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二战秘史之闪击!闪击!
8426800000020

第20章 焦点转向挪威

1940年3月,德国空军的高强度侦察使得阿登地区驻防的法军大感奇怪。

但是,没有人相信德军会选择从这里进攻,甚至有人开玩笑说:假如德军从这里进攻,等他爬出山区,也只剩下半条命了,拿着扳手的工人就能把他们全部俘虏。虽然嘴上这么说,但是盟军最高统帅甘默林将军还是命令加强该地区的防御。

但问题是:法国为什么不选择进攻呢?为什么没有一点拼搏精神?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出台了不止十个防御计划,却没有一个是考虑如何去进攻的。

是啊,无论后世如何辩解,也不足以掩盖以下事实:法国统帅部高层无人敢去承担进攻所带来的巨大的伤亡和责任,以及战胜敌人的决心。“让德国人血流成河吧,我们只想守住它。”

我们应该看到,贯穿整个第一次世界大战,法国指挥部所制订的任何进攻计划无一例外都是以失败告终。1917年春季攻势的失败甚至引起了法国士兵的内部骚动,要不是英国士兵接管了战线,法国可能已经在那个时候就崩溃掉了。

我们应该看到,德国士兵无论是单兵作战素质,还是指挥艺术都要比法国士兵更加优秀。这一事实法国人虽然嘴上不承认,但内心已产生了自卑情绪。进攻成了法国军方鲁莽的代名词。

但是,在防御战中,法国士兵往往却有着超人的表现,从马恩河到凡尔登,普通的法国士兵在保卫国土的防御战中的表现,都可以用惨烈来形容。

他们咬紧牙关顽强作战,被毒气熏瞎,就帮着传递弹药;腿被打断,那就趴在战壕里向敌人射击。

这些战役无一例外都是以德国的辉煌胜利作为开始。但是,他们突破法军一道防御,那么等着他们的是第二道、第三道,强大的突击力就这样被耗尽。然后法军再用准备已久的预备队发动反击,如此反复,战场变成了地狱,据点变成了绞肉机,阵地战使得双方在伤亡百万的情况之下,都无法再前进一公里。

惨痛的教训使法国军方陷入一种极端的情绪中,那就是必须不惜一切代价阻止敌人的再次进攻。在这种背景下,一条长约700公里,耗资近50亿法郎的军事防线——马其诺防线修建完成。

是呀,法国人不愿意再流更多的血了,他们的血早就流尽了,和日耳曼这个新兴的民族对抗接近一个世纪以来,法国人已经疲倦不堪。如果愿意加上日期的话,法国人的灵魂早就随着那位伟大的科西嘉人的逝去而烟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