎么爱世人?今天世间人这么苦,细心想想,这句话太空洞、太抽象了。我们要反省,神怎么爱世人?宗教徒接受神之爱,要将神对我的爱,从我心里面再拓开去爱世人,我代表神爱世人,“神爱世人”才能落实。我要是不发心代表神来爱世人,神爱世人永远是空洞的,永远是个抽象名词。他们听我这个说法,很赞同。

佛的大慈大悲在哪里?释迦牟尼佛离开世间已经三千年了,他老人家当年在世间大慈大悲,他现在不在世了,大慈大悲在哪里?所以,佛的学生、弟子接受了佛的慈悲,每天读经研究经教,依教奉行,得到佛的慈悲加护,应当从内心把佛的慈悲心变成自己的慈悲心,对待一切众生,落实佛菩萨的大慈大悲。譬如,我们见到观音菩萨,绝不是恳求观音菩萨慈悲我。泥塑、木雕、彩画的菩萨像,怎么能保佑你!所谓“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我们要发扬观音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心行,见到观音菩萨,要想到“我就是观音菩萨,我学习观音菩萨,我效法观音菩萨”,这是佛法教学的正理。

所以,此地讲的这十种善,“爱敬存心”是根本;没有爱敬存心,其余九条都做不到,即使做了也是假善,不是真善。前面了凡先生跟我们讲的善的八条,你是假不是真,你是曲不是直,你是半不是满,你是小不是大。所以,关键在存心。存心一定是无私无我,真诚平等地敬爱一切众生,我们就得到诸佛菩萨、大圣大贤的真传,真传就是真诚的爱心。因此,我们要去推动圣贤之志,实行圣贤之志。

何谓成人之美。玉之在石。抵掷则瓦砾。追琢则圭璋。故凡见人行一善事。或其人志可取而资可进。皆须诱掖而成就之。或为之奖借。或为之维持。或为白其诬而分其谤。务使之成立而后已。

“圭璋”,玉器,人人喜爱。“诱掖”,帮助、奖励、扶持。

何谓成人之美?玉在没有开采时是一个顽石,与砖头、瓦块没有两样,一文不值。但是经过琢磨,它就变成宝物。凡是看到一个人做一桩善事,其善事可取,或此人很有志向,其志向、禀赋可取,我们就要帮助他。善人在社会生存很不容易,因为不善人必定与善人对立。但是善人能包容不善人,不善人不能包容善人,所以不善人会与善人对立。对立,当然免不了有误会、毁谤,甚至于陷害,让善人在社会上无立足之地。我们发现这些事情要想方法帮助他,甚至于代替他被谤的这些事实,减轻别人对他的毁谤。这是志士仁人才能做得到,务必使之在社会上能安身立足,发扬光大他的善业而后已,我们才算是尽心尽力。

因此,谦虚恭敬,接受别人的教诲,就是人才。我们要认识人才,爱才、惜才、成就人才,这是善事中最大的善事,积功累德最大的功德。

大抵人各恶其非类。乡人之善者少。不善者多。善人在俗。亦难自立。且豪杰铮铮。不甚修形迹。多易指摘。故善事常易败。而善人常得谤。惟仁人长者。匡直而辅翼之。其功德最宏。

真正有大智之人,往往不修边幅,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往来比较随便,在这些场合当中,容易受人指责。指责的人,所谓“鸡蛋里挑骨头”。你没有过失,人家还造谣。有些形迹不端的人,就会被人抓着把柄,借题发挥,毁谤、侮辱、伤害。所以,好事多磨,障碍的人很多,而且好人常常遭人毁谤。这种情形,只有靠仁人长者出面纠正那些邪恶的错误,教导他们改邪归正,保护、帮助善人,使他成就,这个功德很大。

这种情形,自古以来都是如此。譬如学校里的学生,欺负新来的同学,或欺负不同族类的同学,这都是心量窄小。如果我们发现这个同学确实有德行、有智慧,也很能干,但是被人排斥,我们应当要帮助他。同学当中有一等明白人,一般讲打抱不平的同学,要起来仗义而行,替他分担这些毁谤与压力,让他安心在学校读书求学,完成学业,这是一个例子。

在新加坡,我们希望建一个弥陀村,照顾这些年老的人,每天听经念佛。三四年来,我们到处找地方,最后都被人破坏了,真的是好事常易败。而我一生也是在毁谤里长成的,几十年来没有离开别人的毁谤。我对于毁谤我的人很尊敬,绝不加以辩白,因为他并没有妨害我每天讲经说法,所以各有因缘。

