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红楼之水掬黛心
843200000121

第121章

展开画纸时,曼妙有致且摇曳生姿的荷花跃然入目,让玉无痕不觉十分赞叹:“好画!”

“小妹子,你的画,可没破损的。”玉无痕双手将画送给黛玉。

原来,她果然如如今盛传的那样,才气绝伦,非凡人可比。

黛玉接过画递给水溶收好,随口道谢,也并不十分在意玉无痕的赞赏。

因这荷池原是皇家之地,多少达官显贵皇亲国戚流连忘返,水溶贵为郡王也是常见的,这里管事的人自然将各色东西吃食茶水都齐备了,更不用说都是上好的贡品了,寻常来的达官显贵也未必能叫管事的拿出这样的东西来。

既在荷池,吃的多是荷花一类糕点,百合莲子粥、莲蓬脯、藕粉莲花糖糕皆是玲珑夺目,十分好看。

万荷池也有北静王府的别院,更别说还有玉无痕的别宫了,极多的构筑皆是依山傍水,古朴淡雅,别致有趣,长长的竹桥上也有一座小巧玲珑的水亭,与荷花相映成趣。

歇息时三人便在水亭上,早有人将亭中打点妥当。

黛玉素性懒怠,自撮了一个雕着山水的鼓凳在曲栏前,看着水波中嬉戏的鸳鸯,掰着手里的糕点丢到水面。

虽然她性子懒,可是她喜欢看各种美丽的风景,总觉得那种天然的清幽,比人心美丽了许多,让人赞叹,让人心生崇敬。

水溶送她回到贾家的时候,已是傍晚了,虽然于礼教不合,但是贾家的人谁不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偏生当晚皇上又打发人送了极多的东西来,虽非什么价值连城之物,到底都是上用的,比官用的不知道好上多少。

再者东西事小,难得的是这个脸面,何况还是皇上跟前最得宠的大总管亲自送来的,虽然原也有皇上送的东西,只再没今日这样大张旗鼓送来,这样的脸面也不曾有谁得的,自然让贾家人人都称奇道异,那些人自然也少不得都到黛玉房里探口风,都一心盼着黛玉竟能飞上枝头变凤凰。

眼见着鸳鸯和紫鹃替黛玉收拾各色东西,一样一样点清分类,亦分送给各房,眼见人人皆是一样,王夫人便有些心中不忿,暗暗对薛姨妈道:“我不过对她脸色和缓了两日,如今就去使狐媚子勾引北静王爷,真真一个祸水。”

薛姨妈听了这话,自然明白王夫人心意,忙笑道:“那也是从小没娘的一个野丫头,自然没教养,哪里能比得姐姐这样端庄大方的大家闺秀出身?外面的人瞧着姐姐,才知道什么是大家气派,她不过就是只会使狐媚子罢了。”

王夫人虽年将半百,但是容色最是她心中忌讳之事,当年在贾敏那样的美丽下,她竟是鲜花跟前的败絮,从来不曾有人赞叹过她一句,今日听了薛姨妈这样的话,自然心中欢喜,笑道:“我都这么大年纪了,哪里还有什么容姿可说。”

说着打量着窗下安静工笔绘画做花样子的宝钗,眼里所见真真一幅幽窗仕女图,道:“宝丫头才是个尖儿,不说她性情稳重,便是容貌也是头等的国色天香,比林丫头竟是胜了十倍!到底老太太和她外孙女儿亲,眼里就只有一个林丫头,如今色色上都胜过了宝丫头。”

听了王夫人夸赞的话,宝钗本应喜欢才是,可是今日见了极多的事情,心中满是无限枯涩,说不上什么滋味来。

如今自己是罪人身份,纵然是有多少雄心壮志,也已一夕而尽了,便是寻常的权贵人家也不肯登门求亲,北静王爷的侧妃只怕离己更是有十万八千里,更别说自己还有青云之志,想等黛玉入门身死,自己扶正了。

素日里自己尽心尽力周旋上下,终究身份是改不了的,一失足成千古恨,真真是后悔莫及。

薛姨妈似是瞧出了宝钗脸上的凄楚之色,忙对王夫人道:“姐姐实在是夸赞宝丫头了,她不过就是比他们年纪大一些罢了,论起模样清贵,原不及林姑娘那样高雅,又和宝玉亲厚。”

王夫人生平最恨别人跟自己抢宝玉,虽然有心想叫林黛玉先入门,但是自己终究不想要一个和自己抢儿子的媳妇。

想着宝玉对黛玉可谓是言听计从,到时候岂不又是将自己这个做娘的抛到了九霄云外?

因此听了薛姨妈这个话,王夫人恨上了心,道:“妹妹别说这个话,到底宝丫头和我贴心,那个林丫头眼睛长到了天上,要是娶了来,还不得我这个婆婆伺候她?我瞧着倒是宝丫头好,和我最是贴心,她连宝丫头一零儿也不及呢!”

