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士兵在坦克的掩护下,向日军阵地进攻。这时正值每年一度的雨季,每日连绵不断的细雨,几天不散的浓雾,浸透了丛林深谷,陡峭的山路终日泥泞不堪。23日晨,日军第41团的一个先遣队奉掘井少将之命,征服科科达小道,开始了这次罕见的、最为艰难的行军。这个先遣队的每个士兵除了所携带的枪支和随身物资外,还有一把带孔的特制小铲和一把大砍刀。只见丛林深处,一个手挥大砍刀的日军士兵走在前头,使劲地在丛林中砍出一条路来,直到精疲力竭为止。一个人倒下去后,另一个人马上又补上来,等大砍刀辟出一条路来后,等在后面的部队已经将野炮、机枪等重武器拆卸开来,交给了民工搬运。就这样,第41团先遣队的士兵们,一寸一寸、一米一米地为大部队的开进,极为艰苦地开辟着翻越欧文斯坦尼山脉的道路。
由于援兵没有到达,担负保卫科科达小道任务的澳大利亚指挥官威廉·欧文中校,就只有靠自己少得可怜的力量来进行殊死抵抗。7月29日,当欧文中校指挥的几百名澳大利亚士兵和巴布亚民兵,随着欧文中校一声令下,将铁索桥砍断铁索后,铁索桥坠入到库西马河的湍急河水之中。
可是,紧追在后的日军,迅速又在河上架起一座新桥,凶猛的日军越过库西马河后,竟放开歌喉,唱着歌在后面追赶欧文的部队。惯于丛林作战的日军,绕过澳军守住的几个孤立据点,像一群蚂蚁一样,沿着自己开辟出来的林间小道,抄近路骚扰欧文步步后退的部队。到了8月中旬,掘井率领的日军已经攀上了科科达小道最陡峭的部分,离欧文斯坦尼山顶峰,只有一步之遥。再往前挪动一步,翻过主峰,被欧文斯坦尼山脉挡住的莫尔兹比港,就唾手可得了。
麦克阿瑟一刻不停地注视着欧文斯坦尼山脉的战事,残酷的现实又一次摆在他面前。现在,他不仅不能反攻,而且必须首先驱逐沿欧文斯坦尼山脉南进的日军,消除近在咫尺的威胁。半个月来的战斗证明,掘井率领的日军有着顽强的战斗力,出乎预料。
澳大利亚部队从欧文斯坦尼山脉节节后退的事实,一下子唤起了麦克阿瑟心中的巴丹阴影。欧文斯坦尼山像巴丹、科里吉多尔一样,是麦克阿瑟面对的又一次重大挑战。就在这时,澳大利亚最高统帅机构中,一些悲观人士已经做出了让人沮丧的结论:新几内亚将会失守,日军将很快渡过海峡,人侵澳大利亚。于是,被麦克阿瑟所抨击过的“布里斯班计划”呼声再起。
麦克阿瑟被激怒了,他对澳大利亚新闻界发表讲话:“我所领导的事业已经失败了一次,我要尽最大的努力避免第二次失败。”
麦克阿瑟当即打电话给柯廷总理,要他采取措施制止失败主义的言论。随后,麦克阿瑟冷静地分析了形势,他认为,欧文斯坦尼山脉险恶的自然条件必将增加日军进攻的困难,再加之掘井支队是孤军深入,猛烈的攻势不会持续太长。果然,到8月下旬,在澳大利亚军队的顽强抵抗和节节阻击下,日军进展速度逐渐慢了下来,他们精疲力竭地沿着空气稀薄、阳光灼热的欧文斯坦尼山丛林中的崎岖小道艰难地向前跋涉。掘井支队的士兵们被连续不断的战斗和行军弄得疲惫不堪,许多人因缺乏食物、睡眠和栖身之地而极度虚弱。一名士兵在日记中写道:“这儿的太阳火辣辣的,我们在没有道路的丛林中行进,丛林不堪形容。口渴想喝水,肚子空空的。”
麦克阿瑟的密码破译队,很快就从掘井发给百武秦吉的电报中,获悉了日军的困境。麦克阿瑟立刻受到鼓舞。毫无疑问,反击的时刻就要来到了。
也就是在这几天,一个更令人振奋的情报,送到了麦克阿瑟的办公室。日军为了策应掘井翻越欧文斯坦尼山的行动,企图在二线的米恩湾登陆。但日本不知道,此前,麦克阿瑟已向那里增派了部队,并修建了3个机场,做好了一切防守准备,正等着日军自投罗网。然而,日本人对此全然不知,他们低估了米恩港的防御力量。从破获的电报中看出,日本人只派出了明显小于防守力量的兵力来攻打这个重要的港口,显然日军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麦克阿瑟立即电令米恩湾守备部队,命令他们务必不要过早地暴露兵力,等待时机。
