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养生”二字,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和老年人联系起来,认为养生只是老年人的事,这与我们传统思维方式及目前国内全民健身形势,人们的健康水平,健康意识有关。我们国内现在的健身情况是“两头热”。一头是小孩,贪玩好动的特性决定其喜欢体育活动、游戏。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另一头已是退休的老年人,一方面退休后时间充足,倍感孤独;另一方面年老多病的他们才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才知道通过运动、锻炼来增强自身的体质,提高健康水平。而年轻人往往以学习忙,工作忙,没有时间等作为理由很少主动去锻炼身体。因此,身体状况每况愈下,未老先衰。其实,这部分人更需要健康,更需要努力去追求健康。
健康长寿是人们梦寐以求的目标。大自然中日月经天的现象,启发人们师法自然、回归自然,以使生命永在。《周易·象上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蔽天地,无有终时”。这种期望虽然难以实现,但自古以来追求长寿者却大有人在。汉末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序》中说:“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明确提出运用医药的方法进行养生的观点。华佗授其弟子的五禽戏是导引练形以养生的早期记载,华佗授其另一弟子的漆叶青黏散则是延年益寿方剂的早期记载,可知华佗在养生的研究上确有相当的造诣。以恬淡虚无为主导的精神养生或精神调养,源于老庄之学,后来主要发展于佛、道两家,它与两家倡导修炼和清静无为的主张分不开,而这也正是气功修炼的重要前提。儒家的气功,主张以无私无畏的浩然正气为根本,即孟子所说的“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但后世传习甚少。故气功亦以佛、道两家为主,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被视为气功学术的经典作品。晋隋时期,矿物药养生达到顶点,服食五石散几乎成了当时士大夫阶层的时髦,流传既广,遗祸亦烈,伤身殒命者比比,这从隋代《诸病源候论》有关记载中可以窥见;唐以后,衰而未绝,帝王豪门因之亡命者代有记述。房中术则在秦汉以前似乎较为开放,这从古时记述中及1973~1974年出土的马王堆汉墓残存帛书中可以看出。宋以后,可能由于程朱理学的发展及影响,性及性生活的封建观念和压抑排斥性的看法日趋严重,谈房中术者不被采录,或视为禁书而遭封删,故流传后世者极少。辟谷养生术自创立至今也逾千载,代有流传,只因遵行不易,须与坐禅等功法相辅而行,一般人难于接受和施行,因而始终没有较大的发展,仅局限在佛教、道教的少数流派中传播。相反,饮食调摄养生法则因符合上下各个阶层,尤其是上层社会的需要,日渐发展,代代深入。四时调摄养生、环境养生等因其顺应自然、符合人愿,故而日积月累,研究渐趋深入。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对养生学的研究日趋活跃,国外重点在理论研究及实验,探索衰老的形成原因及机理,包括生物内在的决定因素与生物生存过程中的有害积累两个方面;中国则侧重于传统理论的整理及对抗衰老具体方法的探索。
所谓养生,指保养、调养、颐养生命。即以调阴阳、和气血、保精神为原则,运用调神、导引吐纳、四时调摄、食养、药养、节欲、辟谷等多种方法,以期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保健,源于日语“保蕅”①,意思是保护健康。亦指为保护和增进人体健康,防治疾病,医疗机构所采取的综合性措施。
保健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就全面地总结了先秦时期的养生经验,明确地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鐾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的养生观点,为我国传统预防医学和养生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数千年来,历代的中医药学家和养生学家不断地积累和总结流传于民间的养生保健经验,并著有大量的养生学专著,促进了我国传统养生学的发展。我国的传统养生学流派较多,各有所长,总体来讲主要分为精神、动形、固精、调气、食养、药饵等六大学派。各学派的养生学说自有体系,各有所长,又兼收并蓄,形成了我国独具特色的养生保健方法。
我国医学中很多养生保健的观念和现代生命学相似,很多传统养生保健方法也很有效,比如推拿按摩、拔罐、食疗、针灸、五禽戏、太极拳、书画、气功(引行导气,腹式呼吸)等,除针灸外,其他方式任何人都可以个人操作。经常使用这些方便操作的方法对养生保健、强身健体、预防疾病都有特殊的疗效。
