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点滴
看到孩子在事情成功完成后露出的亮晶晶的眼神,父母总希望可以保留下来这样的灿烂笑容;看到孩子在课堂上踊跃回答问题的表现,父母希望下一次还会听到孩子清脆的嗓音。这种孩子发自内心的积极主动,难道不是孩子拥有自信的表现么?爱尔兰著名的戏剧家萧伯纳曾经说过:“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
我们生活中总会看到一些小朋友郁郁寡欢,上课也并不积极回答问题,课下也不和小伙伴一起玩儿,总是一个人躲在角落里,自己做着自己的事情,但是他们的眼神中也透露出希望上课回答问题,希望下课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儿的愿望。但是他们为什么不这么做呢?自信,孩子们缺少的是自信,他们害怕自己回答问题出错,受到老师的批评,他们怕和小朋友一起玩儿的时候出丑,受到小朋友们的嘲笑,久而久之,孩子就与其他人越来越疏远了,因而也更加孤独了。
自信心是人际交往的需要。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地球村正在形成,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距离正在缩短,而在日趋频繁的人际交往中,自信,更容易带来良好的人际交往氛围和效果。
习惯故事
小杰克吃草,并且几乎偷偷地尝遍了城市里所有的浆果,他这是调皮么?还是贪吃呢?
都不是,是因为他有严重的口吃。当他听朋友说草药可以医治瘫痪、斜眼、口吃等几乎所有的病之后,就自己偷偷地开始寻找可以医治他病的草药,尝过了一次、两次、三次……开始的第一次,他真的有三天不再口吃了,这让他欢喜异常,甚至觉得家里的气氛都变得好了起来。其实,这种草药是不存在的,第一次的灵验只是杰克的心理作用,他暗示自己这是一种“神奇的万能草药”。但是下一次实验的时候,就不是那么灵光了,小杰克反而因此食物中毒。
杰克有一个朋友,是他的兄弟,是他的影子,名字叫玻奇。每当杰克和玻奇一起聊天一起玩耍的时候,杰克从来不口吃,在我们读到书的后半部分的时候,突然发现,玻奇,其实就是杰克自己。杰克在学校里并不主动说话,朋友不多,上课的时候也从不主动发言,他的老师马尼先生是一位好老师,因为杰克吃草药中毒而发现了杰克所受的精神上的折磨,单独找过杰克谈话。杰克为了遮掩口吃的事实,想出了一个方法,就是拒绝开口说话,而这必须要找一个理由,找一个可以让他不开口说话的理由。
杰克的爸爸有一天晚上没有回家,这让杰克想到了一个绝妙的理由——他的爸爸失踪了,这样他就可以因为伤心过度而不说话了。这引起了老师马尼的关心,他写了一封信给杰克的妈妈,但是却被杰克藏在床下。他认为这一切都可以过去,而他又不知道怎样才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让他没有想到的是,班里的同学都知道了这件事,甚至连同学的父母也知道了,大家都对杰克表示了关心和爱护。这让杰克后悔不已,他不知道该怎样收场了。更让杰克没有想到的是,马尼老师又给妈妈写了第二封信,而第二封信并不是托他带给妈妈的,而直接放到了家里的邮箱里,被妈妈拿到了。更不巧的是,爸爸也回来了。这下,杰克简直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面对爸爸妈妈的质问,他只能又撒了一个谎,他说学校里疟疾蔓延,班里同学有一个已经死了,好多都病得很严重,连校长也是。这样的谎言爸爸妈妈肯定是不相信的,然而杰克却一口咬定自己没有撒谎。
第二天,爸爸妈妈来到了学校找校长求证,这一切很快就真相大白。学校没有疟疾蔓延,校长也没有病入膏肓,校长把杰克和老师马尼都叫到了跟前,要求他们进行解释。杰克根本不知道要说什么,也不知道要怎么解释,这一切都是他的谎言。然而,老师马尼把一切责任揽到了自己身上,他告诉校长,因为杰克在班级里不够活跃而给杰克妈妈写的信,至于疟疾,这只是一个上课的举例,可能是被杰克当作课堂外可以演习的真实情景了,这一切都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值得如此兴师动众。
马尼老师并没有责怪杰克,而是用一种与众不同的方式让小杰克认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多么辜负大家的关爱。回到教室后,老师让班里两个没有父母的孩子上来讲述了自己没有爸爸妈妈的感受经历,并且告诉同学们杰克的爸爸回来了,同学们一起替杰克感到高兴。
