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南怀瑾教你掌控人生36计
8383800000037

第37章 德者,得也

中国有句老话:“服人者,以德服为上,才服为中,力服为下。”以才智和能力树立起的威信,常常是不巩固的,一旦下级的才能超过自己,或者自己工作中出现重大失误时,这种威信则会动摇,甚至消失。而以自己的高尚品德和人格树立起的威信,则会经久不衰,永存于人心中。

《易经》说:“君子应当效法大地,以宽厚的德行,负载万物。”做人首先要宽厚为怀,这是基础。这里强调了厚德的基本原则是直率、方正、宽大。宽大,必然存在包容,像大地一样,容得下万事万物。这样,不仅会令我们的事业“有容乃大”,也会令我们的人生境界日益宽阔。

南怀瑾先生在提到德行的时候,他告诫前来听讲的学生说:“道德思想深深地积淀于中华民族的人格之中,流入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液里。什么是德?‘德者,得也。’一个人通过自己的实践、体验、领悟而所得,才称之为‘德’。”

孔子说:“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意思是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独的,他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与他相处。孔子正因为有自己一生矢志不渝的道德追求,才构成他瑰丽的人生画卷。

听南怀瑾讲智慧那便是一种人生的探讨,趣味性很强,更是有一种莫名的吸引力,他用孔子的见解来论述自己对德行的理解。南怀瑾又举了这样一个有关孔子用德行教化弟子的故事:

孔子弟子三千,他不仅教他们识字、读书、学礼仪,还教他们练习射箭。孔子教会弟子射箭,便举行了一场射箭比赛,相当于现在学生的体育课。孔子其实是把射箭看做是锻炼弟子体力和技术的手段,同时还把赛场变成道德教育的场地。

比赛前,孔子先让子路宣布比赛规则。子路说:“打败仗的将军、被别人亡了国和那些不求长进的人,不许进来观看。”宣布之后,有上述所列污点的人自惭形秽,便纷纷离去。接着,孔子又叫公罔之裘举着酒杯宣布:“欢迎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的人,年高有德讲究礼貌仁义的老年人,不屈从流俗努力修身的人来参观。”在此观看的人又发生了一些变化。紧接着,孔子又叫弟子序点举起酒杯来再次宣布:“凡是好学不倦的人,好礼不变的人,坚持正确意见不轻易屈从错误习俗的人,我们都欢迎来参观。”于是有上述品德的人都纷纷进入比赛场地,两旁观众围成了一堵墙,比赛气氛十分热烈。

孔子看似是在教弟子射箭,实质上是在严格的强调道德标准,这正是孔子这位伟大教育家的高明之处。

南怀瑾先生说:“孔子的复古行为并不是空泛的,而是出于对古今之道的领悟和文化生命连续性的契合。用现在的话来说,这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一套道德标准。”

一位书法大师带着徒弟去参观书法展。他们站在一幅草书前,大师摇头晃脑地一个字一个字地往下读,突然卡壳了,因为那个字写得太草了,大师一时认不出来。正在思考之际,徒弟在一旁笑道:“这不就是‘头脑’的‘头’嘛!”

大师一听就变了脸色,怒斥道:“轮到你说话了吗?”同样是面对导师,下面这个博士生就做得很恰当:

一个博士生论文答辩之后,指导教授对他很客气地说:“说实在话,这个课题你研究了多年,你才是真正的专家。我们不只是在考你,同时也是在向你请教。”

博士则再三鞠躬说:“是老师给我指出了方向,给我机会。没有老师的教导,我根本不可能有这样的表现。”

本来,能赢得指导教授的肯定和赞美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但博士生没有因此得意洋洋,而是谦虚地感谢指导老师,无疑这种得体的表现会赢得众教授的好感,于他只会有益而不会有害。