大学体育的目的是以体育运动和身体锻炼为基本手段,培养学生的健康思想和“终身体育”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最主要的是意识的形成与习惯的养成,同时掌握科学有效的健身方法。最终的目的就是“养生”。对于大学生来说,体育课、体育活动除了增强体质、提高运动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心理健康是现代人应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除了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渊博的知识,健壮的体魄外,还必须具备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我国高等院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到人才的质量。据调查,目前我国大学生中约有30%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偏执、强迫、紧张等几个方面,而且心理障碍发病率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所以高校体育教育面临着如何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任务。因此,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对于处在人生发展关键时期的大学生来说极为重要。
大学阶段是学生走向成熟和独立的关键时期,也是身心发展急剧变化的时期。目前,在校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是不容乐观的,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存有不同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令人担忧的是,不良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导致了学生身心疾病,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学习活动,同时还直接损害了他们的品德发展和正常的社会性适应。因心理健康问题导致休学、退学、离家出走、死亡、犯罪等,给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造成了消极的后果。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何以如此之多?当代大学生多属独生子女,从小在百般呵护成长,其成材的欲望十分强烈,往往是好高骛远者居多,对自己的能力、才智缺乏一种客观、理性的认识,自我定位偏高。进入大学后正赶上社会大变革时期,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经济体制的大转轨;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他们面临的就业压力、竞争压力、情感压力十分突出,在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材、人际交往、理想实现、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反映出来的心理困惑和问题日益突出,心理承受和适应能力弱的问题一再凸现。因此,维护与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已经是学校教育无法回避的现实课题。
我国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三大系统,即卫生系统、社会系统、教育系统。在教育系统中体育学科在帮助学生改善心理状态,排除心理困扰,纠正心理缺陷,克服心理障碍,开发心理潜能,提高心理品质等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体育运动可以调节心情,保持良好心境,有助于大学生不良情绪的宣泄。
心理疾病与人长期情绪低落、烦躁、压抑等有关。体育运动可以调节人的情绪,改善心理的不良反应。保持良好的心境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大学生由于持续紧张学习,极易造成身心疲劳和精神衰弱。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使他们的身心放松,消除疲劳。同时,在体育运动中可以使他们长期压抑的情绪发泄出来。宣泄法是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宣泄的方法有很多,而进行体育活动则是最有效的方法,它对缓解人的心理压力,消除不良情绪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
2.体育运动可以培养大学生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意志品质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又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体育运动作为一种具有丰富强烈的情绪体验的活动,是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培养坚强的意志,获得进取奋发精神的有效手段。因为体育运动本身具有竞争性,要战胜对手,取得胜利,就得去拼搏,去奋斗。通过体育锻炼,可以使学生增强自信心,自我激励,争取不断超越别人,超越自我,获得奋发向上的情绪体验。同时因体育运动中要不断克服客观困难(如气候和条件变化,动作难度或意外障碍等)和主观困难(如胆怯和畏惧心理,疲劳和运动损伤等),所以从事运动者越能努力克服主观方面困难,也就越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这种坚强的意志品质能够迁移到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去,会提高对生活环境的适应能力。
3.体育运动能提高人的交际交往能力。
