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人不能太任性 做事不能太随意
8406000000043

第43章 办事求人,以“礼”当先

中国人自古就讲究“礼尚往来”,这个“礼”不仅表现在道德仪式上,还表现物质利益上。在漫长的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人是极重人情的一个群体。国人在求人办事时,送上一点礼品,任何事都好说话,如果空手求人,恐怕就会被人婉拒。如今商业社会,“利”和“礼”是连一起的,往往是“利”与“礼”相关,先“礼”后“利”,有“礼”才有“利”。这已经成了商务交际的潜规则。

刘某在一个重要部门工作,很有实权,但他为人正直,从不接受馈赠,对送上门的礼物,不是拒绝,就是“等价退还”。因此,来他这儿送礼的人,大多弄得很尴尬。一位职员来到他家做客,说:“局长,你的儿子和我差不多相同的大小吧。他有一位您这样健康的父亲,比我幸福多了。我前几年不知道体贴家父,没有尽孝道,结果家父得了病。做晚辈的不指望长辈有钱有势,只希望长辈安康健在……局长您都50多岁了,千万要注意身体。否则,您的儿子一定会很难过的!这些补品就算是晚辈对您的一点孝顺,请您注意身体。”经他这么一说,这位局长很受感动,最后不仅收了礼,而且对这个年轻的职员产生了很深的印象。

这个职员不是看在局长有权有势来送礼的,而是根据自己父亲的实际情况,以晚辈希望长辈安康为理由来送礼的,将自己置于局长儿子的位置,因此感动了局长。

小礼物起到了大作用,而刘某此举之所以成功,在于抓住了对方的心理,又运用了自己的策略。一是他选择了从孩子身上下手,这减少了对方拒绝的机率;二是他针对孩子的喜好选择了恰当的礼物,这一点很重要。正所谓“宝剑赠英雄,红粉赠佳人”,送人礼物必须能令对方感到满意,才能肯定该份礼物的价值。如果买一只贵重的瑞士手表给孩子;或者是给女孩送一套玩具车……这些不恰当的东西,都只会得到相反效果。因此,在购买礼物前应仔细考察,才能为受礼人带来无比的温馨。

那么,选了礼物之后,如何把东西给送出去却是一件让人头痛的事,若方法不当,对方可能会严词拒绝或婉言推却或事后送回,这都令送礼者十分尴尬,结果陪了夫人又折兵,那么,如何防患于未然,一送就中呢?关键在于你送的借口好不好,送礼时说的话圆不圆。如果你能巧妙地掌握送礼的技巧,就能给整个办事过程画上一个漂亮的句号,下面例举一些比较常用的送礼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借花献佛。假如你送的是土特产,你可说是老家来人捎来的,分给朋友尝尝鲜,东西不多,又没花钱,不是特地给他买的,请他收下。通常如果这样说的话,受礼者那种盛情无法回报的拒礼心态就会大为缓和,最后多会收下你的礼物。

第二,暗渡陈仓。假如你送给朋友的是酒一类的东西,不防免谈“送”字,假借说是别人送你两瓶酒,来和朋友对饮共酌,请他准备点菜。这样喝一瓶送一瓶,关系也近了,礼也送了,还不露痕迹,岂不妙哉。不过,话说回来了,这是针对比较要好的朋友,否则一般人兴许认为你为了吃一顿,吃小亏占大便宜。

第三,烘云托月。有时你想送礼给人,而受礼者又跟你有些过节儿,不便直接去送你不妨选受礼者的诞辰婚日,邀上几位熟人一同去送礼祝贺,那样受礼者就不会拒绝了。当事后知道这个主意是你出的时,必将改变对你的看法,使关系和好如初。如此这般,借助大家的力量达到送礼联谊的目的实为上策。

第四,移花接木。如果老李有事要托小张办,想送点礼物疏通一下,但是又怕小张拒绝。老李的妻子跟小张的太太很熟,老李用起了夫人外交,让妻子带着礼物去拜访,一举成功——事也办了,礼也收了,两全其美。这样看来有事直接出击不如迂回运动能收奇效。

第五,醉翁之意。如果你是给家庭困难者送些钱物,有时他自尊心会很强,轻易不肯接受。你若送的是物,不妨说,这东西我家放着也是闲着,让他拿去先用,日后买了再还。这样一来,就会让受礼者觉得你不是在施舍,日后又还,会乐意接受的。

第六,锦上添花。有一位职员,平时受上司照顾,不求上进想回报,却苦于无机会。一天,他偶然发现上司红木镜框里的字画竟是拓片,跟室内雅致的陈设不太协调。恰巧他有个朋友是位小有名气的书法家,手头正有朋友赠他的字画。于是他马上把字画拿来,主动放在镜框里,上司不但不反对,而且喜爱非常。这样,职员送礼回报的目的终于达到了。

第七,异曲同工。有时候,送礼也不一定要自己掏钱去买。因为,在某些情况下,人情也是一种礼物。比如,你能通过某些关系买到厂价、批发价、优惠价的东西,当你为朋友、同事买了这些东西后,他们在拿到东西的同时,已将你的那份情当作礼物收下了。你未花分文,只不过搭上一点人情和工夫,而收到的效果与送礼一般无二。受礼者因交了钱,收东西时心安理得,毫无顾虑;送“情”者无本万利,自得其乐。像这种避嫌、实惠的送礼方法,只要不损害别人的利益,实在不失为一种送礼的高招。

当然,你在挑选礼物和最佳的送礼时机及场合也是很重要的。若你处理得好,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