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最经典的人与动物故事
8387500000033

第33章 与大猩猩交朋友

1973年,世界上一些国家意识到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有82个以上的国家签订了华盛顿公约,禁止进、出口400多种稀有珍奇动物。其中,被记录在案,名列前茅的就有大猩猩。大猩猩被看作是大型类人猿惟一的代表,如今数量不多的大猩猩有相当一部分生活在苏门答腊热带原始森林中,还有一部分则生活在非洲卢旺达的深山密林里。偷猎者为捕获小猩猩往往要杀死它们的母亲,只有十分之一繁衍下来的小猩猩幸免于难。大猩猩在逐年锐减。

卢旺达境内的维索科山烟雾缭绕,草木丛生。在海拔2700米的密林中卡里索科建有一个研究营地,这里曾住有一位被世界公认的当代山地大猩猩研究权威,行为古怪但富有献身精神的美国黛安·福西。她在这里孤零零地生活了整整18年。53岁的黛安·福西把宝贵的青春年华和全部心血倾注于对山地大猩猩的研究。

1963年,福西正在美国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一家医院里当职业理疗师。那一年,她实现了一生的梦想,得以到非洲旅行。非洲草原上的各种珍禽异兽,茂密的森林、奔腾的江河……给她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在非洲旅行期间,她结识了一位叫路易斯·利基的人类学家。福西的热忱,对事业执着追求的精神给利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3年后,路易斯·利基要在非洲卢旺达开展对大猩猩的长期研究工作。他邀请福西担当这项任务。当时,福西正打算与一位在津巴布韦占有大片地产的英国豪门子弟结婚。她一得到这个邀请,毅然放弃与这位豪门子弟结婚的打算,来到了卢旺达的深山密林中。

福西不久便发现,栖息深山的大猩猩并非是电影里面出现过的“金刚”一类的杀人凶手,它们是非常羞怯、非常温和、喜欢“聚家而居”的动物。她为了使大猩猩克服怕人的习惯,就在它们面前用膝盖行走,模仿它们的举止,甚至还一边跟着一群猩猩啼叫,一边跟着它们“咔吧”、“咔吧”地嚼植物。她的努力大见成效,她终于能够蜷缩着身子躺在400磅(1千克=2.2046磅)重的大猩猩身边,并可以与幼猩猩打逗嬉戏。黛安·福西在她所著的那部《云雾中的大猩猩》一书中说:

“激发猩猩的好奇心只是驯化过程的一个方面。过了一段时间我才认识到,直立或在它们的视野内走动都会增加它们的疑惧。这一发现表明,我应该开始用指节走路。我对着猩猩用指节和膝盖着地爬行,并且宁可坐着,也不站立,这样不但高度保持不超过猩猩的眼睛,而且可以造成畏缩和不打算闯入它们中间的印象。在好几个月里,我学着猩猩拍打胸脯的样子,用手掌拍打大腿,刻意模仿它们的节奏。这种拍打声立即成功地引起猩猩的注意,尤其当它们在100英尺(1英尺=0.3048米)以外的时候。我自以为这一着非常聪明,哪知却传错了信息。原来,拍打胸脯是猩猩激动或惊慌的信号,我却把它当做抚慰的信息来传达,真是太荒谬了!我现在不再模仿它们拍打胸脯,只在试图喝退新遇到的猩猩时使用;它们听到人拍打胸脯的声音时的好奇心,差不多总是压倒它们逃走的本能。……我被向导带到5号猩群。其后我像小孩子那样对这个猩群的发展跟踪观察了14年。我刚靠近猩群,一头猩猩见到我就拍打起自己的胸脯,并卖弄本领地在树枝间攀悬打秋千,然后耸身一跃落到下面的草丛中。我当即为这头猩猩取名为艾卡拉斯。其余15头赶快躲藏了起来,从浓密的草木丛中惊魂不定地向我窥视。但是,艾卡拉斯重新大着胆子爬上一棵树,也许是为了炫耀它的绝技,也许是出于好奇而打量我这个用力嘴嚼着野芹梗的从未见过的人……”

福西与大猩猩的密切关系,为人们深入研究大猩猩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但也使她陷入与当地人苦斗的境地。那些不遗余力地追逐土地并迫于人口压力走投无路的卢旺达农民,把大猩猩驱向更高更冷的深山,有的大猩猩就是由于不适应恶劣的新环境而得了肺炎,很快地死去。另外,偷猎者不顾政府的巡查,继续肆无忌惮地捕杀大猩猩。20世纪60年代,政府把近一半的有大猩猩栖息的国家公园改为农田。1960年,共有大猩猩400余只,而今天只剩下240只了。