学校体育活动以群体活动形式居多,是锻炼人际交往能力的好手段。体育作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最基本的娱乐项目,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交往心理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体育活动的成员在许多场合通常是自由组合形成的,参与者通过彼此在活动中的联系而构成了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在活动中人们交往较为直接、随意,并在一种友好的氛围中进行,很容易消除学生交往中的紧张心理。因此,群体活动对学生人格发展有重大意义。一方面集体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交往的机会,另一方面通过群体的体育活动,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使学生社会交往增加,身心欢快,有助于消除孤独感,并从中获得社会需要感受的满足。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三是集体活动有陶冶学生性格的作用。活泼欢快的集体活动本身就有心理保健和情绪调节功能。也是避免人格偏差,增进学生对群体生活的适应性的良好手段。可见,体育运动在加强大学生人际交往,促进心理相容,培养心理适应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4.体育运动可以治疗心理疾病。
美国科克凯尔迪等人1990年提出,体育运动应作为治疗心理疾病的一种方法,认为应将体育锻炼作为一种治疗手段来消除焦虑症。此外,经常从事体育锻炼降低了心率和血压,减轻了特定的激源对生理的影响,同时也锻炼了人的意志,增强了心理坚韧性和对挫折的承受力。当前大学生由于学习和其他因素引起焦虑和抑郁的人数较多,通过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减缓或消除这些心理疾病。
(一)校园“弱势群体”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学生“弱势群体”人数正在逐年上升。所谓“弱势群体”就是学生在经济、生活、学习、生理、心理等方面不同于大众,处于不利或劣势地位。他们依赖自己的力量无法改变目前的弱势地位,需要国家和社会力量给予支持或帮助。现今的校园中,这样的弱势学生,占着很大的比例。
目前,高校学生“弱势群体”根据其形成相对弱势的因素可以分为:
1.生理弱势群体。这一群体主要指伤、弱、病、残的学生。近年随着高校扩招,入学条件适当放宽,学校健康教育力度不够,学生生活方式不良等原因,生理弱势群体数量正在逐年上升。学生体质普遍较差,特别是伤残、患先天性疾病,甚至传染病等各种疾病的同学占学生人数很大比例。
2.经济弱势群体。经济弱势群体在高校中是普遍存在的,他们是高校中家庭经济状况不佳、生活困难的学生群体。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贫富差距的拉大以及高校的大规模扩招,近几年来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数量在不断增长。目前,中国高校在校生中约有20%的贫困生,而这其中有5%~7%的特困生。调查显示,70%以上的贫困生认为自己承受着巨大的学习生活压力,这些压力对他们造成了较大的心理困扰,而这些学生并不懂得该如何去化解。
3.心理弱势群体。心理弱势群体在高校学生中也占有相当的比例。甘肃省青少年教育研究所几次心理健康调查表明,西北地区大学生的精神行为阳性检出率约为16%,心理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的学生约占50%左右。大学生中有20%的学生有心理障碍,因心理问题被退学的大学生占退学人数的40%左右。此外,因心理问题引起的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比例也相当高。心理弱势群体的“弱势”集中表现为心理脆弱、耐挫折能力、自主自立能力欠缺,并因此而引起的心理障碍或心理问题。
4.学习弱势群体。学习弱势群体是指在学习中遇到相当的困难,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这些学生常常是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的不明确,自控能力差,经常体验学习的失败,并且不能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不能进入正常的学习状态,实际上并不能胜任大学生的社会角色,常处于可能被淘汰的危险境地。
5.行为弱势群体。行为弱势群体是指违犯校纪校规而受到处分的学生或因自身有关行为能力不如其他同学的学生。如考试作弊受处分的学生、与同学打架受处分的学生、社会交际能力欠缺的学生等都属于行为弱势群体。我们在平时更应关注和重视这类学生。这些学生由于在新环境里没有父母的呵护,高中时的学习优势不再存在,旧的平衡被打破,新的平衡又没能及时建立起来,在生活、学习、交往中感到难以适应,他们的行为常常不符合新环境的要求,不能和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对社会现状缺乏清晰的认识,行为与社会要求相脱节,从而产生较大的失落感。
(二)校园弱势群体产生的原因
大学生弱势群体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自身的原因、家庭的原因,也有学校和社会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自身原因。
第一,生理缺陷。由于先天疾病或伤残,使学生在生活、学习中有很多不便,本身处于劣势,而这种生理上的缺陷容易使学生对自己感到不满意。此时如果老师或家长不及时地教育引导,就可能导致某些学生产生悲观、伤感、自卑或挫折感等情绪,而不能正确地与环境相适应。
