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你不可不知的20个心理学名词
8432000000001

第1章 拖延症

Procrastination规定期限完成的事情一定要留到最后一刻去完成,此前不能下决心去做。形成拖延习惯之后,即使有期限的事情也可能会逾期完成,越是恐惧自己无法做完就越是拖延,周而复始。

我们不愿意承认拖延是一种病,宁愿承认这是一种缺点,人都是有缺点的,对吧?何况,让自己小小懒惰一下,人生也并不会因此出什么大差错。

我们当然也记得小学就学过的课文《寒号鸟的故事》,我们都会学着寒号鸟叫几声:“哆罗罗,哆罗罗,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垒窝。”

但那故事的结局,轻易被我们忽视:明天就垒窝而始终没有垒窝的寒号鸟,被冻死在了岩石缝里。

生活其实比故事更残酷,这是我们长大之后,要慢慢领悟到的一件事。

而我们,是否不自觉地扮演了寒号鸟的角色呢?我们有没有在冬天到来之间,就垒好自己的窝?

毫无疑问,寒号鸟就是一切拖延者的化身。

拖延者是失败者吗?

正相反,很多人说过这样的话:

每个暑假我都在玩,直到最后几天我才开始做作业。

我平时不怎么学,考试前夜突击一下,成绩都还不错。

老板给的期限,只有开始倒数的时候我才会有动力。

越到最后我才越有激情和爆发力。

……

拖延的好坏,如果单就结果来作为评判标准,我们会发现以上的辩解很有道理,更有甚者,还在“最后期限”的压迫下,产生了本来没有过的力量和感觉。因为这些论据,有拖延习惯的人,不以为这是一种病。

非但如此,反而可以证明出自己的聪明机智,那种在最后一分钟完成的感觉,妙不可言,如果提前做好交出去了,则索然无味。

抛开结果,我们看到拖延带来精神上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最后期限”像一颗定时炸弹被你抱在怀里,滴答滴答的声音时刻响在耳畔,让人焦虑、紧张,想尽办法逃避,而压力却越逃避越大,直到无可回避。

这样的感受一点点磨蚀着心灵,让你越来越害怕挑战和行动。在别人不断冲刺,更新自己的生活时,你裹足不前,一面憎恨自己的懦弱,一面又贪恋拖延习惯带来的舒服,甚至连最后期限的压力都成了一种习惯,没有压力你会无所适从。

拖延症是你脚上绑着的铅块,一旦去掉之后,你会发现自己的步履如此轻盈,而你的时间容量变得很大,你等于拥有了多一倍的生命,可以去体验,去感觉,去享受你从前因为“没有时间”而错过的东西。

故事1两个人的十年

小文是典型的“最后一小时读书照样考前五名”的聪明孩子,他学的是文科,应对考试毫不费力。他是学校里的神仙人物,每天优哉游哉看看小说,睡睡懒觉,反正到了考试他开夜车一背十几个小时,成绩绝对很不错。

他的同学小同跟他相反,是个笨鸟先飞老黄牛型的孩子,他每天忙于看专业书,补习英语,到考试当然也会加倍突击,可是成绩平平。好在小同习惯了坚持和付出,他报了一些补习班,上完学校的课,再到学校外听课,同时他做了一份家教帮补生活费。

四年就这么过去了,两个人进入考研的准备阶段。

很幸运的是两个人考研都成功了,小文当然又是最后突击就考得不错,小同则是险险过了分数线,但是在英文一科上,两个人的情况相反,小文的解释是:别的可以突击,单词和听力没办法啊,不管怎么说,凑合着就成了。

读研期间,两个人仍然各自保持风格。小文的论文一拖就是好久,等到最后才不得不查资料,找参考书,答辩甚至也拖后了几天,导师的脸色很难看。

小同是第一个交上论文的人,跟老师来回讨论、修改,最后论文还得到了在核心期刊发表的机会。与此同时,小同有一份课外工作,在报社做实习生,他还通过了托福和GRE考试,申请了几所大学之后,都没被录取。好在报社很认可他的勤劳踏实,愿意毕业后接收他。