进入70年代,福西的工作重心从对大猩猩的研究转到与偷猎者展开斗争。她烧毁他们的住房,私自组织巡查队捣毁他们设下的陷阱,并买通国家公园的看护人将偷猎者抓获后送去审讯。熟知内情的人说,她曾用手枪柄击打俘虏的脑袋,要他们招出同伙。英国野生物学家兰·雷福蒙曾在卡里索科待过两年。他认为,福西本来就准备抛弃外交上的繁文缛节,到山里我行我素地大干一场。他说:“只要她认为对的她就干。不过,她的行为在很多方面与大猩猩相似。如果你遭到它们鲁莽的冲击,听到它们大吼大叫,你就立刻懊恼万分,觉得大猩猩简直是魔鬼,只好躲得远远的。假如你按下心里的火气,而开始去了解那个人,你就发现福西就像大猩猩一样又和善又可爱。”

又据曾与福西共事的美国生态学家比尔·韦伯所说,福西对偷猎者进行的毫不留情的斗争,可能导致偷猎者对她最喜爱的一群大猩猩的屠杀。1977年,福西最宠爱的大猩猩“狄基特”与其家族一起落入偷猎者的陷阱。“狄基特”被他们用长矛刺死后割下头颅。“福西决定用自己的方式对付他们,”韦伯说,“她曾告诉我们:‘我没有丈夫,没有子女,只有我和大猩猩。’”

在这个深山密林中,很多人到这儿后就变得古怪起来,人们最难对付的还是孤独。他们忘记如何讲英语,忘记如何与人类交往。福西在这种环境中,也难以摆脱这种影响。她日甚一日地鄙弃人与人的相互作用。她有一次对她的助手麦圭尔说:“你对大猩猩的尊贵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想避开人类。”

福西对那些任意屠杀偶然落入陷阱的大猩猩或将捕获的勘猩猩卖给动物园的偷猎者,以暴力进行斗争。卢旺达政府虽然也力图保护大猩猩,但也有理由不去认可福西违反法律程序的行为。就在福西死前不久,卢旺达政府才批准她可延长的短期旅游签证。

很少有两三个以上的研究人员同时与福西共事。而且这为数可怜的合作者也往往是合同期未满就统统离去了。他们纷纷抱怨她的无礼行为。她整日吸烟,患有肺气肿,潮湿的气候和高山稀薄的空气一再加重她的病情。福西工作起来不要命,但又患失眠症。她有时晚上喝得酩酊大醉,然后一直熬到次日凌晨两三点钟,坐在煤油灯前写信或给杂志写文章,呼吁人们重视抢救珍稀野生动物,特别是关心大猩猩的命运。她的那部著名的《云雾中的大猩猩》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出来的。

1980年,福西获得了英国剑桥大学的动物学博士学位。不久她远离维索科山,到科内尔大学授课,为时1年半。1983年她又返回维索科山营地。大多数助手发现她比过去变得老成持重了。她对卢旺达政府打击偷猎者大加赞赏。但过了一段时期,当偷猎者对一个大猩猩家族进行袭击后,她又讯问起被俘的偷猎者,重新诉诸原用的恐吓手段,其中包括巫术。偷猎者把她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1985年12月27日凌晨5时许,维索科山营地上的人们被警卫的喝问声和追捕者斯瓦希里语的尖厉叫喊声惊醒。人们跑进福西的屋内,屋内的陈设和器具被搞得乱七八糟,福西仰面躺在床旁边,一支9毫米口径的手枪和未动用的子弹夹撂在地上。她的脸被血糊住了,被大砍刀劈开。显然,这个被人称为“大猩猩姑娘”的福西是被偷猎者杀害的。在凶手要行凶时,福西没有及时醒来自卫。长期的肺气肿使得她的嗓音嘶哑,因此也不能呼救,更何况营地里的其他人住得较远,也听不到她的声音。

福西的遗体埋葬在她宠爱的大猩猩的墓地里。按她生前的要求,她的墓碑上铭刻着卢旺达人给她起的名字:尼依拉玛西比莉,意为单独住在森林里的女卫士。她为了保护、研究大猩猩在这里居住了14年之久。

福西生前喂养的两只非洲灰鹦鹉“点点”和“划划”在笼子里烦躁不安。福西被害之夜,它们正待在她的卧室里。它们以前总爱叫“赞布”(斯瓦希里语中的问候语)和“我爱你”。现在它们见了任何人都一声不吭了。

点评

大猩猩是灵长目科类属类人猿,是灵长目中最大的动物,它们生存于非洲大陆赤道附近丛林中,食素。大猩猩92%至98%的脱氧核糖核酸排列与人一样,因此它是继黑猩猩之后与人类最接近的现存的动物。

本故事讲述一位动物学家为研究和保护大猩猩,来到非洲丛林,与大猩猩一起生活的故事。一位偷猎者的克星、一位热爱大猩猩的动物学家,一位对大猩猩研究和保护作出巨大贡献的人,最终被偷猎者杀死在她喜欢的工作岗位上。令人感叹。人类的贪婪是问题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