第二,心理障碍。据调查,学生心理问题主要反映在自信心不足、情感脆弱、学习适应问题、人际关系不良等方面。心理障碍影响了一部分大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也是造成他们成为弱势群体的重要原因之一。
2.家庭的原因。
第一,家庭经济困难。这一因素是导致经济困难学生成为弱势群体的主要原因。虽然面对生活的贫困,大部分学生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发愤图强,但不可否认,也有一部分学生因贫困而承受较大的压力,并且不能正确地缓解压力,从而产生一些心理问题。比如精神压抑出现自卑心理,甚至出现自惭形秽,不愿和人交往,孤僻寡言,从而出现人际关系障碍。有些贫困生因此失去自我,丧失自尊,出现顺从、默认行为,而无意或畏于坚持己见。
第二,家庭教育不当。对于学生,家庭教育是否恰当对其成长有着很大的影响。近年来心理弱势群体的快速增长与我国独生子女问题的存在是分不开的。这些学生由于从小生活环境优越,备受家庭宠爱,形成自私、固执、任性、蛮横、孤僻等不良性格。他们一般不能也不愿吃苦,缺乏进取精神,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丧失了与困难作斗争的勇气,对今后的人生道路很少考虑,安于现状,无所追求。
3.学校的原因。
第一,学习环境、条件的变化。由于大学环境、学习方式、学习内容等与高中时大相径庭,如果不适应这种变化,就会导致一部分学生学习吃力,学习成绩下降,从而丧失高中时的学习优势。现实中各种荣誉往往是与学习成绩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学习成绩差意味着获得各种评优、评奖学金、担任职务的可能性不大,这往往使一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感觉自己“差人一等”,不愿与同学和老师接触,有时还会表现出一种畏惧心理,怕老师质问。长期如此,这些学生就可能丧失很多锻炼的机会,从而达不到大学教育的目标,变为弱势群体的一分子。
第二,教育方式的缺陷。在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主要缺陷之一就是严重脱离生活,脱离青年成长的实际需要,课程设置缺乏培养学生对社会事物作出全面、正确判断的能力,重知识而轻实践。现行的教育制度片面强调学生在大学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系统地掌握各学科的理论知识,因此学生缺少必要的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而实践观念的有无与实践能力的强弱,对一个现代人学习和事业的成败至关重要。
4.社会的原因。
第一,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自从我国进入全方位、多层次剧变的社会转型时期以来,由于市场经济引入竞争机制,从而为人们充分发挥能力,展开平等竞争提供了可能,而且这种竞争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愈演愈烈。社会现实对于大学生平静心理的影响日益加深。这场冲击引发了他们自我意识的觉醒,开始注重现实,讲究实效,互相展开竞争。这对于意志薄弱的学生而言无疑是一种挑战,当遇到老师的批评、考试的失败、评奖的落选等情况时,都可能对这部分学生造成消极的影响。
第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行,一些庸俗的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那些应变能力差的学生,使他们的价值取向趋向功利化和实用化;社会上出现的腐败堕落现象也影响了一些大学生的心灵,使他们出现了道德滑坡。部分大学生对政治活动不感兴趣,丧失理想信念,偏离了大学的培养目标。
高校内学生弱势群体中的问题还是不容忽视的。经济弱势群体学生由于心理不平衡,自卑,自尊心极强,很容易转化为心理弱势、学习弱势和行为弱势群体。心理弱势群体学生中近几年来出现的自杀、意外死亡、心理疾病等现象也相对较多。如果对学习弱势、行为弱势学生不及时加以引导而导致社会实践能力差,不能适应社会竞争,就会在毕业、就业问题上成为学校、家庭及学生个人的一大障碍。因此,高校学生弱势群体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一个影响高校稳定和发展,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问题。我们必须重视高校弱势群体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引导,努力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成为合格的社会人。因此,这一“特殊群体”是高校中最需要养生保健的学生,解决这一群体的健康问题,是高校健康教育改革的关键问题。
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都为体弱病残学生开设了保健体育课,《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规定,体育课是大学一、二年级必修的基础课程,是考核学生学业成绩的科目。没有开设保健课的学校,体弱病残学生只能勉强跟正常班级学生上体育课或长期处于病假状态。无疑,由于其个体差异较大,体育能力较差,正常班体育教学在内容和方法上根本不适合他们,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体育教学目标本身具有较强的导向性,决定了教学的基本方向。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到,大多数高校保健课无明确的教学目标。与正常学生体育课一样,保健课仍然十分重视体育教学目标的生物性和科学性,强调通过体育教学来增强学生体质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而忽视保健体育课的特殊性。