何谓劝人为善。生为人类。孰无良心。世路役役。最易没溺。凡与人相处。当方便提撕。开其迷惑。譬犹长夜大梦。而令之一觉。譬犹久陷烦恼。而拔之清凉。为惠最溥。

“良心”,就是《三字经》一开端说的“人之初,性本善”,“性本善”就是天理良心。“役役”,忙忙碌碌。“溥”,广博。

何谓劝人为善?一个人生在世间,怎么会没有良心?可是世路役役,诱惑的力量太大了,人本有的天良会被这些迷惑。所以,我们与人相处要存仁慈心、爱心,时时刻刻帮助别人,提醒别人,让他破迷开悟,回头是岸。他正在做大梦,我们想方设法希望他醒过来。譬如这个人久陷在烦恼中,我们如何给他一服清凉剂,这个恩惠是最大的。

早年我在台湾时,有一次在方东美先生家里,遇到几位教育官员,向方老师请教“如何复兴中国文化”。其中有一位先生说:“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从历史经验来看,再强大的国家也会有灭亡的一天。西方罗马一千年灭亡了。美国将来灭亡,第一因素是什么?”方先生非常严肃,沉默了大约五分钟,说了两个字:“电视。”电视是个工具,没有善恶,怎么会导致亡国?因为电视播放的内容全是杀盗淫妄,无论大人、小孩,每天对着这个画面,最易没溺,受这种污染太严重了。所以,方老师讲:“美国亡国不在于国外的因缘,因为没有人会侵略她,她是自己灭亡的。”当时他也提了一个警告:“台湾千万要注意,如果电视不好好把关,也走向美国这种自由开放,台湾将来的社会就不可收拾。”这些似乎都被他老人家说中了。现在除了电视之外,还有网络,这个不得了!

韩愈云。一时劝人以口。百世劝人以书。较之与人为善。虽有形迹。然对症发药。时有奇效。不可废也。失言失人。当反吾智。

韩愈说:“一时劝人是以言词,广泛劝导社会大众,就要著书才能做到。”较之与人为善,虽有形迹不同,可是一定要懂得对症下药,才能收到好的效果。现前社会害的是什么病?善人就好比是个良医,一定要懂得病症的根源,如何来治疗,这个功德就大了。不当说的,你说出来了;不当教导的,你来教导他。譬如,我们现在讲经,依照唐宋古大德的注解讲给人听,这是“失人”。因为听众是现代人,他们得的病与唐宋时代的人不一样,若拿唐宋时的药方给现在人吃,没有效果。这是说经的人“失言”。现前科学技术发达,不用著书也行,因为书的效果不及卫星电视、网络的传播,所以要能运用高科技来劝导一切大众。

何谓救人危急。患难颠沛。人所时有。偶一遇之。当如 ●之在身。速为解救。

“□●”,毒疮。

人生在世,特别是在现前这个时代,灾难一年比一年频繁,一次比一次严重,患难颠沛就很难避免了,这都是凶恶的预兆。真的好像人的身上生了毒疮,多痛苦!如何解救他?

或以一言伸其屈抑。或以多方济其颠连。崔子曰。惠不在大。赴人之急可也。盖仁人之言哉。

或者人有冤枉时,我们能够发一言替他伸冤。或者我们多方面想办法,救济帮助那些颠沛流离者。崔子云:“恩惠不在大,救急要紧。”人有急难,如及时雨,要赶快去帮助他。

当前最大、最严重的急难,无过于思想的危机,这个危机已经普遍到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地区,我们仔细听听周边人们讲话,从他的讲话当中,我们就体会到他想些什么,他说些什么,他做些什么。行为种种过恶都是从不良的思想产生的,所以思想危机才是根本!何以会产生这种危机?圣贤道德的教诲完全丧失了,没有人提倡。

教化全世界最有效果的就是卫星电视与网络传播。现在电视、网络的内容,没有道德仁义的教学,只有杀盗淫妄、争名夺利,教人如何竞争、斗争,最后如何战争。发展到战争,那就是全世界的毁灭。今天整个趋向如此,这是人间的大难。能够挽救世界劫运的是哪些人?有权力操纵传播工具的人,他有能力毁灭世界,也有能力挽救世界。到底这个世界是走向毁灭,还是走向挽救,就在他们一念之间。

何谓兴建大利。小而一乡之内。大而一邑之中。凡有利益。最宜兴建。或开渠导水。或筑堤防患。或修桥梁以便行旅。或施茶饭以济饥渴。随缘劝导。协力兴修。勿避嫌疑。勿辞劳怨。

“一邑”,一个城市。

何谓兴建大利?小在一个乡,大到一个城市,凡是有利益于人民的,就应当兴建。譬如开河流引导水利工程,筑堤以防水灾,修桥梁以便人们行走,布施茶点以济饥渴。随缘劝导,协力兴修,勿避嫌疑,勿辞劳怨。这就是我们今天提倡的社会福利事业,根据社会需求,应当努力去做。

