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南怀瑾教你掌控人生36计
8383800000042

第42章 自信并持之以恒地向前冲

有一个孤儿,生活无依无靠,既没田地可以种,也没有资金可以让他做生意维持生活,他觉得自己很失败但又无力回天,最后他只好四处流浪。

有一天,他看到一个寺庙,就走进去,拜见那里的高僧。他对高僧说:“我既无一技之长,又无任何技术,我该如何生活呢?”

高僧把他带到后院里一处杂草丛生的乱石旁,指着一块陋石说:“你把它拿到集市去卖吧。但要记着,无论多少人来问,要买这块石头,你都不能卖。”

孤儿疑惑地抱着石头来到集市内,在一个不起眼的地方蹲下来卖石头。可是,那是一块陋石啊,根本没有人把它放在眼里。第一天过去了,第二天过去了,第三天时,渐渐有人来询问。第四天,真的有人来要买这块石头了,第五天,那块石头已经能卖到一个很好的价钱了。

孤儿去找高僧,高僧说:“你把石头拿到石器交易市场去卖。但要记住,无论多少钱都不能卖。”

孤儿把石头拿到石器交易市场去,又是一天、二天,第三天时,渐渐有人围过来问,以后的几天,问价的人越来越多,石头的价格也已被抬得高出了石器的价格,而孤儿依然没有卖。

愈是这样,人们的好奇心愈大,石头的价格还在不断地被要购买的人抬高。

孤儿又去找高僧,高僧说:“你再把石头拿到珠宝市场去卖……”

又出现了那种情况,甚至到了最后,石头的价格已被炒得比珠宝的价格还要高,孤儿依旧没有卖,他去找高僧。

高僧说:“世上人与物皆如此,如果你认定自己是一个不起眼的陋石,那么你可能永远只是一块陋石,如果你坚信自己是一个无价的宝石,那么你就是。”

故事中的高僧,与其说是禅界有着超凡修炼的禅者,倒不如说是高明的心理学大师。他的做法以及对孤儿的训示,无非是要告诉他,做人一定要自信,否则就什么都不是。

在人生的道路上,失败和挫折数不胜数。既然失败和挫折总是难免的,你又何必为此白白伤神。再说并非每一次失败都会给你打击,即使有打击的话,也可以从中获益,你还不如用笑容去迎接失败,去拥抱失败。

《论语》中讲到: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凡事只有有所行动,有所努力,才会有所成就。这是一个不变的真理。孔子的弟子冉求对孔子说:“不是我不喜欢您的学说,是我的能力不够呀。”孔子说:“能力不够的人是半途而废。而你是现在还没开始走路。”很多人在前进的道路上缺乏行动力,缺乏努力的精神,所以他们往往还没做,就被困难吓倒了。这样的人是懦弱的,是难以有任何成就的。南怀瑾先生在看了孔子与冉求的对话之后颇有感慨,他觉得,做人就要有努力追求的精神,否则的话,这个人的人生也就没有什么价值了。他曾为人们解释了什么是努力,他说,不管你能否成功,只要你肯立志,坚决地去做,做到什么程度算什么程度,这便是真正的努力。是的,只要你坚定信心,努力去做,你的人生就不会有遗憾。

“前人能做到的我照样也能做到。”这句话是一个没有人把他放在眼里的小男孩迪斯累利说的。他后来成为英国的首相。

迪斯累利是一个犹太人,他的血管里流淌的是犹太人那种顽强不屈的血液。小的时候迪斯累利就对自己说:“我不是一个奴隶,我也不是一个俘虏,凭着我的精力,我可以战胜和跨越一切障碍。”尽管整个世界似乎都在和他作对,他却牢牢地记住了历史上那些不朽的犹太人的光辉业绩:约瑟,他是四千多年前埃及的最高主宰;丹尼尔,他是基督诞生前的五世纪世界上最伟大帝国的元首。

少年的壮志犹如燎原之火,希望和梦想成为一种激情,深深扎根于迪斯累利的现实生活之中。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抗争,迪斯累利从社会的最底层跨入了中产阶层的行列,接着,迪斯累利又雄心勃勃地杀入了上流社会,直到最终登上了权力金字塔的最高峰,成为了英国的首相。

当然,在他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布满了荆棘和坎坷,他一一领略了世人的指责、白眼、蔑视、嘲讽,以及众议院里的嘘声。但是无论什么都无法阻挡迪斯累利前进的脚步和决心。面对所有的挑战,迪斯累利只是冷静地回答:“总有一天你们会认识我的价值,这样的一刻终会到来的。”事情的结果就是他说的那样,他希望的那一刻真的到来了,这位在世人的眼里根本没有希望的人终于出人头地了。在整整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里,迪斯累利主宰了英国政治的沉浮。

对许多人来说,失败一词意味着完结,但是,对于那些有所成就的人来讲,失败是新的开始,是达到新高度的跳板。这些人根本不把失败放在心上。有人调查研究了90名成功人士,其中有总经理、教练等,更加深刻地了解这种感觉。他们甚至不用失败这个字眼,而是代之以失误、受挫和新起点等词。

他们中的一个讲道:“如果说我有什么领导艺术的话,那就是以最快的速度犯错误,以便获得经验教训。”另一位引用了一句著名格言说:“每当我作出错误决定时,我总是想再作出另外一个决定。”

