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很多男孩都会遇到类似于这样的情景:想跟同学借橡皮用用,可是人家只有一块,也要用;想借同学的圆规用用,可是人家正在用;想借同学的课外书看看,可是人家也要看……这时候,父母就要告诉男孩:“正在使用的物品,别人可以不外借。”
案例1
星期天,周明在家里过生日。由于正好赶上了休息的时间,因此,周明便邀请同学们来家里玩。或许是由于平时的学习压力太大了,每个学生都希望获得片刻的放松,很多同学都接受了周明的邀请。
周明和爸爸妈妈做了充分的准备,吃的、喝的、玩的……一切应有尽有。为了招待好这些同学,周明还陪着妈妈进行了一次大采购。可是,还是有些细节被他们忽略掉了——椅子准备得不够!
周明家一共有四把椅子,加上客厅的沙发上能够坐几个人。看同学来得越来越多,周明急忙出去借凳子。
周明来到了邻居王叔叔家。当他说出了自己的需求的时候,王叔叔却说:“我家里有三把椅子,可是我约好了牌友来打牌,他们马上就要来了。”周明从王叔叔家跑出来,心里恨恨地说:“真小气!”
……
虽然椅子不够用,同学们却不在乎。大家有的站着、有的坐着,其乐融融。周明度过了快乐的一天!
王叔叔的态度却让他耿耿于怀。他对爸爸说:“那个王叔叔真小气!一个凳子都不借!”然后便将借凳子的整个经过和爸爸说了一遍。爸爸听了之后说:“如果人家真的正好也要用,是可以不借的。”
周明说:“我怎么知道他不是在说谎话。他是不是还在记恨我那天打了他们家的猫?”爸爸听了说:“怎么会呢?王叔叔可是个大好人,过去帮过咱们不少忙,这次,肯定是人家也需要。”
当周明出去借凳子而没有借到时,他有点儿生气了。可是,爸爸却用自己简短的几句话回答了他,爸爸的这种做法是明智的!
让男孩学会体谅别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当男孩出去寻求帮助而遭到拒绝时,说出这句话——“正在使用的物品,别人可以不外借”可以让男孩学会体谅别人。
让男孩做个有度量的人
周明没有借到凳子,心里不太高兴,说明他是一个比较斤斤计较的人。爸爸的话可以引导他做个有度量的人,相信父母的点滴教育会让周明在未来与他人的交往中做到宽容他人、理解他人。
案例2
晚上一回到家,鹏飞便将自己锁进了书房,到吃饭的时候也没有出来。每每遇到这种情况,为了不打扰儿子的学习,大人们就会先吃饭,然后给他留出来单独吃。
妈妈收拾停当之后,便将饭菜给儿子端到了书房。可是,儿子这时候却没有写作业,而是在盯着班级相册画圈圈。上面的一个同学被儿子用钢笔涂得黑漆漆的,已经分辨不出是谁了。妈妈关心地问:“怎么了?”
儿子开始的时候不说话,过了一会儿,才抬起头来,说:“今天考试的时候忘带橡皮了。我悄悄地对同桌说,借他橡皮用用。可是,他却向我摆摆手。”妈妈问:“你怎么又忘带橡皮了?跟你说过多少次了?”
儿子说:“我……”妈妈接过儿子的话,说:“你同学也是的,不就是一块橡皮吗?至于吗?又不值钱!这种人,以后还是少交往为好!”
儿子不说话了。妈妈说:“以后去学校的时候,你就多带几块,如果他也忘带了,你也别借给他!”
可以想象,这样的妈妈教育出来的男孩会是怎样的。其实,男孩是非常在意同学之间的友谊的,对于这种事情一般也不会一直耿耿于怀,或许到了第二天,两人又成了好哥们儿了。
妈妈的这种言辞,只能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扩大化,让男孩对自己的同学失去信任和信心。这样下去,男孩还怎么和这个同学相处?当你想借东西的时候,正好是人家正在使用的时候,人家拒绝你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对于这样的事情,家长一定要给男孩分析清楚,否则对男孩未来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
让男孩学会体谅他人
现在,男孩的生活条件都比较优越,一切都从自我为中心。他们觉得,大人让着他、满足他的要求,是理所当然的。这就使得他们对别人少了一些理解和关怀。
当他人没有给男孩提供帮助的时候,要让男孩体谅他人的难处。如果对方和男孩的关系本来就不错,一时没有帮上男孩的忙也是情有可原的。如果男孩为此耿耿于怀,只会为自己的人际交往多放几块绊脚石,也容易让男孩形成自私自利的性格。
让男孩主动帮助人
一个喜欢旁观的人,一般是很难得到别人的认同的;一个冷漠的人,经常会受到他人的排挤。要想在关键时刻得到别人的帮助,首先就要学会帮助别人。比如:当发现同学圆珠笔没水的时候,可以借给他一支用用;如果同桌忘记带抹布,要借给他使用一下;如果同学忘记带伞了,当下雨的时候,可以和同学共打一把伞回家。
小警示
每个人都有东西不外借的权利,尤其是对方正在或者正要使用的时候。不能因为一次不借,而让男孩对对方产生偏见,要将其中的道理和男孩讲清楚,要让男孩学会体谅别人,不能斤斤计较,否则,不利于男孩与他人之间的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