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茶苑:讲述茶文化
8396600000035

第35章 茶具鉴赏艺术(2)

唐朝茶业的兴盛与佛教兴盛是不可分开的,特别是佛教的禅宗影响茶业的发展特别大。根据封演所着《封氏闻见记》所载:“开元中,泰山灵岩寺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唯许饮茶,人自怀夹,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又根据陆羽《茶经·七之事》引释道悦《续名僧传》:“宋释法瑶姓杨氏,河东人。永嘉中过江,遇沉台真,请真君武康小山寺,年垂悬车,饭所饮茶。永明中,敕吴兴礼致上京,年七十九。”又摘引《宋录》:“新安王子鸾、豫章王子尚诣县济道人于八公山,道人设茶茗,子尚味之曰:此甘露也,何言茶茗?”从此可看出,在魏晋南北朝时代,我国的僧道在江淮以南的寺庙中,已经有尚茶的风气了。

茶与佛教的关系

茶和佛教的关系,是一个相互促进的关系,在现实的生活上,佛教特别是禅宗需要茶叶来协助修行的功能,而这种嗜茶叶的风尚,又促进了茶业的发展。而精神境界上,禅是讲求清净、修心、静虑,以求得智能,开悟生命的道理:茶是被药用之作物,有别于一般的农作物,它的性状与禅的追求境界颇为相似。于是“禅茶一味”、“茶意禅味”,茶与禅形成一体,饮茶成为平静、和谐、专心、敬意、清明、整洁,至高宁静的心灵境界。饮茶即是禅的一部分,或者可以说:“茶是简单的禅”“生活的禅”。

佛教禅宗的主要修为方法是坐禅,而坐禅除了选择寂静的地方外,还要求注意“五调”:(一)调食(二)调睡眠(三)调身(四)调息(五)调心。这五调,特别是调睡眠,都与饮茶有一定的关系。就是佛教其它的各宗各派的修行,对于五调或多或少都要注意到,茶叶不但受到佛教禅宗的重视,同样的也受到其它各宗各派的重视,以至于名寺大庙里,不但设有专门招待上客的茶寮或茶室,就是法器,或者是一些法会活动也都与茶有关,例如:普茶、施茶等等。而在佛殿、法堂的钟、鼓,一般都设在南面,左钟右鼓,若是设有两鼓,就将两鼓分设在北面的墙角:设在东北角的,叫“法鼓”,设在西北角的,就称“茶鼓”。这些与茶有关的作为和称呼,无疑的也是佛教重视茶的一种表征。

寺僧与茶

寺庙大都建筑于名山之上。因此,自古有“天下名山寺古多”的说法:而寺庙又庙庙种茶,于是“名山出好茶,名寺出名茶”的说法,也一直是茶人们所认定的观念。因为,在古代,也只有寺庙最有条件研究茶叶、提高茶叶的品质,庙里的寺僧除了必须的修行功课之外,仍然要从事生产劳动,负责种茶、制茶的工作。他们在工作中研究、探讨了种种茶叶制作、栽培等的技术,而在品饮茶叶之余,往往以诗文、写作来歌颂饮茶生活,当馈赠亲友以茶又免不了要应答、酬谢或说明所馈送的茶叶是什么样的茶,并且在品饮茶叶的过程中,将如何泡好茶,喝好茶的心得抒发出来,一首首,一篇篇咏茶、评茶、饮茶的优美文学诗歌就成为不朽的作品留传于后世。

