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二战秘史之闪击!闪击!
8426800000050

第50章 埃本·埃马尔要塞

埃本·埃马尔要塞的重要性,德国人心知肚明。事实上,早在1938年年初,希特勒就对这个坚固的要塞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知道,在将来对法国的战争中,埃本·埃马尔要塞背后的三座桥梁是多么的重要。如果这三座大桥不能落入他的手中,那么德国工兵就只能在水流湍急的马恩河上架设浮桥来渡河了。

可是,浮桥不够坚固。一旦被炸弹命中,则彻底报废,而桥基坚固的桥梁,除非遭受到极其密集的轰炸才会垮掉。最重要的是,架设浮桥太耗时,其凹凸不平的路面也不适合装甲部队的通过。

而且,希特勒不愿意看到他的军队在比利时耗费过多的时间。甚至,他一度被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阴影所笼罩。26年前,正是比利时人凭借着坚固的列日要塞负隅顽抗,迟滞了德军的行动。当德军终于在420毫米榴弹炮的协助之下,突破列日要塞挺进法国国境的时候,6天已经过去了,法军的集结已基本完成。

后来,军事家分析过“施里芬计划”最终失败的原因,得出的结论:除了小毛奇擅自修改计划,排在第二的,就是德军在比利时耗时太久,以致法军有了足够的时间去集结他们的部队。

现在,旧日的列日要塞已经成为一堆废墟,而在它的附近,崭新的埃本·埃马尔要塞,傲然屹立。比利时政府深信,凭借这个坚固的要塞,他们至少能够迟滞德军两个星期的时间。到那时,法国的援军早已到达预定的阵地。

但是,比利时人犯了与荷兰同样的错误,那就是太过张扬,不懂得保守秘密。当埃本·埃马尔要塞竣工之后,比利时政府到处请军事专家来给要塞进行评分,甚至还专门请来了记者,进行“深度”报道。(就差请旅游团来观光旅游了。)

比利时政府这种大吹大擂的行为,给了德国可乘之机。自1938年起,细心的德国情报部门,搜集了大量比利时人无意间透露的各种各样有关埃本·埃马尔要塞的情报。至1939年,经过德国情报人员的不懈努力,他们又获得了要塞内部的详细设计图,并悄悄地对这个坚固防御体系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在这里,德国人把他们一贯的缜密作风,以及呆板、严谨的民族性格发挥得淋漓尽致。1939年秋,他们居然在一个秘密的军事基地,完全复制出了一个埃本·埃马尔要塞,供给德军进行训练。

事必躬亲的希特勒,对如何突袭埃本·埃马尔要塞这个难题,也相当关心。德国军事专家的报告明确指出:陆军强攻埃本·埃马尔要塞是绝对行不通的。因为,德军的最终目的,并不是要塞本身,而是控制桥梁。如果使用装甲师强攻,守卫大桥的比利时军队,肯定会毫不犹豫地把大桥炸掉。据情报显示,比利时军队早已在桥墩下方安放了炸药。

采用空降部队的办法也行不通,就算德国空降部队能空投到这些桥梁的背后去消灭这些大桥守卫,但运输机那巨大的轰鸣声在空投的时候,就会暴露自己的意图,即使伞兵以最快的速度出舱,在离地面90米的最低高度跳伞,并成功制伏了大桥的守卫,但埃本·埃马尔要塞那4门巨炮也同样能够摧毁这三座桥梁。最关键的是,这必须要取决于敌人的判断力。如果守卫大桥的比利时军官是个很敏感的家伙,他一听到德国运输机的轰鸣声就毫不犹豫地下达了炸桥的命令,那么,德国伞兵也只能干瞪眼了。

所以,夺取埃本·埃马尔要塞以及三座桥梁的行动必须同时进行,而且要够隐蔽,在敌人反应过来之前,就要制伏他们。

最终,希特勒不得不去征求一名妇女的意见,尽管希特勒本人瞧不起女性,但这个女性可是个不简单的人物,她是20世纪最为传奇的女试飞员——汉娜·莱契。

汉娜·莱契,世界上第一架直升机试飞员。当然,最让人们惊讶的莫过于这位世界上第一个驾驶直升机的人物,居然是一个金发碧眼、身材矮小的女性。这位女试飞员的经历不仅如此,上世纪30年代,她就以德国队代表的身份参加了一系列的飞行比赛,几乎是拿奖拿到手软,并且不断刷新世界飞行纪录。

1938年2月,在柏林的德国会展中心举行的直升机悬空和垂直飞行表演,作为附加项目,汉娜·莱契的飞行表演几乎场场爆满,连续三周没有发生任何意外,就连一向挑剔的美国媒体,都对汉娜的飞行技巧大为赞赏:“德国直升机需要改进的地方很多,但这一切都被汉娜的卓越技术所替代了。”

一时间,汉娜成为德国航空界和社交界的明星,被纳粹宣传部门树立为德国女性的榜样,受到包括希特勒在内的许多纳粹高官的接见,经常在公共场合亮相。

但总的来说,汉娜最喜爱且擅长的飞行是滑翔机。所以,当她听到希特勒说起攻击埃本·埃马尔要塞的困难后,她毫不犹豫地脱口而出:“我们可以采取滑翔机进行无声的突击,对,没错,就用滑翔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