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超越时空的思想智慧:重新解读孙中山
8380800000009

第9章 余论——功绩与定位的再思考

孙中山是时代伟人,他所以称得上“伟人”,因为孙中山的丰功伟绩,彪炳青史;孙中山的思想智慧,超越时空。他的伟大之处,难以道完,但概括起来可以这么说:他首先发出“振兴中华”的最强音,领导武装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在世界的东方创建民主共和国,加速了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步伐;他与时俱进,顺应历史潮流,不断拓展民主革命之路,为捍卫共和战斗不息,临终还呼唤“和平、奋斗救中国”;他未雨绸缪,为新中国建设,勾画精神、物质和社会三层面的宏伟蓝图,提出防止贫富对立的经济纲领——“平均地权”与“节制资本”,憧憬民有、民治、民享的大同理想社会;他揭示在武力解决政治问题之后,必须进行文化建设的社会发展规律,创导“兼收众长,益以新创”的开放文化观,创立既“因袭”传统文化,又“撷取”外来文化,并富于创新的理论学说——三民主义;他愈挫愈奋,百折不挠,战斗不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006年,孙中山诞辰140周年纪念大会上,胡锦涛发表讲话。他对孙中山有三个定位:“杰出的爱国主义者”、“民族英雄”和“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这是党和国家对孙中山的高度评价,这也是从政治层面上的肯定。孙中山之所以伟大,何止在政治方面?作为国家领导人,为了突出某一方面,可以仅仅着重在政治方面。然而,在学界,对孙中山的全方位研究,则须全面,在经济和文化方面的贡献,也应予以充分肯定。

就经济而言,自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经济改革的实践中,窥见孙中山的《实业计划》,对物质建设蓝图,那一笔笔的勾画,实在令人惊叹:“历史如此地巧合!”学界不得不对孙中山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所作的探索,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异口同声地称他为“中国近代化先驱”。这对孙中山的又一定位,无疑是公允的、再恰当不过的!

孙中山,确实是中国经济社会建设的前瞻者,他虽无缘实施自己所亲手绘制的宏伟蓝图,但他的思考、他的智慧、他的策略、他的措施,已足以为今人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启迪:“开放主义”政策的实施,海外资金、人才和管理方法的引进,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交通先行,全国蛛网式的铁路系统、公路系统,运载的便捷,犹如血脉畅顺,带来了经济社会的健康机体;三峡水利工程,以及全国水利大兴,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以北部、中部、南北三大港口带动,形成渤海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和珠三角经济区,那区域经济,带来社会经济的协调快速发展;西北开放与海南建省,加速了边远地区的建设步伐……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现代化建设中的一桩桩、一件件,无不折射出孙中山那深邃的思想光芒,彰显出他那高瞻远瞩的大智慧。称孙中山为“中国近代化先驱”,他当之无愧!孙中山虽不是经济学家,实践却证明他不愧为“近代化先驱”。

就文化而言,孙中山生活的年代,正是清末民初文化论争极其激烈时期。他从民族振兴的立场出发,不得不卷入了论争的热潮。他以新的文化主张正确回应了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期,中国文化向何处去的时代问题,为中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明代万历年以来,西方文化自澳门而进入广东,由边远地区而进入中华帝国的心脏地带,所向披靡。“西学东渐”,不仅带来了西方新的科学技术,为古老的中华文化注入了新的养分,同时,西人以西学来“归化中国人”,以文化“攻心”,使维系了两千年的“华夏中心论”受到了挑战。于是,自16世纪以来,数百余年的文化论争,旷日持久,众说纷纭,观点交错,思潮迭起。虽各历史阶段争论的重点不尽相同,各派系的说法莫衷一是,但概而论之,无非是三种主张:一是“全盘西化论”;二是“华夏文化中心论”;三是“新旧调和论”。尽管各持己见,不相妥协,但在交锋的背后,却蕴藏着彼此相一致的宗旨: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进行新文化路向的探索。