社会演变成今天这种现象,真的诸佛菩萨、神仙都无能为力。在今日,最大的大利是伦理道德的教学。今天谁有能力挽救?有权力操纵卫视、网络的这些人。如果每天能够用一两个小时提倡仁义道德与神圣的教诲,我相信这个世界不到一年,风气就改变了。因为人都有良心,可惜没有人唤醒;只要有人唤醒,他们的良心就会发现;良心发现,回头是岸,这是现前最大的利益,没有比这个利益更大了。

何谓舍财作福。释门万行。以布施为先。所谓布施者。只是舍之一字耳。达者内舍六根。外舍六尘。一切所有。无不舍者。非能然。先从财上布施。世人以衣食为命。故财为最重。吾从而舍之。内以破吾之悭。外以济人之急。始而勉强。终则泰然。最可以荡涤私情。袪除执吝。

“释门”,佛门。“达”,通达。

何谓舍财作福?佛门讲菩萨行,方法、手段无量无边,总归纳不外乎“布施”。何谓布施?布施是舍,舍己为人。在佛法讲法身菩萨是真正的达者,他真的完全舍了。世间人最重要的是财,凡夫能够舍财,能舍身外之物,就不错了;要让他内外俱舍,这是办不到的。布施,内可以破除自己的悭贪之心,外可以救济别人的急难。虽然最初布施很勉强,慢慢就会处之泰然。这可以洗涤我们内心的私欲,袪除执著悭吝。

所以,佛教人修行从哪里做起?布施。我学佛,第一次见章嘉大师时,说:“我知道佛法好,我很想学。有没有方法叫我很快地契入?”章嘉大师告诉我:“有!看破、放下。”我接着向他请教:“从哪里做起?”他说:“布施。”我听话,回去就真干,做了果然有效应。这个效应是什么?把一向悭贪的心减轻了。断,当然不容易,但是可以减轻贪心、吝啬心;对外又可以帮助别人,这是布施恩惠。我们要将“自私自利、名闻利养、贪瞋痴慢”都布施掉。以我自己的经验,前十年做得很勉强,之后慢慢就成了习惯。到现在几乎连痕迹都没有了,所以心地清净。

何谓护持正法。法者。万世生灵之眼目也。不有正法。何以参赞天地。何以裁成万物。何以脱尘离缚。何以经世出世。故凡见圣贤庙貌。经书典籍。皆当敬重而修饬之。至于举扬正法。上报佛恩。尤当勉励。

“参”,参与。“赞”,帮助。

如何能破除邪知邪见?如何制止邪教?唯有护持正法。古人所谓“破邪显正”,破邪是目的,如何达到破邪的目的?显正就对了。如果正不能显,邪决定破不了!

“法”的好处,略说有四点。佛菩萨的教诲是正法,儒家的教诲是正法,道家的教诲是正法,世界上许多宗教也是正法,它们在这个世界流传千百年。依中国历史记载,佛教今年是三千零二十几年;天主教、基督教、回教也都有千百年的历史。综观之,历史愈悠久,法愈正,几千年来多少人奉为真理,依教奉行。如果没有这些正法,我们怎么能够参赞这些大自然?何以能帮助一切万物?这些都是说物质文明。何以能超凡入圣?这是讲精神生活。何以经营世出世法?庙宇是圣贤弘法利生的场所,所以我们见到道场、圣贤的造像,以及经书典籍等法宝,都应当尊敬重视,损坏了就要修补。我们要懂得尊重道德,崇尚善行,行仁义,重视古圣先贤的教育,重视正法的教育,更应当勉而行之。

我们一定要尊重道德。道,人生应当走堂堂正正的一条大道。何谓“大道”?就是一般讲的“秩序”。社会有秩序,家庭有秩序,宇宙太空之间,行星绕着太阳有秩序,太阳绕着银河系有秩序,这是自然的秩序,这是天道。人道与天道要能合一。“人道”就是儒家讲的伦常,伦常是人道与天道合一,夫妇、父子、兄弟、君臣、朋友有秩序,一点都不乱。人与人的关系有秩序,天下太平,社会安定。如果父不父、子不子、君不君、臣不臣,道就丧失了,社会动乱,天下就不太平。