日本人果然上当了。8月25日,1500名日军大摇大摆地在米恩港登陆。出乎日军指挥官的意料,严阵以待的澳大利亚守军,利用滩头工事,以猛烈的火力给他们迎头痛击。早已做好准备的B-17轰炸机,这一次及时、准确地将炸弹投在了日军运送登陆兵的舰船中,海滩上升起股股烟尘。日军被打得人仰马翻,狼狈撤退。
4天以后,日军又向米恩港增派770名援兵,企图强行突破澳大利亚军队的滩头阵地。但澳大利亚军队利用地形之利,以逸待劳,不失时机增强前沿阵地的防御力量,消耗日军的战斗力。经过一个星期激战,日军终于后济不力,弹尽粮绝。残存的日军只好将600多具同伴的尸体抛在海滩上,仓皇逃离了战场。
消息传来,麦克阿瑟和他的司令部欢欣鼓舞。米恩港防守的成功,使日军被阻挡在海滩。这样,尽管掘井支队仍然在欧文斯坦尼山脉的丛山陡坡之中前进,但已经陷入被动。麦克阿瑟已胜券在握。
好消息接踵而来。澳大利亚在北非沙漠中久经考验的第7师,在澳大利亚著名将领布莱米的指挥下,克服了运输工具不足等困难,开始在巴布亚大规模的登陆。由美国派来的艾奇伯格将军,完成了对驻澳美军地面部队的重组。现在运抵澳大利亚的两个美军师,第32师和第41师,已经整编成美军第1军团,理顺了指挥关系,形成了真正有作战能力的部队。而肯尼将军负责的空军经过他旋风似的整顿后,也已开始扭转了技术低下、士气不振的状况,这支即将成为第5航空队的空军力量,已经可以承担起一些关键性的任务了。肯尼向麦克阿瑟报告说,现在他的空军既可用来轰炸巴布亚北部的日军基地,也可用来骚扰在欧文斯坦尼山脉挺进的掘井支队。同时,肯尼还向麦克阿瑟送交一份空投方案,这个方案计划动用运输机,向科科达小道上顽强抗击敌军的澳大利亚部队空投供应品。
此时的麦克阿瑟更显得信心百倍了。澳大利亚军队已经将步步紧逼的日军阻挡了下来,在欧文斯坦尼山脉的伊米塔山峰建立了稳定的防线。而日军则由于离发起进攻的出发基地布纳越来越远,补给线也愈拉愈长,因战斗、患病、粮食短缺而死亡的人数愈日增多,已经支撑到最后一刻。
时机到了,麦克阿瑟迅速下定决心,发出反击的命令:布莱米指挥澳大利亚第6师、第7师,从正面阻击日军;艾奇伯格率部绕过天险,迂回到日军的侧后,从背后袭击掘井。两支大军就像两把巨形的剪刀,合围欧文斯坦尼山。
为节约时间,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麦克阿瑟命令艾奇伯格和肯尼,实施大规模空运,用飞机将第32师的126团和128团,从空中穿越欧文斯坦尼山,完成了对掘井支队的合围。
10月底,麦克阿瑟投入巴布亚纳的兵力已达5个师。这些部队从三个方向向日军发起进攻,经过一个月的激战,盟军将掘井的部队压缩到了狭窄的海岸线上。而掘井本人在率残部仓促向布纳退却的途中,落水溺毙。
到了11月下旬,日军意识到了所面临的危险绝境:他们一旦丧失在巴布亚北海岸的空军基地,那么,沿新几内亚这条轴线南下的企图就会化为泡影。因此,日军决心不惜一切代价,保住这块生死攸关的阵地。日军利用起伏的地形、干燥的土质构筑了非常坚固的阵地。这样,美军的任何迂回运动都不得不在淤泥和沼泽中进行。
所以,最后阶段的作战异常残酷,双方在战斗中多次出现了胶着在一起的场面。由于不能迅速结束战斗,作战消耗与日俱增,使得本来就很突出的后勤保障问题显得更为尖锐。从澳大利亚到巴布亚的补给线,连绵长达1678公里,只得依靠有限的空中运输来提供及时的补给。
新组建的第5航空队承担了这个艰巨的任务。他们克服天气恶劣所带来的不利条件,从莫尔兹比港将前线部队所需的口粮、武器、弹药以及军需器材,用飞机运到前线机场,或者空投给运动着的部队。但是,由于连续几天阴云密布,飞机不能穿过厚厚的云层,影响了进攻顺利发展。11月19日,当盟军部队向布纳推进时,由于缺乏弹药而被迫退却。
