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3秒钟读懂孩子的心:深刻解读0-3岁宝宝的日常心理
8430500000015

第15章 要爱护孩子的自尊心

我们都知道,大人有很强的自尊心,事实上,孩子同样也有自尊心,而且在“面子”问题上一点也不含糊。如果父母或者他人的做法和态度让孩子觉得自己丢了“面子”,他们会感到难堪、耻辱、气愤,并以不高兴、哭闹等方式表达自己的反抗。

家长一

儿子因为体弱,所以长得又黑又瘦,昨天,我带着他去逛商场,走到一个柜台前,忽然有个小女孩冲到我们面前指着我儿子说:“妈妈,你看看他,黑死了,简直就是个黑棍。”小女孩的妈妈连忙向我们道歉,但是我还是看到孩子眼里噙满了泪水。

家长二

昨天从幼儿园开完家长会回来,我非常生气,因为老师反映儿子吃饭时,遇到自己不喜欢吃的总是用勺子把饭舀出来泼在餐桌上。我就批评了儿子几句,没想到他一下子就恼了,大声嚷道:“你怎么老说我?”我一下子就惊住了。

家长三

吃过晚饭,孩子自己在桌子旁玩橡皮泥,我让他捏出一个“青椒”来,这可是我上午教过他的,可是孩子捏了半天也没捏出来。我忍不住说了句:“这孩子真是笨。”孩子听了后一把把橡皮泥摔在了桌子上:“我不捏了!讨厌妈妈总是说我。”

人们常说:“树怕伤根,人怕伤心。”孩子也有强烈的自尊心,自尊心是孩子成长的精神支柱,是孩子向善的基石,也是孩子成功与人交往的前提条件。如果家长认为孩子年龄小,自己或者别人说他两句没什么,那就大错特错了。

凡是人都有自尊心,不要认为孩子小,就可以不尊重他们。孩子的自尊心是需要家长去保护、去尊重的。如果家长或者他人有意或者无意地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那么孩子的心灵就会受到打击和摧残,就会失去向善发展的动力和精神支柱。

许多家长会在孩子犯错误时当众批评孩子,其实当众批评只能够让孩子暂时慑于压力,不敢抵抗,但更重要的是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孩子也是要面子的,家长当众批评他,尤其当着平时比孩子差的小朋友的面批评他,会让他觉得丢了面子,这样,一下子就把孩子幼小的心灵给伤害了。

还有些家长总是认为,拿孩子和其他学习优秀的孩子比较,会激起孩子的好胜心,增强孩子学习的动力。殊不知,孩子之间原本就有相互比较的心理,家长再拿孩子比较,就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不但无法达到让孩子向成绩好的同学学习的目的,还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有的家长总喜欢批评孩子,孩子做错一件小事,家长就说“你怎么这么笨”;孩子平时有些胆小,就说“你真是个胆小鬼”;孩子一次考试成绩不佳,就说“你是个猪脑子”;孩子偶尔一次小小的失误,就指责“你真是太不争气了”。这样下去,久而久之,原本一个很优秀的孩子,会在一片指责埋怨声中失去应有的自尊心。

孩子的自尊心就像稚嫩的小苗,一旦受到伤害,会留下难以愈合的伤口,甚至会影响他的一生。因此,家长应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并注意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因为只有自尊心强的孩子才能在交往中赢得尊重。

1.少说伤孩子自尊心的话

随着孩子的成长,家长应该给孩子一些自由,要尽量尊重孩子的意愿,减少对孩子的干预,不用说教、命令的口气对孩子说话,要时刻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例如孩子作业没做完,就拿起了漫画书,这时候,家长不要说:“你看人家某某同学,都已经学会两位数乘以两位数了,你才会什么啊?还不赶快去看书?”这时候,虽然家长说话没有恶意,可是却让孩子觉得自己低人一等,自信全无,自尊心也会受到伤害。如果家长换一种口气对孩子说:“宝贝,等作业做完了,我们一起看漫画书好不好?”这样孩子受到了尊重,自尊心也被很好地保护起来了。

2.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可赞赏的事情

孩子做坏事时希望受到注意,做好事时希望得到赞赏,家长如果能够时常给予孩子关注,就有利于增强孩子的自尊心。即使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也可以提醒孩子,让他知道他是有能力的。例如,在全家一起吃饭时,孩子主动给爸爸妈妈夹菜了,家长就要注意及时表扬孩子懂事、孝顺;孩子吃完饭主动收拾碗筷了,家长应该及时赞扬孩子主动做家务的良好行为;孩子看到老爷爷摔倒了,主动把老爷爷扶起来,家长要及时表扬他助人为乐的行为……这样孩子时常能感觉到父母对自己的关注,感受到自身的价值,自尊心也会得到提高。

3.要让孩子明白,被拒绝不等于没面子

许多两三岁的孩子,看到爸爸妈妈做什么事情时,总喜欢去帮忙,例如想要去搬动比较重的东西,自己倒热水,自己安电插座……这个时候,爸爸妈妈一般都会拒绝孩子,因为这些事情孩子目前还不能做,而且有些还比较危险。但是孩子通常会认为,爸爸妈妈拒绝自己,会让自己没面子。这就要求爸爸妈妈耐心地给孩子讲道理,最好能掰开了揉碎了,再借助一些看得见或摸得着的事实,让孩子真正理解并牢牢记住。例如,孩子非要自己端着很烫的杯子喝水,家长就可以自己拿着杯子,让孩子摸着杯子上面,感受一下烫,孩子就能够体验到自己被拒绝是有道理的,与面子无关。这样,孩子的自尊心也可以得到保护。

4.适当满足孩子的愿望

对于那些孩子力所能及、没有危险的事情,如洗手帕、择菜、打扫房间、整理玩具、扔垃圾等尽量让孩子去尝试,父母还应创造机会让他们多做。当然,孩子做这些事情时,有很大的游戏成分,但只要孩子做得高兴,并且能从中得到了“锻炼”,又满足了他们的自尊心,爸爸妈妈就要尽量放手让孩子去做,即便孩子把事情做得乱糟糟,家长需要重新做一遍,也是值得的。

总之,家长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孩子也有很强的自尊心这一事实以及孩子的心理状态,避免在平时的生活中有意无意地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这样,孩子在与人交往时才能保持平和的心态,快乐成长。

练习时间

游戏名称:宝宝的需要。

训练目的:帮助宝宝准确地说出自己的需要,让他体会到被尊重的感觉。

操作过程:

1.妈妈拿出图画书或图片,和宝宝面对面坐着。妈妈给宝宝讲故事,一边讲故事一边问宝宝问题,引导宝宝帮助故事中的主人翁或图片中的人物表达他们的需要。

2.如果宝宝正确表达出了人物的需要,妈妈要鼓励宝宝,然后接着讲故事;如果宝宝回答不出来,妈妈可以引导宝宝,帮助宝宝懂得他人的需要。

3.平时,在宝宝吃零食、正餐、午睡或其他日常活动前,妈妈和宝宝一起谈论宝宝可能有的感受,引导宝宝说出饥饿、困等。

4.宝宝玩耍时,妈妈可以问问宝宝的想法,看看宝宝能否将他的想法告诉你,引导宝宝正确地表达出自己的需要。

爸爸妈妈可以经常让宝宝看图片,给宝宝讲简短的故事,让宝宝来帮助故事或图片中的人物表达需要,多带宝宝接触社会,教会宝宝有礼貌地称呼周围的人,正确地表达自己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