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南怀瑾教你掌控人生36计
8383800000031

第31章 在低调中修炼自己

南怀瑾曾经说过:不要把福报用完了,为人处事要低调,不轻言做寿大庆大贺,人不能太张扬。山不解释自己的高度,并不影响它的耸立云端;海不解释自己的深度,并不影响它容纳百川;地不解释自己的厚度,但没有谁能取代她承载万物的地位……

这里说的“福报”,是佛家用语。福报是果,因在于修。福报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修来的。

南怀瑾在11岁时遭遇了一件奇特的险事,让他刻骨铭心,他把这件事与“福报”联在一起思考,融入了他的人生哲学之中,并警示终身。

南怀瑾,出生于浙江乐清的一个小乡村。6岁开蒙,上私塾,读四书五经,接受了旧式教育。到了11岁,古书已经读得很多了,已经通晓诸子百家,还苦心研习文学书法、诗词曲赋,就是当今汉语言专业的本科生也没有他读的古书多,而且,还在一直读下去呢。

他的父亲是个很有经营头脑的人,有着温州人善于经营的智慧,勇于经营的胆识。在乡间开了多个小店,经营着布、米、百货,还有些田地上的收成。家业兴旺,箱底厚实。虽说是仕农工商,商人排在最后一位,但他的父亲坚信经商是第一的。生意做好了,发了大财了,连官府里都要来攀附你的(这种想法在当今可谓是大放光芒了)。

他的父亲还是个开明人士。那时,城里已经时兴学习现代的科学知识了。而他的独生子南怀瑾对算术、化学之类的现代文化知识却是个空白。父亲也认识到了这是个大问题。于是,就想方设法把他送到城里的县第一小学(大概也是类似于如今的重点小学)里,花了大价钱插班读六年级。学校里没有地方住,就住在一个朋友家里,托人家照应,可谓用心良苦。

这年的寒假到了,学生们都回家过年了。这一年也正好是南怀瑾的奶奶60大寿,家里就摆开了寿宴,大庆大贺,一直热闹到正月十五。

离开学的日子还早着呢,但生日宴结束后的第二天一大早,南怀瑾就急猴猴地要去上学。父母亲再三阻拦无效,只得让他去,也没人送,他一个十来岁的小孩独自走了几个钟头,进了城,还是住到父亲的那个朋友家里。

就在他离开家的这天夜里,南家出了大事了。一伙穷凶极恶、如狼似虎的海盗把南家洗劫一空,亏得父亲逃得神速去搬救兵,母亲化装成佣人,才躲过了被绑票甚至杀身之祸。

财产损失惨重,好在是全家人的命都保住了。更好在南大师头一天生出了莫名其妙的念头,要去上学,冲破了一大家人的劝阻而走了。要是还在家里,这个独生子,多值钱啊,还不成了海盗的绑票,也许早就没命了,哪里还能有今天的国学大师。

这件刻骨铭心的事情一直挂在南老师的心头。如果不是连续大操大办奶奶的60大寿,也不会招来海盗。南老师后来经常提起这件事,说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不轻言做寿。佛学里也讲,一个人、一个家庭,在“福报”很好的时候,不能把“福报”用完了。

南怀瑾的意思大概是,人不能太张扬。尽管他的父亲在当地是很有人缘的,也经常捐助地方解决一些困难,做了不少的慈善事业,让乡邻们受益了,但是,你为了做个生日,天天大鱼大肉的酒席摆下十几桌来,声势浩大的还惹来了不少白吃白喝蹭饭的家伙,多显人眼目啊,那还不把幽冥之处的那双眼晴惊醒了。每个人的背后,总是有一双眼睛在盯着的。一种情形是,因为洁身自好,行善积德,屏蔽了你的身子,那双眼晴看不到你,你也就太平无事了。一种情形是,因为你的张扬,忘乎所以,得意忘形,甚至是疯狂成一团火,那双眼晴就会盯上你,灾难也就随之而降了。西方有人士说过,上帝要让一个人灭亡,必定让其先疯狂。