薛姨妈听了,自然是心中暗喜,如今不能高攀北静王府,只好退而求其次,宝玉最是稳妥,性子又弱,到时候宝钗自然更好拿捏着贾家大权,因此忙笑道:“这些话也不过咱们自己说笑罢了,外面的人,谁当宝丫头胜过了林姑娘呢!”

王夫人虽也有些顾及宝钗如今的身份,但是念及姐妹情深,宝钗又和自己贴心,便将如今的身份丢到了一旁,只一心想着宝钗一旦入门,再者身份也低,不用自己这个婆婆看媳妇的脸色,两相一比,倒还是宝钗稳妥。

只是黛玉如今竟得皇上垂青,又有极多的家业,若是自己不能得,心里也着实咽不下这口气。

宝钗鉴貌辫色,知道王夫人心中仍旧偏向自己,不由得长长松了一口气,心中一块石头落地。

纵然是自己一颗心牢牢地缠绕在水溶身上,如今她也不能想着别的了,只好想着如何抓着宝玉的心才是。

念及水溶的才貌双全,宝钗黯然失色,心中暗恨黛玉,若不是她处处狐媚子迷惑水溶之心,以自己的国色天香,只怕早早就让水溶动心,此时自己的年纪,也更该稳稳地坐着北静王妃的位子了。

想到这里,宝钗就恨自己当初做海棠诗词时,为何图一时的畅快讽刺黛玉,以致如今之祸。

眼见王夫人还是一心结下金玉良缘,自然日后宝钗处处小心在意,讨王夫人的欢喜,虽然贾母早已跟王夫人说了宝钗如今身份,但是王夫人因恨贾母多年来始终压着自己让自己无法出头,便打定主意一意孤行。

那些家下人原都是极机灵的人,最懂得看主子脸色行事,早将王夫人心意瞧个明白,因此自然也更加多巴结了宝钗一些,毕竟贾母年纪大了,若是一时去了,还是王夫人当家主事的。

黛玉虽然得皇上垂青,可是终究来日是要嫁出去的,素日里只略讨好一些就是了,不比来日里要进门的当家奶奶。

别人也还罢了,贾家里一时风起云涌,皆有算计,那袭人隐约明白之后最是欢喜,心里只道:“阿弥陀佛,到底太太是有见识的,为宝二爷挑了个好人,宝姑娘那样端庄展样,才是最最能管束着二爷,也是最能容人的。”

想着宝玉对宝钗比黛玉生分,虽然对宝钗不好,但是对自己却好,若是黛玉进门必定不能容自己,宝玉也不会多看自己;若是到时候宝钗进了门,宝玉从小就和自己亲密,自然凡事也不会眼里心里只有一个宝钗,自己的地位自然也就更稳固了。

真是一件心事,各人心思,皆是为自己打算。

虽然风言风语日益浓重,黛玉却不在意,只在屋里绣画来的荷花罢了。

展眼夏秋交接,荷花渐凋,菊花日盛,园子里的花草树木也开始寥落了起来。

老太妃的生日已到了跟前,贾母自然是要带着黛玉去祝寿的,早早就将各色寿礼等物齐备了,连衣裳首饰也都是早早收拾好的,因此这日便携带黛玉换了新衣,黛玉也要三春姐妹一同去,因此都收拾妥当,预备起身。

正在这个时候,王夫人却携了宝钗过来,打扮得十分好看,只对贾母陪笑道:“按理媳妇也是诰命的,难得老太妃今年是七十大寿,媳妇已齐备了极多的寿礼,纵然是人小位微,也该去尽一番心意才是。”

贾母眉头微微一蹙,若是王夫人一人要去也罢了,她是有诰命的人,也不算失礼,自己是婆婆,不想她去自然也可拒绝;可是宝钗在贾家里却是客人,纵然身份卑贱是不该去的,这个不是还是说不出口。

惜春见了,便明白王夫人不甘心贾母和北静太妃这样交好,自己更想去挣个出头之日,所以如此。

想到这里,惜春便冷笑道:“太太如今也糊涂了不成?虽然太太心意是好的,可是终究未曾接到帖子,如何自己竟去?若是按诰命身份去,大太太和东府里珍大奶奶也更该去的了。这些也罢了,太太是有诰命在身的人,只是宝姐姐去做什么呢?我可不记得薛家和北静王府里有什么瓜葛的。”

王夫人不理惜春,只笑看着贾母,等着她答应。

贾母沉思了良久,终究她还是元妃的娘亲,原在诰命之间有些脸面,因此便淡淡地道:“你既然想去,便去罢,只是王府里不比别的地方,这里又是不爱收多大的寿礼,凡事你掂量着点,该说的不该说的,你也该有个分寸,好歹你有个娘娘在宫里,你就更该替娘娘多想一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