小文还打算继续读博,但是这一次的考试他失败了,突击法宝第一次没有奏效,他的英语成绩非常低,考博的单词量绝对不是考前集中背上几天就能解决的。大部分同学都在毕业前一年就开始找工作,小文拖到临毕业才投了几份简历,运气很不错,被一家中型企业的市场部录用了。

工作后大家渐渐没有了联系,小同仍然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上做得不错,找到女朋友结了婚,婚后三年,他被国外一家大学录用,给他奖学金,小同出国读书,一年后把太太也接了过去。

小文越来越懒散、拖沓,他的上司很头疼他的工作表现。客观评价他做的策划,显然很有想法,思路新颖,可是他没有时间观念,总要等到最后才交稿子,或者迟交个一周,拖延时间的长短,取决于上司的严厉程度。

小文也谈了几次恋爱,女朋友们因为看不到结果,而一一离开了他。对他的评价无非是:他是个好人,就是太懒了……也可能不是太懒,是他不够爱我。

小文不止一次想要考博,回到学校继续过悠闲日子,可是没有了学校的环境,他对自己的放纵是变本加厉的,一次次错过考博的报名,女朋友给他报了名,他又不肯复习,等到最后突击,又没有了信心。最后一次他鼓起勇气去报了名,却连考场都没去。

小文在毕业的第十年遭遇了裁员,他发了不少简历出去,都没有回音。

小同在女儿生日那天开了博客,上传了一些照片,通过这些年的奋斗,小同一家人在国外生活得很好,儿子四岁了,女儿刚满月,家里换了一所大房子,小同在一家大公司里做到中层管理,太太也找到了工作,同时还在进修学位。

小同成为十年同学会上的话题之一。同样,别的同学各有际遇,有人已经事业上颇有成就。他们不敢问小文,但是心中有着同样的困惑:当年你明明是我们当中最优秀的一个,难道运气真的这么差吗?

小文心里想的却是:周三终于有一个面试了,我应该去买套新西装,理发,看看他们公司的资料……哎呀,真是麻烦,我看还是等到周二再做吧。

结果,周二他没有做。

周三他穿着旧衣服胡子都没刮就去了,又迟到了十分钟。

他没有被录用。

拖延让小文一次次失去机会,让他的心理越来越脆弱,不想去面对问题,最简单的事情,在他看来解决起来都很难。在拖延中他失去了行动力,耗费了时间,如果不改善自己的心态,把那些拖延、懒散的念头丢掉的话,他还会继续浪费余下的时间。

小文的经典借口

1.别着急,我又不是不会。这点东西不值得我现在就动手。

——从他的毕业论文,到他的工作文案,他都这么说。

2.如果以后后悔怎么办?万一遇到更好的呢?

——他的女朋友催他买房子,他这么说。他妈妈催他结婚,他也这么说。

3.马上做出来的东西,心浮气躁,等我多想想,到了最后才能有成果。

——同事问他要进度的时候,他这么说。

很明显,小文是个拖延症患者,他在拖延中消耗了自己原本可贵的天分,本来以他的聪明才智,无论是求学,还是工作,都会卓有成绩,拖延病极大地损害了他的人生。

对比起来,资质平平的小同,一步步明确的目标和计划中不断努力,不断地完成自己的短期目标,进而实现大的人生目标,事业和家庭都有很大收获。

有拖延病的人很多都是聪明懒人,他们不喜欢束缚,喜欢靠灵感和爆发力去解决问题,目标、规定、总结和考核,会让他们感到不适、轻蔑。他们最容易成为怀才不遇的人,他们认为懒惰是自己的特性,只有被完全接受、欣赏,他们才能充分地发挥出自己特殊的才华。