《全唐诗》中载有: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山僧后檐茶数丛,春来映竹抽新茸。宛然为客振衣起。自傍芳丛摘鹰嘴。欺须炒成满室香,便酌沏下金沙水。”诗僧齐已《闻道林诸友尝茶因有寄》:“枪旗冉冉绿茶园,谷雨初晴叫杜鹃。摘带岳华蒸晓露,碾和松粉煮春泉。”郑巢《送水上人》:“古殿焚香处,清赢坐石棱。茶烟开瓦雪,鹤迹上潭水。”刘得仁《慈恩寺塔下避暑》:“僧真生我静,水淡发茶香。坐象东楼望,钟声振夕阳。”曹松《宿溪僧院》:“少年云溪里,禅心夜更闲;煎茶留静者,靠月坐苍山”。牟融《游报本寺》:“茶烟袅袅笼禅榻,竹影萧萧扫径苔”。李嘉佑《同皇甫御题荐福寺一公房》:“啜若翻真偈,燃灯继夕阳。”武元衡《资圣寺贲法师晚春茶会》:“禅庭一雨后,莲界万花中。时节流芳暮,人天此会同”。李中《赠上都先业大师》:“有时来兴寻师去,煮茗同吟到日西”黄滔的诗句“系马松间不忍归,数巡香茗一枰棋。”由此可见,唐代寺庙的饮茶风气的兴盛状况,饮茶时间,从初春到寒冬,从早晨到傍晚,从日落到深夜,可说是“穷日继夜”。从饮茶的活动来看,诵经、坐禅、饭店、纳凉、休息、吟诗、下棋等,都离不开茶。也可从中看出唐朝寺庙的寺前、寺后、庭中、墙外,都种了茶,并且是自种、自制、自饮的。而中国北方的赵州高僧从稔禅师,曾留下“吃茶去”的偈语,更使得茶在寺庙僧团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了。中国在唐朝的时代,饮茶的盛况已经普及全国。也正因为如此,自从唐代以后,无数的名僧为我们的史籍留下了不可胜数的茶史资料。

大家都知道,茶圣陆羽是由寺庙收养长大的,他对于茶的最初认知和兴趣,也就是从寺庙中所获得的:而与陆羽是忘年之交的诗僧皎然所作的《茶歌》,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对中国茶业的发展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力。

名寺出名茶

所谓“名寺出名茶”,在寺僧的努力培植下,在历代都出现知名的茶来,唐朝《国史补》中提到的一些名茶,例如:福州方山露芽、剑南蒙顶石花、洪州西山白露、蕲州蕲门团黄等等。北宋时,苏州西山水月庵的“水月茶”、杭州于潜“天目山茶”、宣州宁国的“鸩山茶”、扬州“蜀冈茶”、会稽“日注”、洪州“双井白芽”等等。这些历史名茶,就是出于寺僧创制、宣传出来的珍品。至于近代的一些名茶,例如“黄山毛峰”,主要产地是安徽省黄山松谷庵、吊桥庵和云谷寺一带;“六安瓜片”的极品,是产于齐云山的水井庵:“霍山黄芽”,主要产在安徽省大别山的太阳乡长岭庵;而休宁“松萝茶”是产在安徽省的歙县,是明朝比丘大方结庵于松萝时所创制的名茶。

从各种茶诗、茶文和名茶的出现,无不表明茶与佛教的关系密切,佛教需要茶,而茶藉由佛教寺庙的建立、寺僧的研究采制技术、讲究品饮艺术及茶文学的宣传等等过程逐步发展。

因此,今天讲茶艺,研究茶文化,已经脱离不了宗教的关系,所以饮茶文化或者饮茶生活,也算是是某一种生活的信仰,某一种信仰的生活了,而无需要再问饮茶时是否要信仰那一种宗教才行。

二、斗茶大玩家

二世纪末期,中国宋朝和日本在交通频繁之下,输出的茶种和制陶技术为日本带来了新了产业。到了镰仓后期(1289~1333年)茶园面积急速增加,从寺院的茶园渐渐往四周拓展,茶从寺院的自给自足进而被当作商品广泛地栽培,农民除了纳贡、自用,仍有剩余可以转售图利,成为农家的副业,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甚至很多人将田地转作茶园。农村的经济形态有了很大的转变,那时出现了很多有名的产茶区,在《异制庭训往来》记载:“我朝名山者,以[木母]尾为第一也。仁和寺、醍醐、宇治、叶室、般若寺、神尾寺,是为补佐。

此外,大和宝尾、伊贺八鸟、伊势河居、骏河清见、武藏河越茶,皆是天下所指言也。

尽管茶园不断扩充,名产地不停增加,但是大家仍对[木母]尾茶情有独钟。同样是在《异制庭训往来》作者佐渡守对这些名产地作了以下的评比:“仁和睁及大和、伊贺之名所比处处国,如以玛瑙比瓦砾。又以[木母]尾比仁和寺、醍醐,如以黄金对铅铁。以有末流之名誉,殊振本所之价声。依之有样样之安排。所谓十种茶,六色茶,四种十服,二种四服……。