故事的最后,并没有写到杰克改掉了口吃,但是却有这样一段描述:“杰克·罗杰伦不再害怕。他像所有人一样。他有颗完整的心,里面有妈妈爸爸,有老师同学。……不再有草药,不再有瘟疫。没有人生病。没有人失踪,不久就是圣诞节了。”这样的结尾,比什么都好,杰克的心灵感受到了温暖,周围的一切对他都重新开始,一切都可以变得更加美好。
故事中反复出现的小玻奇,是杰克在孤独时臆想出来的另外一个自己。玻奇是他最好的朋友,没有事儿的时候会陪着他,陪着他找草药,帮他出主意。故事中还有许多的心理描写,在对爸爸妈妈撒谎的那个晚上,杰克数着一分一秒而度过,内心的害怕担忧让他不知所措。另外,故事中有大量的想象,都是杰克一个人孤独的时候想象出来的情景,精心而细致地描绘了一个担心害怕的小孩子的内心活动。
另一个关键人物老师马尼,是一个有着忧伤的眼神但却无微不至地关怀着同学的老师形象。他在对待杰克的态度上是那么和善友好,就连最后帮杰克撒的这个谎,都是那么的善意。书里出现的卖面包的服务员和一些妈妈们,对待杰克都是温婉友善的。对于杰克来说,这些都是他最后内心慢慢强大起来的助力。
教育良方
看了这样一个故事,从最初杰克因口吃而不自信以及各种精神上的折磨,到最后内心逐渐丰盈强大起来的过程,让我们不得不好好思考,关于不自信的孩子的教育问题,为了让孩子更开心,更加无忧无虑地生活,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做呢?我们也希望孩子可以眼神明亮、嗓音清澈并且精神饱满,对人对事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主动性,做一个热心并且温暖的人。我们给您这样的小建议:
告诉孩子“我能行!”
通过让孩子进行自我的积极心理暗示,逐渐树立信心,逐渐有了心理力量。调整心态,多想开心的事。每个人都有自己开心的事,开心的事就是孩子做得成功的事,那是孩子信心的产物,力量的产物。
热心积极地回应孩子的每一个需要
孩子大多数时候是希望家长关注他,他所做的每一件事,他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希望得到家长的认可。这个时候,爸爸妈妈们可千万不能因为忙于自己的事情而敷衍孩子,要停下我们手中的活儿,认真地对待孩子。
和同龄小朋友一起玩耍
让孩子自信起来,要多鼓励他和小朋友在一起玩耍,慢慢地发现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这时候再加上家长们的爱护,或许会让孩子发现自己的优点,更加努力地发扬,慢慢地进步。
延伸阅读
索尔·夏朗东,法国人,1974?年开始担任《自由》报的记者,1988?年其关于巴比和北爱尔兰一案的文章获阿尔贝·隆德雷斯奖,《小玻奇》是他的第一本小说。
这是一本关乎孩子心灵的小书
《小玻奇》讲述的是一个小孩子内心的痛苦、孤独和挣扎,他在撒谎的时候是多么的不由自主,虽然另外一个他在不断地告诫这样做不对,不能撒这样的谎,但他还是这样做了,这是为什么呢?在撒谎的过程中他内心的痛苦纠结,反反复复对自己说安慰的话,让我们看起来是多么心疼啊。
在鼓励孩子自信的时候,往往会让他看一些具有鼓动性的书,对他说一些鼓动性的话,这些可能短期会起到作用,但是对于使孩子内心真正强大起来并没有什么作用。孩子的自信,来自于他感受到的温暖与关怀,来自于他对于这些温暖与关怀的回报,来自于他内心的成长与坚强。读一读这本书,在小杰克内心的纠结痛苦中,慢慢看到他的成长与进步,看到他慢慢长大。
这是一本父母应该看的小书
小杰克生活在一个这样的家庭里:爸爸爱他,但是表达爱的方式有些不对头;妈妈也爱他,但是畏惧爸爸的权威,不能过多地表现爱。严父慈母,一直是我们中国家庭的传统。但是“严”与“慈”的界限在哪里呢?小杰克的谎言一个接着一个,有没有父母的原因呢?小杰克慢慢走出阴影,内心开始强大,也是因为最后他终于理解了爸爸对他严厉的关怀,妈妈对他的关心,这些对于一个内心孤独痛苦的小孩子,就像阳光照亮黑暗一般,是如此的美好温暖。
推荐版本:《小玻奇》,(法)索尔·夏朗东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
(卞晓雯编写)
习惯箴言
本来无望的事,大胆尝试,往往能成功。(“英”莎士比亚)
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首,因为这种德性保证了所有其余的德性。(“英”丘吉尔)