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二战秘史之闪击!闪击!
8426800000052

第52章 出其不意

1940年5月10日,进攻日,凌晨3时,莱茵河畔科隆附近的机场上。突袭队员集结完毕,在清点人数准确无误之后,这些士兵便鱼贯而入,登上了各自的滑翔机。经过半年的紧张训练,现在,是他们大显身手的时候了。

此时,科隆机场灯火辉煌,德国空军空降兵总司令斯图登特将军也赶到现场,为这支突击队送行。出人意料的,他并没有做出什么热血沸腾的战前训话,而是默然地站在一旁,目送41架滑翔机在容克-52型运输机的牵引下,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之中。这时千里之外的埃本·埃马尔一片寂静,整个欧洲都在沉睡之中。战争史上一次极其大胆的作战行动就这样开始了。

这支由41架滑翔机组成的突袭小分队最终的分配如下:11架用于夺取要塞;30架分别用于夺取三座大桥。不过这些突袭队员出师不利,夺取要塞的“花岗岩”小分队的一架容克-52型运输机因为机械故障,在驶近莱茵河上空的时候,居然把拖拽在后的滑翔机给甩掉了,上面正好坐着突击埃本·埃马尔要塞的第一分队队长威其格中尉。这架还未上升到足够高度的滑翔机差点掉进莱茵河里,幸亏驾驶员的高超技术,勉强降落在了莱茵河畔的一块小草坪上,威其格中尉此刻也只能仰天长叹了。

飞行20分钟过后,不幸的事件又出现了,一架滑翔机驾驶员看花了眼,他把容克-52型运输机上的机械闪动灯误解为出击信号,这位糊涂的驾驶员当即解开拖拽绳索,开始滑翔。此时飞机还没飞到一半路程,高度还不到2 000米。最终,这架滑翔机安安稳稳地降落在了国境线上,在它的周围,陆军部队正趁着黎明前的黑暗集结待命,准备发起进攻。在陆军士兵们惊讶的眼神之中,这些突袭队员腼腆地向他们提出,可否接纳8名空降部队的士兵一起作战的请求。

此时,“花岗岩”突击队其他滑翔机上的队员们当然无法知道自己队伍的两架飞机已经被甩掉,还好,这关系不大,因为各组都有自己早已确定的任务。没有指挥官,他们也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只不过,出师未捷,指挥官就莫名其妙地掉了队,这确实是件很尴尬的事。

凌晨4时30分,容克-52型运输机已经飞到了比利时与荷兰的交界处,为了不让比利时军队发觉飞机发动机的声音,按计划,滑翔机将从这里解开绳索,开始单独滑翔,隐蔽地从荷兰国境线跃进比利时领空。但由于气象预报的错误,气象专家原本预计的逆风风向,居然刮起了顺风。我们知道,滑翔机是没有动力装置的飞行器,它只能在下滑飞行中依靠自身重力而获得前进动力。所以,对滑翔机来说,逆风的风向才能获得足够的上升气流,顺风反而会降低滑翔机的飞行的高度,从而致使飞机提前降落。无奈之下,容克-52型运输机只得把滑翔机向前多拖行一段时间,飞进了荷兰领空的腹地。容克-52型运输机发动机的声音惊醒了荷兰防空部队。这些防空人员连探照灯都未打开,就对着天空胡乱开火。高炮所吐出的炮弹不时在空中爆炸,突袭队员除了趴在滑翔机上大声咒骂,也只能听天由命了。

由于没有战斗机的护航,再这样飞下去,荷兰空军肯定就要出动空军进行拦截。到那时,可真是出师未捷身先死了。尽管此时的飞行高度仍未达到预定要求,但突击队员仍然果断地解开绳索,与容克-52型运输机分手。随着运输机的轰鸣声逐渐远去,地面防空部队的炮火也就消停了,荷兰防空部队还以为自己打退了敌人的空袭,而沾沾自喜呢。

荷兰防空部队那低沉的炮火,惊醒了不远处的埃本·埃马尔要塞守备人员。与此同时,要塞指挥官齐德兰特少校接到了比利时最高司令部要求严加戒备的电话,他立即命令部队进入一级战时戒备。要塞的防空部队也做好战斗准备,既然德国空军没在荷兰投下炸弹,说不准就是冲这里来的。要塞监视塔里也挤满了神情紧张的士兵,此时天还未放亮,四周黑压压的一片,侦察哨兵们也只能坐在哨塔内侧耳倾听,可是等了老半天,预想的飞机发动机声并未出现。就在这些哨兵将要放松警惕的时候,9架“花岗岩”分队的滑翔机已经成功地绕到了埃本·埃马尔要塞的正西方,并利用微明的天色悄悄地从侧后进行大角度俯冲。为了加快着陆速度,滑翔机驾驶员用尽全力,紧压着操作杆,滑翔机就像捕食猎物的老鹰那样迅速地降落了下来。

由于德国突击队出现的方向出人意料,又未发出任何声音,所以,直到这些滑翔机已经很接近要塞了,比利时的哨兵才看到了他们的敌人突然降落在他们跟前。这些比利时哨兵个个被惊得目瞪口呆,竟没有一人想到去拉响警报。滑翔机落地时那巨大的撞击声以及德军士兵的呼喊声才使内部守军清醒过来——敌人已经在他们头顶上着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