俗话说得好:“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品德也需要时刻培养。一个人之所以博学有才,是因为他总会反复学习种种知识,天长日久,这些书中的知识就成了他自己的学问。修德行和读书一样,许多人感觉良好的德行不易得,也知道种种道理,却偏偏找借口说,这是自己的习惯,改不了。一个明明知道自己缺点却不肯改的人,又怎么修身养德?无怪乎孔子就曾担忧人们德之不立,不外乎“品德不修养,学问不探讨,听到正义不追随,缺点错误不改正”这几点。

人生难免不如意,是是非非,善善恶恶,我们应该“以直报怨”。对你好的人,你当对他好;对你不好的人,你当然可以不理他。面对人生种种的怨和不如意,你可以消化的就不要把它拿出来,因为只要你不拿出来就可以云淡风轻地化解掉。

以直报怨就是以一颗平常心对待怨,对别人的缺点过失、错误不予追究,对别人的误解通情达理、泰然处之。不强求对方理解自己,力求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不因别人的误解而怀恨在心。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做到既不像无德之人那样睚眦必报,也不会委屈自己,更可以让有错的人有所收敛,从而改邪归正。孔子认为,一个人只有把自己的品德修养好,才能严肃认真地对待每一件事物,才能让百姓安定。“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从古到今,中国人都把“德”放在衡量人才的首位,其次才是立功立言,可见德是成才的必然条件之一。“滴水成河”,一个人的品德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于平时细微之处一点点的积累,要经常注意培养自己的品德,这样才能成为有德之士。

什么是果行?南先生说:“行为要有好的成果,言行一致,知行合一,行为要有结果为果行。”读书人经常说:“救国救民”,“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只讲理论不行,要问有没有做,有没有事功,没有则不算果行。对于人,对于万物,要施给,以自己的行动得来好的成果,这便是“果行育德”。

北宋名臣包拯是一个知名度非常高、影响非常大的清官,他勤政爱民、疾恶如仇、清正廉洁,他的美名传承百世,可谓真正“以果行育德”之人。

包拯非常勤政爱民。他一向认为,当官就应当做忠臣。他的忠臣标准是:“上以裨国是,下以恤民瘼,中以塞国蠹。”自他为官之日起,便一直照此行事。

《宋史》卷三上说:包拯“始举进士,除大理平事,出知建昌县,以父母皆老,辞不就。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后数年,亲继亡,拯庐墓终丧,犹徘徊不忍去,里中父老数来劝勉。久之,赴调,知天长县。”包拯在有生之年勤政爱民,充分发扬了“德”的品质,真应了“要想身后留名,必得身前立德”这句古话。

真正的大德必是知道维护大众利益的人,而能找到大众最真实、最重要的利益必须靠目达耳通的才华和对人们深入的了解,所以大德必是大才。

而真正的大才必是懂得大众力量的无比巨大,而大众的力量只能以大众的利益来调动,所以他必然使自己的利益、目标和大众的利益、目标相结合,通过完成大众的利益来实现自身的利益。自身利益的稳固性必是建立在和大众利益的一致性上,欺骗大众必然使大众的力量和你对立起来,并使你最终毁灭。德正是大众最大利益的维护者,德即是在不违反别人利益的前提下取得自身最大利益的规范,所以大才必是大德。

人无完人,更多的人不是德才兼备的,能做成事的人必然是有才有德的,也许是小才小德,但肯定不是无才无德。低下如盗匪,也知“盗即有道”。大盗不入门庭而知财宝多少,藏于何处谓之智;行窃时第一个进屋谓之勇;最后一个退出谓之义;同伙落难必返身以救谓之仁;行窃后分赃公平谓之信。连一个盗贼都需有“仁、义、勇、智、信”的能力和修养,世间做什么事情还能有例外呢?

国学话谋略

“其实,‘回归’也好,‘复古’也罢,都是道德标准发展的内在规律。西方文化也是如此,不信你去翻《圣经》,里面就记着耶稣的一句话:‘如果你们不懂得回转,变成小孩的状态,你就进不得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