每个人在失败时都会出现怀疑自己的情绪,重要的是如何调整自己,尽快从自卑感笼罩的失败感中走出来,把握好下面的机会。正如一句话所说:如果你为错过了太阳而哭泣,那么你又会错过月亮。

成大事者没有一帆风顺的,总会经历失败和挫折,你应该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只有这样,你才能在失败面前,保持足够的定力,并坦然地笑对人生。当然,你成功的机会也会因此而比别人多上几倍、百倍、千倍的。

钓鱼人看见一个老和尚在凛冽的寒风中过河。老和尚把自己脱得一丝不挂,然后顶着衣服一步一步走下水去。钓鱼人喊住老和尚说:“师傅,上游有桥。”

老和尚说:“知道。”

他说:“师傅,下游有渡。”

老和尚还说:“知道。”

但老和尚没有回来,他一步一步远去,在呼啸的寒风中走向对岸。

在老和尚之前和老和尚之后,有无数青年也要过河,但到河边他们就停下了。他们问钓鱼人附近有桥吗?钓鱼人说:“上游十里有桥,下游十里有渡。”

年轻人听了,立即离开河边,或上或下绕道而去。有一个人或许嫌路远,没走,他脱了鞋,一步一步走进水里。当冰冷的河水没过膝盖时,那人停住了,继而,又一步一步回到岸上,穿好鞋离开河边绕道而去。

故事虽然很简短,但是它揭示的道理却十分深刻。生命经不起消耗,当那些年轻人,他们在绕道10次、20次或者100次、1000次以后,他们会发现自己也老了。在现实生活中,绕道而行确实不如像老和尚那样直击困难、忘我地前进,因为这样获得成功的可能性才能增大。否则,只是一味地绕道而行,如果绕不过去了,那你又该怎么办呢?

或许有人会说,既然可以绕道,可以借助于外物,为什么不借助呢?问题的关键在于,当你只是想着要绕道、借助于外物的时候,你的主观能动性已经在无形之中丧失了———你变得害怕困难、挫折,不再敢果断地前进,不再敢冒一丁点的风险……

很显然,不管在什么时候,直击挫折、困境并忘我地前进都是至关重要的。有这样一个小事例,也很能说明这一点。

杂技团招收一个新的弟子,教练从最基本的走钢丝开始教起,这个弟子在练习的时候,总是没走几步就掉下来,反复练习还是如此,最后沮丧地坐在地上不起来。教练走了过来,拍拍弟子的肩膀说:“掉落是走稳的先决条件。”弟子闻言,又重新爬上去练习,教练在旁边叮咛着:“走,不停地走,直到你忘了那条钢丝的存在,忘了掉落这件事,你就算真正学会了。”

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人的生命是洪水在奔流,不遇着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华罗庚说:“只有不畏攀登的采药者,才能登上高峰采得仙草;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儿,才能深入水底觅得珍珠。”

生活中,很多人工作起来贪多图快,总想一举成功,这是一种可怕的暴发户的心理。事实上,多数工作需要的是人的耐心。你一点一滴地去做,才能稳稳当当地获得工作的成果。否则,经常会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不甘心放弃,但又没精神前进。一般来说,达到一个终点总比停留在迷途中好,生活的行动往往不容许我们有半点迟疑。

有一则寓言是这样的:

在一间工具房中,有一些工具聚在一起开会,大伙商量要怎样去对付一块坚硬的生铁。

斧头首先耀武扬威地说:“让我来,我可以一下子就把它解决了。”于是斧头很用力地对着铁块砍下去,可是,只有一会儿的工夫,斧头便钝了,刃都卷了起来。

“还是我来吧!”锯子信心十足地说着,它用锋利的锯齿在铁块上来回地锯,但是没有多久,锯齿都锯断了。

这时锤子笑道:“你们真没用,退到一边去,让我来显显身手。”于是锤子对铁块一阵猛锤猛打,其声震耳。但锤了好久,锤子的头也掉了,铁块依然如故。

“我可以试试么?”小小的火焰在旁边请求说。大家都瞧不起它,但还是给它一个机会试试。

小火焰轻轻地盘卷着铁块,不停地烧,不停地烧。过了一段时间,在它坚忍的热力之下,整个铁块终于烧红,并且完全熔化了。

小火焰的恒心提醒你了吗?想一想周围的成功者和失败者,你经常会发现,有的人很聪明,却毫无建树,而有的人很笨拙,却常常有所成就。其中的奥秘就在于,笨人因为“笨”的缺陷,他就用坚持不懈来弥补,而聪明人常自以为聪明,忽视了持之以恒的重要性。

总之,我们要抛开一切,达到无我之境,不悲欢、不失望地认真做好自己想做的事,挫折是限制,也是一种超越;是失落,也是一种挑战;是考验,也是一种确证;是失败,也是一种成熟。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之路充满鲜花和掌声,但现实会跟挫折、失败、成功与快乐同在。当你面临挫折时,是灰心丧气,一蹶不振,还是高举希望之火忘我地前行,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国学话谋略

人最怕的是没有志气,它使人失去了面对现实、挣扎抗拒的勇气。而与此相反,希望却正如坚强的意志,它能使一切看似无可救药的事物重获生机,欣欣向荣。如果一个人的心灵有了希望,有什么东西可以打败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