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回忆录卷(下)
8416000000085

第85章 忆在“新兵营”的日子(1)

康立泽

1983年4月8日,是中国工人运动的杰出领导人邓发同志,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殉难37周年的日子;9月27日,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陈潭秋同志和杰出共产主义战士毛泽民、林基路同志壮烈牺牲纪念日。

(一)

40多年前,历尽千辛万苦,排除重重困难而转战到河西走廊的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经过与国民党马步芳、马步青等十余万匪军数月的浴血奋战,在消灭敌人两万余人后,因没有后方补给和援军而陷入孤军作战。尽管指战员们英勇奋战,但终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而失败,余部的一路,由李先念、程世才等同志率领,遵照中央指示进入新疆。1937年4月底,这一路同志到达新疆、甘肃交界的星星峡,受到党中央代表陈云、滕代远等同志的迎接。五一节那天,在当地召开的欢迎、慰问西路军指战员大会上,陈云同志做了重要讲话,他对西路军广大指战员为革命历尽千辛万苦,不怕流血牺牲,英勇顽强的战斗和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

陈云同志在讲话中着重讲了我党根据当时形势提出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政治主张,较详细地阐述了同一切抗日的党派、军队、团体和阶层,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的问题。最后,陈云同志坚定地说,西路军虽然失败了,但还留下了一批骨干,我们红军的主力还在陕、甘苏区,革命是一定要发展的,一定要胜利的!他勉励大家好好休养,恢复健康,准备迎接更为艰巨的新任务。

在星星峡休整数日后,陈云、滕代远、李先念、李卓然、程世才等同志,率领西路军的几百名指战员,分乘数十辆卡车到达迪化(今乌鲁木齐)。几个月后,李先念、李卓然、程世才等领导同志奉命返回延安,受到了党中央、毛主席的亲切关怀。以后,中央将这些同志分配到敌后各抗日根据地,担任重要的军政职务,领导抗日斗争。

当时,在中央代表陈云同志的直接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将留在新疆的400多名同志,整编为一个总支队,对外称 “新兵营”,下设干部大队,一、二、三、四大队,还有航空队、俄文班、无线电训练班、医训班、教员班等,先后在党代表陈云、邓发、陈潭秋同志的直接领导下,刻苦学习文化、军事、政治和技术。经过两年多的培训,为我军培养了一批军政干部和装甲、炮兵、航空、汽车、通信等特种兵技术人才。这些干部以后返回延安,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经过战争年代和战后和平时期革命和建设工作的锻炼,今天有不少同志已成为我党我军的高、中级干部和一些军兵种的主要技术领导骨干,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作为“新兵营”的一名普通战士,在新疆两年多的工作、学习中,接受过党代表陈云、邓发、陈潭秋的亲切教诲和培养,学习文化、军事和政治,懂得了一些革命道理,亲身感受到他们对我们学习和进步的关怀,耳闻目睹了他们以及当时在新疆工作的毛泽民、林基路等同志的英雄业绩。虽然时光已过去40年,但每当回忆起那时的情景,却历历在目,使我久久不能忘怀。

(二)

1937年9月,邓发同志由莫斯科回国途经迪化时,正逢中央调陈云同志返回延安,决定由邓发接任中国共产党驻新疆的代表,负责领导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和“新兵营”的工作。当时,新疆边防督办兼省政府主席盛世才,为稳住自己的政权,伪装进步,提出“反帝、亲苏、和平、民平、清廉、建设”六大政策,表示愿意与我党合作抗日,因此,我党在新疆与盛世才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根据盛世才多次邀请我党派干部帮助治理、建设新疆的要求,党中央为了扩大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延安以及“新兵营”抽调一大批干部,到盛世才的行政、军事、财政、教育、新闻等部门工作。这批同志先后在党中央代表陈云、邓发、陈潭秋的领导下,在各条战线上做了大量的工作。概括地说有十二个方面。

一是传播马列主义。在新疆学院等院校及其他团体讲授社会发展史、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宣传党的抗日救国的政治主张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以及毛泽东同志的著作《论持久战》等,提高各族人民的政治觉悟和爱国主义思想,驳斥悲观亡国的论调,树立抗日必胜的信心。

二是宣传八路军、新四军在抗日战争中取得的重大战绩。经过宣传,激发了全疆各族人民支援抗日前线的热情,在全疆发起了募捐运动,捐献了飞机十架、机关枪数十挺和大批的医药、物品送往抗日前线。

三是清除了英帝国主义在南疆的势力。在共产党人的参加领导下,在和田、库车等地先后破获英帝特务机构,捕获英帝配置的武装特务,缴获一批武器弹药和电台,加强了边防边卡工作,巩固了祖国边疆。

四是帮助整顿民政机构。制定了区村普选办法,实行民选村长,废除压迫人民的“农官乡约”封建制度,设立贫民救济院,发放救济金。当西部地区发生斑疹伤寒,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安全时,当时任民政厅长的毛泽民同志,亲自组织卫生人员赴疫区防治和慰问,及时控制了疫病的流行。

五是帮助改造财政工作。改革了币制,改进了税收制度,实行轻税政策。取消苛捐杂税,减轻了人民负担。建立了商业银行,发行新币和建设公债,稳定了物价。

六是发展农业生产,改善农民生活。对农业进行大量投资,给农民贷款、贷种、贷耕马等。同时兴修水利,扩大了灌溉面积。

七是发展交通。为了建设新疆、支援抗战,保证国际交通线畅通,在各地政权机关工作的共产党人参加和领导下,修建了迪伊公路、迪塔公路、迪喀公路,新建了库车、和田等地的大桥。

八是帮助兴办了一批小型的工厂。如发电、机械、印刷厂等,为新疆后来的工业发展打下了一些基础。

九是帮助改组、整顿了《新疆日报》社。使报纸的面目焕然一新,及时报道了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形势和我国抗日战争的形势,宣传了我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鼓舞了各族人民抗日支前的热忱。

十是发展了新疆的教育事业。自共产党人担任教育领导和主持教学工作后,全疆普遍设立了省立、县立和会立学校,新疆的教育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十一是开展了爱国抗日文化艺术活动。出版《反帝战线》、《新疆青年》等刊物,教唱爱国歌曲,演出抗日戏剧,宣传抗日救国,反对投降卖国。在林基路等同志领导下,新疆学院经常组织歌咏晚会和话剧演出,有些歌词和话剧是林基路同志亲自创作的。在中国共产党人的推动和影响下,内地的许多著名知识分子和著名戏剧工作者,如杜重远、沈雁冰、萨空了、赵丹等,千里迢迢来到新疆,从事宣传、教育和文化艺术方面的抗日救亡的活动,做出了很大成绩。

十二是培训了一批军事专业人才。“新兵营”利用新疆较为安定的环境和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援助盛世才的飞机、坦克、汽车等技术装备,为抗日战争和中国革命培训了一大批政治、军事技术人才,其中一些同志成为今天我党我军的领导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