低调做人无论在官场、商场还是政治军事斗争中都是一种进可攻、退可守,看似平淡,实则高深的处世谋略。南怀瑾先生告诫我们要注意说话,要小心行事,做人要低调。

康熙十六年,于成龙被擢任福建按察使,主管一省司法。去福建上任前,他嘱人买了数百斤萝卜放在船上。有的人不解地问他:萝卜又不值钱,买这么多干什么?他回答道:“沿途供馔,得赖此青黄不接的时候,以用糠杂米野菜为粥。”即使有客人来了,也和他一同吃薄粥。他对客人说:“我这样做,可留些余米赈济灾民,如若上下都和我一样行事,更多的灾民会渡过难关,存活下来。”江南、江西的百姓因为于成龙自奉简陋,每天只吃青菜佐食,所以给他起了个外号“于青菜”,以示亲切景仰。于成龙喜欢饮茶,考虑到茶价很贵,他不愿意多破费,便以槐叶代茶。他让仆人每天从衙门后面的槐树上采几片叶子回来,一年下来,把那棵树都快采秃了。

于成龙身体力行,使爱好奢侈艳丽的江南民俗大为改变,人们摒弃绸缎,以穿布衣为荣。一些平日鱼肉百姓的地方官,因知道于成龙好微服私访,每遇见白发伟躯者便胆战心惊,以为是于成龙,不得不有所收敛。

康熙二十三年,于成龙病死在两江总督任上。僚吏来到他的居室,见这位总督大臣的遗物少得可怜,而且都不值钱。床头上放着个旧箱子,里面只有一袭官袍和一双靴子,大家忍不住唏嘘流涕。

于成龙去世的消息传出后,江宁城中罢市聚哭,家家绘像祭奠。出殡那一天,江宁数万名百姓,步行20里,哭声震天,竟淹没了江涛的声音。

当年,康熙帝巡视江南,沿途所延访的官吏,无不对于成龙啧啧称赞。康熙帝不无感慨地对随行的人员说:“朕博采舆论,敢称于成龙实天下廉吏第一,于成龙真百姓之父母,朕肱股之臣啊!”

在生活上简朴些、低调些,不仅有助于自身的品德修炼,而且也能赢得上下的交口称誉。

可是低调归低调,在做事上却应该向高标准看齐。

张廷玉是清朝有名的重臣,雍正初晋大学士,后兼任军机大臣。张廷玉虽身居高官,却从不为子女们谋求私利。他秉承其父张英的教诲,要求子女们以“知足为诫”,其代子谦让一事即为突出的例子。

张廷玉的长子张若霭在经过乡试、会试之后,于雍正十一年三月参加了殿试。诸大臣阅卷后,将密封的试卷进呈雍正帝亲览定夺。雍正帝在阅至第五本时,立即被那端正的字体所吸引,再看策内论“公忠体国”一条,有“善则相劝,过则相规,无诈无虞,必诚必信,则同官一体也,内外亦一体也”数语,更使他精神为之一振。雍正帝认为此论言辞恳切,“颇得古大臣之风”,遂将此考生拔至一甲三名,即探花。后来拆开卷子,方知此人即大学士张廷玉之子张若霭。雍正帝十分欣慰,他说:“大臣子弟能知忠君爱国之心,异日必能为国家抒诚宜力。大学士张廷玉立朝数十年,清忠和厚,始终不渝。张廷玉朝夕在朕左右,勤劳翊赞,时时以尧舜期朕,朕亦以皋、夔期之。张若霭秉承家教,兼之世德所钟,故能若此。”并指出,此事“非独家瑞,亦国之庆也”。为了让张廷玉尽快得到这个喜讯,雍正帝立即派人告知了张廷玉。

