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梁启超其人其书
8401400000032

第32章 读《梁任公(启超)先生知交手札》

《梁任公(启超)先生知交手札》,精装两册,见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10册,台湾文海出版社印行,扉页有“‘国立中央图书馆’藏善本。不分卷,八册,梁氏收辑亲友函札原迹”印章,系据原件印行,为梁氏逝世后,向亲属好友征集的部分手札。

梁启超逝世后,他的亲属和好友曾公开征求梁氏一生的书札,据当时参加整理的赵丰田回忆:梁氏逝世后,即由梁的子女梁思成、梁思顺(令娴)署名登报,并由丁文江和梁思成亲自发函,向各处征集梁启超与师友的来往信札,以及诗、词、文、电等的抄件或复印件(原件仍由原收藏者保存)。仅半年左右时间,梁家就收到了大量资料,其中仅梁的信札就有二千多封,其他各种资料仍陆续寄来。(到1932年)当时已经搜集到的梁启超来往信札有近万件之多,这是编年谱的主要材料。

当1958年《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初稿在台湾交给杨家骆,并于1962年由他主编的“增订中国史学名著第一辑”出版时,胡适在6月4日写的序中也谈到此事,序是用的“中央研究院”信笺,《梁任公(启超)先生知交手札》也有“‘国立中央图书馆’藏善本”字样,疑此项手札,即当时征集到的部分亲友手札。

此书影行出版时首列前言《梁任公知交手札》(不分卷),说是:

光绪三十四年戊申,任公年三十六岁,其年十月,光绪帝与西后先后崩逝,醇亲王载沣以摄政王执政。任公在日本创办政闻社,本年正月,社由东京迁上海。其后出版《宪政新志》及《国风报》,鼓吹改革,联络各省谘议局代表,广通声气。在辛亥革命前后数年间,为任公政治活动最积极时期。此辑所收知交手札,多达八厚册,自戊申至壬子(民国元年)分年装订。通信者有沈兆庆、黄可权、徐佛苏、汤觉顿、麦孺博、范静生、周孝怀、章太炎、袁项城、梁文卿、罗瘿公、杨皙子、向构父、蔡松坡、林献堂、张君劢等人。间亦附入家书。以上函札,其重要者多已摘载于丁文江氏所编任公《年谱长编》内。惟未录入者尚多,仍极富研考之价值。

经查核,下述几点似可注意:

一、本辑只是梁启超知交手札的一部分,是光绪三十四年至民国元年,亦即戊申至壬子(1908—1912)的“知交手册”,在此之前和在此之后的手札不在其内。此项手札,是按年排列整理的。也就是说,它不是梁氏知交和亲友手札的全部。

二、本辑所收知交手札中,著名人物的手札,有的收入他们的结集,有的却没有。收入结集的可据手札勘校,没有收入的可待补辑。

这些函札按照年代分排,是为了便于编辑《年谱长编》,但《年谱长编》中的函札却每每首尾以至内容有删节,有的年月亦待考核,如杨度《复梁启超函》,应为1907年4月中旬,该书“前言”说是“戊申至壬子”,而此信则在戊申前一年,《年谱长编》收入此文时也有删节,我在《杨度集》札记中已经提到了。又如张元济的来信六通,收入商务印书馆1981年出版的《张元济书札》,而《张元济书札》另有三通则为《知交手札》所未有。张元济还有写给梁氏的手札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影行,这样相互查阅,也有助于了解手札的来由。又如章太炎1912年写给梁启超的信,谈到民初组织中华民国联合会和民社事(1230~1232页),章氏手编的《章氏丛书》没有收入。

《梁启超年谱长编》日文译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