大学保健体育课程的主要实践教学内容可以分为三类:养生保健类(太极拳、太极剑、瑜伽、气功等)、健身健心类(各种走、慢跑、乒乓球、羽毛球等)、身体矫正与恢复类(牵引、矫正、练功十八法、垫上动作等)。总体特点是课程的活动密度小、强度低、要求松。
由于保健体育课班级学生个体差异较大,造成课堂教学的复杂性。据调查,各校保健课教学基本采用统一教学,因保健班学生来自全校各专业,上课时间不好统一,但现在大多数学校实行学分制,学生自主选课,因此易造成课程冲突。好多学校不得不将保健体育课安排在全校的无课时间,如早晨8:00以前、中午或晚上。即便这样也很难保证学生上课全勤。
保健体育课教材是专门为体弱、病、残学生选编的。其目的是使这部分学生能够得到相应的科学锻炼,掌握必要的卫生保健知识和锻炼方法,进行体育医疗,改善他们的健康状况。由于没有比较规范的、有针对性的保健课教材,保健体育课教材的选用多采用省编或统编教材中一些体育保健、传统体育的章节内容为主。为此,寻求具有实用性、科学性、针对性的保健体育课教材迫在眉睫。
各校学生评价的内容和指标虽有不同,但基本是按照保健体育课教学内容,在一个学期进行总结性评价。评价过程弱化运动技能、技术指标,多以有氧、低强度的项目作为评价内容。从这一点看是符合这部分学生身体状况的。但是,仍然有部分学生无法完成考试内容。如部分肢残学生,教师只能以平时成绩、理论考试等给予评价。这样缺乏考评的公平性、准确性。
保健班学生群体的体育教育工作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
虽然《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对保健课作为体育课的一种类型做了规定,但各高校执行情况参差不齐,有的学校尚未给在校身体异常学生开设体育保健康复课。有些高校即使开课多年,但由于重视程度不够,专业人员配置不足,经费投入微乎其微,组织建设和课程建设还很不完善。高校保健体育工作开展情况不容乐观。尽管多数学校开设了保健体育课,但教学实践随意性较大。现阶段的保健体育课与其教育目标之间缺乏对应和衔接,教学实践中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许多保健课形同虚设,流于形式,无实质内容。课堂教学内容单一,缺乏科学性。
保健班实践课的内容主要是太极拳、太极剑和气功为主,且重统一要求,轻个体差异,很难激发保健班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从学生的身心特点看,更应当渗入体育教学的人文性。从理论课的教学内容看,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不能有效地传授相关的体育保健、康复运动处方等理论知识;缺少比较规范、完善的保健体育教材。
由于没有比较规范的、有针对性的保健课教材,大多数学校采用省编或统编教材中一些体育保健、传统体育的章节内容为主。部分高校根据多年的保健课教学经验,采用自编教材,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保健体育课教材的选择和构建,应根据保健体育课程目标,在充分考虑保健班学生身体特点的基础上,选编教材。从目前保健体育班学生的现状看,可包括“理论部分”、“统一部分”和“选用部分”。前两者是适用于体育保健班绝大部分学生学习的教材,后者是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分别使用的教材。高校病残弱学生的康复不仅需要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而且需要营养和生活卫生方面的配合。因此,保健体育理论课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1.理论部分的讲解除了体育基本知识和体育卫生知识外,应着重讲述体育保健的康复知识、自我运动保健处方与心理健康知识等。
2.增加有助于培养学生体育能力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长期以来,体育保健课以运动技术教学为中心,忽视了体育方法教学,这对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增进健康是十分不利的。重视体育方法教学,实质是由重“结果”(技评、达标)的教学转向了重“过程”的教学,从而找到了现代体育教学面向未来的延伸点,找到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增进健康的中心环节。
3.建立保健体育课学生的考核、评价体系。
当前,对于保健体育班学生群体的体育考核存在较大的随意性,评价松散,可有可无。尽管这一评价有其特殊性,区别于正常体育课成绩的评价,但作为一门必修课,要达到教育的目标,就不能随意评价,放宽不是放松。所以要建立保健班学生的评价体系首先要树立一个全新的、现代的评价理念。
4.提高保健体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高校保健体育课的授课效果与任课教师的知识层次、保健体育理论水平相关较大。大部分高校保健体育课任课教师知识结构不适合保健体育课的教学,缺少具有一定的专业康复性的医疗体育保健知识、技术技能的教师,从而影响体育保健课课程建设。相关职能部门应重视保健班体育教师的再教育,加强体育教师进行教育心理学、运动康复、保健处方和手段的进修培训。组织有关保健班开设学校的体育教育的研讨会,促进教师之间的体验与经验的交流,提高保健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从而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