可是张廷玉却不这么认为,他要求面见雍正帝。获准进殿后,他恳切地向雍正帝表示,自己身为朝廷大臣,儿子又登一甲三名,实有不妥。没容张廷玉多讲,雍正帝即说:“朕实出至公,非以大臣之子而有意甄拔。”张廷玉听罢,再三恳辞,他说:“天下人才众多,三年大比,莫不望为鼎甲。臣蒙恩现居官府,而犬子张若霭登一甲三名,占寒士之先,于心实有不安,倘蒙皇恩,名列二甲,已为荣幸。”张廷玉是深知一二甲的差别的,但他还是提出了改为二甲的要求。雍正帝以为张廷玉只是一般的谦让,便对他说:“伊家忠尽积德,有此佳子弟,中一鼎甲,亦人所共服,何必逊让?”张廷玉见雍正帝没有接受自己的意见,于是跪在皇帝面前,再次恳求:“皇上至公,以臣子一日之长,蒙拔鼎甲。但臣家已备沐恩荣,臣愿让与天下寒士,求皇上怜臣愚忠。若君恩祖德,佑庇臣子,留其福分,以为将来上进之阶,更为美事。”张廷玉“陈奏之时,情词恳至”,雍正帝“不得不勉从其请”,将张若霭改为二甲一名。不久,在张榜的同时,雍正帝为此事特颁肃旨,表彰张廷玉代子谦让的美德,并让普天下之士子共知之。可喜的是其子张若霭十分理解父亲的做法,而且没有辜负父亲的厚望在学业上不断进取,后来在南书房、军机处任职时,尽职尽责,颇有其父之风。其父能秉低调做人之原则,而其子又不负众望,能行高标之事,实在是皆大欢喜。一个人刚进入一个环境,最重要的就是要适应,保持谦虚与低调,同时知道积极与主动。

一个老领导在办公室墙上挂着这样一个条幅,上写:“竖起桅杆做事,砍断桅杆做人”。当时众人都不怎么理解其中的含义,经询问才知这是他一次惊心动魄经历的结晶。说是他小时候跟随爷爷出海,途中碰见大风大浪,渔船险遭倾覆。危急时刻爷爷砍断了桅杆才得以生还。后来爷爷告诉他:“帆船前进靠帆,升帆靠桅杆,桅杆是帆船前进动力的支柱;但由于高高竖立的桅杆使船的重心上移,削弱了船的稳定性,一旦遭遇风暴,就有倾覆的危险,桅杆又成了灾难的祸端。所以,砍断桅杆是为了降低重心,保持稳定,这样才能保住生命。”于是,他由此深刻领悟到了生活的真谛。后来因工作非常出色、群众拥护而职务一再升迁。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就像扬帆出海,必须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率,就像高高的桅杆上鼓满风帆;而做人则要脚踏实地,无论取得多大成绩,尾巴也不能翘到天上,无论地位多么显赫,也不凌驾于他人之上,否则就会失去做人的本分,终将倾覆于生命的汪洋大海之中。

南怀瑾先生处世低调,总说他这一生“一无是处,一无所长”,实际上他已经享尽人间的荣光。不过,也正是这种低调,让他免去不少麻烦。身负盛名的他尚且如此,对于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来说,更应低调处世了。

俗话说:“出头的椽子先烂。”过于暴露自己的才能和智慧,过分地招摇,对自己极为不利,容易受到有妒忌之心的小人的攻击。因此,适当隐藏自己的锋芒、低调处世,一方面可以使自己谦虚向学,另一方面可以保护自身不受损害,有利于自己聪明才智的发挥。

国学话谋略

低调是自己选取较低的标准、要求、观点和看法,去面对他人和处理所发生的事件。是对别人低标准要求的反映。低调其实到底好不好?这是见仁见智的,中国传统思维就是低调。

俗话说: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低调比较不容易树敌。如果心情平静,是真的处事低调,处变不惊,这当然是好事,而且是大大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