顺应时代潮流的孙中山,同样出于民族振兴的强烈愿望,以特有的多元思维和大智慧,考察和反思了文化论争中的种种主张,矫正了前人和同代人的一些偏见。而后,明智地提出:“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新创。”写在1922年9月4日《中国国民党宣言》中的这一句话,是孙中山一贯的文化理念,也是他在文化论争之中,脱颖而出,独树一旗的文化主张。这种“开放创新”文化观,既主张继承和弘扬中国固有的文化,保住中华民族的“根”,也认为要吸取外来的先进文化,为中华文化赋予新的时代内容,且在这二者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孙中山本人,首先践履了这种既要开放,又要创新的文化理念与主张。在革命年代,孙中山所创立的学说——三民主义,便是熔古今中外思想于一炉,而构建出既有民族特色,又富于时代精神的思想体系。在1923年初完成的《中国革命史》中,孙中山谈及三民主义的来源时称:

余之谋中国革命,其所持主义,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有规抚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

三民主义,体现着孙中山的文化开放与创新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他成为中华文化从传统向现代转换的“第一推手”,使他成为中华文化现代转型进程中的界碑式人物,使他成为文化创新的楷模,使他成为外来文化实现中国化成功的探索者。因而,不言而喻,孙中山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贡献不可低估。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晚年的孙中山,更注重民族文化。经历了无数坎坷,孙中山痛定思痛,悟到了文化在民族精神的振奋,乃至民族复兴中的重要意义,故强调“复我一切国粹之后,还要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强调中国的“王道文化”对构建大同世界的重要意义。这一切,无疑对今人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人们又怎能忽视他在文化领域的贡献?

孙中山,称得上是最具实力、最有影响力的领袖人物。他在中国人的心中,犹如林肯在美国人心中。二人的伟大,可同日而语!孙中山,确实称得上是20世纪的伟人,他以自己的功绩作了回答,历史也已为他作了明确结论。

对孙中山的丰功伟绩,中国共产党人从来都给予肯定,并自称是孙中山事业的继承人。

早年曾读过孙中山大量著作、受过孙中山影响的毛泽东,曾为孙中山领导的武昌起义的打响而欢呼,主张推举孙中山为领袖。以后多次谈及孙中山,在20世纪40年代撰写的多本著作中,无不表达了他对孙中山的敬仰和继承。1940年1月,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如是赞扬孙中山:

孙中山先生之所以伟大,不但因为他领导了伟大的辛亥革命(虽然是旧时期的民主革命),而且因为他能够“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对三民主义作了新的解释,树立了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

1945年4月,在《论联合政府》中,毛泽东分析了当时中国面临的新局势,提出应采取怎样的政策和策略时,毛泽东想起了孙中山。在“我们的一般纲领”一节中,明确认为:“在中国社会经济的必要条件还不具备时,中国人民也不可能实现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鉴于此,在《论联合政府》中,毛泽东认定,孙中山的纲领和政策,处处同共产党的主张具有一致性。比如:在政治制度上,毛泽东说:“我们的这种主张,是和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主张完全一致的。”

毛泽东强调,“孙先生在其所著《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里说:‘近世各国所谓民权制度,往往为资产阶级所专有,适成为压迫平民之工具。若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同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之’,这一伟大的政治指示”,“必须尊重”,并“坚决地实行”。在经济政策上,毛泽东说:

我们主张的新民主主义的经济,也是符合于孙先生的原则的。

孙先生的经济原则是什么?毛泽东作了具体说明:“在土地问题上,孙先生主张‘耕者有其田’”;“在工商业问题上,便是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的‘节制资本’主张”。

收入《毛泽东全集》的《论联合政府》一文,是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七大的政治报告,里面近十次提到孙中山,而且长篇累牍地诠释孙中山的经济政策。而鲜为人知的是,在改革开放后出版的《毛泽东文集》里,收入了毛泽东在中共七大的口头报告。文中,毛泽东对孙中山的态度令人惊讶。他说:

孙中山这位先生,要把他讲完全。我们是马克思主义者,是讲历史辩证法的。孙中山的确做过一些好事,说过些好话,我在报告里尽量把这些好东西抓出来了。这是我们应该抓住死也不放的,就是我们死了,还要交给我们的儿子、孙子。

毛泽东甚至说:

