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南怀瑾教你掌控人生36计
8383800000035

第35章 忍之道是一种胸怀

“忍”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范畴。古时关于“忍”有很多解释:

《说文》中说:“忍,能也。”

《广雅·释言》中说:“忍,耐也。”

《荀子·儒效》中说:“志忍私,然后能公,行忍性情,后能修。”

《晋书·宋伺传》中说:“两敌相对,惟当能忍之,彼不能忍,吾能忍,是以胜耳。”

《左传》中说:“一惭不忍,而终身惭乎。”

先哲们对于“忍”的思想有许多经典论述,其中比较著名的有:

孔子说过:“百行之本,忍之为上。”孔圣人认识到忍是最高策略,并且还说:“小不忍则乱大谋。”

早在元朝,便有两位饱学之士许名奎、吴亮专门编纂了《劝忍百箴》和《忍经》传给后人。

自古以来,人们对忍已有许多阐释,吴亮的《忍经》也面世多年,但是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人们的思想也在不断地丰富复杂。具体说到忍,其内涵也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为了达到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而表现出来的克制人性中的卑劣行为和欲望的做法。其次是为了实现崇高的目标,而表现出的高度自我牺牲精神。其三是为了某种利益的获取,而忘我奋斗的精神。其四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在特定人物身上表现为阴谋诡计的使用。

南怀瑾说:首先我们来了解佛学忍辱的意思,看到一个“辱”字,我们会想到受人侮辱叫做辱,譬如别人骂你啦,打你啦,各种不如意的刺激,算是辱,这是从文字上的了解。在佛法上讲,一切不如意就是辱,受一切痛苦就是辱。

忍辱并不是完全讲侮辱,大家不要搞错了,一切的痛苦能够忍的都是辱。譬如我们这个世界上做生意的,创事业的,乃至发财的,你问他这个日子好不好过?他一定说不好过。受不受得了呢?有什么办法呢?反正能够忍得住就这样忍下去。所以说娑婆世界的众生堪忍,能够忍受。

南怀瑾年轻时,拜禅宗大师袁焕仙先生为师,学习佛学禅学。

他初学打坐,盘着腿很是难受,有点熬不住。袁先生就告诉他:“忍耐一点,多熬一下,多受一分罪,多消一分业力。”既然可以消业,他便熬下去了。下坐以后,再盘腿就吃不消了,可是他好胜,怕难为情,就硬熬。

后来为了“降服”这两条腿,他把自己关在藏经阁楼上练打坐。这是练腿,也是炼心。他盘起腿来硬熬,心里求菩萨帮忙,这样大概熬了五六天,可谓痛苦难耐。不过,他还是不服输,心想:连一双腿都降服不了,还能降服心?于是忍耐住腿痛,仍然坚持练习打坐。几天之后,两条腿软了下来,贴得平平的,舒服多了。

没想到学一个小小的打坐也这般痛苦。好在南怀瑾先生能够忍受住并坚持下来,最终功德圆满。想来,这只是他一生中经历过的许多不如意之事的一个小小的缩影吧。他是学佛之人,佛教提倡“忍辱”。不过,这里的“忍辱”并非忍受侮辱的意思。南怀瑾先生解释说:“一切不如意就是辱”,“忍辱”就是忍耐人生中的一切不如意。人生中的不如意有很多,比如烦恼、痛苦、挫折、委屈等等。

忍耐不是屈服,而是在退让中另谋进取;不是逆来顺受、甘为人奴,而是委曲求全以便我行我素。一旦时机成熟,他就能如同水底潜龙冲腾而起,施展才干,创建功业。

培根曾经说过,人不可像蜜蜂那样,将其整个生命注入对敌人的一蜇中。

莎士比亚也说:小事不忍遭大祸。孔子则说得更为明确:小不忍则乱大谋。可见,在社会竞争中,善于做事者,学会忍耐是很重要的。

明白了忍的意义,还要知道忍是有道的。我们应该继承和利用先人的文化遗产和智慧,结合我们的实际来研究忍者之道。

首先是胸怀天下忠贞为国,也就是一切以天下兴亡、国家富强、人民安康为己任。当自己的利益和集体的利益、国家的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要首先有自我牺牲的精神,损失小利益、个人利益而保护国家利益。无论你是政治家、改革家,或是山野村夫,布衣百姓,都应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自觉地把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其次是宽恕。那就是宽以待人,严以律己。《论语》中有这么一段记载:子贡问孔子:“有一个可以终身不渝地履行的字吗?”孔子回答说:“那就是‘恕’字吧!自己所不喜欢的事,就不要施加到别人身上。”应该说,这种“恕”实际上便是一种为人之道,而它也体现了一个“忍”字。因为“恕”,是一种处处站在他人的地位上,事事为他人着想的为人方式,如同朱熹后来所说的那样,“恕”,就是要“推己及人”。有时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尤其是在一些利益关系上,往往是十分紧张的,正如有人所认为的那样,要想利人就不能利己;要想利己,就不可能同时也利人,而这种强调为他人着想的“恕”,显然就是要在一定程度上作自我牺牲了,而没有“忍”,无疑是办不到的。

第三是勿贪。勿贪也就是要知足常乐。这里所说的勿贪主要是指不贪图名位、财利,不去作非分之想。对于名誉、地位、财宝和利益,我们可以得到的,属于我们自己的,也是可以受之无愧的。但是,不可去想得到那些不是自己应得到的东西,不能去超越必要的界限去贪图不义之财。有这种越界的非分之念,才是贪,而克制住自己的这种念头,即为不贪。

第四是和为贵。人的社会关系极为复杂,要和方方面面的人打交道,所以同志关系、邻里关系、朋友关系、家庭关系都要处理好,这之中还是一个“忍”字当先。

忍在我们身边无时无刻不存在。

一个人在生活中遇到了困难,要忍!

一个人在事业上遇到了挫折,受到了打击,要忍!

一个人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受到了他人的嫉妒诋毁,也要忍!一个人受到了朋友的误解、亲人的曲解,还要忍!

一个人贫困落魄,境遇不佳,更要忍!一个人功成名就,前途远大,特别要忍!一个人面对一切欲望、一切引诱的时候,最重要的还是忍!

人生在世,不如意的事是很多的,当我们遇到不顺心、不合意的事,首先要忍。但是事有可忍与不可忍之分。我们提倡忍耐精神,但不是无原则地妥协,也不是惧怕邪恶势力。如果什么事不问缘由全都一忍了之,有时候会害人,也更可能害己。

忍是有一定限度的,并非是任何人任何事都可以忍的。有的时候忍是不能被接受的,欺人太甚,也就势必忍无可忍。什么事都是有一定节制的,不可能无止境地发展下去,忍有个度的问题。一味地毫无界限地忍,只能是一种懦弱的表现,甚而是愚蠢的。

所以,忍不是低三下四,甘愿受他人摆布,忍气吞声,受人欺侮,逆来顺受,不去反抗,而是一种积蓄力量的方式。表面上盛气凌人,气势汹汹,不可一世的人,内心是空虚软弱的。忍一时仿佛是吃了亏,其实,一个人敢于吃亏,不去占便宜、讨好处,也许就占到了最大的好处。而那种事事都要占别人便宜,不愿意吃亏的人,到头来往往自己反而吃大亏。

国学话谋略

我们常常在生活中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它可能是一种平白无故的批评,也可能是一种莫名其妙的指责;它可能来自于同事和朋友们的误解,也可能是出于某些不安好心的人的唆使和阴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不明察事理,则很容易把事情弄坏,甚至把好事办成坏事,而“忍”则有助于帮助我们去处理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