还有一种人也喜欢拖延,他们思考大于行动,做事前要想很多,做很多假设、推测,之后才动手,或者就干脆在悲观的推测中放弃。因为他觉得:做了没用,早做晚做都是失败,不如不做,还可以省力。

拖延症是可以改善的,不要以“我很好,就是懒了点”为借口来逃避自己的拖延习惯。

故事2迷恋“死限”的女孩

Alice从事IT行业,在国际大公司中工作时间比较自由,最后期限之前完成任务即可,此前甚至不要求坐班。Alice刚刚上班时非常不习惯,她看着同事们悠闲的样子,心中充满了焦虑,总是害怕自己的工作不能达到标准,她花费了大量时间在工作上,等到期限交出报告,大家做讨论和最后确认时,还是问题多多,需要打回重做。

Alice很快就开始惟“deadline”是从,不到最后一刻,绝对不去动手。这中间的时间,她用来看美剧、逛街、四处寻找好吃的馆子享受美食。甚至在一个大的任务分派到她头上的时候,她连看都没看,直接订了张机票飞到三亚去玩了。

上司发现她的工作有问题,找她谈话,得到的答复是:我要减压,你知道,在这里压力是很大的。

她成为部门中最令人头疼的搭档,因为她拒绝沟通,拒绝前期的配合,只要在死限前拿出结果就可以了,OK,那么就请让我们等到死限好了。

她在生活中也逐渐养成这样的习惯:聚会约会开始不断迟到;候机室里她的名字要被呼喊好几次她才出现;信用卡还款拖得时间太长,付出高昂利息;房贷一次次缴滞纳金,物业不得不一天登门几次才能收到上半年的管理费。

她的口头语是:最晚到什么时候?她如此热爱死限,以致没有死限的提醒,她完全不能安排自己的正常生活。

反观Alice的成长,她是一个勤奋、踏实、计划性很强的女孩,一向品学兼优、循规蹈矩。她的学习和求职过程异常顺利,这跟她良好的计划安排是分不开的。

她的心中早已形成“提前准备好,提前进入状态,好好努力完成,提前交出作业”这样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并从中受益匪浅。

但是,公司的规定跟她的个人习惯完全相反。IT工作主张宽松、自觉的工作氛围,大家在最后期限完成工作即可,之前做任何计划,那是你自己的事情,没有人关心。

Alice坚持了多年的好习惯,也是她一向受到认可和赞美的长处,就这样被忽视了。于是她下意识地选择了对抗:找到死限制度最不好的一面,然后这样去做。

但是表面上她会说:哦,我爱死了这样的制度,多自由宽松,我超级喜欢,很适合我。

她不愿意承认那是内心的叛逆在推动着她依赖死限,因为新的情况她根本无所适从。

Alice的经典借口

1.死限之前当然要好好放松自己,何必把自己搞得太紧张?

——在朋友劝她少玩一点,多查查资料的时候她如此回答。

2.我是要减少压力,到了死限前我的潜力才会爆发出来。

——在上司提醒她任务很紧急的时候她这么说。

3.最晚要到什么时候?五点?其实六点也可以,对吧?OK,那就六点半。

——同学聚会定时间,她这么说。

有这样的人,他们以拖延来对抗某些限制,他们表面上并不做反抗,假装很享受,事实上却无限地延长等待的时间,表示着自己的不满。

与其如此,不如按照自己的方式,好好做计划,提前交出报告如何?NO,既然这样做跟在死限之前做毫无区别,我干吗要费这个力?

热爱死限的人喜欢讨价还价,他们要在时间的夹缝里找到自己安逸的小节奏,一切有死限撑着,我不用害怕,真的过了死限,其实也没有得到什么惩罚,所以,可以理直气壮地拖下去。

拖延症患者5种常见的心态

1.侥幸

总是觉得时间还来得及。在时间期限的保护下迟迟不肯动手,但是期限一天天逼近时又会异常焦虑,拖延的特征就是失去对时间的掌控能力。

要知道,生活的质量如何,取决于我们的生活态度。有人以勤奋工作为乐,也有人以闲散为乐。聪明是上天的赐予,上天给了你比别人多的潜力,也给了你侥幸心理。“考试前突击也能得到好成绩”的行为模式,让很多人心怀侥幸,总希望少付出努力而得到跟别人一样多的成果。

不用否认,确实有这样少劳多获的幸运儿,只是比例有多少呢?一定会是你吗?

