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红楼之水掬黛心
843200000241

第241章

高高的门墙,虽然十分寥落,可是却掩不住墙内依然高耸的松柏树木,给银装素裹的天地添了一丝翠色。

望着眼前碎琼乱玉一般的雪花飘落,黛玉喃喃地轻叹道:“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净啊!”

素手轻抚着石狮子,留下一枚一枚浅浅的手印,可是在荣宁府上,却真真切切就是这两只石狮子最干净。

水溶替她扶正了雪帽,系好斗篷,又将一个掐丝珐琅的黄铜小手炉放在黛玉怀里,才道:“你身子骨不好,别冻着手!”

黛玉移动莲步,款款踩上了那一层层的台阶,朱漆大门上两只兽首门环之间,仍旧贴着抄没的封条,也许是时候久了,风吹日晒雨打雪飘,所以原本白底黑字的封条也有些泛黄斑驳,看不清了当初的字迹。

黛玉对水溶轻喃道:“当初,我孑然一身进了这荣国府的时候,有外祖母那样慈爱,有姐妹们那样交好,那时候,我真的是将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至少未曾出阁之前,这里都是我的家。”

清丽的容颜上笼罩着一层淡淡的怀念和忧伤,水溶攥着她的手道:“我们进去罢!”

说着吩咐人打开了角门,相携进去,黛玉却仍旧道:“我明知他们处处算计的是什么,明知道背地里的闲言碎语都是谁放出去的,可是我依然不想将人的心想得那样坏,老太妃说得不错,善恶到头终有报,偌大的一个百年望族,如今只有稻香村才是香烟袅袅。”

抬头看时,层层叠叠的院落,让她看不清稻香村到底在那个位置,可是这府第中,仍旧存着少女时代的欢声笑语。

还记得姐妹们喜欢雪地折梅,月下看着水仙花联诗,天真烂漫的笑颜,就如同那一朵朵盛开的红梅,生机无双。

如今,却只有这无声无息的亭台楼阁,唯独少了那活泼的灵秀之气。

拥着有些感伤的黛玉,水溶始终都是默不作声,慢慢走进了大观园,看着白雪掩盖的山石草木,黛玉忽而想起一件事来,抬头看着水溶,眼色楚楚可怜:“我记得,当日里外祖母说起过,娘的聘金给大老爷和二太太私吞,她老人家便在钱庄里给我和娘存了一笔极大的银钱,只有我和娘才能去提用。”

水溶不免有些诧异地道:“老太君竟还能念着母女亲情,倒还算是有一丝善念。”

黛玉不免嗔道:“瞧你,将外祖母都想成什么样儿了?她虽然算计良多,可是到底还是疼我们的。”

实在是不想叫外祖母那慈爱的形像化为泡影,黛玉只能往好处想。

只是,终究是不能自欺欺人的呀!

黛玉不禁微微嘟着红唇,叹道:“你说得不错,万事都不出外祖母所料的!”

随手折了一枝疯生疯长的红梅花,黛玉幽幽地道:“当日里凤姐姐说她私自购置了房舍地亩,为退步抽身之地,我就明白,她此举必定瞒不过外祖母的,外祖母那是经历过多少风风雨雨的?是人精中的人精。后来她便命人多存了极多的银钱在这个钱庄中,未尝不是为她的后辈子孙打算,她明知道,我不爱这些黄白浊物的!”

水溶眼中精光一闪,似乎深有同感,的确,贾母的老谋深算,除了老太妃能瞧出一二,他们这些历练少的年轻人如何能明白其心意?难道,她竟连将来抄家等事也都预料到了么?

似乎是看出了水溶心中的疑惑,黛玉淡淡地道:“外祖母岂能不明白的?她当年就跟我说过,不管多大的富贵,都是天子给的,若是惹得天子不快,抄家也容易得很,说败落便败落了!再说了,小时候亦听娘亲说起过,史家祖上也曾抄过家的,那时候外祖母才五六岁,后来又发迹起家的,她如何不会她的贾家打好如意算盘?”

水溶眼中泛这冷意,道:“也就是说,她必定是早已预料到了抄家之祸,所以用你和岳母的名讳在钱庄存钱?好为她贾家的后人留得东山再起之机?”

见黛玉点点头,水溶怒从心起,抬手往旁边一击,一股劲风激得地上雪花四溅!

“该死!果然是精明狡猾的老狐狸,竟在死后亦不放过你!”