连日的阴雨,加上潮湿闷热的丛林、沼泽,使热带疾病迅速流传开来。盟军官兵在这种令人窒息的气候和缺乏粮食而引起的饥饿中,发病率明显提高,非战斗减员的病号塞满了随军医院。
由于攻击敌军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布莱米将军向麦克阿瑟提出建议,能否在日军所占领的布纳侧后,实施水陆两栖登陆作战。但没有足够的随之配合登陆的其他大型舰艇的火力支援,麦克阿瑟无法采纳前线指挥官的建议。
一时间,布莱米、艾奇伯格伸向巴布亚北海岸的两支箭头,被日军顽强的抵抗挡在了北海岸的阵地前。
战斗陷入僵局,麦克阿瑟非常恼火。对他来说,他不仅要把眼下这股日军从巴布亚赶下海去,更为重要的是,尽早打回菲律宾去的信念,使他一刻也不能容忍像这样还没有打出去就被拖住了脚步的窝囊样。想到这里,麦克阿瑟果断下定决心,由他亲自到前线去指挥战斗。11月16日,麦克阿瑟率萨特兰、肯尼、威洛比等主要助手,乘飞机离开布里斯班,在莫尔兹比港开设了前进指挥所。
麦克阿瑟一下飞机,就命艾奇伯格到前进指挥所来参加会议,研究打破僵局的办法。麦克阿瑟把司令部设在莫尔兹比港附近的一座小山上,从这里可以俯视整个莫尔兹比港。
几天后,麦克阿瑟与艾奇伯格举行了一次特别会议。麦克阿瑟当着与会人员的面,激动地告诉艾奇伯格,他准备将所有的预备队统统调往巴布亚,交给艾奇伯格指挥,并要艾奇伯格想方设法,调动起前线官兵的作战热情和斗志。
最后,麦克阿瑟急切地对艾奇伯格说:“我要让你到布纳去当司令官,而且授权你撤换那些全部不会打仗的军官。如有必要,让中士负责营里的工作,让下士负责连的工作。只要会打仗,谁都可以。时间对于我们至为重要,要知道,日军在任何一个晚上都可能得到增援。”会议临终时,麦克阿瑟紧握着艾奇伯格的手,再一次叮嘱着:“我要你夺取戈纳,否则就别活着回来。”
麦克阿瑟亲自督战,战事很快起了变化,北海岸的僵局迅速被打破了。12月7日,瓦齐将军指挥的澳大利亚第7师逼近了戈纳外围的防线,与日军在发出恶臭的沼泽之中展开了血腥的肉搏战。经过残酷的白刃战,澳大利亚士兵们顽强地从日军手中夺过了一个又一个的散兵坑和土堡。包围圈越来越小,为加固掩体强度,一些日本兵把自己同伴的尸体当做建筑材料,堆放在工事的外面。以至在战斗的最后一息,许多日本兵都戴上了防毒面具,以抵挡这些尸体散发出的恶臭。第三天破晓,瓦齐将军向麦克阿瑟发出电报:戈纳已经被占领!
瓦齐在戈纳的得手,使麦克阿瑟对艾奇伯格对布纳的进攻速度感到不满。他一个电报接一个电报地催促艾奇伯格,不惜一切代价,迅速拿下布纳。12月13日,麦克阿瑟给艾奇伯格发去电报:“时间对我们越来越不利了,必须尽快拿下阵地。”
13日夜间,艾奇伯格终于在日军防线上撕开了一个突破口。抓住这个时机,艾奇伯格派出4辆坦克,一举攻破了日军在布纳的防线。日军还在拼死地抵抗,没有彻底地放下手中武器,但向其提供增援的日军舰队和空军都遭到了盟军的打击,难以再给他们什么增援了。布纳已经成为美澳联军的瓮中之鳖。
麦克阿瑟获悉艾奇伯格突破布纳外围的消息后,未等到艾奇伯格和瓦齐扫清戈纳和布纳之间的日军残余,就立即向华盛顿发去了战报:
“布纳已被攻克,我军于今日清晨10时占领该地。敌人的海军企图再度增援布纳地区的地面部队,我们的空军拦截了这支护航队。在猛烈的轰炸和扫射中,敌人的登陆驳船全都被击沉或受伤,伤亡惨重。我们的胜利已成定局。”
布纳的胜利,是麦克阿瑟自菲律宾同日军打交道以来,在战场上夺取的最大一次胜利。当胜利的消息传来时,他从内心里发出一声深深感叹:“巴丹的死鬼今晚可以安眠了。”
部队打了胜仗,士气高涨,麦克阿瑟又命令艾奇伯格负责指挥在巴布亚的全部美澳军队,向巴布亚北端的萨纳南达发起代号为“扫荡战役”的攻势。1月11日,艾奇伯格开始了行动,10天后就合围了萨纳南达的日军。至此,长达6个月的巴布亚战役胜利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