若不消灭心中那丝残余的侥幸,你就无法去面对真实的人生:有劳才有获,甚至,多劳只会少获。只要一直坚持和努力,时间会创造出奇迹。

这就是成功的人未必聪明,聪明人大多数没有取得更大成功的道理。

2.畏惧

还没开始做事,就给自己这样的心理暗示:

这个事情非常难办,要做的话肯定很吃苦,我怕吃苦,而且我的能力不够,我肯定是做不好的,我会犯很多错误,受到打击和批评,不如不做还比较安全。

或者是:现在做时机还不对,我还没准备好,我不知道结果什么样,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我都很害怕接受。

畏惧让我们失去一次又一次挑战自己能力的机会,可能是一次运动会上的赛跑,也可能是你喜欢的女生的约会,我们不敢做决定,我们不敢信任自己,不自信的状态延续着,我们成了自己也很反感的拖延症患者。

如果是我们做电灯实验,在无数次失败中寻找可能性,可能我们早已放弃,或者在第98次失败之后开始了漫长的拖延,因为我们不敢去面对第99次失败。

所以那个伟大的发明家是爱迪生,而不是你我。

3.完美主义

完美主义者总在想象中否决自己,马上就动手做是不会做好的,为了“开始”就耗费了大量的时间,而用了最后时限把事情做完,会有满足感,此前的拖延是为了推迟这种满足感。

物质贫乏的年代,孩子们得到了糖果,有些孩子会一口吃完享受当下,有些孩子会小心翼翼地收藏起来,留到以后再吃。那种满足的感觉,他们觉得晚一点实现才好。

00一个聪明人在最后时限前一分钟完成了自己的作业,并且得到了好成绩,那种满足感比他在最初十分钟就完成作业要来得强烈。

为求完美,我们总是觉得焦虑,我们十分担忧不完美,要找大量的办法让自己更完美,我们不懂得给自己一点鼓励,总是拿“更完美”来压迫自己前进。

结果就是陷入拖延,拖延可以逃避结果的“不完美”。

——当你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你惊讶吗?追求完美的本心,竟然把我们引向了这样的结果。

4.叛逆

这样的心态从小时候就开始了:

父母让你做功课,越是严厉地要求,你越是拖拖拉拉不想去做。如果父母因此生气,惩罚你,你会在这件事情上变得更加不顺从,或者表面顺从,心里却非常不喜欢这么做。

你已经忘记了这件事本来的重要性,你的重点是赌气,跟不断要求你、催促你的父母赌气。这样的习惯保留下来,在人际关系上尤其明显,比如情侣之间,明明对方的要求是合理和正当的,但是你因为逆反的心态,偏偏不想这么去做,一拖再拖。

再比如同事之间,别人越是催促就越是拖延,我不完成这个环节别人也动不了,你们给我的压力我以消极反抗来应对,作为对你们催促我的惩罚。

很多情侣在一起过了很多年,身份仍然是情侣,原因是一遇到各种现实问题,必定遇到其中一方的拖延,总有各种各样的借口来摆脱房子、婚事、生育等现实问题的考虑。拖延者的内心还是那个赌气的小孩子:

你越是让我做,我越是不要做。

至于这件事是不是真的很重要,我不管,我在意的是“被强迫”,所以,我要以拖延来反抗这样的局面。

5.自责

拖延—自责—继续拖延—继续自责……这是一个死循环。

拖延者并非都是懒惰的不自觉的人,他们通常很敏感,有高度责任心,是最不满意自己拖延现状的人。拖延者经常会夸大拖延的恶果:

“我完了,这点事情都做不好,做不出来,别人都比我强,起码他们把事情做完了,我没有这个能力,我心情非常糟糕,我很糟,我是个地道的失败者,没有希望了。”

会自责的拖延者,能找到各种办法去克服自己拖延的毛病,比如他会要求自己:早晨8点必须起床看书,结果是要么继续睡懒觉,要么就是好不容易起来了,但是开始上网,玩游戏,混着混着又是一天。等到一天过去了,他强烈的后悔和自责就开始了,赌咒发誓明天一定要让自己在8点起床,接着,重复着前一天的活动。

拖延者总觉得自己很无能,因为不能很好掌控自己的生活,这种失败感的打击让拖延症患者看什么都是灰色的。

拖延症可能会诱发其他心理疾病,如抑郁、焦虑、社交恐慌、强迫症等。

克服拖延,需要时间和心理调整,以上的几种心态,如果你能认识到自己也存在着类似的想法,那么可以试着告诉自己:

别着急,慢慢来,即使你真的是患了拖延症,也没有关系,可以自己想办法去调整和改变。如果不能,我们就去看专业的心理医生。

千万不要把自己的症状对号入座之后,对自己痛心,失望,甚至憎恨自己。也不要开始没完没了地哀悼那些被你浪费掉的时光,想起那些被你拖延毁掉的事情,这些都不会对你有任何帮助的。

真正可以毁灭拖延者的,就是拖延本身,而真正可以战胜拖延的办法,也只有立即停止拖延。

拖延症会带给你好处吗?

这听起来或许荒谬,但是从另一角度看,拖延确实对思想的成熟和深入有很多帮助,尤其在学术思考上,有很多成果是研究者经历多年的思考之后才会有所收获,这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再比如恋爱期间,单凭头脑发热做出决定的“闪婚”,稳定程度远远不如经过了“马拉松”的多年情侣。

大科学家牛顿是个生性严谨的人,他习惯于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先“收藏”起来,多方面加以验证,以求准确。也正因如此,他错过了微积分的发表时间,使得他与另一位科学家莱布尼茨之间打了多年的口水仗,甚至于引发了整个英国数学界与欧洲数学界的对立。毫无疑问,我们愿意相信牛顿和莱布尼茨都是微积分的开创者,发表时间的先后,只能说,是他们做事习惯上有区别。

以牛顿当时学术先锋的地位,其实他立即发表自己的想法也没什么,但是他力求想法的周密、圆熟,所以选择了“雪藏”,在事隔一年之后,他拿出的论文,就比当时的灵光一现要完美、坚实得多。

同样,大艺术家达·芬奇也是如此,他曾亲口抱怨自己拖延的毛病。精力过人,思路敏锐的达·芬奇知识惊人地丰富,他超前地设计了很多到现代才被发明出来的机器,对解剖、物理、数学、天文,他也有很多精彩的想法。这些观点只是被他记录在册,却在他一生中没有得到实现的机会,不能不说太令人遗憾了。

但是,达·芬奇的“拖沓”也造就了他传世的艺术珍品,他的画永远令后人高山仰止,因为他总是精益求精,不断地修改、补正,随时把自己的新灵感表现出来。我们看到的,不但是天才的杰作,更是时间的结晶。