黛玉神色却极是平静如常,道:“他们算计的,岂止是少数了?也不差这一件。当时年纪小,并不是很明白外祖母为什么存下那么一大笔的银子给我和娘,只以为她真真是心中有愧疚,想将那笔银子给我们娘儿两个的。等到抄家的时候,我就心生疑惑,难道她真的是舍得给我们娘儿两个外姓人的?如今才算是略想得明白了。”

水溶冷冷地道:“不管是什么银子,从贾家出去的,也都是百姓的血汗之钱。”

黛玉仰头看着他的愤愤不平,淡笑道:“玄雩,你可知道那是一笔多大的数目么?”

水溶自然不知道,也是从来都不去过问黛玉名下有多少财物,因此只是摇头。

黛玉伸出五个手指头放在他跟前,道:“整整是五十万两白银,再加上这么些年的利钱,我也不知道有多少了。”

水溶显然给这么大的一笔数目吓了一跳,道:“竟有五十万两白银?”

黛玉点点头,道:“正是,想想,你贵为亲王,一年的俸禄也不过就是一万两白银,这笔银子,是你五十年的俸禄。”

水溶冷笑了一声,才缓缓地道:“这位老太君,果然是真人不露相!抄家的时候,那些都是岳父母还有你孝敬与她的,我就疑惑了,怎么她竟没有一丝一毫的梯己钱的?原来她早已转移了出去。”

五十万两白银,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够两万户寻常百姓丰衣足食一年!

她是娇生惯养的公侯小姐,公侯夫人,她一点一滴哪些不是百姓的血汗?拿的是如此的心安理得!

那凤姐当年是放利钱敛财,想必这位老太君也未必不是没有这样的举动,只是她更会掩人耳目罢了。

黛玉瞧着远处稻香村的袅袅香烟,果然是李纨仍旧带着贾兰住在这里,黛玉不由得加快了脚步,拉着水溶的手就往前走,一面走一面道:“我也是如今才想明白的,许是落了水,昏睡了这么些时候,头脑倒是更清明了一些,往日里许多谜团也都尽皆解开了。”

到了稻香村门口,倒是有两个小丫头正拢着笼子捉麻雀,见黛玉过来,急忙往里面通报。

李纨急急忙忙带着贾兰迎了出来,施礼道:“不曾想到王爷和王妃大驾光临,实在是……”

黛玉笑笑,打断她惶恐的话,道:“大嫂子,我们都是一家人,还理会这么些劳什子俗礼做什么?”

贾兰此时已经长成了一位书卷气息极其浓郁的少年,容色俊雅,气宇不凡,却又有一股勃勃的英气。

“好些时候不见,兰儿倒是长高了好些,再过一年,也就成丁了,能进春闱了。”

贾兰忙给夫妻两个见礼,笑道:“原本冬日冷清,倒是不曾想到姑姑和姑丈会过来。”

水溶听了这话倒是十分喜欢,笑道:“好小子,这话我爱听!”

李纨见雪色更浓了一些,忙让两人进屋,道:“外面风大雪大的,快些进来烤烤火,暖暖身子。”

黛玉含笑携着水溶的手进去,稻香村的摆设倒是和先前无异,只是更有些冷清了,唯独书架子上的书多了一些。

贾兰略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头,笑道:“这些书卷都是从姑姑的藏书阁里借来的,因姑姑不在潇湘馆里住,所以跟看守着潇湘馆的嬷嬷说好了,等姑姑回来了,侄儿这里才送回去。”

黛玉听了忍俊不禁,道:“见到你上进,我喜欢还来不及呢,这些书你爱,就留着罢,白放在潇湘馆里,我也没看。”

贾兰满眼都是尊敬,道:“侄儿听娘说,姑姑在园子里是最博学的,诗才也是最好,皆从心意而出,只是不喜宝姑姑那般卖弄罢了,果然的,侄儿看了这些书,才知道,姑姑真是天文地理竟无所不通的。”

黛玉听了不觉失笑着看李纨,道:“哪里有这样好的?宝姑娘的博学多才原是最好的,见多识广,从小看的书只怕比我还多,记得大嫂子还说含蓄浑厚终让蘅芜君呢!”

李纨道:“瞧你,都是两个孩子的娘了,还是如小时候这般小气!”

说着又问黛玉道:“今儿怎么想起过来了?好容易清醒了,就在家里歇着。”

黛玉俏皮地道:“哪里闲得住呢?越是睡下去,越是个废人了!”

说起来意,便从袖中取出一块银牌来,道:“这是当年外祖母留下的一笔银子,若是依着她老人家的意思,与其给我,倒不如给你们用着东山再起。如今数来数去,贾家剩下的,也不过就是兰儿环儿宝玉几个,别的也没什么人了,所以这是十万两的白银,嫂子可拿了到这钱庄里去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