据说在[木母]尾的峰之坊、谷之坊、阏伽井坊,每到产茶的季节,都会涌进拿着茶瓮远道而来求茶的客人,可能[木母]尾的茶确实不同凡响吧!由于产地不同,茶的品质也就呈现不同的风味,但是即使这样,还不至于一下子就发展成斗茶的形态吧!从文献上,如《花园院宸记》、《太平记》可以得知当时流行一种叫做“无礼讲”的聚会形式,也叫做“破礼讲”、“随意讲”,就是不分贵贱、上下,舍弃礼仪而举办的聚会,有点像我国魏晋时候的“清谈”吧!当然可能会涉及政治性或社会性的话题,但是也会进行纯粹的品茶会,于是就产生了“认识茶的异同”的比赛。而作为评定茶味的标准的茶就是[木母]尾茶,也称之为“本茶”,就是在明惠上人的茶树所栽培的原处山城国[木母]尾产的茶,“原本的茶”的意思。其它地方所产的都称为“非茶”。由于产茶区的拓展,这种被日本人称为“茶寄合”的识茶比赛,越演越烈,因此当时著名的诗人二条河原作诗戏称此为“把京镰仓搅混……自由狼藉的世界也。

这种茶会大家轮流做东,因此也称为“顺茶事”、“顺事茶会”、“巡立茶”。其实这种茶会一开始并没有那么疯狂,只是制造谈话协商的机会,讨论一些农村的种种事务、祭祀啦!分配用水啦!纳税啦!后来居然也能发展到一百种茶的识别比赛,吸引了众多的茶界入士,详细可见《茶园社家记录》康永二年(一三四三年)九月十六日条。

这种茶会后来究竟发展到什么样的程度呢?到了南北朝时代,足利尊氏终于在建武三年(一三三六年)十一月颁令禁止,这就是出于所谓的《建武式目》,其中的第二条禁止群饮佚游——“又号茶寄合,或称连歌会,及于莫大之赌,其费难胜计者乎!

那么实际的茶会是个什么样子呢?我们可以从参与起草《建武式目十七条》的玄慧法印的《吃茶往来》一文看到——……一大堆的人,先在客殿大吃一顿,接着就是到吃茶斗茶的地方了——爰有奇殿,峙栈敷于二阶,排眺望于四方,是则吃茶之亭,对月之砌也。左思恭之彩色释迦,灵山说化之妆巍巍。右牧溪之墨绘观音,普陀示现之姿荡荡。普贤文殊为胁绘,寒山拾得为面画。……等等无数的文房四宝,许是作为斗茶之赌资吧!然后主人的儿子一一通建盏,左提汤瓶,右曳茶筅,从上位至末坐,献茶次第不杂乱……或四种十服之胜负,或都鄙善恶之批判……茶少汤多则云脚散,茶多汤少则粥面聚云云。诚以有兴有感,谁不玩之哉!……茶礼将终,则退茶具。调美肴,劝酒飞杯……以至于——醉颜如霜叶之红,狂妆似风树之动。或歌或舞,增一座之兴。又弦又管,惊四方之听……。

其实识茶没什么,倒是其它配搭的东西真不得了,朱门酒肉臭,路有饿死骨,对于战后收拾残局的足利尊氏,为了社会安定,励行俭约的决心,是一大考验。

讲到斗茶,不能不提到斗茶的大玩家佐佐木道誉(永仁四年—应安六年,1296~1373年),这个纵横镰仓时代末期,经南北朝,到室町时代前期的武将。由于权术谋略手法漂亮,掌握军政大权,不可一世。在私生活上,他更是个大玩家,茶、香、花、诗歌……样样精通,促成新艺能的产生有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地位和我国宋真宗时代,撰写《天香传》,权倾一时的丁谓很像。道誉在当时流行的斗茶会(茶寄合),其奢侈豪华的程度可以从日本的军记物语《太平记》看到——……武家之族,富贵日来百倍,身缠锦绣,食尽八珍。……在都,以佐佐木佐渡判官入道道誉为始的在京之大名,结众以茶会,日日寄合,极尽奢侈。集异国本朝之重宝,百座之妆,皆曲座之上敷以豹虎之皮。随所欲之锻子,裁着金丝。四主头之座并列而居。……第一之头人积奥染物(精细染织物)各百充,六十三人份。第二之头人各色小袖(袖口窄小方领的衣服)叠十层。第三回之头人置沉香百两,麝香之脐三副。四回之头人只令威之盘有铠一领上悬海花,自太刀金作之刀……各一样。以后头人二十余人,更甚我等,替数如山,积重又其费及几千万……。