所以,是的,过度拖延是一种病,但是分清楚轻重缓急,是最重要的。有些时候,我们会被外界的标准要求,未免心浮气躁,如果多给自己一些时间沉淀,未尝不是好事。

当然,当拖延严重影响到你的生活,令你痛苦不堪,无法前进的时候,就是该改变的时候了。

改善拖延症的6个有效办法

1.目标细分

把你正在拖延的事情,分成几块,越细致越好,不要连看都不想看这件事。等你分清楚了这件事的各个环节,可能只需要用一分钟,任务就完成了,就这么简单。

如果你觉得吃惊,那么就开始进行第一个环节,做多少算多少,做到厌烦了,就马上停止,出去散步,或者活动一下。

你会发现不停折磨你的事情,其实并没那么可怕,是按部就班可以解决的。而且,拖延很久之后,你终于开始动手了,应该为自己感到高兴。

2.降低期望

你要完成的,不是一件必须完美的任务,而是一个需要你完成的任务,你的最低要求根本不是“要做就做最好”,也不是“做好”,只是“去做”、“去完成”。

从一个毕业设计,到一个项目,都是如此,你要给自己一个安全的心理底线,这样你就可以轻松地面对现实,面对你的挑战,也许在轻松的状态下,你会发挥出从前你自己完全不知道的力量。

不要以为只有高压和高期望,才能做成事情,学会给自己减压,先把事情完成再说。

3.从小到大

先不要去想你最重要的任务,先找一些你本来应该做,但是没有做的琐事:

比如交电话费,倒垃圾;

比如擦地,清理书架;

比如把换季的衣服叠好,收藏起来;

比如给本来想联系但是很久都没联系的朋友打个电话或者写个信;

……

拖延症患者一定能列出一张长长的琐事清单,看到这个清单,请不要沮丧,你只需随意挑一件你觉得马上就做的就可以了。

事实上,很多小事,举手之劳,都是我们马上就可以完成的,做完之后要让自己充满成就感,因为对你来说,这就是很大的进步。

同样,要相信自己,能把一个混乱的房间收拾整洁,也能让自己混乱的生活恢复健康、积极的规律。

等你处理完了自己的琐事清单,就可以很坦然地面对自己拖延已久的任务了。

不要对琐事感到厌倦,生活本身是流动的,停滞不前的只有你而已。

4.马上去做

对待任何事情都采取马上去做的态度,不给自己任何拖延的机会和借口,不因为两件事的时间重叠而去思考先后,马上去做离你最近的那件事,等你在自我的催促下高速运转了一整天之后,你会充满高效率的成就感。

马上去写论文的第一段,不用多,200字就可以;

马上去洗你的衣服,拿水泡上,加洗衣粉,半小时后按下按钮,这有什么难的?

马上把电脑关掉,出去散步,或者去超市买点吃的;

……

你马上去做了,马上就会见到效果,为了这样的效果欢呼吧,水滴石穿,你会有彻底的改变的。

培养自己的行动力,让想法变成现实,这是拖延症问题的核心所在。

5.远离宽松环境

对那些跟你以前一样拖延的同事、朋友、家人说不,他们对你的体谅其实是在原谅他们自己,你已经亲眼看到了他们因为拖延造成了各种窘迫的情况,为什么还要让自己变成同样的人呢?

如果你的宿舍里人人如此,那你就尽量到图书馆去完成功课。

如果你的朋友总是给你一些负面的想法,那么暂时远离这个人。

如果你的家人宠爱你,总对你说:别太累了,歇歇吧,你接受他们的好意,但别停下自己的脚步。

要时刻提醒自己,有时间观念,每一点微小的完成都值得珍惜,别人的拖延不能成为放纵自己的理由。

6.自我激励

相信自己可以做到,做到之后,要自觉地给自己赞美和鼓励。有些拖延症的开始往往是因为得不到鼓励和肯定,那么,自己要给予自己肯定:我可以做到,所以我去做了,我做到了,即使只是把桌子收拾了一下,这对我来说也是个很大的进步。

可以把凌乱的桌子拍下照片作为鼓励自己的手段,收拾好的桌子也可以拍照留念,两个鲜明的对比会提醒我们不要拖延,马上就动手,就可以享受更整洁舒适的环境。

其他事情也是如此。

所以,马上给自己做一张“要做的事”列表吧,一点点享受“完成”“马上就做”的乐趣。

拖延远离,成功会靠近你。

你不是寒号鸟,但是注意,冬天,随时可能会到。这是每个拖延者需要牢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