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3秒钟读懂孩子的心:深刻解读0-3岁宝宝的日常心理
8430500000018

第18章 孩子的“听话”心理

平常的生活中,听到家长抱怨孩子不听话的人很多,但是很少听到有人抱怨孩子太听话的。其实,孩子太听话更应该抱怨,因为孩子“太听话”不是什么好事。

家长一

周末我带儿子去一家快餐店吃饭,让孩子自己在位置上坐好不许乱跑,我去点餐。孩子乖巧地说:“爸爸,我听你的话,不会乱动!”周围的人听了,直夸孩子懂事,但是也听到有人说:“这个小男孩乖顺得跟小姑娘似的。”听得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家长二

儿子今年3岁了,是个乖巧、听话的好孩子。可是有一点让我烦恼不已,就是孩子没有一点自己的主意,别人在征求他的意见时,他总是说:“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吧!”

家长三

从小我就教育孩子要听话、要乖,孩子也很懂事,平时我不让他做什么他就不做什么,亲戚朋友们来了也都夸奖孩子懂事。可是我却发现孩子现在就跟“小猫”一样,什么事情都不敢自己出头了。

很多家长来幼儿园接孩子,喜欢问老师“孩子今天听话吗”,赞扬别人家的孩子时说“你家孩子真听话”,批评自家的孩子时则说“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在很多家长看来,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孩子听话多好,多省心,一点也不会惹麻烦。

孩子听话、乖巧虽然可以让父母省心,但如果孩子表现得过于顺从,凡事没有主见,总是模仿别人,就不是一个好现象了。“听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意味着无条件服从,不发出不同的声音,没有不合“规矩”的行为。“听话”就是一副精神枷锁,牢牢地套住了孩子!许多家长按照“听话”的标准养出来的孩子,他们温顺乖巧,但是他们不能自主、盲从、怯懦、谨小慎微。因此,家长不能因为孩子太听话而欢喜,而应该重视起来,予以纠正,想想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孩子太听话的个性。

通常,过于听话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管教严格的家庭。有的家长在孩子犯错及做的事情不合自己心意时会去责备他,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受到挫败,干脆就不愿意自己动脑筋去想,听从别人的就不会受到挫败。这样时间长了,孩子自然会没有主见。

缺少自己做主的权利。许多父母出于对孩子的宠爱,既希望自己的孩子做得最好,又不放心孩子的能力,于是干脆以自己的选择来为孩子代劳。孩子没有自主决定的权利,久而久之,在孩子的观念中就会认为自己的选择总没有别人的好,凡事都由父母作决定好了,也就不爱思考、没有主见了。

如果一个孩子干什么都要看父母的脸色行事,将来一般不会有太大的成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也往往过于刻板、机械,缺少创新。所以,爸爸妈妈应多听孩子说话,使孩子敢想敢说,这对孩子今后的成长会产生积极的作用,而不是多让孩子听话。对父母唯唯诺诺的孩子是奴性十足的孩子,“打造”出听话孩子的父母是扼杀人才创造性的“罪魁祸首”。

父母们应该知道,“听话是优点,太听话是缺点”的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所以,在平时生活中,家长教育孩子时,也要按照这个原则。

1.在游戏中培养孩子的主见性

家长平时可以和孩子一起玩游戏,找出一个主题或者难题,让孩子想出多种方法解答。如小白兔不小心掉进猎人为抓大灰狼而设的陷阱里了,它该怎么办?尽量让孩子进行发散思维,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在做游戏时,家长应该注意,不要对孩子提出来的想法横加指责或批评,孩子的答案越奇怪越新鲜越好,数量越多越好。这样可以使孩子认识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自己原来也有很多好主意。这样做不但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同时也能提高孩子的主见性。

2.家长应该容忍孩子的“不听话”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幼儿教育专家到国外看到一个孩子用蓝色笔画了一个“大苹果”,老师走过来说:“嗯,画得好!”孩子高兴极了。这时这位中国专家问教师:“他用蓝色画苹果,你怎么不纠正?”那个教师说:“我为什么要纠正呢?也许他以后真的能培育出蓝色的苹果呢!”其实外国老师这样容忍孩子“不听话”是有道理的,它可以保护孩子的想象力,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当然允许孩子“不听话”指的主要是思维上的“不听话”,孩子们看到的世界是独特的,他们的想象力是很丰富的。如果我们用成人的思维方式对他们进行粗暴的干涉,就会扼杀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做家长的应该学习这位外国老师的做法,容忍孩子的“不听话”。

3.先做“乖孩子”,再做“不听话”的孩子

做父母的的确要允许孩子有“不听话”的时候,但是也不能机械地把握,要分层地对孩子进行引导。0~2岁时,父母应该让孩子以乖乖地听话为主,同时,要适时地告诉孩子,世上的事情有好坏对错之分,我们就是要多做好事,多做对的事。如果在幼儿期,一味地强调“允许小孩子不听话”,只会使孩子放任不羁,不懂规矩,这对孩子的一生绝不会有什么好处。在孩子2~3岁时,要逐步让孩子自由地表达愿望,在孩子的自由表达中帮助他分析,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进而让孩子能够试着自己分析,全面地权衡利弊,对“听话”有正确的理解,对自己的个性也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4.对孩子不听话要具体分析,区别对待

虽然说孩子太听话不好,家长应该允许孩子不听话,但是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如果孩子的过失属于道德范畴,例如爱撒谎、偷东西、爱打人等,父母一定要高度重视,并及时对孩子加强道德教育,使其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如果孩子属于天真活泼、想象力奇特方面的,家长就应该给予孩子积极的引导。

练习时间

游戏名称:滑稽的儿歌。

训练目的:让孩子学会不按常规出牌,改变他循规蹈矩的做法。

操作过程:

1.家长唱或说一首孩子熟悉的儿歌,故意将内容改掉,例如唱:“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气球。”只要是孩子原来熟悉的,他自然会惊讶于歌词的变动而向家长提出“异议”。

2.家长承认自己唱错了,然后唱“满天都是小土豆”。此时孩子则会因为滑稽的歌词而捧腹大笑,这时候,父母可以鼓励孩子说出正确的歌词。

3.也可以让孩子发挥想象唱一句,随便换成什么歌词都可以,即使是“满天都是小宝宝”也未尝不可。

做这个游戏时,家长不要限制孩子,歌词越是荒唐、越是滑稽越好玩。家长开心的笑声是对孩子最好的鼓励,这样能够让孩子充分发展想象力和即兴创造力,对孩子循规蹈矩的性格也是一大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