将来我们的力量越大,我们就越要孙中山,就越有好处,没有坏处。我们应该有清醒的头脑来举起孙中山这面旗帜。

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竟然把孙中山当作一面“旗帜”,要共产党人用“清醒的头脑”去看待,要共产党人世世代代把它紧紧抓住。毛泽东还强调,我们越强大有力,就越需要孙中山。现今,中国已经在世界的东方崛起,该是“越要孙中山”,越要抓住孙中山的“好东西”的时候了!当然,毛泽东在七大政治报告中,也十分明确地说明,共产党人与孙中山的主张有差异,二者间的切合之处在于民主主义阶段上,经济发展的一致性,全民权力的一致性。尽管共产党的主张与孙中山存有异点,但也没有影响孙中山在毛泽东心目中,在共产党人心目中的伟大形象。

1949年,共产党建立了新的国家政权。每逢一些重要节日,人们都把孙中山的巨幅头像高高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人们一次次为他举行大型的纪念活动。在孙中山诞辰90周年纪念大会上,毛泽东代表国家和人民,宣读了全面评价孙中山的纪念文章。文中,明确肯定孙中山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是中国民主革命派的旗帜”。文中清晰提出:“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毛泽东还赞扬孙中山的伟大品格:“谦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毛泽东特别提到:“他在政治思想方面留给我们许多有益的东西。”

虽然毛泽东也认为,孙中山同“很多站在正面指导时代潮流的伟大历史人物一样,都有他们的缺点”,但是,他强调,对此必须要历史地加以“理解”,不可苛求。

毛泽东对孙中山的评价和肯定,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渐渐被人们遗忘了,更没有人再敢说“举起孙中山这面旗帜”了!直至1997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大的政治报告,才重新有明确的说法: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历经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2006年11月12日,胡锦涛主席在孙中山诞辰140周年纪念大会上发表讲话: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民族英雄、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孙中山先生对中华民族作出了伟大贡献,我们永远缅怀他为民族独立、社会进步、人民幸福所建立的历史功勋。

胡锦涛主席的讲话,重新高度评价孙中山的贡献。他从四方面肯定孙中山的功绩:

孙中山先生一生追求真理,始终与时俱进;孙中山先生一生不懈奋斗,始终坚忍不拔。

孙中山先生一生热爱祖国,始终致力于振兴中华。

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为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而无私奉献的一生。

是为实现国家统一、振兴中华而殚精竭虑的一生。

胡锦涛的讲话,更突出了共产党对孙中山事业的继承。他如是说:

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事业的最坚定的支持者,最密切的合作者,最踏实的继承者。

他还感慨而真切地说:

抚今追昔,我们可以告慰孙中山先生的是,令他忧虑重重的旧中国积贫积弱的状况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令他念兹在兹的中国人民的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令他魂牵梦萦的中国现代化的理想正在逐步实现。

三个“令”字,高度概括了孙中山所开拓的事业,在当今已经或正在完成。孙中山确实不愧为20世纪的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而振臂高呼,以及奋斗不息的世纪伟人。

党的文件上的伟人,是不是广大民众心目中的伟人?常听有人说,“孙中山说起来伟大,实际上并不见得伟大”。在网上,便有人说,挂孙中山的像还不如挂秦始皇或袁世凯的像;甚至有人说,孙中山是一名没有法制观念的暴君。可见,既然存在不同的看法,就有必要进一步探究,以取得共识。回应这个问题,确实需要对孙中山进行重新评价,解读孙中山的思想,还他一个历史的真实面目。

在当今,为孙中山添加新的定位,这样对孙中山的总体评价,或许会变得更合理,更贴近历史的真实。一个人,盖棺而不能定论,固然是极大的“不公”,诚然,历史研究往往服务于现实的需要,重新解读孙中山,从现实意义上说,一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需要发挥孙中山在海峡两岸,在全球华人中,那尚未衰退的影响力;二是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从孙中山的理念和蓝图中得到借鉴,吸取孙中山的智慧和文化精神。

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海峡两岸的和平发展,都有必要正确解读和积极宣传孙中山思想。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任务,民族赋予我们的职责。孙中山,是世纪伟人,但他是人,不是神。他的一生历尽坎坷与挫折,而愈挫愈奋;他的思想曾一次次的飞跃,不断地提升。从维新到革命,从对帝国主义存有幻想到坚决反帝,从依靠军阀到依靠农工……他总是在错误与困境中,反思与超越,这正是他所以成为世纪伟人之关键所在,也正是值得后人学习与继承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