又——“其阴引幔,曲座并立,调百味之珍膳,饮百服之本非,挂轴如山堆积。

以上种种,可知已经不是普通的喝喝茶而已,茶不是主要的角色,吸引人的是为数几千万堆积如山的赌物,此外醇酒美女,不一而足。这就是《建武式目》第二条为何要禁止“茶寄合”的原因了。

据说好友实禅房曾写信劝道誉——

……凡茶有德有失,有本有末。知本则为药,好末则为毒。毒则为万病之宗,药则为百药之长。而今有服茶而致病者,是失茶之本好茶之末也。其味苦而甘者,茶之性也;其性清而虚者,茶之本也。甘则信之义也,苦则义之谓也。信与义者,万法之祖也,味此味时流入诸法性海,游步第一义空。夫养清虚之性,成杳冥之仙者,知茶之德者也。……

而道誉赌性不改。居然如是回话——

……虽然非可取末舍本,又舍本取末者,异端攸攻也。取本舍末,两共可嫌,儒释二门嫌偏执也。虽为末不可舍,所以者何?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君子道何先何后,加之佛家嫌末崇本为高见慢,大乘修行人动起此见,小乘谓之增上慢也。有本者必有末,有源者又有流也。夫茶之为茶,始植而后摘之。始植则本,后摘则末也。植之不摘,则岂有磨之服之之茶哉……

如此这般,我佛如来亦莫可之何!于是十种茶、六色茶、四种十服、二种四服、三种钓茶、四季季茶,新的茶旧的茶,就这么地玩得不易乐乎!赌得天昏地暗。

而且这个道誉不只是斗茶大玩家,赌王之王,他还是兵法赌场的大老千,利用茶完成了一次可圈可点的缓兵之计。那就是在北朝受到南朝的细川清氏和楠木正仪的攻击时,京城陷落,道誉作了如下的布局,居然好整以暇地落跑——

爰佐度判官入道道誉,都落时:“我宿所,定由大将入替。”如是,寻常取叠,于六间之会所,大文之叠敷列。本尊、胁绘、花瓶、香炉、罐子(即茶铛、茶釜)以至于盘,一同并置。于书院有羲之草书之偈、韩愈文集。于眠藏,在沉之枕,备齐缎子作的宿直物。在十二间之远侍处,鸟、兔、雉、白鸟并悬三竿,三石入许大筒之酒湛满,遁世者二人留置。“任谁来此宿断,请进一献。”如是巨细敬留。

据说这是日本书院茶的开始。如此奇珍异宝,目不暇给,斗茶用具一应俱全,侍臣留置,敬备美酒佳肴,诚惶诚恐地令南朝军心一挫,不及追杀,道誉轻轻松松地逃跑了。真漂亮!战败逃跑还打扮得整整齐齐。

再说楠木正仪也是大将之才,眼见局势如此,于是干脆好人敝到底,没有接受细川清氏烧光道誉宅邸的命令,点滴未取地不盼寸草留生意,二十多天之后,楠木正仪退出京都,道誉这个老狯赌博师,全盘皆红地大赢了一场,真可谓“茶寄合”的一代狂入。

那么这个时代的斗茶究竟是如何进行呢?史料不多,但大抵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专门味别本茶和非茶的,一种是不论本茶、非茶都要加以分辨出来,而不是要识得本茶,其它一概统括为非茶。在《图录茶道史》中有两张斗茶评分表,其中一张是“本非十种的斗茶”,据说是最早的斗茶评分表,出于《只园社家记录·康永二年·十月四日·纸背》只园社就是今天的八坂神社。从这张表里可以看出有十种茶,是由五种本茶([木母]尾茶)五种非茶([木母]尾以外的地方产的茶)所组成(这些凑在一起的茶就称为寄茶)。这些茶样分别由丰、三、佑、目、信、大等六人各自带来。参加斗茶者除了带茶来的六人之外,还有没出茶样的唐、备二人。这些茶一种一种地点完、喝完、作答,然后分别记录下来,成为如图标之评分表。猜对的就在答案右侧画一条微向右斜的线,这个记号就叫做“合点”,错的就不画记号。最后在表的下方统计得分。这个时代所斗的茶,如果根据玄慧法印的《吃茶往来》,应该是抹茶。那么如何点茶呢?有可能是先分送已放入抹茶粉的茶碗,然后再如《吃茶往来》所言:“左提汤瓶,右曳茶筅,从上位至末座,献茶次第不杂乱。”他如记录如何到绝对的公平正确,当然也可以推测,但是资料不详,还是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