如果我们能将人与人的关系处好,人与天地鬼神的关系处好,人与天地万物的关系处好,就是圣贤。“参赞天地,裁成万物”,就是把这些关系处好。

何谓敬重尊长。家之父兄。国之君长。与凡年高德高位高识高者。皆当加意奉事。

这是讲伦理。中国人讲“忠孝传家”,我们的德行表现在哪里?表现在敬重尊长。在家里,父兄是我的尊长,要尊重;国家的领导人,也要尊重。

《梵网菩萨戒经》第一条:“不作国贼”,绝对不能做伤害国家社会的事情;第二条:“不谤国主”,绝对不能毁谤国家领导人。《璎珞菩萨戒经》讲“不漏国税”,人民有纳税的义务,绝不可以逃漏税;“不犯国制”,国家的法律决定不违犯。这四条做到了就是敬重尊长,敬重社会,敬重国家。

在家而奉侍父母。使深爱婉容。柔声下气。习以成性。便是和气格天之本。

以上这些道理,现在已经不教了,儿童也不懂得。许多人说:“儿女不听话,不听管教。”你没有教,怎么能管教?不但你没有教,你的父母也没教你。《无量寿经》云:“先人不善,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殊无怪也。”教儿女,从哪里教起?从《弟子规》教起,从洒扫应对教起,先从做人学起。人都做不好,怎么能成佛!

出而事君。行一事。毋谓君不知而自恣也。刑一人。毋谓君不知而作威也。事君如天。古人格论。此等处最关阴德。试看忠孝之家。子孙未有不绵远而昌盛者。切须慎之。

“君”,就是领导者,无论在哪个单位,单位领导人就是“君”。

我们做一桩事情,千万不要以为领导人不知道,可以私下胡作妄为,那就错了。如果我们惩罚一个人,千万不要认为领导人不知道,我可以任意欺负人、欺压人。这是教我们谨慎从事,这些地方最关阴德。你做好事,别人不知道,这是积阴德。你的领导不知道,你在那个地方作威作福,这是损阴德。这些事情做不得,果报可畏!

何谓爱惜物命。凡人之所以为人者。惟此恻隐之心而已。求仁者求此。积德者积此。周礼。孟春之月。牺牲毋用牝。孟子谓君子远庖厨。所以全吾恻隐之心也。

“恻隐”,怜悯心、同情心。《周礼》,周公制定的礼法。

何谓爱惜物命?人之所以称为人,无非是具有恻隐之心。这就是仁者,这就是积德。《周礼》说,正月祭祀神明,不用母的动物。因为这是它生育的时期,要怜悯它。孟子说:“君子应当远厨房,就是要成全吾人恻隐之心。”这是培育仁慈心。

儒家讲:“闻其声,不忍食其肉。”。佛家虽然没有禁止肉食,但是佛劝人吃三净肉。何谓“三净肉”?不见杀,不闻杀,不为我杀,这都是保全恻隐之心。素食对于健康有好处,尤其是现在的肉食,含的病菌非常多,所谓“病从口入”。如果你们以为素食不健康,肉食才健康,我可以做证明。我素食五十年,一生没有生过病,怎么能说素食不健康!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

故前辈有四不食之戒。谓闻杀不食。见杀不食。自养者不食。专为我杀者不食。学者未能断肉。且当从此戒之。渐渐增进。慈心愈长。不特杀生当戒。蠢动含灵。皆为物命。求丝煮茧。锄地杀虫。念衣食之由来。皆杀彼以自活。

前人有四不食的禁戒,所谓“闻杀不食、见杀不食、自养者不食、专为我杀者不食”,这四条戒比释迦牟尼佛讲的多一条。我们要想养成健康的身体,不能不注意这几条。如果不能断肉食,应当从这里戒除,慢慢地增进慈悲心,就能戒除了。有时我们为了生活,没有办法不杀生。我们要常想想,一件丝织品,有多少生命在里头,怎么忍心!穿皮的衣服也是杀生,这是取它的皮毛。耕地、种植时,地上许多小虫都死了,我们才得一点粮食。

我最近在悉尼参观一个农场,这是出家人开办的,他们把蔬菜种在塑胶的篮子里。我问他:“为什么不种在地上?”他说:“种在地上,耕地会杀死很多小虫。种在篮子里面,虽然费的工程很大,但是不杀生。”我听了很受感动,很难得,这是值得提倡。他还是用土栽,只不过把土放在塑胶篮子里,以避免杀生。

故暴殄之孽。当与杀生等。至于手所误伤。足所误践者。不知其几。皆当委曲防之。古诗云:爱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何其仁也。善行无穷。不能殚述。

我们不爱惜东西,饭菜吃剩就丢弃,这是造孽,罪很重!这个罪业跟杀生没有两样。至于手所误伤,足所误践者,不知其几,我们要懂得防范。古诗云:“爱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何其仁也。”所以,善行太多了,说之不尽。

由此十事而推广之。则万德可备矣。

了凡先生在此地举出十个例子,希望我们从这十个例子去类推,努力修学,善行自然就可以圆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